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当天,在波特先生家里享用了晚餐,是他与太太亲自下厨,做了特色菜肴,其中烤小土豆,就是自家菜地种的,十分新鲜可口!<br></h3> <h3>饭后,我准备好一叠波特先生的英文版书,都是在出版社购买,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错过签名呢?老先生非常配合,在每本书签了名。</h3> <h3>我注意到他会用两个名字,凡原创写作皆以“Bill Porter” 本名署名,如是翻译作品,则用“Red Pine” (赤松)笔名</h3> <h3>为何用“赤松”笔名?老先生特别喜欢松树与竹林,在自家院前种松,后院种竹,颇有禅意!</h3> <h3>波特先生在美国出版了20本书,内容都是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中9本,被译成中文。也就是在探访中国古代诗人故居和墓地的过程中,一个偶然机会,就在西安那个地方,让他接触到了柳宗元。也促使他写了英文《柳宗元诗集》,明年会在美国出版。
他说:我很喜欢陶渊明,苏轼也喜欢。陶渊明是苏轼心目中高风绝尘的第一大家,唐诗除了李白杜甫的,就是韦应物和柳宗元的好,风格有些接近陶渊明。<br></h3> <h3>如何评价柳宗元呢?波特先生说:“柳宗元是个好人,办事很认真。他觉得自己做官可以治理好国家,所以在长安时经常与刘禹锡等一些有志向的年轻人在一起。后来,他们找到一个机会去改革,但是失败了,得罪了皇帝,被发送到南方。来到永州后,柳宗元过上了一种陶渊明式的生活,可他是一个失败的陶渊明。
我喜欢研究人生坎坷,遭遇挫折的诗人!”
</h3><h3><br></h3> <h3>这是波特先生翻译成英文的《道德经》</h3><h3>他对老子的“道”有自己的理解,道是月亮刚开始露出的一点点光线,所以老子的“道”就是要修行.
“生活不是满月,大家都喜欢阳,可是你应该修行阴,你要修行的是黑暗,要修行软弱,才会变强。社会是一个表面上的东西,可是心不是一个表面上的东西。老子叫我们修行就是在我们的心里面修行那个黑”。<br></h3> <h3>这次出门旅行,我带上波特的《黄河之旅》,一直放在书柜没看,此刻才读了进去,又是一本好书,详细介绍黄河的历史,沿河的文化古城与人物,真可作为旅行指南了!</h3><h3><br></h3> <h3>老先生签名留言:Travel Light!<br></h3> <h3>老先生特地用中文解释:旅游时,不要拿太多行李,生活中,也如此,越简单越好!<br></h3> <h3>波特先生兴致勃勃地介绍当前在忙碌的事: </h3><h3>修建一个禅修中心! </h3> <h3>在小镇的森林公园里,一座废弃多年的旧房子,向政府廉价租下来,改建成全木质的禅堂, 可供小镇居民或者外来人员,禅修静心,正念冥想,讲座交流等,不分宗教,门派,种族,以禅汇聚八方有缘人!<br></h3> <h3>1970年,波特入哥伦比亚大学读人类学博士,有一天,他在纽约遇见了来自中国无锡的法师寿冶,并开始跟法师学习打坐。他觉得修行比上学好,于是就放弃继续念博士的机会,带着仅有的两百多美元去了台湾,开始了佛光山的寺院生活,与僧人一起吃住,打坐,读经,还与星云大师打过篮球呢<br></h3> <h3>先生说:当我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我就很喜欢独处,并不是因为我不喜欢跟其他人在一起,而是因为我发现独处有如此多的快乐。只有当我们独处时,我们才会更清楚地意识到我们与万物同在。我的知音是陶渊明、苏轼!<br></h3> <h3>“我这一辈子碰到过很多岔路,一边是走我喜欢的路,另外一边是走赚钱的路,我一直都选择自己喜欢的,而非赚钱。所以,我成为现在这样的人。”<br></h3> <h3>在波特先生面前,我感到无比轻松喜悦,看到一个禅者的真实生活,一个学者的坚韧精神。但同时,也万分汗颜,我居然对自己祖国的历史知晓甚少,一个美国人比我们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人物,当然还有唐诗与宋词。</h3><h3>他今年75岁了,精力充沛,文思敏捷,他会继续自己的寻访,不过已无需再寻找桃花源,因为桃花源就是一种心灵上的自由。在他看来,禅就是把生活简化,给人生做减法,</h3> <h3>夕陽下西山,草木光曄曄,
復有朦朧處,松蘿相連接.<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