<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编辑 制作 袁子伟<br> 2016.11.10定稿</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黑土地上的《白毛女》<br />——记嫩江农场宣传队<br />作者 畅惠忠 <br />1968年11月,嫩江农场在第一批下乡的齐齐哈尔知青中,抽调22名有文艺特长的人,组建了农场文艺宣传队。随着大批知青陆续来到农场,又有哈尔滨、天津、上海的知青补充到宣传队里来。十年间,宣传队人员也在不断变化。曾在队内参加过演出的人员有一百人。宣传队结合当时国家和农场的形势、结合农场的具体情况,排演了许多广大知青、农场职工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形式包括声乐、器乐、歌舞、曲艺、戏曲、舞剧、歌剧等。可谓百花齐放、品类齐全。1971年在二十几名上海、天津知青调入宣传队时,队伍明显壮大,活力大有增强。大家集思广益决定来一次突破,决定排演全场芭蕾舞剧《白毛女》。消息传出后怀疑之声不断。队员们顶着巨大的压力,决心通过艰苦的努力不怕流血流汗,一定要创造出奇迹来。用实际行动向农场领导和广大知青朋友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br />一切都从零起步。宣传队成员都是刚出学校门下乡到农场的知识青年,没有谁是经过专门训练过的。就是凭着"一颗红心"、"满腔热情",就大着胆子决定 排演舞剧《白毛女》。确实让人震惊。先是派几个人去哈尔滨抄总谱,不会看五线谱</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就由别人把它翻成简谱来练。没有专门的导演,没有专业人员指导,舞蹈动作就靠大家回忆电影中的 场景、动作,你一言、我一语,比划着来。按照剧中情节,比照乐曲的长短、节奏、感情的变化来编排舞蹈。一次次地改,一遍遍地练,逐步完善提高。乐队的同志们也克服了重重困难,大家都没有接触过交响乐性质的乐谱,那只有虚心学,向明白的人讨教,先把各自乐件的曲子练好,再往一起和。 乐队排练遇到卡壳时,大家会调侃:咱们是业余的,人家是专业的。咱们是农场宣传队,人家是国家队。曲谱难度大是必然的,因为那是"国谱"。笑谈之后接着排练。缺少乐件其效果就用别的乐件代替。在人员少、乐件缺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使演奏出的乐曲更接近原作的效果。然后舞蹈和乐队再一段一段地合练,一段一段地过,最后联排。大家确实下了不少笨功夫、苦功夫。最终以高水平交出答卷,得到农场领导和广大观众的认可。</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最值得一提的是,跳芭蕾舞时女演员需要立脚尖,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事情 ,专业芭蕾舞演员都是从很小就练功的,咱们宣传队的演员是"老三届"的中学生,其中年龄最小的袁子伟19岁,到这个年龄才开始接触技巧要求极高,只有专业演员才能完成的舞蹈动作,开始练习立脚尖,其难度之大、困难之多,可想而知。立脚尖时近100斤的体重全部吃在足尖,大脚趾的趾甲出血了、化脓了、变黑了、脱落了,其它脚趾的皮也磨破了,血水与纱布、舞鞋粘在一起,脱也脱不下来,一站起来钻心地疼。个中艰辛和吃的苦受的累遭的罪,无处去说,只能咬着牙坚持排练。大家用顽强的意志挺了过来,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舞剧《白毛女》演职人员简介<br><br><br>策 划……集体 <br><br><br>演 员 <br>喜 儿……史玉玲 董慧瑛(兼女友)<br>白毛女……周惠珠(兼女友)<br> ……贺 萍(黑灰毛兼女友)<br> ...…翁丽君(灰毛)<br>王大春……郑燕南<br>赵大叔……宋蕴青(兼为杨白劳配唱)<br>杨白劳……鄂 岩(兼小战士、兼灯光音效)<br>张二婶……史永霞<br>黄世仁……洪爱民<br>穆仁智……唐正泰 金安德<br>地主婆……麻丽薇(兼红花舞女友)<br>女 友……袁子伟(兼为喜儿配唱)温智琴 胡晓频 <br> 李桂新 闫春华 郁培玲 余杏葆 陈 正 <br> 陈文美 <br>男 友……于文才 郑江南 于元林 杨民权 苗 蓬<br> <br>八路军战士...王庭昌 焦明会 周融融(兼狗腿子)<br> 李 凯(旗手兼日本军官和狗腿子、兼追光灯) <br> 姜洪伦(兼狗腿子、兼追光灯)<br><br><br><br></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乐 队 <br>指 挥……畅惠忠(兼花盆鼓吊钗小堂鼓)<br>小提琴……张华华 何泰来 魏天申 顾万超<br> 赵善松 吴顺昌(兼狗腿子)周国强 陆一鳴<br>大提琴……曹旭光(兼灯光)<br>长 笛……胡寅海 刘铁铮(兼竹笛)<br>单簧管……卢春山 周融融(兼)<br>圆 号……程晶涛 张兴家<br>小 号……刘 恩<br>短 号……宋蕴青(兼)<br>长 号……毕常利 张新友<br>板 胡……宋蕴青(兼)<br>三 弦……于文才(兼)<br><br>舞 美……都荣源<br>道 具……集体<br><br><br>演 唱……张随意 杨政红<br>合 唱……演职人员 </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第一场深仇大恨之扎红头绳<br>首席喜儿由史玉玲扮演</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第一场深仇大恨之扎红头绳<br>杨白劳由鄂岩扮演,喜儿由董慧瑛扮演</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第一场深仇大恨之窗花舞<br>喜儿由董慧瑛扮演,窗花女友(从左到右)由周惠珠、袁子伟、胡晓频、温智琴扮演</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第一场深仇大恨之杨白劳喜儿奋起反抗恶霸地主黄世仁(洪爱民扮演)及其狗腿子穆仁智(金安德扮演)</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第一场深仇大恨之赵大叔指引革命路<br>赵大叔由宋蕴青扮演,大春由郑燕南扮演,男友扮演者左起杨民权、于元林、于文才、郑江南</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第四场盼东方出红日<br>喜儿逃出黄府虎穴在山间过着“野人”生活,头发逐渐由黑变灰变白。<br>照片为灰毛(翁丽君扮演)奋斗山间虎狼</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第五场红旗插到杨各庄之大红枣儿甜又香<br>前排左起依次为袁子伟、董慧瑛、胡晓频、温智琴</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第五场红旗插到杨各庄之大刀舞<br>大刀舞扮演者(从左到右)杨民权、郑江南、宋蕴青、于文才、于元林</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第五场红旗插到杨各庄之红花舞<br>扮演者(从左至右)郁培玲、麻丽薇、李桂新、闫春华</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第七场太阳出来了之山洞相认<br>大春由郑燕南扮演,白毛女由周惠珠扮演<br></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第七场太阳出来了之走出山洞<br>送红头巾女友扮演者左起袁子伟、贺萍、胡晓频、董慧瑛</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第八场将革命进行到底之红樱枪舞<br>前排从左到右为大春(郑燕南)、旗手(李凯)、赵大叔(宋蕴青)、女友(余杏葆)、白毛女(周惠珠)、女友(贺萍)、女友(袁子伟)、女友(胡晓频)、女友(温智琴)、女友(陈文美)<br>后排从左到右为男友扮演者苗蓬、于文才、杨民权、于元林、郑江南</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第八场将革命进行到底之控诉<br>白毛女(周惠珠扮演)向张二婶(史永霞扮演)倾诉遭受的苦难</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第八场将革命进行到底之太阳出来了<br>白毛女由周惠珠扮演</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演出前的化妆</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演出结束后全体演员的合影<br />第一排从左起为陈文美、闫春华、李桂新、麻丽薇、郁培玲、陈正<br />第二排左起为杨政红、贺萍、余杏葆、温智琴、胡晓频、董慧瑛、史永霞、周惠珠、袁子伟、翁丽君、戴</font>淑琴</h3><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第三排左起刘铁铮、赵善松、洪爱民、张凤家(指导员)、农场军管领导、周融融、魏天申、畅惠忠</font></h3><h3>第四排左起姜洪伦、王庭昌、李凯、鄂岩、郑燕南、张随意、宋蕴青、郑江南、杨民权、于文才</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第五排左起苗蓬、陆一鸣、张兴家、卢春山、胡寅海、曹旭光、张新友、金安德、周国强</font> <h3>白毛女剧组全体演职人员</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那时,农场条件有限,演出需要的布景、道具,都是大家研究着自己动手去做。原则是能不花钱的不花钱,能少花钱的少花钱。比如,演出中表演焚烧地契时抬出的大鼎和徐徐升起的太阳,这两件比较大的道具,就是集中了大家的智慧,反复研究、摸索完成的。比如那个大鼎,是用柳条模仿编筐的方式编成的,再包上布、涂上颜色,远看极像是青铜制作的。中间安一个小电机,通电时把红绸布吹起来,特别像燃烧的火苗。每场演出都会引起不小的轰动呢。而红太阳的道具,是用木板钉成扁箱,前面开一个大圆孔,衬上红纸,内安灯泡 ,根据剧情需要,由专人在天幕后面通过滑轮慢慢把灯箱拉起来,演员和观众看到天空中一轮红日徐徐升起来。已经融入剧情当中的观众,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时台上台下、演员和观众共同沉浸在欢庆胜利的喜悦之中。<br />面对人员少的实际,采取能者多劳、共同补台的原则,大家都尽量多地承担任务。演员们台上演角色,幕后当伴唱。乐队的同志、管追光灯的同志,包括带队的同志,都临时扮演角色客串当演员。因为组织乐队排练的同志,在整场舞剧的演出中 担当繁重的演奏工作,所以,在合排和演出中,本来负责打击乐的我,同时兼任着全剧的指挥工作。通过指挥乐队的演奏,</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使得乐队的节奏、情绪和舞台上演员的表演高度一致、相辅相成。需要增强气氛时,我就按照乐谱规定加入花盆鼓和吊镲。打击乐贯穿全剧始终,指挥更是时刻不停。每场演出都需精力高度集中,丝毫不能松懈,从开头坚持到全剧结束,每场演出都经历一次心灵的洗礼。<br />演出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每次接到演出 任务出发前和结束后,大家都很有秩序地把布景、道具、灯具整理好,装车、卸车,每到一处比较大的剧场,都有人攀上爬下,装台、安灯,有时还要钻到剧场的天棚内,钻眼悬挂聚光灯。记得一次在嫩江县演出时,由于时间紧、太着急,鄂岩同志在连接电缆线时,不慎造成电闸短路,产生的强大弧光刺伤了他的眼睛,眼泪直流,看不见东西。在这种情况下,他仍坚持完成装台接电和在剧中饰演杨白劳的任务。农场职工家属听说后,主动找来人的乳汁为他治眼睛。</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演员们化好妆、穿上演出服装,是光彩亮丽的。可是大家可能不知道,有的演出场地条件极差,去分场就是在食堂的小舞台演出,冬季室温极低。观众穿着棉衣、棉鞋在台下看演出,台上的演员们只穿着单衣唱歌、跳舞,嘴都冻瓢了,还要硬挺着微笑,多难啊!记得一次大冬天,农场领导带领宣传队去关系单位慰问演出,剧场舞台十分简陋,室温极低。大家不讲条件,克服困难、照演不误。对方单位领导看在眼里,派人准备了几盆炭火,放在舞台上,供大家暖暖手脚。演员们挨冻的情况有所缓解,可在不经意间出现了晕乎乎、飘悠悠,脚踩不实的感觉。原来是一氧化炭这一有毒气体在捉弄着我们。好在及时发现,立即把炭火盆撤走,最终有惊无险。<br />寒冷不好受,过热也遭罪。这不,在富拉尔基演出结束后,当地领导安排大家到浴池洗澡。于元林在池塘里泡一会儿后,坐在墙边的粗管子上,他不知道这个管子是通热水的,等他感到挨烫 跳起来时,屁股已被烫伤。赶紧送到医院住院治疗。烫伤的治疗,除了用药外,就是不用包扎,要通风晾着。为防止落上苍蝇、蚊虫,在伤处上面支一个纱罩。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当女队员去医院看望他时,还得赶紧用一块白布盖在上面,等她们走后,再把屁股晾出来。</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我们和知青是好朋友。我们去分场演出时,许多知青朋友为我们跑前跑后、帮助张罗,给我们送来开水,递过毛巾,嘘寒问暖,唠这唠那。总是希望为我们做些仕么。如老友重逢,似兄弟久未见面。也有的人因不好意思打扰,就站在门外,站在走廊看着我们。有一些知青朋友,打听好宣传队演出的路线,事先从自己的分场步行赶赴别的分场,看完演出后再摸黑赶回自己的分场。有时下分场演出,要十三个分场一个接一个连续不停。许多分场都距场部有几十公里远,为了减轻大家的旅途疲劳,领导就安排队员住在一个分场,第二天再直接去另一个分场演出。寒冷的冬天,分场的知青朋友们,把住宿的屋子烧得暖暖的,把最干净的被褥让给我们,他们到别的宿舍挤着住。我们尽管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但是知青的情谊却深记在心。几十年过去了,知青朋友之间在容貌上的一些记忆,也已模糊了,或者根本就想不起来了,但是,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称呼是"知青",当年一些印象很深的事情,是一辈子也忘不掉的。每当想起这些,还是热泪盈眶、感慨多多</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1972年在哈尔滨演出期间于防洪纪念碑前合影</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三排左一为本文作者畅惠忠</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农场,认识麻丽微的人比较多。小麻能歌善舞会表演,是一个全面人才。在舞剧《白毛女》中,她饰演黄世仁他妈,她穿上演出服、化上妆,把阴险毒辣的黄母刻画得入木三分、人见人恨。以至于许多知青、职工家属,在看过演出后,都不愿意和她说话了。直到后来,在排演歌剧《江姐》时,她饰演剧中的双枪老太婆,用真情打动观众,用英雄人物的形象征服了观众,知青和农场职工、家属,又像以前一样喜欢她了,见了面总想多唠几句。<br />宣传队的水平是一流的。这可不是自吹自擂,有事实为证。当年有好多次北安农场局、九三农场局举办文艺会演,咱们农场宣传队都排名在前,是数一数二的。1972年,黑龙江省农场总局在哈尔滨召开各农场领导干部会议,专门调嫩江农场宣传队去为会议演出。演出地点是省农科院大剧场。这个苏式大剧场呈圆形,有几千个坐席。在这么大的剧场演出,简直就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大家不仅仅是没有登上过这么的大舞台,所有人都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大的舞台、这么大的剧场。在一般舞台 演出时,民乐队走四五步就到伴奏位置,而这个舞台要多走十步。《白毛女》的布景大树,在一般舞台是顶天立地,而在这个舞台上却成了小树,只占舞台高度的三分之一。</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这么大的剧场演出难度太大了。如果压不住场,就会混乱一片,不好收场。两天里,我们为会议分别演出了舞剧《白毛女》和综合文艺两场节目。两场演出效果都很好,演出非常成功。在哈尔滨农场总局的领导干部会议上 一炮打响、轰动一时。嫩江农场宣传队的知名度大大提高 ,咱们的场长高兴得合不拢嘴,走路时腰板也拔直了。1972年,宣传队作为嫩江农场知青慰问团到齐齐哈尔巡回演出。慰问上山下乡的知青家长和亲属。也充当了动员知识青年再下乡的宣传员。演出在齐齐哈尔引起极大轰动,剧场内座无虚席,剧场外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场面,许多人在那里转来转去等富余票。在齐铁分局文化宫演出时,我的一个同学现编故事,硬把我说成是她的弟弟,是演出的指挥,都好长时间没见面了,爸爸、妈妈有话让她转告我。终于磨得收票的人放她进剧场看了演出。她和我讲这事时满脸喜悦。在工人文化宫演出时创造了多个第一次:第一次把乐队安排在舞台下的乐池中;第一次有电视台在现场直播演出实况;第一次由齐齐哈尔市政府出面,安排部分演职人员和外国专家座谈交流;第一次有外国友人观看我们的舞剧《白毛女》。</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齐市青年宫演出前化妆和演出中,一直有人拍照,演出结束后,大幅照片就在宣传橱窗中展出了。 一年后回齐探亲时,我去青年宫索要照片,因间隔时间太长,橱窗内的大照片已被人要走,只找到一张4吋的演出前化妆时的照片。这张照片不是很大,但对我们来说实在太珍贵了。我以拥有这张独板照片为自豪。隔段时间就拿出来炫耀显摆一番,队友们争相传看,爱不释手。直到2006年,一些上海、哈尔滨的朋友来齐齐哈尔聚会时,我把这张珍藏了30多年,绝无仅有的这张照片送给了周惠珠,看把她乐得简直要跳起来了。</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后排左一为黄母扮演者麻丽薇,左二为张二婶扮演者史永霞;前排左一为红花舞扮演者李桂新、左二为窗花舞等女友扮演者袁子伟,左三为白毛女领唱者张随意,左四陈邦文</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前排左一为白毛女扮演者周惠珠,右一为喜儿扮演者董慧瑛,中间为北风吹和扎红头绳演唱者袁子伟,后排为黄母扮演者麻丽薇</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用乐观的心态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宣传队在农场时的居住地点变动了许多次,比如,场部食堂旁的小二楼、直属队新建备用豆腐房、直属队知青宿舍、原劳改大院宿舍、科研站大仓库,还临时住过场部机关办公室等等,最后,在科研站新建了一栋平房,才算是比较亮堂的宿舍。尽管是二十几人居住的大筒子屋,也比以前强多了。我们在房前种上花,还亲手修建了篮球场地。环境好了心情就好,大家在这个团结和谐的集体中,舍得花力气,在科研站的农业劳动中,叫一号来一号,不怕苦不怕累,圆满完成各项工作。许多知青朋友到场部办事或路过,来宣传队宿舍住过,见证了宣传队宿舍的变迁。 许多极差的居住环境好像就在考验我们。比如,在大院居住,这里曾经是劳改犯居住的地方,能居住四五十人的大屋,住着我们二十几个人。冬天靠烧铁炉子取暖,室内温度极低,许多人戴着棉帽子睡觉。直属队新建的宿舍也不保温,冬天毛巾被冻成硬板,牙膏冻得挤不出来。北墙上结了厚厚一层霜,我用木棍划出了“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的毛主席诗句。现在看也可以叫硬笔书法了。它保存了很长时间,直到气候转暖这层霜才化掉。</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住在科研站大仓库时也挺惨,大仓库的一半仍然做库房,另一半我们居住。大仓库在设计和建造时根本就没有保暖功能,房屋抬头见瓦四处漏风,冬天靠烧地火龙取暖,即使不停地烧炉子,室内温度仍然极低。三伏天,气温零上30度时,我们住的大仓库里丝毫也没有闷热的感觉。因为有很大的化肥、农药味,所以,苍蝇、蚊子也远离这里。可跳蚤特别猖狂,咬得我彻夜难眠。实在没有办法,我从家里带去一种叫“六六六”粉的杀虫药,在床单下撒一圈,把我自己熏得够呛,跳蚤还是袭击我。半夜睡不着觉,又时不时有人起夜,尿桶交响曲一直在耳边回响。<br></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哈尔滨歌剧院抄谱</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除了芭蕾舞《白毛女》全剧之外,我们又演了歌剧《江姐》全剧,这是当年演出歌剧《江姐》的海报</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歌剧《江姐》全剧的演员表</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歌剧《江姐》演职人员简介<br /><br />演 员<br />江 姐…………董慧瑛<br />孙明霞…………袁子伟<br />华 为…………刘 力<br />双枪老太婆…麻丽薇<br />兰洪顺…………李金刚<br />杨二嫂…………郭晶莉<br />小 华…………刘淑杰<br />老 陈…………王建勋<br />报 童…………李树生<br />沈养斋…………吴曦樱<br />甫志高…………李恩昌<br />魏吉伯…………赵永侠<br />唐贵山…………王相慧<br />警察局长…… 刘步青(兼)<br />蒋对章…………鄂 岩<br />乡 丁…………白恩柱<br />小 贩…………王建勋(兼)<br />伪警察…………郭力明<br />狱 友…………李桂新 吴梅芳 等<br /><br />乐 队<br />指 揮…………刘铁铮<br />小提琴…………吴顺昌 郑守望 赵善松 <br /> 周国強 陆一鸣<br />大提琴…………曹旭光 徐 迈<br />长 笛…………李维国<br />单簧管…………周融融 郭晓冬<br />小 号…………李金奇 孙四海<br />圆 号…………张兴家<br />长 号…………髙士华<br />琵 琶…………贺 华<br />二 胡…………刘步青 赵慧斌 孙 丽<br />打击乐…………畅惠忠<br /><br />合 唱…………演职人员<br /><br />排练统筹…… 周惠珠<br /><br />舞 美…………都荣源 刘铮强<br />灯 光…………鄂 岩 曹旭光(兼)<br />道 具…………集 体</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宣传队是个大熔炉。<br>宣传队是不脱离农场生产的一支队伍,在一个阶段演出结束后的休整期。在不排演节目的时候,大家曾在修配厂、木工厂、加工厂、学校等许多岗位上有突出的表现。后来,农场决定把宣传队整体并入科研站,在这个为各个分场培育、生产大豆、小麦、玉米优良品种的地方,队员们就是农田工。可能一些人会有偏见,认为宣传队这些人演节目水平挺高,干农田活他们肯定不行。其实不然,大家不但能行,并且干的相当不错。在科研站的五、六年里,所有农田活都干遍了,刨粪、播种、锄草、趟地,收割、脱谷、扛麻袋等都是保质保量,成了行家里手。记得我们曾在天刚蒙蒙亮的清晨就起床,抢在下雨之前为良种田施化肥。起大早去铲地那是分内的工作已成常态,用镰刀收割小麦、大豆已经习以为常。经常是白天干农活晚上还要加班。曾经在晚饭后挑灯夜战,争先恐后用镰刀为杨木杆削树皮。还曾在无数个晚饭后加班搞会战,为省农科院在这里搞玉米吨田试验制作营养钵。现场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场面上热火朝天,环境是臭气熏天。因为发酵后的碎豆瓣掺腐殖土特别臭,场部的居民为防臭味都赶紧关严门窗。曾经连续奋战,夜班为大豆脱粒,科研站的脱谷机轰鸣作响,大家干劲十足、分工协作,</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有喂大口的、有传递豆秸的、有收集大豆的,在浓浓烟尘的包围中,互相竞赛,谁也不甘落后,挨累的感觉早已忘掉了,挨呛的感受一辈子也忘不掉。这一年,良种大豆地急需趟地起垄,领导决定采取"犁后喘"的方式,就是在拖拉机后面绑一个大木杠子,栓上七八台弯钩犁,每人扶一个犁,跟在拖拉机后面深一脚浅一脚趟地,那场面很是壮观。"犁后喘"这种工作是许许多多下乡知青都没有经历过的。在科研站,许多农业劳动的强度都很大,大家都争先恐后不甘示弱。宣传队这些人觉悟高,干工作让人放心,只要领导把工作布置下去,无论是全员上阵或由小组长带领去落实,每次都是按照老队长的要求完成任务。一年忙到头,进入十二月份,全年的繁重农业劳动即将收尾稍稍可以缓口气时,农场领导又来布置新的任务。大家紧接着又开始排练新节目,到各个分场去慰问那些仍然坚守在生产一线,不能回家探亲的知青朋友。宣传队这些人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毫无怨言。</font>指导员贺坤林和五十多岁的肖景山队长走到哪里都夸赞宣传队这些小青年。</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科研站打水泥场院地面</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科研站打水泥场院地面</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宣传队是一个锻炼人、培养人地方,多年来陆续为上级文艺团体、解放军部队、大中专院校培养、输送了许多人才。白秀兰等同志被选调到部队文工团,顾万超、马以鑫等同志升入大学成了教授,王继革、程晶涛等同志被招为解放军部队一员,王庭昌同志几十年潜心研究书法艺术,成为上海著名双钩书法家,袁子伟、李柏祥、等许多同志,在回城后的岗位上担当着非常重要的工作,许许多多原宣传队成员返城后,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工作,成为各单位工作的骨干力量。农场的艰苦生活,磨炼了大家的坚强意志,宣传队的特殊经历,提高了大家的艺术修养。在农场的艰苦环境中锻炼过,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注重日常的学习和个人素质的提高,什么样的重任都可以承担。<br>为嫩江农场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知青下乡的年代,农场条件艰苦,各方面都极其简陋、明显落后。文化娱乐活动少得可怜。文艺宣传队的工作,对广大知青和农场职工的精神生活追求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每当农场需要的时候,每当新年、春节来临之际,宣传队都要赶排新节目。由农场领导带队,到各分场去慰问演出。这是一支乘坐卡车、奔波在十三个分场和总场之间的文艺“轻骑兵"。</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寒冷的冬天,农场领导怕我们挨冻,在卡车上架起木框包上帆布,广大知青朋友夹道欢迎“大篷车”的到来。现在回想起来,就像如今的“心连心”慰问演出。新年、春节期间去慰问,把这比做当今民众盼“春晚”也不为过。每一次领导都要事先做出演出的行程安排,分场都会尽全力把食堂的小舞台清扫干净,做好演出前的准备工作。知青朋友们口口相传、兴高采烈盼望宣传队尽早到来。每到排练演出的时候,宣传队内谁也不许请假。场领导来做战前动员,要求我们放弃自己的事情,克服各自的困难。留在农场完成排练、演出任务。和广大知青及农场职工在一起,过革命化的新年、春节。还有一句每次动员会领导必讲的话就是:你们在农场过年,离自己的家远了,但是,离毛主席革命路线近了。有一点必须要说,也是最突出的是,宣传队在关键时刻起到的作用之大,对农场的贡献之多,是大多数人没有看见,也是不了解的。那个年代国家穷,农场举步维艰,许多物资短缺,生产和生活困难重重。这时候,宣传队就派上了大用场。农场领导带着宣传队,去讷河化肥厂,去大杨树煤矿,去水泥厂、钢厂,到驻嫩江541部队,到嫩江县,到附近部队农场,到兄弟农场去慰问演出,领导借此有利时机拉关系、谈交易 .<br></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这样,化肥、煤炭、水泥、钢材等紧俏物资,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运往农场,解决了制约农场生产发展和知青及居民生活的难题。嫩江农场宣传队是一支不可缺少的队伍,作用极其强大,作用无可替代。大家为农场奉献了青春、奉献了才华。为农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嫩江农场的历史上,应记载上浓重的一笔。<br></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r />原嫩江农场宣传队名录<br /><br />(1968年11月----1979年3月)<br /><br />齐市<br />王继革,沙成栋,卢春山,畅惠忠,顾万超,程晶涛,唐正泰,张新友,张石岩,刘晶石,毕常利,于文才,刘恩,鄂岩,胡寅海,杨殿生,王相慧,王建勋。 白秀兰,冯妍,赵玉贤,冉华,马丽文,沙秋,张桂芳, 何淑芝,曲仁华,郁桂芝,赵敏,李凤琴,孙丽。<br /><br />哈市<br />宋蕴青,于元林,刘铁铮,苗蓬,张旭昊,何泰来,金安德,李云生,李柏样,曹旭光,焦明会,白恩柱,刘日久,刘力,赵永俠,李恩昌,刘斌海,洪树柏,李树生,郭力明,朱成武,李金奇。 麻丽微,史永霞,姚淑华,常玉芬,朱亚芝。<br /><br />天津<br />刘铮强,陈四环,王寿宽,李金刚。 史玉玲,李桂新,陈邦文,张随意,杨淑娴。<br /><br />上海<br />张华华,郑燕南,郑江南,郑守望,赵善松,陆一鸣,周国强,魏天申,洪爱民,吴顺昌,周融融,王庭昌,杨民权,董康定,都荣源,马以鑫,刘步清,邵国栋,张俊华,吴建伟,姜伟。 袁子伟,周惠珠,董慧英,余杏葆,胡晓频,翁丽君,陈正,郁培玲,陈文美,温智琴,李敏智,杨政红,吴梅芳。<br /><br />嫩农<br />张兴家,李凯,姜洪伦,吴曦樱,郭晓冬,徐迈,李维国,髙士华,赵慧斌,孙四海。 闫春华,贺萍,郭晶莉,贺华,刘淑杰。<br /><br />带队领导<br />郭章,张凤家,孙友,陈福才,刘亚东,贺坤林。<br /><br />(排名不分先后)<br /><br /><br /></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2010年7月嫩农宣传队的在沪队员和哈尔滨部分队员重返嫩江农场时合影</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右起依次为温智琴、李桂新、周惠珠、胡晓频、袁子伟</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左一袁子伟左二李桂新右一周惠珠</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2010年7月重返农场途经哈尔滨时受到在哈文艺宣传队老战友的热烈欢迎</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2010年7月重返农场顺访哈尔滨市留影</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2010年7月重返农场时途经齐齐哈尔与文艺宣传队在齐老战友们喜庆相逢</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2010年部分沪津哈齐队员重返农场在科研站前合影。</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重返农场舞台再过把瘾</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科洛河畔留个影</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农场办公大楼前留个纪念</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也不忘老本行</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2009年5月嫩农文艺宣传队沪、津、哈、齐市老战友相聚上海贵都大酒店高歌一曲“绣红旗”</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2009年5月嫩农文艺宣传队沪、津、哈、齐市老战友相聚上海贵都大酒店纪念赴嫩农40周年</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黄昏向清晨的问候</font></h3> <h3>2016年6月17日为白毛女剧组首席小提琴张华华(右四,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终身教授,中国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归来接风</h3> <h3>2016年10月26日白毛女剧组黄世仁之母扮演者麻丽薇(前排左三)来沪相聚于召稼楼</h3> <h3>2016年10月28日侨居美国的陈正(前排右四,白毛女剧组女友扮演者之一)和张华华(后排左六,白毛女剧组首席小提)归来和在沪的嫩农文艺宣传队員相聚于上海绍兴饭店</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照片提供及图文编辑 袁子伟<br>2016.04.26初稿于上海<br>2016.05.15第一次修改于上海<br>2016.07.07第二次修改于上海<br>2016.11.10定稿于上海</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