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贵州摄影采风自驾旅行札记(二)

虎行世界

<h1><b>第六天:</b>&nbsp;25号上午十点钟,我们离开千户苗寨。由于时间关系陈老师不再陪我们继续以后的路程,我们与陈老师告别后,经大家合议决定前往镇远古镇。经过<b>凯雷高速--沪昆高速--沿榕高速</b>行驶120公里后于中午到达中国十大古城之一镇远古镇。</h1><h3></h3><h1><b>镇远古镇</b>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名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县境东界湖南新晃,南临三穗、剑河,西毗施秉,北接岑巩和铜仁地区的石阡,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h1><h1>这座拥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地处入黔要道,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人文古迹众多,自然风光旖旎。仅镇远古城就遗存有楼、阁、殿、宇、寺、庙、祠、馆等古建筑50余座,古民宅33座,古码头12个,古巷道8条,古驿道5条。</h1><h1>在午饭稍作休息后,大家分成几个小组穿大街走古巷,分头开始对古镇进行拍摄。</h1><div></div> <h1><b>第七天:</b>26号我们在镇远古镇吃完早餐,开始出发前往肇兴侗寨,拍摄侗族民俗民风,走<b>沿榕高速--沪昆高速--天黄高速--三黎高速--松从高速--黎洛高速</b>行程278公里后,中午到达肇兴侗寨。</h1><h3><br></h3><h3></h3><h1><b>肇兴侗寨</b>,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东南部,占地18万平方米,居民1000余户,6000多人,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h1><h1>肇兴侗寨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点,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2007年被《时尚旅游》和美国《国家地理》共同评选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之一。</h1><h1>肇兴侗寨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分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h1><h1>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四大分会场分别是: 广东珠海、山东泰安、海南三亚、贵州省黔东南肇兴侗寨。</h1><h3><br></h3> <h1>在侗寨拍摄了几小时后, 下午三点钟离开侗寨前往芭莎苗寨。经过<b>洛贯高速--从贯高速</b>行驶50公里,于五点钟到达岜沙苗寨。</h1><h3></h3><h1><b>岜沙苗族部落</b>位于贵州省从江县城南6公里处月亮山麓茫然林海中的5个寨子里。</h1><h1>岜沙苗寨至今保留着佩带火枪(岜沙持枪获得公安机关特别批准)、镰刀剃头、祭拜古树等古老的生活习俗。岜沙苗寨共有505户2548人。岜沙苗寨被誉为“阳光下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岜沙男人非常重视他们的发髻,发髻在岜沙苗语中称为:“户棍”,是男性装束中最重要的性别标志——剃掉男性头部四周大部分的头发,仅留下中部盘发为鬏髻,并终生保持这种发式。据说,这种装束是从蚩尤老祖时代传下来的,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所能见到最古老的男性发式。曾有日本民族、民俗学家寻根来到黔东南,岜沙人还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因为日本的武士装束和岜沙人的装束几乎没有二样,<b>所以有人认为岜沙人是日本人的祖先。</b>岜沙妇女着装也极为精美,衣裙上古香古色的刺绣图案,配以银项圈、手镯,十分耀人眼目。岜沙人头上蓄留的发髻象征着生长在山上的树木,身上穿的青布衣服象征着那美丽的树皮。</h1> <h1>到达达芭莎苗寨正门以后,停车场的守门人在我们团员一只香烟的恭敬下,告诉我们再等几十分钟他们就下班了,你们就不用买门票了,另外还说他家有亲戚是开旅店的条件是很好的,还主动帮忙联系好住宿,于是我们在停车场等待,管后勤的整理下蝇头小帐。到点以后大门敞开,大家便驱车来到了守门人介绍的客栈,稍作休息后,便拎起相机开始拍摄苗寨的黄昏景色,当晚的晚霞色彩艳丽,炊烟袅袅,大家沉浸在愉快的创作之中,一直到日落西山,弯月悬空才恋恋不舍得的回到客栈,吃了一顿极具芭莎特色的苗寨晚餐,全体队员举杯相庆这几天来所取得的收获。</h1> <h1><b style="">第八天:</b>27号清晨我们返到岜沙苗寨的寨门口拍摄入寨欢迎仪式。然后来到寨子里的表演场地芦笙堂,这是寨子半山腰的一个平坦之处,大若半个篮球场。此处是岜沙的神圣之地,大凡寨上有重大祭祀活动都在这里举行。远远地,就听到山上传来阵阵的似鼓角齐鸣的音乐。循着音乐,快步走上山顶的古芦笙堂,岜沙人正在跳一种配乐的集体舞。只见男人们在里边一圈排开,双手捧着大大小小的芦笙,一边吹奏,一边有节奏地晃动身体;女人则在外围,双手持手帕,随着节奏不停地腾挪跳跃。铿锵有力的芦笙古乐,听起来就像是刀枪剑鸣,大砍大斫,气势磅礴,就像是战场上冲锋的号角;然后是芦笙表演、岜沙姑娘表演、岜沙汉子表演、岜沙婚俗表演。镰刀剃头是当天表演最高潮的地方,只见一个芭莎汉子用水润湿头发蹲在地上,另一个汉子手拿镰刀飞快的将除发髻以外的地方剃的溜干净,露出青色的头皮,大家掌声雷动喝彩不断。最后大家共舞一曲,然后又是铳响枪鸣送客,热闹的表演到此结束,大家都兴高采烈地离开......</h1><h3> </h3><h3><br></h3> <h3></h3><h1>观看完芭莎部落表演后,我们去寨子里去采访一位苗族老汉,在他家简陋的屋子里他抽着烟锅对我们说:‘‘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之中,过着很貧穷的日子,我的娃现在寨子里做表演还做些小生意,努力的想改善一下生活,但我希望将来我的孙女能走出大山,去城里读书和工作,将来的生活就像你们一样’’。</h1> <br> <h1>第二篇完(待续)</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