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1968年8月23日, 一辆马车拉着我们和我们的行李走在一条有着两条深深的车轱辘印的路上。</h1> <h1> 路在北边有一条美丽的河。河水很黄,自西向东流得很急,两岸有红柳,八月的红柳枝上开满了粉色的小花。</h1> <h3></h3><h1> 问车倌 “这是什么河?" 答 “三湖河。" 好美的名字。</h1><h1> 沿着河边的这条路向西走去,我们到了插队的地方~三湖六队。</h1><h1> 农村的路蜿蜒曲折没有名字,但只要沿着三湖河走,就一定会找到我们知青屋。</h1><h1> 距河南岸二、三十米的地方有一眼井,是三湖六队唯一的一眼甜水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混沌的黄河水经过大地的过滤,到井里后变得清澈甘甜。夏天河水滿了井水也就满了,仿佛伸手就能够到。</h1><h1> </h1> <h3></h3><h1> 知青屋在井的南边几十米的地方,尽享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h1><h1> 队长滿仓哥怕我们不习惯大田的农活,经常安排我们到村东的菜园子干活,菜园子的活比大田轻松多了。</h1> <h3></h3><h1> </h1><h1> 夏天的午后太阳很毒,到菜园子要走20多分钟。不知谁突发奇想: 我们可以游泳去呀。</h1><h1> 和和不会游泳,负责给我们抱衣服。在家里换好泳衣,再套上外衣裤蹑手蹑脚地溜到河边。</h1><h1> 好美的天然大泳池,脱掉外衣裤扑通一声跳到水里,用现在年轻人的话说: “爽极了。"</h1><h1> 三湖河是人工挖掘的河,河面有二、三十米宽,是为了引进黄河的水灌溉农田。挖掘当初肯定没想到还有“第二功能"。</h1><h1> 水流很急,我们根本不需用力,只需头朝下游方向静静地躺在水面上,双脚轻轻地打水。蓝天、白云慢慢向后移动,河岸边的柳条时而轻轻地扫到我们的脸,耳边的水流声,闭上眼睛……如诗如画。</h1><h1> </h1><h1> </h1><h1> </h1> <h3></h3><h1> 记得一次上岸后,河堤上的沙子被太阳晒得滚烫滚烫的,我们赤着脚跳着踩在一小撮一小撮的草上找和和要衣服,不小心走到了果园里。</h1><h1> 果园三面用树枝搭起围墙,第四面就是三湖河了。护园人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人从河上“偷渡"过来,正躺在不远处的树下睡觉。靠近河边的一排树已经浇了水,我们跳进泥地里踩了几个大脚印,穿着泳衣又怕惊醒了护园人, 仓惶逃跑。</h1><h1> 找到和和躲在树丛后换好衣服一本正经地出工去啦。</h1> <h3></h3><h1> 50年过去了,今年重返第二故乡。三湖河改道了,变成一条直直的大渠,但我记忆深处她还是那么妩媚蜿蜒。</h1><h1>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