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火车去拉萨

大叔

<h3> 以前和朋友喝茶聊天的时候经常会聊到西藏,对西藏的认知很多来源于电视、网络、歌曲,还有曾经去过西藏的人的闲言碎语,农奴制度、藏传佛教、雪域高原、文成公主、珠穆朗玛等这些零碎的线索串联起来,西藏给了我无限的想象空间,聊的越多,去得想法就越强烈,也试着讨论过N种进藏的途径,最后还是觉得那首歌唱得好,“坐上了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去看那最美的格桑花。”坐着火车进藏不仅可以欣赏到青藏铁路沿线变化多端的风景,还可以更好地适应西藏那令人望而生畏的高原反应,这是我说服自已和说服同伴最好的理由。<br></h3> <h3> 对我来说,去西藏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一个是高原反应,一个是长长的假期。云南的玉龙雪山和青海的格尔木曾经给过我缺氧的初级体验,至今印象深刻,心有余悸,想到西藏植被更少、海拨更高,那种忐忑的心情就萦绕着我,为此我提前二十天开始服用红景天,对自己身体的适应性进行了铺垫,是否有用,心里一直没个数。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工作性质,意味着我请长假期间,我这个婆婆妈妈的坑将由同事来填,增加了别人的工作量,也给单位开了个请年休假的“坏头”。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特别于我心已久的西藏,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br></h3> <h3> 很多人对参加旅行团去西藏嗤之以鼻,他们觉得这样不够奔放,我却觉得这种方式既安全又高效,省去了不少麻烦和时间,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走更多的地方,还能相互有个照应,可以简单何必花哨。小卢、小史、友定也同意这种走法,于是我们在家门口的一个中青旅网点报了名,8月3日晩上上海火车站华东拼团,卧铺来回,躺进西藏。宁波到拉萨要换三趟列车,先从宁波坐动车到上海,然后从上海坐绿皮火车到西宁,最后在西宁换乘供氧绿皮火车到拉萨,全程单趟乘坐时间大概50个小时,这是一次刷新,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br></h3> <h3><b><u>上海火车站</u></b></h3> <h3>  经过充分的准备和漫长的等待,我们终于坐上了西行的火车,上海火车站前踌躇满志地合张影,开启了为期十三天的西藏之旅,这已经是我最长的一次旅行了。<br></h3> <h3><u><b>上火车前</b></u></h3> <h3>  青藏铁路沿着青藏公路而建,它俩象是一对相互照应的兄弟,彼此依偎,不曾远离。以前我走过青海甘肃环线,对西宁至格尔木这一段的沿途风貌比较熟悉,所以可以象导游似的不时地向小卢讲解着什么,一方面提升了别人的认知,一方面间接显示了自己的见多识广。草原、荒漠、戈壁的地貌变化,让大家感叹大西北的广袤和荒凉,同时加深了对江南水乡的爱乡之情。<br></h3> <h3><b><u><font color="#333333">西宁至格尔木段</font></u></b></h3> <h3> 格尔木往西,是一片完全陌生的处女地,我象一个小学生似的瞩目着车窗外,认真地接受大自然老师的传导教诲,我看到了可可西里,看到了藏羚羊,看到了翠绿的草地,还有远处披头的雪山。阳光透过云团的间隙照在山头,照在地上,一块亮、一块暗,连绵不绝,立体鲜明。躺在车内看车窗,车窗就象一幅滚动的画卷,在舒展,在不断变化。进入那曲地界之后,随着水草越来越丰茂,可以看到越来越多低着头的耗牛,闲庭信步,不问世事。从远处看如一颗颗黑色的珍珠镶嵌在绿色的地毯上。错那湖宝蓝的湖水似乎与洁净的天空在斗艳,两者或浑为一体,纠缠不清,或被雪山所隔断,泾渭分明。有人说西藏的风景在路上,还没到拉萨我已经有了体会。<br></h3> <h3><b><u>可可西里</u></b></h3> <h3><b><u>那曲</u></b></h3> <h3>  高原反应是从那曲开始的,小史和小卢率先有了头胀胸闷的感觉,一会儿躺一会儿站,坐立不安,反复无常,有人拿出塑料包装的食品和洁具,发现洗面奶、牙膏、面包等,凡是密封或拧紧的包装都鼓胀了起来。供养列车并不能解决大气压力的问题,高海拔地区的低气压也是引起高原反应的原因之一。<br></h3> <h3><b><u>低气压的结果</u></b></h3> <h3><b><u>那曲段开始高反</u></b></h3> <h3>  从拉萨站下火车的时候,小史跑到墙边第二次呕吐,等他吐完我立即按照医嘱给他服下七颗蓝养片,希望能缓解他的不适,小史说次日上午他就要坐飞机回宁波,这里不是他呆的地方。拉萨正下着中雨,导游把我们引领到宾馆之后,按照小史的要求给他叫来医生打了吊针,280元一针的特效药据说能药到病除。我和小卢住一间,我们什么也没干就脱衣睡觉,事实上也干不了什么,洗澡、上厕所、凡是要花点体力的事情,都会引起心跳加快、头晕脑胀。小卢的反应不亚于小史,一个晚上辗转反侧,彻夜难眠。<br></h3> <h3>  8月6日凌晨5点半,我们早早地起床出发,38位团友分成AB团,分坐两辆大巴车前往林芝,林芝号称西藏小江南,海拔3100米,雨水充沛,绿树成荫,空气含氧量为西藏最高,是个过渡适应的好地方,导游说在林芝呆上两天再回到高海拔地区,人就会轻松很多。这一天是我身体最难受的一天,头胀胸闷没胃口,经过5013米的米拉山口的时候,下车走几步,人就象刚睡醒一般状态,晕晕的带点恶心,我们这辆车大都是老年人,我们四个七零后是最早回到车上的,小史压根就没下车,友定状态最好还能拍照摆poos。<br></h3> <h3><b><u>米拉山口</u></b></h3> <h3><b><u>米拉山口高原反应</u></b></h3> <h3> 经过米拉山口之后,汽车沿着318国道在大山的峡谷里穿行,一直到林芝。这一带的地形很象堆在一起的国际象棋,峡谷时而狭小,时而宽阔,居民的房子就建在峡谷里,房子的多少取决于峡谷的大小,房子一般为一至两层,既有别墅的特点,又有藏族的风格,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每座房子总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寻找到最舒适的位置,它们是川藏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周围的大山地势险峻,没有多少经济价值,牛羊因为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经常会跑到公路上溜跶,司机为了避让牛羊,会时不时的踩个急刹,弄得乘客一愣一愣的。峡谷的房前屋后但凡有一块平坦的空地,都会被整成农田,充分予以利用,这里的人就是在峡谷里讨生活。<br></h3> <h3><b><u>318国道线</u></b></h3> <h3> 林芝地区的藏民解放前都是农奴出生,漫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里,农、牧奴在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毫无人权可言,一世为奴代代为奴,农奴中流传着这样的话:“能带走的只是自己的身影,能留下的只有自己的脚印。”如今的林芝,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特色农牧业、生态旅游业、藏药业快速发展,人均GDP排名西藏第二,藏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谢共产党,让翻身的农奴把歌唱。 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我们游览了一个叫卡定天佛瀑布的景区,景区不大,主景是一条不大不小的瀑布,在南方的山区里随处可见,要说有什么特点,它是世界上最高的瀑布,是我们到西藏后第一个需要门票的景点。里面走一圈,权当在天然氧吧里吸个氧。<br></h3> <h3><b><u>林芝卡定天佛瀑布</u></b></h3> <h3>  到达八一镇的时候已是晚上六点半,八一镇是林芝市的首府,距拉萨420公里,起初这里只有寺庙和几十户人家,解放军入藏之后才开始建设,如今已是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小城市,街道整齐干净,植被茂密,建筑大多都是新的,紫外线依旧比较强烈,空气中看不到一颗雾霾,这里可能是林芝丛山中最宽阔的一块地了。晚上我们就在镇上的一个小宾馆里入住,身体上的不适消磨了逛街的兴致,还是早早睡觉休身养性了。<br></h3> <h3><b><u>八一镇街景</u></b></h3> <h3>  8月7日的行程都在林芝境内,所以这一天不用赶早,早饭之后先在八一镇上完成了一个藏民家访,民俗村说白了就是一个变相的购物点,藏民短话长说,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就是让大家买她家的银器,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把钱换成银子后,这个景点的活动就算结束了。<br></h3> <h3><b><u>林芝民俗村</u></b></h3> <h3><b><u>林芝藏民家访</u></b></h3> <h3> 从民俗村出来之后我们就直奔雅鲁藏布大峡谷,它是地球上最深的大峡谷,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大峡谷景区有两个标志性的景点,受地势所限,普通人无法看到那个著名的U形大拐弯,只能隔江观望中国最美的山-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是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大峡谷的天气变化无常,时晴时雨,导游也不能打包票说我们能否看到它的真面目,区间车开往南迦巴瓦峰中途有三四个小景点,临近下午四点,眼看远处南迦巴瓦峰周围的云层越来越厚,我有点心急火燎,我提议放弃小景点直奔主题,到达观景台的时候,南迦巴瓦峰只剩下半张脸,南迦巴瓦峰上空的云层十分诡异,始终有这云或那云在前面缭绕,象保镖,象侍女,第一次去就看了个大概,我们已经是比较幸运的一群人。晚上住宿就在大峡谷景区里面,七八点钟在太阳落下山头的时候,走出宾馆再次远眺,此时的南迦巴瓦峰只蒙着一层薄薄的面纱,轮廓清晰,在夕阳的照射下雪山反射出耀眼的金光,淡淡的倒映在雅鲁藏布江上,雪线以下的山体已被黑暗笼罩,天空依旧蔚蓝明亮,原来这才是南迦巴瓦峰最美的时候。<br></h3> <h3><b><u>下午的南迦巴瓦峰</u></b></h3> <h3><b><u>雅鲁藏布大峡谷</u></b></h3> <h3><b><u>太阳落山时的南迦巴瓦峰</u></b></h3> <h3><b><u>头胀吸氧</u></b></h3> <h3> 8月8日只安排一个景点-南伊沟,“南伊”,藏语意为仙境。南伊沟被誉为“地球上最高的绿色秘境”,这里生活着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民族珞巴族。南伊沟与印度相临,国际关系紧张的时候,景区就会临时关闭。南伊沟的区间车是敞开式的电动车,从景区入口到终点需要半个小时,湿冷的空气打在身上让人瑟瑟发抖,这里的森林和草场保持着原始的状态,森林里,草木茂盛,百年大树傲然屹立,干枯的腐木横七竖八,彰显着大自然繁衍交替的永恒规律。景区最里头是一个天然牧场,绿草茵茵,白云悠悠,翠烟袅袅,一两匹骏马在草地上烂漫地奔跑,俨然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游客一声放纵的大吼,打破山谷的寂静,余音在空中缭绕,漫步其中,心由境造,再狂躁的情绪也会沉静下来。<br></h3> <h3><b><u>南伊沟</u></b></h3> <h3>  接下来又要长途跋涉返回高海拔地区,南伊沟到山南全长六百多公里,沿雅鲁藏布江一路向西,雅鲁藏布江混浊的江水由西往东滚滚而下,似万马奔腾,一泻千里。汽车一直在江边的悬崖峭壁上穿行,如逆水行舟,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江中,落差几十米,绝无生还可能。提心吊胆地在车里坐了七八个小时,到达山南的时候已是晚上11点,山南市海拔3800米,与拉萨相差无几,经过林芝两天的调整,我已经没有初来乍到时的那种反应,五天没洗澡了,我一直怕感冒,今天该好好洗洗了。<br></h3> <h3><b><u>雅鲁藏布江一段</u></b></h3> <h3><b><u>牛羊是林芝的交通警察</u></b></h3> <h3> 羊卓雍措位于山南市浪卡子县,面积67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441米,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8月9日一大早我们就出发前往羊湖,到达景区大门时大概上午8点左右,从入口进去盘山而上,海拨陡升一千多米,一个小时之后抵达山顶观景台,此处海拔4998米,很多人下车之后又有了轻飘飘的感觉,此处不易久留,导游给我们限定了二十分钟的观赏拍照时间。羊湖很大,从这个观景台只能看到它的冰山一角,不同的视角可能会给人不同的感受。羊湖最大的特点就是蓝,摄人心魂的蓝。从高处向下俯瞰,翠绿的群峰似一群亭亭玉立的少女,湛蓝的羊湖象一条丝滑的围脖缠绕在群峰之中,远处的雪山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层层的白云是老人为少女准备的棉被,少女要睡觉了,我们也该走了。<br></h3> <h3><b><u>从观景台看羊卓雍措</u></b></h3> <h3> 从观景台下来,我们在湖边稍作停留后就直奔卡诺拉冰川,卡诺拉冰川原先不在行程之内,它离羊卓雍措不远,不去非常可惜,经全部团友一致要求,导游同意大家自费前往。卡诺拉冰川在那座七千多米的老人雪山的南麓,老人其实有名字,他叫乃钦康桑峰,身高7191米。卡诺拉冰川景区海拔有5020米,植被稀少,我们在这里感受到最强的高原反应。卡诺拉冰川素有“最美的天堂在心里”之称,冰川上部为一坡度较缓的冰帽,下部为两个呈悬冰川形式的冰舌,冰舌前沿海拔5233米,整个冰川面积大约为9.5平方公里。冰川上半部在阳光的照耀下,如同一副巨型唐卡挂在山壁上,熠熠生辉。 巨大的冰川从山顶云端飘缈处,一直延伸到离公路只有百米的路边,晶莹幽蓝中,带着凉飕飕的感觉。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卡诺拉冰川已经融化一半,最近几年在加速融化,导游说过几年来可能就看不到了,我们庆幸能在它悄亡之前见它最后一面。<br></h3> <h3><b><u>羊卓雍措</u></b></h3> <h3><b><u>卡诺拉冰川</u></b></h3> <h3> 离开卡诺拉冰川我们要去日喀则,日喀则是歌星韩红的家乡,我不追星,但韩红的歌里有很多西藏的元素,在我脑子里打下了烙印。扎什伦布寺在日喀则市区,是我们今天游览的第三个景点。从卡诺拉冰川开车到扎什伦布寺需要4个小时,到达的时候已经下午四点,日喀则日落时间大概是晚上九点,所以我们还有充裕的时间。一进扎什伦布寺大门,就看到有很多游客排着队在等待什么,后来才知道第十一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正好在寺里,而且马上要出来,于是大家都在广场里等着,下午4点52分,班禅的车队从里面开出来,班禅向大伙挥手示意,这是我第二次见到这位活佛,前一次在十几年前的宁波。我对佛教文化不甚了解,在扎什伦布寺游览两个小时之后,重点掌握了两个知识点,扎什伦布寺是四世班禅之后的历代班禅驻锡之地,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西藏的四大寺院之一。<br></h3> <h3><u><b>第十一世班禅</b></u></h3> <h3><b><u>转经轮</u></b></h3> <h3><b><u>扎什伦布寺</u></b></h3> <h3>  在日喀则住一晚之后,次日上午我们返回拉萨,这一天行程非常轻松,没安排任何景点,只进了两个购物店,一个是珠宝店,一个是藏药店,购物店就是杀猪店,经常出去的人都知道。<br></h3> <h3><b><u>日喀则</u></b></h3> <h3>  8月11日全天只走一个地方,纳木措,也是进藏后最辛苦的一天,来回坐车十几个小时,只为了看一眼传说中西藏最美的地方。据记载,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面积约1920平方公里。纳木错南面有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侧有高原丘陵和广阔的湖滨。它的东南部是直插云宵,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侧倚偎着和缓连绵的高原丘陵,广阔的草原绕湖四周,天湖象一面巨大宝镜,镶嵌在藏北的草原上。<br></h3> <h3> 按照导游的说法,这一天我们会在45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呆上两三个小时,为了应付寒冷和高原反应,我和小卢都买了高压氧气瓶,我还租了件棉衣。进入当雄县的时候,天气一直是灰蒙蒙的,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越接近纳木措路况就越差,汽车很长时间不是在坑坑洼洼的泥泞路上行走,就是在狭小的盘山路上缓慢爬行,那根拉山口是通往纳木错的必经之路,5190的那根拉山口正下着小雨和雪子,这个山口也是我们在西藏到达的最高海拔,无论如何都得下去合张影,拍完照回到车上之后肚子开始闹腾,要拉肚子的节奏,从山口已经可以看到远处的纳木措,我问司机多长时间可以到达,他说四十分钟,我不清楚能否挨过这四十分钟,我就一直忍着,时间过得很慢,我的身体感觉从一开始的寒冷慢慢变得火热,还冒汗,四十分钟过了司机还在开,团友都劝我下去解决掉算了,我估摸着自已也坚持不了几秒钟了,于是借了顶伞下车向草地跑去,几分钟后人就舒坦了,之后司机又开了十五分钟。<br></h3> <h3> 今天的纳木措天空蒙着厚厚的乌云,湖水是灰白色的,说好的念青唐古拉山也被云雾遮挡不见踪影,还好湖面上有一群水鸟在逗人开心,走得快一点只是气喘得有点急,高原反应倒没有预想的严重,一个藏族妇女追着友定卖羊角,说是藏羚羊的角,妇女的脸色黑中发青,象1B铅笔凃出来的颜色,“死神”,我脑子里立刻跳出这两个字,高海拔的紫外线把人射得恐怖,之后我们就走散了,手机没有信号无法联系,等我按时回到车上的时候,两只羊角已经收入友定囊中,我觉得友定应该去参加购物团。由于天气原因,纳木措并没呈现出她的美,来回还要坐这么久的车,今天的体验感非常差。<br></h3> <h3><b><u>纳木措途中</u></b></h3> <h3><b><u>纳木措湖水</u></b></h3> <h3> 8月12日,出门第十天,今天可以睡得很晚,上午参观一个大昭寺,下午游览布达拉宫。大昭寺外围一圈叫八廓街,八廓街店铺里卖的都是良莠不齐的工艺品,围绕着八廓街转圈行走的,大多数是远道而来朝拜大昭寺的信徒,排到队之后会在大昭寺门口虔诚地磕长头,我们之前在林芝就看到过一路磕过来的朝圣者,据说很多人会死在朝圣的路上,这种信仰的力量令人钦佩之至,大昭寺里供奉着佛主释迦摩尼12岁的等身像,由唐朝文成公主于贞观年间带到土番,大昭寺在教徒心中的地位甚至超过布达拉宫,大昭寺很小,甚至略显拥挤,排着队参观一圈很快就出来了,大昭寺里里外外参观、朝圣的人络绎不绝,可见其香火之旺。<br></h3> <h3><b><u>大昭寺前</u></b></h3> <h3><b><u>八廓街</u></b></h3> <h3> 参观布达拉宫必须提前预约,因为布达拉宫每天限制游客人数,导游从我们一到拉萨就已经去排队登记预约,所以我们能够如期进去参观,布达拉宫坐落于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最初为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的王宫,后来政教合一后,成了历代达赖喇嘛冬宫居所,也是历代达赖喇嘛灵塔供奉之地。布达拉宫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目前对游客开放的只有极少部分,我们从大门排队进去验了三次票,单行线不走回头路,火种、刀具等不得携带入内,我那不产生明火的电子烟也被挡在了门外,可见其管理之严格。从山下沿阶梯走到山上是件艰苦的事情,既要承受太阳光强烈地暴晒,又要应对剧烈运动产生的缺氧反应,从山这边的阶梯上,然后从山那边的阶梯下,一个过程走下来需要二三个小时,布达拉宫的看点首先是它浓厚的历史文化,其次是独特的建筑风格,还有里面不计其数的奇珍异宝。参观完布达拉宫,我们所有的行程也都结束了。<br></h3> <h3><b><u>从布达宫俯瞰拉萨</u></b></h3> <h3><b><u>拉萨吃羊脚</u></b></h3> <h3><b><u>布达拉宫</u></b></h3> <h3>  8月13日中午我们坐着火车回去了,50多个小时之后才能到家。小卢的头终于不胀了,除了第一天和最后一天是好的,中间每天都是坏的,吃不香,睡不着,体重锐减4公斤。友定终于不用买东西了,导游让买他就买,导游不在他自己买,旅游费才八千多,东西却买了近三万,买买买,你更适合参加购物团。小史终于不用坑队友了,因为一个执照未注销,莫名成了失信人,飞机动车坐不回,让我们陪你低消费。<br></h3> <h3>  在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里,每个人都有一个西藏梦,它成为了一种信仰,让迷失在都市里的人,找回丢失的灵魂,西藏,是一个人一生必须去一次的地方。<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