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锣鼓响,激情豪迈歌声扬--------记土家薅草锣鼓

<h3>2008年6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于日前公布,宣恩薅草锣鼓榜上有名。土家人谓水稻中耕为薅秧,玉米中耕为薅草。此两项农事,均值盛夏时节,难免疲劳困倦,为振作精神,调节心身,即伴以锣鼓助兴,故谓薅草锣鼓歌。《来凤县志》载,“四五月耕草,数家其趋一家,多至三四十人,一家耕毕复趋一家,一人击鼓以作足力,一人鸣钲以节劳逸,随耕随歌,谓之薅草歌”   宣恩薅草锣鼓已有近500年历史,曾以浓厚的乡土气息、朴实风趣的表演形式、高亢激越的唱腔,深受群众喜爱。<br></h3><h3>摄影:田宗利(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h3> <h3>薅草锣鼓国家级传承人湖北宣恩晓关乡宋家沟冷浩然老师,现年74岁,图为冷老师在自已家里练习薅草锣鼓唱词。<br></h3> <h3>薅草锣鼓省级传承人湖北椿木营乡李中和老师。现年67岁,图为李老师在书写薅草锣鼓唱词。<br></h3> <h3>宣恩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境内土家族占总人口的一半左右,薅草锣鼓等民间文化在当地尤为流行。<br></h3><h3>图为冷老师带领他的弟子们前去表演的路上。<br></h3> <h3>薅草锣鼓有固定的程序:出早工时唱歌又叫开“歌头”,在开歌头前先要烧香纸祷告神灵,然后再唱请神歌。<br></h3> <h3>“薅草锣鼓”是一种结合劳动生产的音乐娱乐活动,其曲调属于一种比较古老的歌腔类别。因演唱不同,乐器配备的多少则各异,称谓也有别。从各地的情况看,有文锣鼓,武锣鼓和叫锣鼓之分。文锣鼓由锣,鼓,钹,马锣四种乐器组成;武锣鼓由鼓,锣组成,无论哪种,总是以歌师领唱,众人接腔和唱,配以锣鼓伴奏。领唱歌师一般是有威望的中老年人,生产行家,唱歌里手,图为宣恩椿木营李老师在田间地头表演薅草锣鼓。<br></h3> <h3>  吃过早饭上工时唱的歌为“扬歌”,是薅草锣鼓歌的主要部分,既有固定的唱词,也可即兴而作,可唱历史故事,也可唱远古传说,或者世间亲情。有时,歌者见薅草人累了,就唱几个"牛皮歌",调味提神,国家级传承人冷浩然老师在晓关乡为锄草百姓表演薅草锣鼓,<br></h3> <h3>休息的大爷点上叶子烟(土家族自种的一种土烟叶,不需要经过任何加工,直接点燃吸)<br></h3> <h3>傍晚收工时唱神歌送看到大阳下山岭,敲起锣鼓送神灵;有的神灵跨鹤走,有的神灵骑狮行;只有土地无处走,岩板底下且安身。<br></h3> <h3>图为李老师在椿木营乡即兴表演中<br></h3> <h3>土家人这种老式刀具家家一直都有,很有特点。<br></h3> <h3>薅草锣鼓是集体劳作的产物,它有专门的鼓谱,表演时需要锣、鼓、铛等乐器伴奏。土地分包到户之前,大家都是一起出工赚工分,唱薅草锣鼓的四五人就站在地头加油鼓劲,和别人一样记工分。<br></h3> <h3>休息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拉拉家常<br></h3> <h3>集体式的合影相片百姓都很喜欢。<br></h3> <h3>放工回家路上<br></h3> <h3>这是乡政府为了传承这一民间文化专门在冷老师的家里设立了讲习所。图为冷老师在为他的弟子们传授技艺。<br></h3> <h3>李中和老师是薅草锣鼓与高腔山歌的省级文化传承人,这两个文化项目息息相通,李中和老师说我们这儿薅草锣鼓唱词全为高腔山歌。图为李老师带领他的学生在椿木营高山之颠演练土家人这一独特的乡间民歌。<br></h3> <h3>国家级传承人冷浩然老师为了不让土家人这一民间技艺失传 不分春夏秋冬的为下代传授这一民间绝活。<br></h3> <h3>闲置时修修自已的家业<br></h3> <h3>在平时生活里冷老师非常的活泼与疼爱下一代<br></h3> <h3>在自已家里的言传身教已成为常事<br></h3> <h3>冷老师与他的老伴<br></h3> <h3>薅草锣鼓的套曲,曲牌灵活多变,历来有“山寨十五里,各有一乡风”的说法。演唱的曲调有“回声号子”、“穿声号子”、“杂号子”、“扬歌号子”、“鼓里藏声号子”等。但总的来说,薅草锣鼓的说唱内容都是来自生活,反映生活,涉及天文地理、历史人物、花鸟鱼虫、民间传说、风土人情,它传播知识、交流感情、颂扬美德、鞭挞邪恶,既灰诙谐幽默,又给人以教育,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堪称土家生活的百科全书。图为冷老师的团队在艺术节上的表演。<br></h3> <h3>常用的表演工具<br></h3> <h3>《宣恩县志》关于薅草锣鼓的记载:土家人“耕种田土,每换工交作。夏时耘褥,邀多人并力耘之。选善唱田歌者,呜锣击鼓,一唱一合,谓之打锣鼓”。<br></h3> <h3 style="font-family: PingFangSC-Regular; 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0.34rem; line-height: 1.8em; caret-color: rgb(51, 51, 51); text-align: justify; -webkit-text-size-adjust: 100%;">本组图片为作者原创作品 谢绝自媒体使用 盗图必究 特聘请湖北齐达新律师事务所谢龙斌律师维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