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br></h3> <h3><font color="#ed2308"><b>处暑的由来</b></font></h3><h3>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
今年的处暑是阳历8月23日,农历七月十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b>处暑三候</b></font>
一候鹰乃祭鸟;
二候天地始肃;
三候禾乃登。<br></h3> <h3>一候鹰乃祭鸟: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br></h3> <h3>二候天地始肃: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br></h3> <h3>三候禾乃登:"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br></h3> <h3><font color="#ed2308"><b>处暑天气特点:</b></font>
气温下降
处暑节气,单单用气温开始走低来描述是不够的。气温走低仅是其中的一个现象。产生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首先应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出拳出脚,小露锋芒。
<br></h3> <h3>秋高气爽
开始影响我国的冷高压,在它的控制下,形成的下沉的、干燥的冷空气,先是宣告了中国东北、华北、西北雨季的结束,率先开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气--秋高气爽。处暑期间,真正进入秋季的只是东北和西北地区。但每当冷空气影响我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往往形成一场像样的秋雨。每每风雨过后,特别是下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故有:"一场秋雨(风)一场寒"之说。<br></h3> <h3>秋老虎
夏季称雄的副热带高压,虽说大步南撤,但绝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轻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需要说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在秋老虎天气结束后,才会迎来秋高气爽的小阳春,不过要到10月以后了。<br></h3> <h3>雷暴活动
雷暴活动不及炎夏那般活跃,但华南、西南和华西地区雷暴活动仍较多。<br></h3> <h3>处暑习俗活动
出游迎秋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br></h3> <h3>吃鸭子
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其因是老鸭味甘性凉。做法也花样繁多,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习俗,通常处暑当日,北京人就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br></h3> <h3>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br></h3> <h3>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2006年第九届中国开渔节,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县举行。因为,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br></h3> <h3><font color="#ed2308"><b>处暑学生作品</b></font></h3> <h3>605班熊君圆</h3> <h3>605班邓子容</h3> <h3>603班陈肖云</h3> <h3>602班卿慧玲</h3> <h3>602班黄可欣</h3> <h3><font color="#ed2308"><b>404班学生处暑创意作业</b></font></h3> <h3>404班李雨泽</h3> <h3>404班尹思淇</h3> <h3>404班段雨欣<br></h3> <h3>404班胡逸辰</h3> <h3>404班李睿</h3> <h3>404班祝熙萌</h3> <h3>404班谈佳欣</h3> <h3>404班闵涵</h3> <h3><font color="#ed2308"><b>处暑农谚</b></font>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处暑雨,粒粒皆是米(稻)。
处暑三日稻(晚稻)有孕,寒露到来稻入囤。
处暑栽,白露追,秋分放大水。
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br></h3> <h3><font color="#ed2308"><b>处暑诗词 </b></font>
《 处暑》
(左河水)
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
日行南径斜晖里,割稻陌阡车马驰。
《长江二首》
(宋)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h3> <h3> 小朋友,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秋季养生,最重要的是调整睡眠时间,做到早睡早起,在饮食方面要多吃温补和清淡的食物,多做运动。秋高气爽正是适合外出郊游的好天气,周末可以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去野外寻找秋天的足迹。
同时处暑之后,新的学期即将开始,小朋友们,要做好开学前的准备,调整好作息,以饱满的精神来迎接即将要到来的新学期,希望大家都能在新的学期里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快乐。<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沈家营小学课题组 王晋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