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曲《卷珠帘》浅析

言者

<h3></h3><h1><font color="#ed2308"> 作者:言 者</font></h1> <br> <h3>  霍尊的《卷珠帘》家喻户晓,那悠扬悦耳的歌声吸引了无数的发烧友,但如果对歌词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主人公的社会地位及其心态不甚了解,就会影响对这首歌的理解,也就不能准确地把握住这首歌的情感特点,从而影响演唱或欣赏的效果。为此,本文拟就《卷珠帘》的歌词背景、主题及音乐特点和大家一起剖析、探讨。 &nbsp;</h3><h3> 众所周知,在我国浩瀚的文学史上,有相当一部分是描写宫廷生活的,其中后宫争斗篇章又占了很大一部分。一部浩浩荡荡的《甄嬛传》,让人看到了清代皇宫后妃惊心动魄的争宠献媚的大戏。其实,岂止是清代,在皇权至尊的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六宫粉黛、三千佳丽,她们痛苦地被幽闭在后宫,人人渴望着获得皇帝的宠幸,但能像唐朝杨贵妃一样的获幸者,毕竟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人是无缘面君的,即使一时获幸,也大多为一时的荣耀。她们只能在后宫天天与孤独无望为伴,寂寞地度过一生。幽怨便主宰了她们的心灵。于是,描写古代皇宫后妃、宫女幽怨情绪的“宫怨”诗词便流行起来。<br></h3> <h3>  大家比较熟悉一点的宫怨诗,像白居易《后宫词》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天明。”白居易将“红颜未老”却“恩先断”的失宠宫女,其内心的孤独、寂寞、绝望刻画得让人心酸。她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形单影只,彻夜不寐,只能“斜倚熏笼”独坐到天明。这虽只是从失宠宫女一生中剪取下来的一个不眠之夜,但也是无数宫女生活常态的一个剪影。</h3><h3>  唐朝王昌龄的《西宫春怨》是又一首宫怨诗的代表作:“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这位宫女在西宫,虽身处在豪华的宫殿里,但这天夜里,尽管夜色是如此的宜人,百花盛开,花香撩人,但她心神不宁,想把珠帘卷起来,哎!春恨绵绵,又无心观赏,于是斜抱着云和 (“云和”是古代的一种乐器),面对着遥远的明月,朦胧树色间,隐隐约约似乎看到了昭阳宫。(昭阳宫是皇帝得宠的正宫)……下文如何,诗人没有展开,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这些宫女,得不到普通人应有的爱情和幸福,他们的青春在极度孤独中黯然消逝,令人扼腕叹息。</h3> <h3>  根据这一题材,后来又派生出一些曲艺作品,最为著名的便是弹词开篇《宫怨》,并且以俞调弹唱的流传最广。该弹词开篇以王昌龄《西宫春怨》的前两句开头,并以杨贵妃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评弹女演员那哀怨惆怅的曲调,那缠绵悱恻的旋律,深深地感染了听众。 &nbsp;</h3><h3> 今天,霍尊的《卷珠帘》是在宫怨诗词、曲艺基础上的又一个翻版,并一枝独秀般地成了奇葩。这一作品,说是歌曲,但融京昆的韵律,兼弹词的婉转,抑扬顿挫,加上男声女调的演唱技巧,因而风靡于世。<br></h3> <h3>  歌词第一句:“镌刻好每道眉间心上,画间透过思量。”这两句写这位佳丽,(也许就是杨贵妃或陈皇后,这并不重要,但从下文来看,反正不是一般的宫女。)她一丝不苟地画好了眉毛,像镌刻的一样,怎么画,都是思量过的。 “沾染了墨色淌,千家文都泛黄。”她接下来就弄弄笔墨,想必琴棋书画都很精通,“千家文都泛黄”,别人的墨宝就不值钱啦,为什么要舞文弄墨,无非待会给君王看么,讨皇上的喜欢。由于料定皇上会来,于是高烧红烛侯君王。所以说她不是一般的宫女。 &nbsp;</h3><h3> “夜静谧,窗纱微微亮。” &nbsp;</h3><h3> 从音乐上来看,曲子定调为C小调,四四节拍,每小节强、弱、次强、次弱,没有明显的节奏感,第一句又是3、4拍弱起,加上切分的使用,故像昆曲一样,特别舒缓悠长,十分好听,但同时也增加了演唱的难度。其节拍很难唱准。 &nbsp;</h3><h3> 接下来为“啊,胭脂香味,卷珠帘,是为谁?”啊!你擦胭脂,擦得那么香,又卷起了珠帘,你在等谁呢?<br></h3> <h3>  “啊,不见高轩,夜月明,此时难为情。”这里的“高轩”指君王乘坐到的雕栏宝马车辆,“不见高轩”的到来,也就是不见君王来。这里的难为情,并非是害羞的意思,“难”指难以,“为”是动词,指表达,“情”指感情,即难以表达自己的感情,为什么难以表达自己的感情呢?因为皇上没来,你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感情呢? &nbsp;</h3><h3> 此时的场景,歌词无法表达,但不难想象,很可能是太监来报:“启奏娘娘,今宵万岁幸昭阳。” 娘娘闻奏后,于是闷闷不乐,懒洋洋自去卸宫妆。一肚子委屈,此时娘娘的潜台词无非是:正宫有甚花容貌,竟把奴奴撇半旁。于是长吁短叹泪两行。 &nbsp;</h3><h3> 这首歌曲,我看过一段视频,配以伴舞,当歌手唱到“啊”时,伴舞女演员手舞足蹈,动作欢快,这就有悖于歌词的原意。如果改成甩长袖、踉跄、退行等痛苦状便和歌词本意一致了。<br></h3> <h3>  霍尊在音乐处理上,乐句很有特色,一改3(咪)4(发)之间的半音关系,采用升4(发),同时把7(西)1(都)之间的1(都)也同步升高半度。这样一来,音域之间的平淡感优化了,突出了一种莫名的音乐色彩,既婉转又凄凉。十分成功。 &nbsp;</h3><h3> 此时的场景应该是:衾儿冷,枕儿凉,一轮明月上宫墙。 &nbsp;</h3><h3> 于是转入第二段歌词:“拂袖起舞于梦中徘徊,相思蔓上心扉,她眷恋梨花泪,静画红妆等谁归,空留伊人徐徐憔悴。”由于昨夜皇上未来,她一夜未能睡好,梦中徘徊起来,“相思蔓上心扉”,都是相思占据了心灵,她眷恋啊眷恋,相思之泪,宛如春雨后的一枝带雨滴的梨花,娇柔可爱,楚楚动人。(梨花泪,其出典于白居易的《长恨歌》),她昨夜画了红妆,白等了一宿,人都憔悴了啊。 &nbsp;</h3><h3> 第三段歌词:“细雨落入初春的清晨,悄悄唤醒枝芽,听微风耳畔响,叹流水兮落花伤。这四句通俗地讲就是: 春雨绵绵,枝头发芽,微风吹拂,落花流水。重点是“叹流水兮落花伤”,意为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画龙点睛般地突出了主题。 最后一句:“谁在烟云深处琴声长。” 主人公心情是如此的糟糕,忽闻远处传来的琴声,不但无心聆听,反而觉得十分烦恼。此时全曲终止。 &nbsp;</h3><h3>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宫女后妃的命运,都牵系于君王的宠幸与否,有诗云:“自得君王宠爱时,敢言春色上寒枝。十年宫里无人问,一日承恩天下知。”便是这种情景的真实写照。故民间常说:“君王是个薄情郎,伴君如同伴虎狼。”我们今日欣赏这首曲子,进一步了解其出典、含义,对提升自己的品味,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不失为一件好事。朋友,您同意我的观点吗?<br></h3> <h1><font color="#ed2308"> 言 者原创</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