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8月19日对于热衷於追求“谐音吉祥”(“8.19”~发,要久)的中国人来说应该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正开幕的北京奥运会吗?整整十六天(两个8)的全民狂欢把神洲变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中国最终以激动人心的51块金牌力压老牌体育强国美国(36金)和俄罗斯(23金)!屈辱了百年的民族,不再是“东亚病夫”,从此真正挺起了自已的胸膛!</p><p class="ql-block"> 虽然在8.18.刘翔因伤折翅,给国人的心中畄下了永久的痛,但“刘飞人”永远是中国人崇拜的英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另外,对于我们家来说,8月19日也是一个值得庆贺和纪念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首先,今天是我尊敬的二哥国瑋75岁的生日。也是我的外侄孙~宇彬21岁的生日!</p><p class="ql-block"> 仅以此文作为他们生日的纪念,并顺致最美好的祝福!</p><p class="ql-block"> 其次,8月19日也是我走进军营,跨进“我的大学”的难忘日子!我愿与亲友们共同缅怀发生在“8.19”的家国轶事……</p><p class="ql-block"> 不能忘却的,除去“文革”中,华夏大地发生在八月的大事件外,1991年8月19日莫斯科传来的“惊雷”更是在世界近代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一笔~伟大的苏联大厦竟然在一夜之间轰然倒下……</p> <h3> 首先,让我平生第一次向二哥说一声:“亲爱的二哥感谢你,感谢你从小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你以全优的成绩名列32中学生的前茅;你在政治的漩涡和道德的浊水中,坚守底线,永葆清廉;你在‘失意’的人生低谷与二嫂相辅相佐,凭坚强毅力,凭真才实学,凭突出的贡献……赢得尊严和不错的生存空间……你看似‘与世无争’,其实心如明镜!……</h3><h3> 在你顺利迈过人生‘73岁’这道坎后,我相信你和你的家人会更加幸福,你和二嫂会更加健康,白头偕老!”</h3><h3> (这是二哥二嫂在成都青城山”假日青城”大门口)</h3> <h3> 这是我们四兄弟在重庆亲密无间的照片。</h3> <h3> 这是我们最最幸福的少年时光,全家在南京美丽的玄武湖的畄影。</h3> <p> 这是我们全家回到家乡武汉后,美好的幸福时光即将告一段落~可怕的“文革”即将开始时畄下的最后一张“全家福”。(1965年,中山公园)</p> <h3> “文革”开始后,中华大地刚刚从“天災人祸”中放晴的天空,突然又风起云涌……我们都在迷茫和无助中建立了可以藉以避风休憩的小家庭~我们都算是无辜受难的民族中的幸运儿!</h3> <h3> 看得出来侄女的出世带得哥嫂的是满满的幸福和知足……</h3> <h3> 这是二哥结婚后我唯一一次造访哥嫂,并为全家畄下了这张合影。</h3> <h3> 随着孩子们长大,父母在慢慢变老……</h3> <h3> “文革”期间我们四兄弟难得的一张合影。(汉阳莲花湖公园,长江大桥头)</h3> <h3> 父亲去世后,母亲来蓉生活。九十岁寿辰时,我们相聚在成都……</h3> <h3> 此时,亲爱的姐姐己离我们而去,姐夫成为我们的“主心骨”……(琪弟晚到一步)</h3><h3> 因为我们齐聚膝下,母亲的余生过得十分安祥!</h3> <p class="ql-block"> 8月19日也是孙宇彬~我最亲爱的姐姐国群的外孙的生日。</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神洲早已是莺歌燕舞的春天,沐浴在阳光雨露下的孙辈们尽享着父辈和祖辈们做梦也不敢想的美好生活!</p><p class="ql-block"> 他们在带给长辈们生活乐趣的同时,也品尝着他们用血汗换来的成果!</p><p class="ql-block"> 转眼,他们已经从呀呀学语,到大学即将毕业!</p><p class="ql-block"> 今天,在衷心的祝宇彬生日快乐的同时,我们也祈祷先人安息!愿他们能与我们分享孩儿们成长、成人成才的欢乐!</p> <h3> 这就是长成帅小伙子了的孙宇彬。</h3> <h3> 这是宇彬幸福的一家。</h3><h3> 祝愿宇彬兼有父亲的博学,母亲的挚爱!</h3> <h3> 儿时的宇彬……</h3> <h3> 这俩妯娌和俩兄弟多和谐!</h3> <h3> 如同亲兄弟!</h3><h3> 弟弟林嘉康步哥哥宇彬的后尘,今年也如愿考入了大学!</h3> <h3> ”隔代亲”是中国最独特的现象之一!</h3> <h3> 儿女长大成人,最含辛茹苦的当是生他养他的母亲!</h3><h3> 这是宇彬与母亲林青在一起……</h3> <h3> 享受着儿子成长的幸福!</h3> <h3> 宇彬堂弟宇暉在一起!</h3> <h3> 今天~2018年的“8.19.”也是我穿上绿军装,跨进我的人生“大学”57周年的纪念日!</h3><h3> 我们是成长在新中国的新一代,我们自觉地接受党的教导,甘愿成为毛泽东时代“雷锋”式的螺絲钉!</h3><h3> 在近五年的铮嵘岁月里,我从一个乳嗅未干的学生成长为挺立在国门的卫士。</h3><h3> 我立功受奖、当五好战士;我把四个连队的炊事班变成四好班、五好食堂,创造了陆军伙食超过空降兵的佳绩!</h3><h3> 一个最重要的”动力源”,就是来自於家里亲人们的鼓励!</h3><h3> 特别是父亲、姐姐、二哥……通过源源不断,循循善诱的来信使我添勇气、明事理、增信心、有方向……</h3><h3> “文革”后人们重拾遗忘的亲情,重建破损的家庭……。我把珍藏20余年的家人来信”回赠”给风烛残年的父亲,试图寥补父亲孤寂的心……可以看出这份迟到的“礼物”给了父亲精神上莫大的安慰,他并将这父子情感沟通的“结晶”(家信)中的许多段落,收入到他的遗作《人在浪花中》…… </h3><h3><font color="#ed2308"> 自从我1961年的“8.19.”离开父母亲后,我始终如一的感受到:不论我走到哪里,都有我的父亲在与我同行……</font></h3> <h3> 这是我当兵一年后的照片。</h3> <h3> 这是18岁的我担任连队文书工作时的照片。</h3> <h3> 这是19岁的我担任连队给养员和新兵连“事务长”时的照片。</h3> <p> 这是我当兵的最后一年,20岁调任新组建的武汉军区独立高射炮团六连,任给养员时的照片。</p><p> 这一年我居然回到了武汉、回到了父母身边!我们的连队就在与父亲的单位一街之隔的中南民院内,我们的炮兵阵地就在与汉阳鸚鹉洲旁的母亲一江之隔的洪山之巅……</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然而父亲告诫我:你这可不是在家门口当兵,而是在祖国的大门口站岗……!</span></p> <h3> 在武汉当兵的时间虽就只有短短的十个月。但是我创造出了令人欣慰的辉煌!</h3><h3> 我们六连从一穷二白起步,一跃成为全团伙食第一!我们连已经奇迹般的做到了猪肉、蔬菜基本自给……</h3><h3> 但是,超期服役第二年的我,并没有“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一次也没有回过家。直到年底宣布退役,我才回到阔别多年的家……</h3><h3><font color="#ed2308"> 然而带给母亲的并非久盼的团圆,而是去向父母亲辞行:儿将响应祖国的号召“投身到三线建设中去”……</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到成都去,那将是比当兵这几年走得更远,并且意味着永不复返的决定呀!</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这个家马上就将到来的1966年春节该怎么过哟!……</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就这样除了畄在帎头上的泪水就只有120元退役费!我永远告别了故乡武汉,无悔的来到成都……</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这张照片是六连的首批四名退伍老兵在长江大桥的畄影)</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 “8.19”~除了这些值得高兴的轶事外,还有些凄凉和悲壮的往事想要在这里与亲人们共同怀念:</h3><h3> 首先,让我想到的就是1966年的“8.19”。</h3><h3> 这是个令人毛骨悚然,刻骨铭心的八月中旬,8.18.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掀开了连续八次接见百万红卫兵的伟大创举。全国的文化大革命进入更加疯狂的阶段……</h3><h3> 八月中旬,红卫兵小将突然光临李家老宅。挖开堂屋,撬开板壁……书籍杂物散落小巷。</h3><h3> 父母亲连同八十岁的小脚祖母被押解到“居委会”……“8.19.”成为我们家最屈辱的记忆!</h3><h3> 父亲先被单位“取保”回家,畄下婆媳俩惶恐度日……。回家后,祖母一蹶不振,二月六日终撒手人睘。至死也没闹明白这“祸”缘何而来?!</h3><h3><br></h3> <h3> 对于“8.19.”的记忆,在父亲的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必然是伴随着血腥和枪炮声的上海淞沪抗战。</h3><h3> 1937年“八.一三事件”爆发。8月14日父亲所在的教导总队九连连长温秉铎调升副营长。但为了鼓舞士气,决定在连里与战友们多呆一夜。次日晨,日军机来袭,温”连长”身先士卒,率队冲出营房迎战……击落敌机数架的同时,温“连长”身负重伤。父亲亲自将其送往医院,终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临别前似有千言万语要说,无奈还是“明目而终……”时正值1937年8月18日!</h3><h3> 次日正是“8.19.”黄浦军校教导总队受统帅命令:从南京机场防区急调上海,投入张华浜附近的激烈战斗!……</h3> <h3> 这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台湾授予父亲的纪念章和证书!</h3> <h3> 父亲参加陆军大学的护校起义后,於1952年来到南京军事学院任教,其间立功受奖,还去北京观光。书写了其一生中最为自豪的短暂辉煌!也成为我们全家最为幸福的六年珍贵时光!</h3> <h3> 父亲退休后倾心笔耕二十余年,畄下《人在浪花中》、《谜林》、《谜林撷英》、《谜海拾贝》、《上海、南京抗战亲历记》等百余万字的大量书稿,经商议悉数捐赠给《建川博物馆》收藏。</h3><h3> </h3> <h3> 父亲为黄浦校庆六十周年而作的诗,及在孙中山铜像前的畄影。</h3> <h3> 父亲所作《七十自庆七言诗》及与母亲在葛洲坝前的畄影!</h3> <h3><font color="#ed2308"> 回顾“8.19.”的沧桑记忆,展望神洲惊人的巨变,在2018年的“8.19.”来临之际,我要首先祝贺远方的二哥和侄孙:生日快乐!祝所有的亲人生活幸福,永无愦憾!</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