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学员与张英老师合影</h3> <h3>施国华老师</h3> <h3>主题</h3> <h3>和德高望重的施老师在一起</h3> <h3>张英老师,人美歌甜</h3> <h3>《人说山西好风光》 张老师和全体学员合唱</h3> <h3>课题主题</h3> <h3>杜老师发言</h3> <h3>英语语法英文学教学</h3> <h3>定语从句为例</h3> <h3>上海七宝中学办学介绍</h3> <h3>办学理念</h3> <h3>理论支持</h3> <h3>认真的年轻教师</h3> <h3>亲姊妹</h3> <h3>四朵金花</h3> <h3> 听张英老师和施国华老师讲座后的感悟</h3><h3> 杜俊生 08.18</h3><h3> 张老师一首《人说山西好风光》把大家一下就带入了今天的情景。她发音标准,教态自然,亲和力和魅力无处不在。今天让我明白英语语法教学不一定要以老师讲解为主,先呈现,实景体验再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对知识就有心理准备。施老师认真讲解一直讲到六点半,敬业精神实在让每一位肃然起敬。具体讲到报刊阅读实验时,老师用详细的事实,丰富的案例给我们上了一节印象深刻的课。我有幸和施老师面对面交流,受到他的点评实在倍感荣幸!</h3> <h3>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之感悟 </h3><h3> 吕梁市贺昌中学 郭慧卿
8月18日上午有幸聆听了优雅的张英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一场优雅的有关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讲座。对于枯燥的英语语法教学,想必是我们英语老师们一直以来的困惑,张英老师给了我很多这方面的启发。
中学英语语法属于教学语法范围,是实践语法,不是理论语法。它是以培养学生理解句子和篇章,准确表达思想的能力为目的,是学生学习的工具。
新高考背景之下,随着英语教材的更改,英语语法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改变。教师在教授学生语法的过程中,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将语法教学融入到特定的语境当中,对学生进行实践性的教学。
讲座中张英老师呈现给我们一个个精彩的英语语法教学课堂案例,无论是简单的句型还是有难度的高中语法由生活实际情景引出,让学生现有了感性的认识,再通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练习让学生实践应用,最后师生共同理性地总结相关知识。我想这样的语法教学再不会是学生们抵触的,这将是我今后语法教学努力的方向。<br></h3> <h3> 听英语语法教学之后的感悟</h3><h3> 吕梁市贺昌中学武峰0818
上午听了张英老师的关于语法教学的讲座感受颇深。
特别是提到的情景式语法教学值得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借鉴,传统的语法教学大都是老师讲要点,学生练就行。真正的结合语境和情景教学很少,我们都知道脱离了情景的语言是没有生命力的,而且学生也很难做到真正掌握,在今后的语法教学中还是要改变传统观念,寓教于乐,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利于学生掌握和落实。<br></h3> <h3>
合作学习是个技术活学习心得2 王小英
2018年8月16日下午,我们有幸聆听了同样来自上海的郑杰老师的报告《合作学习是个技术活》,他曾任上海市北郊学校校长,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曾出版过18部书,并在喜玛拉雅听书设有自己的专栏。培训伊始,由于设备出了一点问题,导致他的ppt无法播放,但是这并没有打乱他的计划,全程脱稿授课,层层推进,条理分明,并逐级回顾要点。可以说他的讲座完美流畅的演绎出了日常教学应该具备的标准化模式。
首先他介绍了合作学习的历史发展。其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被誉为是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学习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可以让孩子更为自尊自信;可以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更美好;可以让学生更加喜欢学校。合作学习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更高水平的综合能力。
其次他还介绍了合作学习的五大技术要领。
第一,编组技术。
他强调要把学生按学业成绩、性别、性格、兴趣爱好和自我约束能力不同的孩子编在一组。小组规模按照讨论问题的难易度(问题越难,组越大)、教学进度的紧张度(进度越紧,组越小)和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度(控制课堂的能力越高,预判、预见性越强的老师,组越大)来决定。小组还需分设组长,他不一定由学业成绩最好的学生充当,建议由家庭条件更好,人际关系更好的孩子来做,因为人缘更好,更有利于组内团结和小组工作的展开;小组还需设置检查员,建议由学习最好的同学担任,来督促组员完成任务;小组还需分设计时员,建议小组讨论时间控制在3分钟、5分钟、8分钟、最多不超过10分钟的区间。最后小组还需设置一个噪音控制员或纪律员。建议小组讨论声音以不干扰到别的小组为宜,此过程并不鼓励学生大声说话。
第二、设定教学目标的技术。
他把教学分为直接教学(包括讲授和辅导)和间接教学(自学和小组讨论)两种。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按不同层次来设定教学目标,以便于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第三、课堂提问。
这是合作学习的核心步骤。它需要教师能设定引发学生关注,兴趣浓郁的相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急于去思考、去沟通、去讨论和辩论。
第四、课堂组织的技术。
要求学生讨论要遵循逻辑规则,不跑题。同时还要求学生在此过程中注意有礼有节。比如,目光注视、专注倾听、赞美、礼貌打断并插入不同意见、感谢、及时点头或发声回应、重要细节进行复述概括、特别重要处记笔记等等。为此他甚至还特别研究,并详细编撰了有组织的讨论的35个流程,合作学习35策。
第五、反馈的技术。
这一点,他分为四种情况。对于自信且回答正确的学生,淡然回应即可;对于自信且回答错误的学生,稍作停顿,另请别的学生作答,之后,再请他对正确答案加以复述;对于不自信且回答正确的学生,一定要用较为夸张的语调响应,从而帮助该生慢慢确立自信;对于不自信且回答错误的学生,要不断变换方式,降低提问难度,从而想方设法让该生可以正确坐下。对于后两种学生,保护、培养他们的自信是尤其需要关注的地方。
总之,合作学习就是个技术活。儒雅清逸的郑老师用大量生动活泼,风趣诙谐的实例,激起满堂愉悦的笑声。我们不仅学到了切实有效,操作性强的组织管理课堂的好方法;而且对我们日常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都极具启示。良好的沟通,互动必将会让我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得以改善和提高。教师,作为我们需要长期从事的职业,终生学习必将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和目标!<br></h3> <h3> 核心素养——报刊阅读 高志毅 施宝华老师给我最大的反思和启迪是报刊阅读的充分使用 对于学生可以极大提升学生英语阅读量 词汇量 文化意识 以及考试成绩 也完全与英语核心素养契合。对于教师可以有效促进教师成长 师生共同成长 。We teachers have to move out of our comfort zone to keep up with times!<br></h3> <h3>● 课堂教学的结构与效率
● 学习心得3 王小英
● 8月17日上午,我们收听的是周彬教授的讲座。他是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海宁实验高级中学校长。他的头衔很容易让人想到刻板,严肃的形象。而实际授课中的周教授,却完全是一个坦诚到近乎痞性十足,还不让人讨厌,颇有几分可爱的率直男子。从会场不断响起的轻笑中,掌声中可以看出大家对他的欣赏。
● 他通过对自己孩子培养过程中的体验,通过大量有趣的事例,更多的是让我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他不断的提醒广大教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教育上慢一步就可能慢一生,先行一步,则步步领先。而实际生活中,我们很多教师都因为对学校教育的倾情投入,而怠慢了自己孩子的培养和教育。
● 在课堂教学中,他用笨鸟先飞的理论强调预习的重要性。他戏言笨鸟都先飞了,那聪明鸟呢?聪明鸟是从来不会给笨鸟先飞的机会,是笨鸟以为自己先飞了。所以今天的孩子学习环节就不够完善,缺少了至关重要的家庭预习一环。其重要性甚至超过家庭作业。而我们每天可能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就万事大吉,放纵孩子了。
● 他第二个不断强调的重点就是鼓励老师们要有自信,哪怕是盲目的自信。他认为学科自信是一个老师最为重要的品质。因此建议教师要坚持不懈的备好课,了解自己欠缺之处,进而完善课堂教学。此备课包括了备教材,备学生,甚至备相关前后两节课情,从而针对学生状态及时作出调整。
● 他的第三条建议就是每节课都要有重点。当所有内容都是重点,就意味着全不是重点。因此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帮不同程度的学生挑出适合自身学习进度的重点与非重点。他认为教什么要比怎么教更重要。同时强调一定要学会把学习的责任推给学生。先学后教,才会让教更有针对性;以学定教,才会让教更有有效性。学生的学习问题,学习困惑,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才会形成,暴露出来。
● 今天上午的讲座,让我不断的反思自己教学工作中需要注意、改进和完善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以这些专家为指引,勤加修炼,努力做好做细自己工作的每个环节。<br></h3> <h3> 简简单单的幸福
薛亚琼 08.18
什么是幸福?你幸福吗?我们总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上一届时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英语教师,只是一个代课教师,那个时候幸福指数很高。学生有一点点进步,自己有一点点进步就觉得很幸福。现在的我依然是个普普通通的英语教师,只是多了一个角色----班主任,幸福指数忽上忽下。边听陈老师的讲座,边反思自己的教学生涯和自己的生活。发现自己的幸福感完全取决于学生的状态,没有自己的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工作。突然意识到这是个大问题,这样的我和整天在家的家庭主妇有什么区别呢?脑子里每天、每分、每秒都是学生,这样学生本来很小很正常的一点点小错误都会被看的很重,这样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伤害呀。慢慢的自己也会觉得不平衡,我付出那么多了,你们怎么还这样?现在想想,蛮可怕的。想起有次心情不好的时候班里有个孩子跟我说的话。“老师,你在家长会上和大人们说,让他们不要围着我们转,要有自己的生活,可是你现在把你全部时间都放在我们身上,没有自己的时间,你自己都做不到。”结合教授的讲解,反思自己的教学,希望自己可以讲生活和工作分开,过优雅的生活,有自己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更好的榜样。讲座虽然结束了,但是反思仍然在继续。<br></h3> <h3> 《师德与教师幸福感漫谈》感受三 </h3><h3> 陈翠娥 08.18
今天来自浙江的陈伏亮教授为我们做了精彩的演讲,为我们讲述了师德、文化的含义以及教师的困惑等。师德师风问题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道德问题,也不仅仅是社会环境和学校生态问题,更多的是教师目标方向,学习能力缺失问题,教师应千方百计地为自己输入正能量,调整视野,提高思维和幸福感知能力。这样师德师风就不成问题了,教师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幸福。
陈教授还讲到在生活中要学会接纳,接纳就是在与人沟通的时候,注意接收容纳,解读对方传出的各种主要信息,然后做出更有效更艺术更有利于达到目的的回应。<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