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逝者如斯夫

再回首

<h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br></h3> <h3>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br></h3> <h3>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孔子 中庸<br></h3> <h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br></h3> <h3>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无生,事无礼则无成,国无礼则不宁。 孔子<br></h3> <h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 论语<br></h3> <h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h3><h3><br></h3> <h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br></h3> <h3>“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做好你想说的,之后再把它说出来。) 《论语》 </h3><h3><br></h3> <h3>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br></h3> <h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br></h3> <h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br></h3> <h3>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h3> <h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br></h3> <h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论语·子路》<br></h3> <h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br></h3> <h3>或曰:“以德报怨”。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h3><h3><br></h3> <h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br></h3> <h3>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人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br></h3> <h3>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h3> <h3>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 </h3><h3><br></h3> <h3>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孝经》 </h3><h3><br></h3> <h3>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 《论语》<br></h3> <h3>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中庸》<br></h3> <h3>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中庸》<br></h3> <h3>子曰 与人为善 取人为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论语<br></h3> <h3>子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 论语<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