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一座城——诗意秭归

月光如水

<h3>2018年暑假,带女儿卾,渝,川,九天自由行,愉快而美好。武大的校园很美,湖北省博值得一看,重庆地标WFC可以鸟瞰两江。成都的大熊猫基地孩子们的最爱,神秘的北纬30度的三星堆依然有许多未解的迷等待人们去破解。川大的校园比武大的校园更美,不愧为中国最美的校园之一。</h3> <h3> </h3><h3>题记:因为一处地方,爱上一座城。2018年暑假,女儿上完课,已经到了8月初,我随即就查攻略,买车票,安排行程。因为我只请到一个星期的假,开始打算在宜昌呆几天把周边想去的几处地方转转就行了,后来不想原路返回就决定经重庆从成都返回。</h3><h3> 因为家里有一本窦学欣的《大地悲歌_屈原传》书中开篇记叙了屈原出生地——宜昌秭归的乐平里,屈原小时候一段无忧无虑,单纯美好的快乐时光。女儿对此书中描述的景物兴致很高,我也答应过女儿,今年暑假一定带她去书中有描述过他童年生活过的场景照面井,下牢溪,和读书洞看看。了却她的一个心愿。 回顾九天八晚的自由行中,印象最深,也是我们觉得最值得去看的就是坐落在宜昌西陵峡畔秭归县的乐平里屈原故居和三位大诗人流传千年的三游洞。 初到宜昌,晚上我就查好了第二天去屈原故里的路线。一大早就赶到长途汽车站,成人车票是12元,学生票6元,感觉100多公里的路程一点不贵,大巴车很干净空调也很凉快,还没到目的地就好感油然而生。乘上去秭归的班车,透过车窗,道路两旁绿化得很用心,各种叫不上名字的矮化乔化的花种树种错落有致,层层叠叠,谷幽水青,美不胜收。车在峡谷穿行,简直就像欣赏一幅不加任何修饰的写意山水画,而沿途一栋栋白墙黛瓦的居民房屋依山而建,星星点点,煞是好看,又给这幅图画增色不少。 秭归县地处宜昌西部,是三峡坝首之处,境内峡谷众多,河流坡沟两岸长满各色奇花异草,都是南方特有的品质,我们几乎叫不上名字。想起书中记叙屈原小时候就生活在片峡谷中,他也曾乘船穿过香溪洞,在西陵峡和巫峡之间来回穿梭,在这条长满鲜花和香草的峡谷边度过了他童年和少年时期。我们今天虽然乘车,看到的和却他3000年前楚辞中描述一模一样。一方山水滋养一方人,一定是这里山山水水激发了这位大诗人的灵感,也给了他创作的源泉。因为对诗歌的热爱,,所以对诗人情有独钟,</h3><h3> 端午龙舟为君争,起起落落,从乡野到庙堂,从左徒到三闾大夫,几千年了不止是他的爱国,更重要的是他的诗歌,成为一代代楚国子民的精神信仰。现在秭归的人在农闲或过节时都会自发的吟诵屈原的诗歌或在台上争相朗诵自已创作的诗,三闾骚坛诗社自清朝起就在秭归形成规模,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社长就是农民诗人谭光沛,看外貌你根本就不会把他和著名诗人联系在一起。难怪人们说:走在秭归的大街小巷或田间地头,不经意有老妪或农夫从你身边走过,千万不要小瞧他们,也许就是一位大诗人。传闻在秭归的洗手间有十个人,九个人是诗人,剩下的那个人——著名诗人。虽然开玩笑的成份多,但这里的人从小耳濡目染,人人都能随机作诗,是真的。这是对一个人最好的怀念。</h3><h3> 车在峡谷里穿行,大约过了三个多小时,就到了秭归县境内,县城被群山环绕,道路宽敞,车也不多,干净整齐,绿化很好。恰好是大晴天,远眺蓝天白云的。问了下司机屈原故里在哪儿,司机说车就从景区门口过,让我们不要担心,到了后叫我们下车。司机是当地人,听说我们母女俩不远千里从陕西咸阳来到他们秭归就是来探访屈原故里,很热情的给我们推荐了另外一处地方,三游洞。秭归县城比我们我们北方的县城大的多,基础设施齐全,绿化面积大,感觉比我们五线城市——咸阳还要漂亮。不一会儿,就看见了前面一座不太高的山上有四个红色大字:屈原故里。女儿有点小激动,从大秦故都出发不远千里就是为了了却这一桩心愿,一定要到屈原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看一看。在车上司机就热情的给我们介绍说:景区很大,里面没有吃饭的地方,让我们在外面吃了午饭再去看。一看时间都快到午饭了,下了车吃完饭就马不停蹄地进了景区。 秭归探幽屈原故居 西陵峡寻古三游洞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