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吕东,(吕正都)1915年7月出生,辽宁海城山后村人,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边区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党团书记。解放战争时期转入财经工作,是东北工业部副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副部长、冶金工业部部长、航空工业部部长、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顾问、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林彪和“四人帮”的诬陷、迫害,平反之后担任华北协作区筹备组主要负责人。1988年吕东创办了中国工业经济协会(后改为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先后任会长、名誉会长。他是新中国工业界最早的重要领导者,是新中国工业经济建设、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织实施者,他的名字是与新中国工业经济紧紧连在一起的。</h3> <h3>1948年11月,东北全境解放,使解放战争有了战略上巩固的和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后方,党和人民获得了逐步恢复经济的有利条件。时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副部长的吕东受组织委派来到沈阳,开始转入工业战线。那时,虽然吕东只有34岁,但在大家的眼里,他是一位勤政、好学、多思,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又很有指挥艺术的领导者。</h3> <h3> 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长期的掠夺和破坏,加上日本投降后苏军拆走大批重要设备,解放后的东北工业几乎是一片废墟。恢复生产工作从哪里入手?吕东和东北工业部领导一起,经过反复研究,认为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具有指导和示范意义的鞍钢恢复上。他带着东北工业部的一些同志到鞍钢的工厂、矿山进行实地考察。从采矿、选矿、烧结、焦化、炼铁、炼钢、轧钢,他一个一个地看,一个一个地研究如何提高生产效率。</h3> <h3>他以点带面,在东北全区各工业企业掀起了一个大规模的“创造生产新纪录运动”。不到半年,就有5000多名工人和技术人员创造了17222项大大小小的新纪录。许多生产指标,比如鞍钢的高炉利用系数、焦炉碳化时间等,都大大高出日伪时期的水平。尤其鞍钢炼钢厂6号平炉超过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快速炼钢世界纪录,受到毛泽东的贺电嘉勉。</h3> <h3>1950年1月,吕东随周恩来总理到苏联参加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工作。吕东的任务是商定在东北建设苏联援建项目的具体事宜。5月10日,他主持召开了东北工业产品第16次部务扩大会议,专门就此事进行了部署。吕东强调我们的方针是“自力更生,争取外援”,自己能造的设备一定要自己造。同时号召大家认真向苏联专家学习,抓紧组织自己的设计、建设队伍。</h3> <p>1950年,为加快生产,供应前线,使东北工业成为抗美援朝的坚强后方,吕东等同志制定并实施了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方案,这就是建立北满工业基地,即把南满的部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一分为二地向北满搬迁,同时加快苏联援建项目的设计、定货和施工。刚刚解放的新中国,在很短的时间里,建成这样的工业基地,对抗美援朝战争、对未来新中国工业体系的建立,有着重大的意义。</p><p>这正是:</p><p>吕东受命到辽宁</p><p>百废待兴换新容</p><p>勤政好学多研讨</p><p>恢复鞍钢获殊荣</p><p>自力更生奇功建</p><p>工业崛起扬春风</p><p>开拓先锋成佳话</p><p>展卷挥毫绘锦程</p><p>辽宁吕宪日2018.8.18</p><p>请接阅开拓者~吕东(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