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市一中2017级初一(12)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古诗词诵读实践活动。

一中初三致远级部(12)班张振国

<h3>  “一生一世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爱上诗词,从一首《画堂春》开始,在我幼小的童年时,诗词歌赋便萦绕耳边,为什么古人能写出那么多抑扬顿挫,婉转动人的词句。<br></h3><h3> 后来,慢慢地深入了解他们,我才知道,纳兰性德的一生感情充满了困顿,曹操在写诗的时候还要金戈铁马的征战,王安石除了写诗还要处理国家政事,于是,对于诗人的敬重便更深了一层。</h3> <h3>  在姜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来到了新华书店,共同领略词翰之美,刚刚进入书店,王梓同学便迫不及待的找到辛弃疾诗词赏析,早听说他对辛弃疾那戎马生涯所造就的豪放词风感兴趣,今日一看,真是个书迷啊。</h3> <h3>  几位同学各有所好,所选书目也各有不同,瞧《辛弃疾诗词》充分反应了当年辛弃疾在郁郁不得志之时还忧国忧民的传奇诗词。《苏轼诗词》更是显示出苏东坡当时被贬官,披发大呼“大江东去”的忧愁之词。</h3><h3> </h3> <h3>  透过一句句鲜活的诗词,民情往事得以一一复原,权臣的诡计,忠臣的建议,全部出现在眼前,解开圣人的面纱,还原凡人的面孔,唯有诗词之中,才是有真正的历史。</h3> <h3>  “苏轼才是宋朝当之无愧的第一词人,他在被贬时仍能胸怀天下,才有了我们那么多的优秀诗词。”</h3><h3> “不对,辛弃疾早年抗金有功,在后来郁郁不得志之时还创造了许多精美的田园诗。”</h3><h3> ……</h3><h3> 刘沐熙与孟翔芮争论,两方还在不断的从书中找到证据来反驳对方,局面变得趣味盎然。</h3> <h3>  两位双胞胎姐妹平时在学校安安静静,此时到了书店,人手各执一本自己喜欢的诗词,在书中寻找自己的答案,浮世千寻,寻找自己内心的一份安宁。</h3> <h3>  我在书店读到最喜欢的一句话。</h3><h3> 无论深处何地,我们总有读诗的权利,明月浮空,一阙诗词,一杯清茶,有诗陪伴的日子是充盈的º</h3> <h3>  来自鄙人的读书时刻(・ω&lt; )★</h3> <h3>  时光总是短暂,转眼实践之旅就要结束了,短暂的活动却让我们获益匪浅,在这个电子阅读随处可见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回味纸质阅读的浓浓墨香,在这个武侠,玄幻充斥的文学世界中,我们是否还能找回那古人智慧的结晶,在这个提笔忘字的年代,是否还能吟诗一首。</h3> <h3>  我愿生于高山之巅,往尽人世繁华;在巴山夜雨之时,遍吟唐诗,在江枫渔火之岸,对酒当歌,只愿不负诗词初心,与那唐诗宋词之中,寻一份挚爱,找一个缘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