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

燕子衔泥

<h3>8月19日上午,冒着绵绵的第一场秋雨,在暑假上班的第一天,黄水路小学和轩辕小学的全体教职工有幸聆听了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河南师范大学教授王茝教授在新华路小学报告厅做的“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谈教师的职业素养”为主题的报告。王茝教授主要从事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研究。他从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幸福及教师职业认同三方面切入,以其深厚扎实的理论素养服人,以其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感人,并运用大量鲜活生动的事例,形象生动地阐释了师德师风的真正含义。他特别指出,所谓“老师”,就是“总是师、一直是师。甘为人梯、诲人不倦者,方配‘老师’这一称呼。”他强调,思想的转变带来的是工作方式的转变,工作方式的转变带来的是工作结果的截然不同,教师需要认识到自己职业的幸福之处,体味其中无穷的乐趣,并提醒各位老师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抛却功利,不忘初心;真心感受,忠实记录。”一支粉笔一张嘴,两袖清风两卷书;三尺讲台三十年,四季耕耘四海春!王茝教授最后呼吁大家——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当一个好老师;为了孩子们的前途和命运,当一个好老师;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更美好,当一个好老师。 </h3><h3><br></h3> <h3>王教授首先介绍了自己的名字,这个“茝”字怎么读,原来读chai,是一种香草,是聆听者感到教授的家庭环境一定有文化底蕴。<br></h3> <h3>王教授诙谐幽默、深入浅出地从教师职业道德、职业幸福、职责认同三方面,谈了教师的职业素养。他从敬业奉献谈到为人师表,从热爱学生谈到终身学习,从教师育人的幸福谈到教师读书的幸福,从教师的贡献谈到教师的苦乐,把“教师职业素养”这个枯燥的话题谈得丰满生动、活灵活现,一个个鲜活的案例、鲜明的观点、一句句一针见血的提炼总结、一次次台上与台下的共鸣、一阵阵自发的掌声,<br></h3> <h3>王教授详细讲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h3> <h3>教师的灵魂就是热爱学生</h3> <h3>教师的十个忌语。</h3> <h3>王教授强调,教师需要认识到自己职业的幸福之处,体味其中无穷的乐趣,并提醒各位老师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抛却功利,不忘初心;真心感受,忠实记录。”教师的职业幸福包含三方面:1、育人的幸福2、读书的幸福&nbsp;&nbsp;3、创作的幸福。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读书的幸福)。王教授给我们推荐了这些名书:《诗经》、《论语》、《史记》、《鲁迅作品》、《毛泽东诗集》等。并告诉我们读书诀窍:读好书、多读书、读好书。<br></h3> <h3>此次报告会旨在坚定广大教师的理想信念,鼓励各位老师恪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准则,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与水平,营造“树师德、正师风、铸师魂”的良好氛围。<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