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小豆想去漠河看看,那就开启一段2018暑假中国最北环线自驾之旅吧。在"云雀"登陆前飞到哈尔滨取车,走绥满高速经大庆、齐齐哈尔、巴林、海拉尔到满洲里,沿额尔古纳河到恩和,转拉漠线经金河、满归到漠河。再沿加漠线经加格达奇、五大连池,回到哈尔滨。行程近4000km,沿途领略湿地、草原、森林、火山风光。而后高铁至长春,再飞到长白山,在"温比亚"登陆后回到上海。</h3> <h3>从哈尔滨到大庆——沿绥满高速两边——湿地之多足以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地地处松嫩平原,嫩江与松花江汇合处,年均降水量500mm左右,低于全国平均但高于周边,且年均气温偏低,蒸腾量少。绥化、哈尔滨一带曾经是独立的盆地,齐齐哈尔-白城-哈尔滨三角地带地势最低,排水不畅,故而形成大面积的沼泽湿地,湿地上河曲发达,河漫滩宽广,泡沼成群。大庆也因此被称为百湖之城。沿途水草丰茂,有放牧;耕地不多,主要种植玉米。大庆近郊龙凤湿地,面积甚广,目视难望其尽头。夕阳下,湿地中,芦苇荷花摇曳,水禽嬉戏潜食。湿地边缘为沙地,非泥质,游人可漫步其上,诸多水禽幼鸟藏于岸边水草丛中,不可见,但可闻其鸣啾之声,野趣盎然。<br></h3> <h3>大庆,中国著名的石油城。经过多年开采,出油量已明显减少,不过城区内外都还能看到有磕头机在工作。近十年,随着勘探开采技术的提高,大庆及其周边又有新的发现,包括大庆有高储量的天然气发现,松辽盆地有高储量的页岩气可开采,海拉尔盆地又探明高储量的油田等等。<br></h3> <h3>油气和水系在此地汇聚,两者之间是否会存在某种关联?我们一起去大庆博物馆寻找线索。<br></h3> <h3>松辽盆地和古大湖的存在与演变,能反映当地目前水系的情况。由于此处地势最低,是否也能有利于石油的汇聚呢?我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也就只能从水系的角度来对当地石油的生成和储藏略做些推理和猜测。中生代的松辽盆地气候潮湿温润,湖中和四周繁衍着丰富的浮游生物和其他动植物,这便为石油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进入新生代以后,大量的沉积物堆积下来,湖盆逐渐上升、萎缩,形成了现今沼泽纵横、湿地遍布的大平原。1973年以来,大庆及周边有多具猛犸象化石出土,说明一直到冰河时代,这片古老的松辽盆地、古大湖区都是动植物繁衍的乐土。大量的动植物尸体经过地质作用,以及低地势的汇聚作用,最后形成当地储量巨大的煤和油气资源。日本占领东北后,便大量修建铁路运输掠夺这些资源,以供战备需要。但受海相生油思想的影响,未能坚持在大庆勘探开采出石油,否则历史可能又将产生新的变化。</h3> <h3>这一带现存湿地中最有名的当属扎龙,丹顶鹤是它的名片。沿途湿地水禽众多,丹顶鹤却只在这里能见到,也颇耐人寻味,除保护研究之外,是否有人工圈养的可能。在华东江苏盐城,也有一处丹顶鹤的迁徙地,下次有机会要去做些对比考察。湿地是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被喻为"地球之肾",对水系环境有极为重要的净化代谢作用,同时也是鸟类生存、迁徙的重要场所。上海崇明和南汇的东滩湿地就是候鸟全球南北迁徙的中间站,从维护生态平衡的角度,这些湿地都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和保护。</h3> <h3>丹顶鹤是一种很能自娱自乐的动物,或三两成群振翅斗嘴,或独立坡顶引吭高歌,或曲颈翘臀互凹造型,也有实实惠惠涉水啄鱼,像极了一幕幕生动的歌舞剧群演。盘腿坐于溪边,凉风习习,赏之不厌!</h3> <h3>回来整理相片,发现这张里有一群硕大的蜻蜓,密密压压在低空盘旋,预示着不久就要下大雨。</h3> <h3>鹤翔九天,鸣于苍穹。不同于苍鹰的凌冽,鹤的展翅盘旋,有一种平和的舒展之美!</h3> <h3>从齐齐哈尔扎龙到牙克石巴林,有四小时车程。雨夜、山路,没有路灯,沿途一片漆黑,不停翻山越岭,让我边开车边怀疑这个镇子是否存在。直到接近巴林小镇,才依稀见到几豆灯光。此时有大量集卡从前方开来,会车而过,又让我有种接近大型集散港或交通枢纽的感觉。第二天起来,爬上镇子边上的小山,俯瞰,发现这是一个四面群山环绕的山间谷地,雅鲁河蜿蜒流淌、穿城而过。山坡以低树、灌木、草甸为主。镇边有一条铁路,有油罐车和运煤车经过,却始终没有发现大型集卡的聚集地。</h3> <h3>山间石缝里的多肉,在晨露滋润下,惹人怜爱。</h3> <h3>雅鲁河水质清冽,水流相对缓和,适合初级漂流。远处是喇嘛山,典型的花岗岩地貌,由于水系丰度,湿度较大,风化严重,花岗岩峰多石球化,形态多姿,在内蒙比较少见。</h3> <h3>从巴林到海拉尔路上有两个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一个是加油站边偶遇的一家驴肉馆,不肯外卖,说杀头驴不容易,要省着点卖,我一时难以理解这个思路,卖给谁不都是卖吗?后来好说歹说,搭了两份盒饭才卖给我一盘。蘸着他家的酱汁,真心好吃。后来我理解,驴肉是他们家的特色,但一头驴毕竟利润有限,堂吃还会炒点其他菜,增加收入。不过搭来的盒饭居然也很好吃,真是惊喜都在路上。另一个就是铁轨,蜿蜒在草原上和森林里的铁轨是一道风景线。但这里的铁轨能上去玩吗?边上没有警示灯或道杆,万一火车来了怎么办?小豆说,这段铁轨表面都是铁锈,估计是废弃不用的,我同意。远处有火车汽笛声,小子趴下来听听,看是不是往这边开的。这段铁路确实是废弃的,车行不多远,便能看到一处中东铁路遗址,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俄所建。满蒙地区,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包括煤、铁、金以及后来的稀土,为俄、日等列强所垂涎,大肆掠夺。</h3> <h3>海拉尔城里的哈萨尔大桥,斜拉索桥柱用马头琴的样式设计,巍峨高耸,阴云下,耳畔响起腾格尔低沉的吟唱。</h3> <h3><font color="#010101">从海拉尔经满洲里到额尔古纳拉布大林,这一路上就是经典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额尔古纳河是中俄界河,向北与洛古河汇合流入黑龙江。拉布大林是鄂温克语,意思是尖山下的平原。登上一座路边的小山,俯瞰草原,绿草茵茵,河曲流淌。Wind0ws桌面随处可见。牛马常聚在草原泡子里饮水嬉戏。立秋快到了,草料开始卷包,干牧草蛋白质含量高,是很好的饲料。干草卷包便于运输、买卖,也是一项收入。这里11月就会大雪覆盖,牧民开始为过冬做准备。</font></h3> <h3>对于父子两个爬山爱好者来讲,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边的这座山是一个惊喜。山坡仰角在50度左右,目测高度为150米。远看是草甸,走进混杂有及腰的灌木。</h3> <h3>小豆想去登上一座石峰。我陪你。</h3> <h3>晚上住在恩和俄罗斯民族乡的木刻楞房子里。晚饭后,和小豆一起骑自行车在小镇里四处逛,见到最多的是烤羊排、自酿酸奶、风干牛肉,还有各种林子里的菌子。看到两家当地人在熬鲜奶,准备晚上发酵做酸奶用。买了两碗刚烧沸的鲜奶,稍吹凉,表面慢慢凝出一层奶皮,喝一口,氤氲着奶香温润入喉,清凉的夜晚顿感舒畅满足。骑行途中碰到一个小伙子,大学生模样,一问,竟是从天津骑过来的,准备一直骑到漠河,正在找小镇的驿站过夜,佩服!</h3> <h3>从恩和绕室韦、莫尔道嘎去满归,地表景观逐渐从草原过渡到了森林。最难开的一段路是从莫尔道嘎到金河,74km,森林里,几乎没有信号,而且——全是弹坑路,两个半小时,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免得陷进坑里,刮到底盘。开过这段路之后,后面不管什么路都是so easy了!</h3> <h3>终于来到内蒙古离漠河最近的一个镇——满归。相当气派的大门。</h3> <h3>住在凝翠山下的内蒙古最北宾馆。我们就是一路来找北的。</h3> <h3>到过两个鄂温克使鹿部落,满归的这个20元门票的比恩和那个80元门票的要好很多!</h3> <h3>梭罗是鄂温克人的住所,用桦树皮做成。</h3> <h3>驯鹿以苔藓为食,鄂温克人也会给它们喂些盐。有头鹿带领,在林间觅食。驯鹿很温顺,人靠近,不会躲开,也不会攻击人,抚之,皮毛厚而顺。鹿角很大,表面毛细血管发达,很敏感,不宜碰,钻林子有时会被灌木挂到,也可能磨出血,看着让人难受。</h3> <h3>一路上最好吃的列巴就是由这位老人家在梭罗里的石灶上现烤出来的,带着炭火气,有嚼劲,混合着牛奶的麦子清甜味。想买几个带在路上吃,结果等了半个小时还没有烤出来,我就厚着脸皮让他把给路人试吃的半个送给我了。至今嘴里还能回味出那不含任何添加剂的天然滋味。</h3> <h3>站在漠河北极星广场俯瞰这个中国最北的县城。</h3> <h3>来到漠河北极村。</h3> <h3>黑龙江是中俄的界河,河对岸的山就是俄罗斯的地盘。如果是冬天,江面完全冻住,步行就能到对面,就看两岸的哨所放不放过你。</h3> <h3>对岸俄罗斯的哨所清晰可见。</h3> <h3>一路找北。</h3> <h3>估计两岸关系不错,哨所里都没看到几个军人,连个站岗的都没有,是不是在瞭望塔上?</h3> <h3>北极村的酒店里有一本迟子建的《北极村童话》,小豆喜欢,那就买走。</h3> <h3>龙江第一湾。在中国地图上也能看到这个极似Ω的地方。</h3> <h3>为了看龙江第一湾三岛,决定爬上这座40多米高的瞭望塔。</h3> <h3>还是不够高,拍不到全景,这时候就特别想有台无人机。</h3> <h3>瞭望塔下,有条当地人养的京巴,漂亮而温顺,至今想念。</h3> <h3>乌苏里浅滩边的这个界碑才是中国真正的最北点。至此,向北的行程完成,准备南下。</h3> <h3>从漠河到加格达奇依然是在森林中穿行。途经图强(中国最北林业局),阿木尔(蓝莓小镇)等林中小镇。沿途美景如画,尤其是桦树林和林中溪流浅滩。开车7个多小时,来到加格达奇,据此地10km外的鄂伦春旗阿里河嘎仙洞是拓跋鲜卑族的发源地,因要连夜赶到五大连池,没在此停留。</h3> <h3>五大连池的老黑山是国内最年轻的活火山,300年前刚刚喷发过。山上遍布火山浮石和火山渣,主要颜色是黑色和红色。</h3> <h3>五大连池火烧山火山口已坍塌,景区没有把它作为一个景点开放,只能远观,非常可惜,因为坍塌,所以可以走进火山口,这是我每次火山之行最想做的事。</h3> <h3>开车路过一片古石塘林,纯野外,非景区,石浪翻滚,能感受到火山喷发时,熔岩倾泻而下时的场景。</h3> <h3>就在这片石塘林的边缘,发现两条盘在一起晒太阳的腹蛇。</h3> <h3>待要近距离拍摄时,一条迅疾游进草丛。</h3> <h3>五大连池虽是火山遗迹,地下熔岩隧道竟是-12℃的冰洞。洞顶冰花似夜空繁星点点。</h3> <h3>没想到上海的台风竟然影响到了吉林的长白山,封山不能上,于是就在山下的二道白河镇逛吃逛吃。二道白河是长白山天池从山顶缺口流下的瀑布主流下游,这几天时常夜间到清晨暴雨,河水湍急。至河流拐弯浅滩处可戏水,水中以石英质和玄武岩卵石居多。</h3> <h3>行至镇边小山半山腰,发现一个专业的地方,带小豆进去参观,遇到一个热心的科研人员,耐心详细的帮我解答了一些关于火山的疑问。</h3> <h3>支付宝可以在这里扫二维码租自行车,两人骑车逛完小镇,又在专业的山地骑行道上飙了8km,山中空气清新,坡道设计合理,速降尤为刺激,充分享受到了越野骑行的乐趣。</h3> <h3>在漠河的时候,专门去参观了5.6火灾纪念馆,这个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模糊存在的1987.5.6开始的大兴安岭森林大火,将漠河、图强、阿木尔等地瞬间变成人间地狱,很多人来不及转移。现在这里的城区已经完成重建,看不出任何当时的情境,但车行在林中,依然能看到大火肆虐过的痕迹。神奇的是,很多树并没有在大火中烧毁,虽然树身过火,树干发黑(很多松树都是下段焦黑),很多白桦还是很细,很少能见到一抱粗的大树,但它们依然存活了下来。小鸟传播的种子,也让整片森林重新焕发了生机。自然的力量和生存之美值得去用心观察和体会。小豆,完成了到中国最北的愿望,接下来想去哪里了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