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洈水镇举行2018年度优秀贫困大学新生资助活动<br></h3> <h3> 8月21日上午,洈水镇政府三楼会议室里,一群即将求学深造的大学新生共聚一堂,在步入高等学府的离别时刻,洈水镇党委、政府为他们送行,给他们助力。</h3> <h3> 这是洈水镇一年一度开展的贫困大学新生资助活动,近31名优秀贫困大学新生受到资助。此次资助对象为洈水镇应届高考学生中,学业优秀而家庭贫困的大学新生。今年,全镇31名受资助的学子中,600分以上的6人,一本大学录取生20人,其中武汉大学2名、武汉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各1名。</h3> <h3> 镇党委、政府一直践行着教育树人的理念,每年走访困难教师,调研教育发展,支持学校建设,每年一次资助困难大学新生没有中断,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教育、关心学子。今年的资金赞助企业是松滋市鸿宇置业公司,为资助活动提供了3万元助学资金,按照一本学生1000元、二本学生500元标准,发放给现场的31名学生。</h3> <h3> 洈水多才干,风华正当时。31名应届大学新生相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心得,共同畅谈未来。</h3><h3> 被武汉大学录取的王思刘在发言中说:在越来越好的洈水,何尝不会诞生越来越优秀的人才呢?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将是我们学习、为人、处事的信条宗旨,来日定当博学而归,投身家乡的建设。</h3><h3><br></h3> <h3> 以647分被武汉大学录取的陈致远说:出生在人杰地灵的洈水小镇,可能在读书时沾染了她的灵气,最终在高考中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将命运握在手中,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让自己离梦想更近一点,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更好的实现个人对社会的价值。我希望自己有能力实现梦想的时候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只有教育水平的提高,才能为家乡培养更多人才去建设她。</h3> <h3> 录取到武汉理工大学的刘伟龙,初中毕业于大岩咀中学,母亲、姐姐长年在外务工,一直是父亲在家陪伴他,他说最难忘的是养育我成长的洈水这片土地,作为准大学生,一定会勤奋刻苦,不甘于人后,不负家乡人民和政府的厚望。</h3> <h3> 高考623分被北京科技大学录取的邓海霞,曾获松滋市优秀学生、叶圣陶杯作文竞赛二等奖和全国数学竞赛三等奖,而她却也是一名留守学生,父亲长年在外务工,母亲在家照顾他,便她却是一个明事理、知感恩、有孝心的孩子,她说:即使生活贫困,我们依然乐观面对,请相信,感恩将被我们传承回固。</h3> <h3> 每一名学生都有一段奋斗的故事,每一句话语都充满激情和感动。洈水镇党委、政府向每一位受资助的学生发放了一封《何以幸福、唯有奋斗》的寄语,希望他们勿忘初心、拼搏前行,希望他们知行合一、实干兴邦,内心强大,奋斗无畏。寄语他们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学有所思,用丰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报答父母,回报桑梓,感恩国家。洈水镇用一封新生寄语为学子们送行,用殷切希望为他们祝福。</h3> <h3> 洈水镇党委书记唐建平向全体学子给予了临行赠言,他说:你们通过刻苦努力而获得了荣誉,你们都有远大的抱负、积极的理想和青春的热血,你们都对父母、家庭、洈水充满了感激和感恩,你们都是洈水的骄子。同时,要感谢鸿宇置业的助学支持,全社会都要营造关心教育的强大氛围。</h3><h3> 他祝贺:大家取得好成绩,收获了人生高考的胜利。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同学们要保持格局大、眼界高、胸怀广,珍惜新时代的黄金时期,把握一飞冲天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学业精进,不忘家乡,不愧对父母。</h3><h3> 他祝福:一是坚守道德。要修身正已,以德立人。二是保持健身。要保持身体、心理的健康。三是不忘感恩。要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感恩社会给予我们公平竞争、平安学习的环境,感恩国家和民族,立志远大,砥砺前行。</h3><h3> 他祝愿:未来中国,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机,不是金融危机,而是道德与信仰的危机。谁的福报越多,谁的能量越大。与智者为伍,与良善者同行。你们要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要有创业、创新、进取的精神。你们要成为一个有大格局的人,要有宽广的胸怀、无私的爱心、包容的心态和无畏的奉献。你们要成为一个有梦想的人,要积极向上,心怀梦想,逐梦前行,保持正念,积蓄正能量。</h3><h3><br></h3> <h3> 最后,镇党书记唐建平、鸿宇置业负责人郑尚近向到场的大学新生们发放了助学金,与会人员一起合影纪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