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斯里兰卡

小强

<div><font color="#ff8a00">马航logo在蓝天白云中稳定飞翔。</font></div><div><br></div><div><br></div><div> 2018年8月2日中午两点半,我登上了MH377航班,由广州出发经马来西亚吉隆波中转至斯里兰卡。<div><br></div><div> 当我在拥挤和狭窄的通道中找到自己的座位,放好随身行李后坐在座位上舒了一口气时,猛然惊醒,马航?MH370不就是2014年3月8日那天飞着飞着就飞丢了那个马航么?</div></div><div><br></div><div> </div><div><br></div> 正是 ,可是选择这条航线比其它航班的飞机便宜了上千元,按两人计算就是两千大元啊。再说了,我们去的佛教之国,朝圣之地,是一次虔诚之旅,相信上天会护佑我们的。 <div>  </div><div> 首次坐马航的飞机,给我的印象还是蛮好的,空姐空少热情大方,在他们休息时,我要求与他们合影留念时,他们一口答应并快乐地拿过我的手机拍下这张自拍合影。</div> <h3>  都说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一颗宝石,还说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一滴眼泪。更有人说,斯里兰卡这里除了雪,什么都有。</h3><h3><br></h3><h3> 宝石也好眼泪也好,总之,斯里兰卡被公认一生中必去的一个地方。网上看到了金马旅行社这个出团不贵,也来一回说走就走的旅游。看一看这个岛国的风情和岛国的风光。</h3><div><br></div><div><br></div> 斯里兰卡位于地球的北纬7度左右,与新疆的伊宁市差不多,时差比中国晚两个半小时,东经80度左右,北边靠近印度,南边比较靠近赤道,西北隔着保克海峡,可与印度半岛相望。<div>  地形是南北长432公里,东西宽224公里,最高海拔的山有2524米,国土面积为6.5万平方公里,比两个台湾岛小一点点。距离广州约4000公里,也就是从广州到中国新疆喀什市那么远。 </div><div><br></div><div> 常年平均温度约28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赋予了这片土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斯里兰卡是大象的故乡,盛产著名的兰卡宝石,同时出产全世界最好的红茶---锡兰红茶。</div> <h3>  斯里兰卡,地处亚洲的西南端,全称是: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从被英国殖民宣告独立时称作锡兰,1972年改国名为斯里兰卡,是个热带岛国,国土形如印度半岛上掉下来的一滴眼泪,镶嵌在广阔的印度洋海面上,故有“印度洋眼泪之国”的美称。<br></h3><div><br></div><div> 乍一看,斯里兰卡还是个社会主义国家,跟咱们中国都是一个阵线的咯,但事实上斯里兰卡并不算社会主义。从1978年开始,斯里兰卡走着走着就变了样,可能是找不到北了。所以,中国现在并不承认斯里兰卡是社会主义国家。</div> <h3>  第一天,从中午到了广州白云机场开始踏上旅途,经过候机、飞行、中转、再候机、再飞行,到了斯里兰卡古都科伦坡下榻的哈啰酒店已是次日凌晨两点半了,房间还不错,可惜只睡了几个钟头。</h3><div><br></div><div> </div><div> 科伦坡是斯里兰卡最大的城市,也是一个海滨城市,虽说首都已从这里般走了,但现在仍具备着代表国家的功能。</div><div> </div><div><br></div><div> 图为科伦坡市政厅,有科伦坡“白官”之称,是由英国人建造的一栋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div><div> </div> <h3>  第二天,早餐后驱车前往尼甘布鱼市场,尼甘布鱼市场是个著名的渔村,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以前渔民用的伸臂独木舟出海捕鱼,现在都用上了机动小艇出海捕鱼。每日清晨,渔民就开始出海捕鱼,由于各种鱼类繁多,就像饲养鱼塘似的,下完网便开始收网了,接着就是满载而归了。</h3> <h3>《起船》</h3> <h3>《出网》</h3> <h3>《抖网》</h3> <h3>《摘网》</h3> <h3>《搬运》</h3> <h3>《忙碌》</h3> <h3>《晒场》</h3> <h3>《翻场》</h3> <h3>  海滨晒鱼场:在尼甘布鱼市场就近的海边上就是晒鱼场,当大量的鱼类被打捞上来后,除了运往鱼市场贩卖,还有相当一部分进行简单初加工,那些鱼被掏去内脏后用海水冲洗一下,之后加入粗盐腌制并晾晒在海滩上,形成了一个非常的壮观的场景。不过,整个尼甘布鱼市场弥漫着臭鱼烂虾的味道。</h3> <h3>  出海、捕鱼、满载而归、拖船上岸、出网、抖网、摘网、归堆、装框、搬运等等,整个过程无一不是一幅幅动人的画面。</h3> <h3>《憧憬》</h3><h3><br></h3><h3> 望着一派丰收的景象,几个年轻人对家乡心满意足。</h3> <h3>《圣玛丽教堂》</h3><h3><br></h3><h3> 从尼甘布鱼市出来用了一刻钟来到了圣玛丽教堂。尼甘布也是斯里兰卡天主教中心,有“小罗马”之称。当地人大都信仰罗马天主教,因此教堂很多,其中最大,最豪华的是圣玛丽教堂。</h3><div><br></div><div> </div> <h3>  这座教堂从1874年开始修建,总共修了50年,整体装饰庄严典雅,十分讲究。</h3> <h3>  我所见到的信徒大多都是带着孩子来祈祷,虽说小孩还不太懂事,但最难能可贵地是从他们刚开始懂事就熏陶“人之初,性本善”的心灵。</h3> <h3>《虔诚》</h3> <h3>《教堂侧门》</h3> <h3>下午四点半赶到狮子岩,</h3> 狮子岩是斯里兰卡的著名景点。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2年认定有千年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被称之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div><br></div><div> 文献记载当时的王子卡西亚弑父篡位后建造,为了逃避为父报仇的同父异母的弟弟莫加卡复仇,将宫殿建在这个巨大的岩石上。 </div><div><br></div><div> 虽然现在的遗址已无法呈现其原貌。但是我还是愿意登1200级台阶爬上狮子岩,亲手触碰一下那些古迹斑斑的石头,不经会想象到那时的繁荣昌盛到如今的变迁,时光抚平了兵荒马乱的岁月,独留一座空城。</div> <h3>  在岩顶上,在风中静静等待远在天边的夕阳西下,在世界的尽头欣赏黄昏美景。</h3> <h3>  狮子言的两大看点:一是通过螺旋型楼梯上去看世界著名的“天使般的少女”壁画;二是攀登到顶峰,看落日余晖撒满土地。</h3><h3><br></h3><h3> 看着直上直下的螺旋型楼梯和时间的关系,只能望而兴叹,不得不放弃。但是登顶我绝不放弃,交了80美金,什么也没看见,也太亏了,忍住左膝的疼痛我也要爬上去。</h3><h3><br></h3><h3> </h3> <h3>《东张西望》</h3><h3><br></h3><h3> 这只猴子在数秒种之前,抢了一个顾客手中的背包,好在这位欧洲来的大哥身手不凡,始终没有撒手,猴子见无法得手,撒腿就跑,然后站立在一个高处东张西望。</h3> <h3>《红脸猴》</h3><h3><br></h3><div> 曾经王朝的天空之城,一座构筑在橘红色岩石上的宫殿。如今早已人去宫无。这里已成为猴子的世界,猴子是否从遥远的过去一代一代繁衍下来的,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狮子岩适合猴子生活远远比人类适合。</div> <h3>  其实地陪去买门票那时间里,我们在验票口等待时就已了解到每张门票30美金,而我们狮子岩之行却收了80美金,化金钱为动力,只可惜时间不够,还有最精华的一部门没看到,留下遗憾。</h3><h3><br></h3><h3> 若要去狮子岩朋友,建议下午3:00进入,这样时间较充足,也能看到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  从狮子岩下来,我们来到了下一个景点-康提。 康提是一座古城,以佛教圣地闻名于世,是斯里兰卡第二大城市,有点像中国的重庆是一座山城,到了晚上很凉快,曾享有2500多年的文化繁荣,位于康提湖畔的佛牙寺是佛教徒的朝圣之地。每天,各方信徒来到佛牙寺虔诚膜拜。</font></h3> <h3>《女王酒店》</h3><h3><br></h3><h3> 晚上8:45住进康提的女王酒店。</h3><h3> 具有160年历史的老酒店,在当地也是景点之一,就在康提湖旁边,景色优美,电梯和大堂充满着英式殖民风格,非常气派。</h3><div> </div><div> 曾为英国女王下榻康堤而建,完全按英国建筑风格, 整家酒店尽显复古型,电梯都是老式的铁闸门,像是在电影里的场景。</div><div><br></div><div> 位置的确不错,酒店左对面步行1分钟就是佛牙寺,右对面就是康提湖。</div><div><br></div> <h3>  第三天,</h3><h3> </h3><h3> 早餐后从女王酒店出来过了马路就到了佛教寺庙,这里有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子---佛牙,所以说,这是斯里兰卡最重要的佛教寺庙,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舍利子的佛教寺庙。</h3> <h3>  一对青年男女请求我为她们拍照,我乐于助人。拍完之后,我要求与她俩合影留念,她们欣然接受。</h3><h3> </h3><h3> 进入内殿要求脱鞋,穿正式的服装,穿长裤。</h3> <h3>  斯里兰卡人,有空了更喜欢一家大小来到寺庙祈祷、休闲,他们觉得无比幸福。</h3> <h3>  在康提,我花了半小时观察当地人在一条没有交通灯的繁华大道上行人是怎样过马路的。很简单,斑马线没人时,机动车一部部快速通过,斑马线有人时,机动车全部停下来,包括摩托车和小三轮,一动不动,颇有耐性。</h3><h3> </h3><h3> </h3> <h3>  其实行人想什么时候过就什么时候过,哪怕机动车给油启动了也会重新收油停下,耐心等待行人先过,行人也不用跑。</h3><div><br></div><div> </div> <h3>  当地的公交车前后门从来不关,这样很方便那些身手不凡的年轻人,车还没有停稳或已开启,年轻人如同玩杂技般上蹿下跳,非常快速利索。我一直在想,他们没出过事么?车开的不慢啊。</h3><div><br></div><div> 看到这一幕幕场景,觉得比看歌星明星精彩多了。</div> 从康提市出来之后又参观了茶园,了解世界著名的《锡兰红茶》制作过程,品味茶香, <div><br></div><div> 锡兰岛出产著名的红茶,享誉全世界。而锡兰红茶之父是苏格兰人詹姆斯泰勒,在锡兰种植咖啡,在一次意外的灾难后损失惨重,为了弥补损失,补种了茶树,结果种出的红茶却得到百般好评,经过詹姆斯泰勒的继续改良品种,就有了今天闻名天下的《锡兰红茶》。</div> <h3>  在品茶小木屋里,看着酒红色的茶汤倒入茶碗中,氤氲缭绕,茶香四溢……,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茶杯和个一条汤匙,逐一品尝香味各异的茶汤。从第一杯尝到最后一杯已有“酒不醉人茶醉人”的感觉了,真可谓茶香醉人啊!</h3> <h3><font color="#010101">  晚上住进南部海岸citrus酒店。这间酒店外表也不算豪华,但进到里面,房间全部对着大海,三十米开外,酒店的泳池和自助餐厅就建在海边上,美丽的海滨沙滩,景色甚是迷人,涛声在耳边阵阵回荡。每到落日,火红的晚霞与浩瀚的印度洋构成一幅壮丽的画卷。</font></h3> <h3>  清晨,冲上一杯锡兰红茶,用上两碟自助早点,</h3><h3>面朝大海,醒脑开胃。</h3> <h3>  一个渔夫在海边撒网捕鱼,他腰上挂着的袋子,快有半袋子鱼了,我打着手势问他,打完鱼该回家吃早饭了吧,渔夫也打着手势告诉我,先去市场把鱼换成钱。我要求与他合影,他很高兴且很气派地摆了个姿势。</h3> <h3><font color="#010101">第四天, 这里是斯里兰卡最南部的一个省份,著名的《加勒古堡》、《高跷渔夫》就在这里。</font></h3> <h3>  高跷渔夫是斯里兰卡的南海岸最具特色的一种独特文化,渔夫们在海中竖起的长竿子上坐着钓鱼,黄昏时分,渔民们坐在高跷上面,印度洋的晚霞映红了大海与沙滩,也映红了他们的脸膛。一阵阵海浪拍打着海岸,岸边种满了高高的椰子树。此画面已成为斯里兰卡的一张名片。</h3> <h3>《高跷渔夫》</h3><h3> 据说以前没有钱买船的渔民想出了这个办法,在近海海边中竖起木桩,渔民每天涉水到达浸泡在海水中的木桩前,爬上去,坐在简陋的横担上,手持没有钓饵的渔竿,等鱼上钩。远远看去,好似一群脚踩高跷站立海水中的垂钓者。他们的目标是游弋在近海的沙丁鱼。</h3><div><br></div><div> </div><div><br></div><div> </div> <h3>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高跷渔夫已经不是真正的渔夫了,靠垂钓谋生的人越来越少了,为了保持世界上独一无二以此仅有的钓鱼方式,很多人又操起了高跷钓鱼的行当,只不过,现在钓的不是鱼了,而是“摄影人”。</h3><div><br></div><div> </div> 已是表演性质和商业化的高跷渔夫们,用我们的话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只要付了费,他们才爬上桩上,装模作样为你摆各种各样的姿势任你拍照。 <div><br></div><div> 我们一行四人,请了三个渔夫上桩表演,付费1500卢比,约70元人民币,拍完了,他们才下来。<br></div> <h3>  当然,我能感觉到高跷渔夫的悠然垂钓,感受当地特有的文化。</h3><h3> </h3><h3> 南部海边小沙丁鱼又特别多,没有鱼饵,小鱼也往鱼钩上咬。</h3><h3><br></h3><h3> 过去渔夫为了避免中午阳光强烈的暴晒,通常在清晨和黄昏时段出来钓鱼,于是便产生了这种世上最牛、最富有画面感的钓鱼方式。<br></h3> <h3>与渔夫合影</h3> <h3>第五天,</h3><div><br></div><div> 从南部海岸回到科伦坡。</div> <h3>  看到这些英殖民时期留下百年铁皮火车,斑驳破旧的伤痕,真的好像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h3> <h3><br></h3><div>《海上火车》</div><div><br></div><div> 由南部海岸到加勒再到科伦坡这段铁路,依海边而建,铁路路基离海岸最近处只有3米,铁路沿线,一侧是郁郁葱葱的丛林、稻田和乡村,一侧是浩瀚无垠的印度洋。火车驰骋在海边岸上,印度洋水天一色的壮观景色,让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感到心旷神怡......。日本动画电影《千与千寻》里的海上火车就是以这里为蓝本。</div><div><br></div><div> </div><div><br></div><div> </div> <h3>  都说,来到斯里兰卡不坐火车是莫大的遗憾,斯里兰卡有两段被视为世界上最美火车线的国家。一段是穿梭在高山茶园的“高山火车”,另一段就是我此行所坐的“海上火车”。</h3><div><br></div><div> </div> <h3>  很可惜,我这次坐的火车是从加勒往科伦坡方向行驶的列车,人满拥挤,无法施展镜头。在火车上遇到两位坐往返的中国游客,他们选择了先从科伦坡至加勒方向的列车,人较少,愿意怎么拍照就怎么拍,然后过了两个站下车再往回坐。</h3><div><br></div><div> </div> <h3>  “海上火车”有一大特色,门窗全部敞开,车上两个对门随随便便上车下车,不限人数,由于车箱内根本没空调,人多时,天热加上人气,里面又热又味,所以大家情愿把脑袋伸出窗外或把整个身体都挂在门外,这样,反而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h3> <h3>  坐过了“海上火车”,游览了科伦坡市区,结束了第五天的行程,晚上乘搭马航班机于次日中午回到广州。</h3><h3><br></h3><h3> 车站远方是中国“一带一路”工程项目:中方投资、施工的填海造地建设海港码头。</h3> <h3>斯里兰卡警察,偶尔也会见到,能感觉得到他们很认真工作,因为从摩托车骑手那里就看出,无一不戴安全帽的,而且还是最正规的那种。</h3> <h3>  斯里兰卡汽油不贵,每升118卢比,约合人民币4.8元。</h3> <h3>  坐一坐当地的小三轮,当地叫TUTU车,在广州算是“五类车”,是禁止上路的。去到那里,不得不坐,但不得长坐。</h3> <h3>  独立广场:是斯里兰卡1948年2月4日独立仪式举行的场所,广场周围绿色的草坪映衬着纪念堂,四周围坐着60个石狮子。纪念堂的梁柱上刻有大象、狮子和描述斯里兰卡佛教史的图案,纪念堂的北面是斯里兰卡开国总理D.S森约那亚克的塑像。</h3><div><br></div> <h3>  《心灵深处》</h3><h3><br></h3><h3> 斯里兰卡还有一个别名,就是微笑之国。我与他们打照面时,无不给个微笑给你。应该说他们一见到陌生人就喜欢微笑,让无数的游人留恋这个地方,让大家感觉到这里的人都很幸福。</h3><h3><br></h3><div> 据说他们喜欢微笑,是因为斯里兰卡是一个幸福指数很高的国度。他们幸福也希望别人幸福。见到诸多的微笑,真的能让你为之倾倒。</div><div><br></div><div> 小女孩的微笑发自内心深处,幸福甜美。</div> <h3>  《含蓄一笑》 </h3><h3> 听导游小张说,她带队来过斯里兰卡很多次了,她发现当地很少医院,即使见到了,出出进进的人也很少,因为斯里兰卡人不是那么容易得病,就算有点小病小痛,他们也会用一些小偏方或是小药方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有去医院的那功夫他们早去教堂了。</h3><h3> </h3><h3> 据说,斯里兰卡是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的国家。导游小张的一席话让我感想颇多。</h3><h3><br></h3><div> 去医院的人越少,国家对医院的投入越少,国家对医院投入的少,去医院看病的人也就越少了。我们正好与之相反。</div> <h3>《兰卡少年》-----在去往科伦坡的火车上,遇到这位荡漾着满脸幸福的少年。</h3> <h3>《国标笑容》</h3> <h3>《幸福一笑》</h3> <h3>《羞涩一笑》</h3> <h3>《自然流露》</h3> <h3>  大海里一个僻静处就是天然的游泳池,一块巨石就是就是高台跳水,年轻人玩的开心快乐。</h3> <h3>斯里兰卡金椰随处可见,也不贵,人民币四块钱左右就能买到一个,所以,口渴了很方便。</h3> <h3>《睡莲》斯里兰卡的国花。</h3><h3><br></h3><div> 斯里兰卡在我的眼里渐渐由平面变得立体,由枯燥变得生动,由不熟变得喜欢。它最吸引我的,应该说是地形、风貌的多样化,保持着原生态;乡村干净、温馨的家园,共谱和谐社会;人民良好的体质、健康的肌肤,幸福都写在了脸上;百姓知足、高高的幸福指数,微笑已成为这个国家的名片。</div><div><br></div><div> 一个小小的国家,却汇集了热带海岛、锡兰红茶、兰宝石、高跷渔夫、海上火车与高山火车、非洲草原、佛教圣地等多种特色。</div><div><br></div><div> 不来斯里兰卡,你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如此舒适的微笑和清风,也不敢相信一个贫穷的国家也能孕育出如此令人心神向往的文明,这里的人满眼都是笑意,对着陌生人也会灿烂微笑。</div><div><br></div><div> 几天下来,耳闻目睹,算是真正知道和了解这个国家,斯里兰卡比我的预想好很多。虽然世界那么大,不过我还乐意故地重游。</div><div><br></div><div> 斯里兰卡,再见!</div> <h3>  本篇背景音乐来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东方歌舞团演绎的斯里兰卡传统民间舞蹈《罐舞》,她将充满东南亚异域风情的舞蹈风格带给中国观众,展现了斯里兰卡劳动人民载歌载舞、快乐生活的场景。这支舞蹈以朗朗上口的旋律、婀娜多姿的舞步成为“东方”保留至今的经典节目。</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