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今辽宁省海城市)人,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奉系首领,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 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维护国家统一,逐步提升,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成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与孙中山、段祺瑞及卢永祥结成同盟。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在位期间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拢,拒绝签订卖国条约。1928年因前线战事不利,张作霖被迫返回东北。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皇姑屯事件),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逝世。
早年经历
1875年3月19日(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生于奉天海城县西90华里北小洼村。
<br></h3><h3>1887年,从私塾先生杨景镇学习三个月。
<br></h3><h3>1888年,其父张有财被赌徒打死,他与二哥前去报仇,枪走火误伤人命,二兄被捕,他逃走,随母亲王氏、妹妹去镇安县(即黑山县)赵家庙村(今属北镇县)外祖父家就食。
1889年,学木匠当货郎卖包子学兽医。
1890年,流落营口县大高坎镇。
1894年,投清军宋庆所部当兵,后升任哨长。
1895年,清军移防离队回乡当兽医,与赵家庙村地主赵占元次女结婚,赵春桂是张作霖的原配夫人,是张首芳、张学良、张学铭的生母。
1896年,经冯麟阁(后改名冯德麟)介绍在广宁县(北镇)加入绿林董大虎匪部。
1900年,义和团运动,沙俄侵占东北,盛京将军逃走,地方混乱。他于赵家庙组织保险队(大团),负责附近几个村子的治安,后移至北镇县中安堡。 他负责的地区称为“保险区”。张作霖在保险区内很守规矩,不仅遵章守纪,而且维护治安。因此,在这个地区胡匪的骚扰得到遏制。张作霖也得到村人的称赞,他由此声名鹊起。他管辖的范围逐渐扩大,达到二十多个村子。
宦海生涯
1901年,春节前夕遭金寿山勾结俄兵偷袭,逃往八角台与张景惠合股,被推为团练长。在途中,赵氏在马车上生下了一个男孩,即张学良。
1902年,于新民受抚,先任马队帮带(副营长)后升管带(营长)。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先为俄军效力后为日军效力。
1907年,东三省改建省制,徐世昌首任总督,计擒杜立山有功升为奉天巡访营前路统领。
1908年,奉徐世昌命驻防郑家屯、洮南,追缴陶克陶胡叛匪。
1909年,奉锡良总督之命追缴蒙匪牙什、白音大赉等。
1911年,武昌起义,带兵入奉天省城镇压革命党人。
1912年,因镇压革命党人被封为关外练兵大臣。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任其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
1915年,被袁召入京,表示支持“速正大位”。袁世凯称帝后,又被封为子爵、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
1916年,驱段芝贵离奉,以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
虎踞东北
洪宪帝制败后,他被黎元洪大总统任为奉天督军兼省长。
1917年,因冯德麟参与张勋复辟,夺其第二十八师兵权,统一奉省军政。
1918年,于秦皇岛夺取直系购买的日本军械扩充奉军。入关支持皖系“武力统一”,被任为东三省巡阅使。
1918年9月,被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利用日本的势力控制了奉、吉、黑三省,成为奉系首领。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力主镇压。日本制造宽城子事件。孙烈臣任黑省督军,鲍贵卿任吉省督军。成为“东北王”。
1920年,在直皖战争中助直反皖。
1921年,被任为蒙疆经略使,辖热察绥三特区。进京组织梁士诒内阁。
1922年,吴佩孚揭露梁内阁卖国媚外,第一次直奉战争失败而归,宣布东三省独立,自任保安总司令,整军经武成立陆军整理处。
1923年,扩奉天兵工厂;东北大学开学。
1924年,成立东三省交通委员会。组“镇威军”六个军进关与直系再战,胜,推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
1925年,奉军进入上海,势达鼎盛时期。浙江督军孙传芳反奉,郭松龄倒戈,日军助张败郭。
1926年,北京会见吴佩孚商定讨赤计划。孙传芳北上归附奉系,在天津蔡园开军事会议组“安国军”,被十五省推为总司令,决定打南方和西北的国民军。
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并组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第32届、也是最后一届内阁,成为北洋军政权最后一个统治者。在位期间多次抵制日本人的诱惑,拒绝签订不平等条约。
皇姑屯事件
1927年,在北京下令绞杀李大钊等多名革命志士。组成安国军政府,就任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北洋政府末代国家元首。与日本满铁社长山本条太郎在北京达成《满蒙新五路协约》秘密谅解。
1928年,北伐军蒋、冯、阎、李对奉系进攻,奉军全线崩溃。
1928年6月2日,张作霖声言退出北京。
由于他不肯满足日本帝国主义的无理要求(包括开矿、设厂、移民和在葫芦岛筑港等),1928年6月4日晨5时许,当张作霖所乘由北京返回奉天专列驶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汇处桥洞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好的炸弹炸毁,这位乱世枭雄身受重伤,当日逝世,享年53岁。这就是当时轰动中外的“皇姑屯炸车案”。<br></h3> <h3>沈山铁路线上有一个小站叫高山子,从此下车南行8里,就到了赵家村。如果你是第一次进入村中,你一定会突然瞪起惊诧的眼睛,让你惊诧的是一溜墙,墙头上有垛口,拐角处建有炮台,感觉就像是小型城墙,青砖垒砌的高大墙体让人感觉有些阴森和神秘,如果你好奇地顺着墙向前摸索,你会发现这是一座方形城堡,墙面已经有些斑剥,显示历经风雨的侵蚀。在城堡的西门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赫然刻着五个清晰的大字:张作霖家庙。张作霖为什么把家庙建在这偏僻的小村庄里呢?具体的建造过程是怎么样呢? 建造完成后又经历了怎么样的变化呢?
自古以来,关东大地,民风骠悍,豪强辈出。张作霖,字雨亭,小名张老疙瘩,世称张大帅,1875年3月19日出生在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村张家窝棚屯(今辽宁省大洼县东风镇叶家铺村张家窝棚屯)。14岁时其父张有财因赌钱欠债被债主杀死,兄妹4人随母王氏沿途乞讨投奔到奉天省广宁县南乡赵家村(现辽宁省北镇市高山子镇赵家村)张作霖的姑母赵天巨家,可他姑母家也是家贫如洗,张作霖小小年纪只好去给财主赵占元(外号赵老恒)放猪,后来又卖过包子,当过货郞,学过木匠,后来随母改嫁到奉天省镇安县二道沟乡(今辽宁省黑山县绕阳河镇)李姓家,随继父学兽医、相马。后来在营口参加清军,1895年3月甲午战争清军败,张作霖逃回到赵家村。当时匪患猖獗,到处闹胡子,财主赵占元见张作霖一身戎装、骑马跨枪,一方面感觉张作霖是个人才,另一方面也是为保家护院,就将次女赵春桂(张学良生母)许配给他,并让他在村中组织保险队看家护院,从此张作霖在赵家村一带开始晓有名气,招兵买马,结交好汉,势力逐渐扩大,直到投身绿林,赵家村成了他的胡子老窝,凭着他的精明和本事,最后官至北洋政府最高统帅。按照过去的风俗,有钱有势的人都要修建祭祀祖先的祠堂,张作霖也不例外,但出身贫寒的张作霖在确定修建家庙的地点时,并没有选在他的出生地也是张氏祖坟所在地的大洼县,却违反常规的选在了北镇县的赵家村,他一定是认为这里是他的发家转运的福地,因为他的人生转折点、他的青春年华、人生最值得留恋的时光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另外张作霖的六位夫人中至少有三位是北镇人氏,其中原配夫人赵氏夫人,也就是张学良的生母,就是赵家村人,还有二房卢夫人、三房陶夫人,如果算上还有一个后来弃之的六房王夫人,共有四位夫人是北鎮人氏,在赵家村附近可谓亲友众多,并且这里有张家的万亩良田需要管理,附近的刘家、东青堆子包括赵家村共有三个管理雇工经营耕地的窝棚,家庙修在这里除了光宗耀祖壮大家势外,也是为了给亲友们助威和方便管理田产。不过这些原因也只是综合当时的历史情况进行的猜测,至于真实原因也只有九泉之下的大帅知道了。
据资料记载,张氏家庙始建于1923年(民国十二年三月), 1925年竣工,历时两年半,面积一万三千平方米(合二十亩),其中南北长130米,东西宽100米,围墙用青砖砌成,高二丈二尺、宽六米,墙头砌有城墙式垛口,四角有瓮圈型的双层炮台,院内普垫七尺之厚的地基。东西有大门和边门,宫庭式门楼朱漆大门,东为正门,大帅、少帅、夫人等主人出入走大门,下人们走边门,笔直的沙石路贯通东西门,在路北建筑三个不同风格互不连通的独立四合院套。
进东正门路北第一个院落是张氏祠堂。正殿、两厢配殿和前殿各三间,别致的门楼绿琉璃瓦,青砖墙壁,正殿北侧有神台,用檀香木制作神龛一座,高八尺宽五尺,龛内两边红绫帷幔,内供檀香木牌一尊,上写“供俸张氏门中先远各代宗亲考妣之主位”。两厢配殿内墙壁上有“岳母刺字”、“孝子图”的壁画,院内东西两侧耸立着两个赑屃驮着的汉白玉石碑,其一铭刻着赵尔巽(曾任奉天盛京将军)为张氏家庙撰写的碑文,另一座刻着大帅勉励告诫张氏子孙后代的训词,院外竖有两个高高的吊斗式圆型柱子,门外路南建一座长二十米高六、七米的绿琉璃瓦压顶、红漆面的影壁。
中间院落是供大帅、少帅、夫人等主人们住宿和接待客人之用,正、厢、门房各五间,全是青瓦房,屋顶稍低于祠堂正殿。雕梁画栋,精巧玲珑。方砖铺地,东西配房有名人字画,其中有大帅秘书谭国环题词贺联。正厅中间放有二米宽三米长一米高的方桌,在镶有透明水晶石桌面的里边装有“中八仙”人物模型,扭动开关,人物自由活动。白玉石和檀香木雕刻的三国志人物画像装饰着两厢屋壁。门洞两壁用雕塑有“三顾茅芦”、“草船借箭”人物像,汉白玉雕塑的两只狮子摆放门外左右。“斋庄忠正”四个醒目大字的匾额高悬于门上,院后还有后花园。
路北靠西边的院落是为来祭祀的主人所带的侍卫随从人员住宿休息的地方,平时管理家庙的人员、经营庙产的雇工伙计们也住在这里,张学良的奶母就曾住在这里。另有豆腐房、厨房、更房、仓库在其中,这个院落是正、厢、门房各七间平房,房子高度明显低于前两个院落。院门路南建有车马棚和农具库等。
大帅共来过两次,一次是破土动工时奠基,没惊动当地官府和百姓,在庙基地后边的草房住了一宿就走了,二次来是1925年春末,祠堂和中间院落已经竣工,大帅在前有马队探路,后有侍卫随从,乘坐小车子从沈阳来到赵家村,住了13天,为显示大帅风采、光耀门楣,招待各屯的父老乡亲。少帅学良在家庙落成一年的秋后来过一次,坐火车从沈阳到田家窝棚(离赵家村3里)下车步行到家庙,一是为瞻仰家庙,祭祀宗亲,二是探望奶母赵老太太,以谢养育之恩,没有惊动地方官府和乡亲,次日返沈。平常的祭祀都是派代表前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1931年918事变后,有个不要脸的日本人叫四十万次郞,强行霸占了张氏家庙。中间院落成了他的住宅,东西门被统统堵死,然后开了个南门,把东院的张氏祠堂做了仓库,西院除留给张学良奶母一栋房外,余者成了雇工们的住处,由于失于管理,树木凋零,杂草丛生。在这期间他把庙里的珍贵藏品文物能运走的全部偷运回日本,日本投降后。由于战乱,庙里房屋建筑包括木料、砖瓦、石料等被洗劫一空,仅存的两块石碑又在文革时被“红卫兵”视为“四旧”腰断三截。庙里更加破败不堪,荒芜一片。
现如今观看院内景象,已是面目全非,院里北面已改成小学校,靠西边有几行教室还算整齐,东边做为操场,昔日的大帅家庙,如今变成家乡的娃娃们读书和嘻戏的乐园,想必九泉之下的大帅也会感到些慰藉吧。 1989年在庙西门外立了石碑一座,上刻:锦州市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也许此时人们才感觉到这里的文物价值的重要,只可叹如此辉煌的建筑已成了一座空壳。
一代枭雄,呼啸山林、纵横千里的关东爷们,一位不让倭寇一寸土地的大帅,随着皇姑屯那一声巨响早已魂飞烟灭,只有这昔日繁华的城堡,还在感叹那历史云烟转瞬即逝的匆忙,往事如此的不堪回首。<br></h3> <h3>张作霖的原配夫人赵氏赵春桂简介
1875年9月6日,奉天府黑山县南乡赵家庙村农户赵占元家,随着一声尖锐啼哭传出,一个女婴诞生了。这便是后来张作霖的结发之妻,张学良的生母赵春桂。
赵春桂,是赵占元四个女儿中的次女,从小被父母视若掌上明珠。人们常说,姑娘十八一朵花,17岁的春桂已经出落成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不仅相貌俊美,且主见过人,虽村里有人经常提亲,却无一人打动姑娘的芳心。
就在这一年,父亲的一段讲述,引起了春桂姑娘的注意:
张作霖,因为一次赌博中手风不顺,输了钱又无钱可还被讨赌资的人用绳子绑在其表舅家门毒打,赵占元恰巧从此处经过,看见这个削瘦的青年不仅不示弱,反而越打越是破口大骂。一向与人为善的赵占元对这个年轻人暗暗产生了佩服之情,于是主动上前把他救下,并帮他还了赌资。做事一向机敏乖巧的张作霖,急忙上前跪拜,口口声声称作义父。春桂姑娘虽然不认识张作霖,但通过这件事张作霖在她心里已经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一天, 天下着小雨,赵姑娘在一户人家与几位妇女玩牌,张作霖在一旁一边避雨一边观看,此时赵姑娘手头的钱已经输完了,张作霖主动提出用包子抵赵姑娘赌资,赵姑娘回头看看站在自己身后的这位眼神里透着灵气的少年,芳心一阵微涟,虽然最终目的没有接受张作霖的帮助,这个人却使她听到了自己心弦发出的美妙心音。
此后,张作霖的包子铺因为经营不善关门大吉。又操起了走街串巷卖针头线脑的生计,看似生意越做越小,却给与赵姑娘接触提供了便利。每当赵姑娘出来买他的东西,他都显得慷慨大方,不计小利,有时候甚至直接奉送。天长日久,张作霖卖的虽然只是针头线脑,却把赵姑娘的心拴得越来越紧了。
心有灵犀的张作霖迫不及待求母亲上门提亲,却遭到了赵家断然拒绝。
后来,张作霖到毅军马队里当了一名兽医,并逐渐崭露头角,又旧念复萌。可这件事情再次遇到了重重阻挠。首先是赵姑娘的母亲,对父子都染有赌博恶习的张作霖根本看不上眼,尤其赵姑娘的舅舅,甚至警告张作霖:如果再敢打我外甥女的主意,打断你的狗腿!
张作霖并不介意,相反经常到赵家走动。对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也不无炫耀介绍,不时还提些小礼品孝敬赵氏父母。尤其是升任哨官后,更是显得军情军务繁忙,给人造成一种前途无量的感觉。一来二去,渐渐博得了赵家人的好感。此时,赵姑娘已经21岁,更是对村里人的所有提亲坚决不允。
张作霖感觉时机已经成熟,再次托人上门提亲,这次终于水到渠成。于1895年农历5月,张作霖与赵春桂姑娘举行了简单的婚礼,顺利完婚。有赵姑娘在张作霖的身边,张作霖过了段安分的日子,一度戒除赌博恶习,对赵氏恩爱有加,言听计从,日子虽苦却甜蜜。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秋,赵氏产下一子。不料秋雨连绵酿成洪涝,张作霖在岳父家栖身的马架房被冲毁。此时张作霖正在本村赌博,赵氏一人在逃避洪水时跌倒,刚刚满月的儿子呛水而死。儿子的早夭,让赵氏肝肠寸断,一连几日不吃不喝,心情抑郁,张作霖也发誓再不涉赌。直到隔年产下女儿张首芳(后改名张冠英),赵氏伤痛才渐渐好转。
女儿出生后,张作霖赌瘾再次复发。一次因赌博打伤赌徒,被人污告通匪,当即被抓进县衙。虽经百般审讯不肯招供,却也不得脱身。岳父赵占元见女儿哭得死去活来,方托人到县衙送礼求情,经查明并无通匪事实才将他开释。
回到家,张作霖向赵氏哭诉冤情后,本就不安于平民生计的张作霖决定铤而走险加入匪股,受到了赵氏的坚决反对,可张作霖去意已定,经过一番激烈的争执后,张作霖毅然离去。
张作霖这一去令赵氏极度失望。生性刚强的赵氏,决定与张作霖决裂,不依靠娘家的贴补,自己靠给人缝缝补补的微薄收入,与女儿首芳持家度日。忽一日,一个远亲来到赵家哭求,张作霖所在的董大虎绺子将亲戚家一位少妇绑了票,因为交不上赎金对方声言即将“撕票”,看管肉票的“水箱”竟是张作霖。
赵氏决定亲自抱着刚满月的孩子上山去见到张作霖,见面后又哭又骂,生性暴躁的张作霖,看着对自己恩重如山的妻子,感动与妻子刚强坚韧性格,被骂得只是低头不语,深深愧疚,最后不顾董大虎的反对将肉票无条件开释。
事后赵氏留在了一张作霖身边。从此这个女人牵着这个生性桀骜不驯的男人的手,以贤良温柔不失刚强的智慧,走上了闯荡天下的征途。
在赵氏陪伴身边的日子,张作霖对赵氏畏惧三分,加上赵氏无时无刻的归劝,张作霖有了很大的改变。最终,张作霖在对待“女票”问题上与匪首董大虎反目。拉着自己几个患难与共的汤玉麟、张作相等令立山头。此后,赵氏索性嫁鸡随鸡,与张作霖奔波与北镇、广宁、黑山、彰武一带的深山密林中。
1900年,随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社会动荡进一步加深,各地乡绅地主为了保命、保财纷纷组织“保安队”,外御沙俄内消匪患。张作霖在赵氏的力劝下,回到了他们结婚成家的赵家庙村。在赵家庙期间,张作霖在赵氏的影响下,多行善举,声望日高,也与各种匪股和沙俄军队积怨日深,终于受到了一股被沙俄收买的匪股金寿山的报复。
这次惨烈的交战中,张作霖险些丧命,身怀张学良的赵氏在张作霖的掩护下,带着女儿张首芳逃出重围,不久在赵氏堂侄赵明德家中生下了张学良。这次在历史上毫不起眼的冲突,差点使影响中国历史的两位重要人物(张作霖父子)的陨命。
赵氏与张作霖结发乱世,共同患难,却难以共享荣华。38岁华年便郁郁而殁!
1901年农历4月17日赵氏在离乱中生下张学良,再次见到张作霖已是1902年。此时的赵氏与张作霖如一对“绿林鸳鸯”,夫唱妇随相得益彰。在赵氏的影响下,张作霖逐渐不满足于给地方士绅看家护院,正谋划着归顺朝廷的“大计”,最终通过劫持奉天将军增祺的沈姨太,实现了“朝廷招抚”的目的。
由于赵氏见的深远,心地善良,不仅在家庭里,就是在张作霖的兄弟们之间也深得信任,这对于实现张作霖发迹的梦想极其有利,因此张作霖对赵氏几乎是百依百顺。
张作霖在驻防新民期间,赵氏经常当张作霖与几位磕头兄弟矛盾的和解人。张作霖自从混迹绿林,虽然善于结交朋友,也时常因为性情暴躁出口伤人,即使是与同甘共苦的兄弟张景惠、张作相和汤玉麟口角也时常发生,甚至发生过激烈的火拼。每到此时,赵氏便主动出面,三言两语便使矛盾化解。张作霖手下的这些兄弟有时就在私下里感慨:“嫂子真是贤德,多少大事都多亏了嫂子啊!”张作霖也曾经说:“今后你们有什么事情,可以找你们信得过的大嫂。只要她答应的事情,我没有不同意的。”
1908年张作霖因出身胡匪,一直不得赏识,一度萌生重返绿林的想法,伴随张作霖流落辽北的赵氏,深明大义,苦苦想劝,才打消了张作霖的念头。知晓内情的张惠景曾感叹说:“当年如果没有赵夫人开导,也许张作霖一赌气就回辽西当土匪去了!”
在张作霖执掌军权后,赵夫人在家是贤内助,在外周旋于对手之间,从而使张作霖化敌为友,化险为夷。1908年,张作霖进驻辽西剿匪,受到了另一股奉系军阀吴大舌头(吴俊生)的极力掣肘,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张作霖几度要与吴俊生火拼,终被赵氏劝阻。与此同时赵氏主动与吴俊生妻子结拜姊妹,终于消除了两人之间恩怨,化敌为友。吴俊生为张作霖后来统一东北三省、入主中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间,张作霖曾由吴俊生安排,住在当地大户于文斗家后院。由于张作霖对吴大舌头心存芥蒂,对于文头也存有戒心,由此生出不少矛盾和误会,也是在赵夫人的调和下,两人最终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1909年,张作霖与一股强大的土匪在沙漠中鏖战数日,不得解围,几乎身陷绝境,于文斗闻讯后,亲自出面请吴俊生骑兵救助,使张作霖顺利脱险。此役后,张作霖感念于文斗相救之恩,两人结拜为换贴兄弟。后来,张学良娶于文斗的女儿于凤至为妻,也得益于父辈这段深情。
赵氏与张作霖结发乱世,共同患难,却难以共享荣华。
随着张作霖的仕途顺遂,职位升迁,两人共同语言日渐减少,感情也逐渐疏远起来。
张作霖在与赵氏结婚不久,即在中安堡组织“保安队”时,在一次邂逅中结识了卢氏之女卢寿萱。赵氏明知丈夫情有所移,还是心平气和地同意张作霖把卢氏迎娶进门。赵氏不仅对卢寿萱能够相容,两人还相处很好,形同姊妹。以致赵氏在弥留之际,把两个尚未成人的学良和学铭托付给了卢氏。
随着职位的升迁,张作霖不断移情别恋。仅在1906、1907年两年间,他就迎娶了三位夫人。面对这样的局面,心性刚强的赵夫人实在难以接受。
1909年赵夫人因一些小事与张作霖发生口角后,不顾张作霖一些磕头兄弟的极力劝阻,一怒之下决定带着两个孩子独自返回辽西老家,此时幼子学铭只有2岁。赵夫人从此安下心来,将全部心思用在了教育两个孩子上。此后赵夫人除了按时收到张作霖派人送来的生活之资,几乎从不与他联系。尤其,1910年张作霖靠震压革命党人,掌控奉天军事大权之后,赵夫人对宦海得意的张作霖更加疏远。期间,虽然有不少旧交极力游说她回到仕途顺遂的张作霖身边,赵夫人始终不为所动。
1911年,张作霖平定奉天局势,因为城里没有安排好居所,住在城西的一家旅店。赵氏由于长期得不到生活资金,万不得一才找张作霖要钱,由于张作霖实在太忙,直到第二天才得以与张作霖见面。晚上幼子张学铭因病哭闹不止,使疲惫不堪的张作霖大发光火,痛打儿幼子张学铭,赵夫人当即起身与张作霖发生激烈争吵。第二天,赵夫人不辞而别,回新民老家去了。
赵氏回新民老家后,心中极火难消,不久便抑郁成疾。赵夫人得病的消息传到奉天后,张作霖以为是上次的争吵生出的枝节,故而不信。1912年春节过后,赵夫人病情日渐深重,危在旦夕,张作霖才托卢氏前往探视。卢夫人看到生命垂危的赵氏,安排紧急救治,可为时已晚。不几日,赵夫人黯然而殁,时年38岁。
张作霖得知消息,还以为误传误报,直到得到赵氏病死新民的确切消息,张作霖才赶赴新民。想起自己落魄的当年无人下嫁,想起赵氏与自己同甘苦,流落绿林时的恩爱,决定厚葬赵氏。葬礼这天,新民县的官员全部披麻戴孝,声势隆重。
赵氏并没有葬于海城县的张家祖坟,而是葬在了新民县一叫驿马坊的地方。1913年,张作霖母亲王氏死,根据王氏意愿,与她最爱的儿媳合葬一墓,算是对儿媳亡灵的一种告慰。如此刚烈的一个女子,如此贤淑的品行,在那样一个社会中,依然无法挣脱封建宗法,在抗争中走向了从灰暗到黑暗的人生最后旅途。
从赵氏的死,不禁让后人感叹:世事无常,世间有多少人能带着清净之身而来,还能带着清净之身而归呢?地下不仅埋葬的是人的尸骨,也埋葬着一个不为人所知的世界!<br></h3> <h3>张作霖墓
张作霖墓位于辽宁石山镇南驿马坊村,64米长的青砖甬道直通坟前,两座坟墓为水泥筑成圆拱型,一座是张母王太夫人之墓,一座是张作霖与赵氏夫人合葬之墓。1984年8月,锦州市人民政府将张作霖茔地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雕一花岗岩标牌立于园中,阴刻魏碑体“张作霖墓园”。
张作霖与赵氏夫人合葬之墓
下葬时间
1937年
曾为一代枭雄的“东北王”张作霖墓位于石山镇南驿马坊村西头的果树林中,墓园周围为青砖花墙,简朴美观。由园门到坟前有64米长的青砖甬道,两侧砌起马路边石。两座坟墓为水泥筑成圆拱型,一座是张母王太夫人之墓,一座是张作霖与赵氏夫人合葬之墓。
据史料记载,民国初年,张作霖打算把坐落在海城境内的张家坟茔迁到外地,便委托姐夫吴永恩择地建坟。吴永恩带着著名的风水先生在锦县(今凌海市)驿马坊村西觅得此地后,由张作霖出资买下了周围土地40垧,建起张家坟地。民国二年,张作霖把其母遗骨由黑山县移葬此地,立为主坟,后其妻赵氏(张学良生母)也移葬于此。坟茔占地约15亩,坟茔外有五六垧果树,周围是耕地。
据驿马坊村的村民介绍,张作霖墓园西面正对着三座山,分别叫马鞍山、印山和猴山,暗合古人“马上封侯”、“封侯挂印”的寓意。张作霖没有葬在“元帅林”,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还是由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张学良过早地离开东北后,始终没有能够重返故里。所以,张学良将其父的陵园“元帅林”完全建成,并将其迁葬于此之事,他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遂成终生憾事。张作霖葬在驿马坊村,是他的旧部张景惠等人操办的,这墓园原本是张作霖自己选定的祖坟,他的亡母以及原配夫人赵氏,都葬于此地。将张作霖移葬在这里,似乎是理所应当的。
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以及“文化大革命”,还有大自然的风剥雨蚀,张家茔地杂草丛生,一片荒凉,除两甬座碑外,其它建筑大都倒塌毁坏。
1986年7月,张学良将军旧部荆有岩、胡震、惠德安、郑殿起4位老人专程来到石山镇驿马坊村,祭扫张氏墓园;1986年10月2日,张学良将军的侄女张闾衡女士、侄子张同光先生及夫人,分别从香港、巴西前来祭祖;1987年5月,张学良将军的堂弟张学文,偕夫人王文瑞及子女,在张学思夫人、全国政协委员谢雪萍的陪同下也来祭扫墓园……
上世纪90年代,张学良曾打算回国扫墓,但因故未能成行。2001年10月14日,少帅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逝世,享年101岁。
少帅仙逝,扫墓成为终生憾事。<br></h3> <h3>文: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