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做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babyking

<h3>  当华林飞教授说“有个学生在二十多年后找到我,硬是给我从里到外做了新衣服”时,我打心底里羡慕啊!</h3> <h3>  羡慕,羡慕他们能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爱。 经常就听到有人说“要是我当年读书的时候,也能碰上像某某这样的老师,真是学死都愿意啊。”我也想在十年、二十年后能得到这样的评价,那如何才能做到呢?</h3><h3>反思1.:这些大腕老师从没把自己当做高高在上的说教者。他们无一不是洒洒脱脱,热热闹闹,鲜鲜活活,个性十足的“大小孩”。他们无一不是对学生充满了宽容和理解的知心人。还记得魏书生老师也说过,在他的班里,作业会了可以不写,犯错误了罚唱支歌,作业没完成做件好事可以抵消。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校内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想办法解决,绝不向家长告状。可是学生进步了,却第一时间通知家长。<span style="line-height: 1.8;">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去培养,去对待,去宽容,像这样的老师哪个学生不喜欢,谁碰上是谁的福,家长高兴,学生干劲足!</span> </h3><h3><br></h3> <h3>  听了这么多场大腕的讲座报告,在他们传达他们的个性管理之余,他们都会无意间透漏,他们的教学成绩肯定是最棒的!这让我更嫉妒,嫉妒他们个个鲜明的个性,异于常人的思想,另类的教学方式,还有精湛的才艺!</h3><h3>反思2.我心里的“嫉妒”,更多的还是发自内心对他们的佩服。有的老师语言幽默,有的老师态度亲和,有的老师管理班级有方,有的老师教学成绩出色……由此我想到,在我们的课堂中,学生不注意听讲,不积极参与课堂,我们常会大为光火。可回头想想,我们的课是否能吸引学生?学生爱听吗?我们是否关注学生、注重“生成”?我们的语言有趣吗?引导得法吗?尽管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通过本次培训,我决心用我的微薄之力,为孩子们创设一处宽松的,自由的,愉悦的课堂。等孩子们离开学校若干年后,回忆起他的初中生活,应该是充实并且快乐的!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