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嘉庆拓本,托底镜芯,可以直接装框悬挂展示,前人有添墨不喜勿跟,请仔细用电脑看图,没有仔细看图的不建议竞拍,尺寸109*85厘米。<h3>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曾多次巡视全国,立石刻,歌颂秦德。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有《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玡台刻石》、《芝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刻石》等七种。这些立石有政治意义,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琅琊台刻石》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群臣请立石刻铭,传为李斯书。清光绪中叶尚存山东诸城海神祠中,后没于海中,现仅存残石一块,藏北京历史博物馆。字迹多剥蚀模糊,但仍可于此揣摩到秦篆的笔意。清杨守敬评其:“虽磨泐最甚,而古厚之气自在,信为无上神品。” 至宋代苏轼为高密太守时,始皇刻石已泯灭不存,仅存秦二世元年所加刻辞,世称二世诏文,也就是现在保存下来的《琅玡台刻石》。属于秦篆最精品。石刻原在山东诸城东南百六十里山下,东南西三面环海,据《山左金石志》载:“乾隆间泰州官懋让知事见石裂,熔铁束之,得以不颓。”清道光中,铁束散,石碎。后毛澄知县事,筑亭覆之。光绪廿六年四月前后一次大雷雨,此石毁失。一九二一至一九二二年,王培裕前后两次列琅玡台搜寻,将散碎石块凑合,所幸伤损很少。后移置县署,并题识得石始末,有孟昭鸿、柯昌泗等刻跋。解放后移置山东博物馆。一九五九年移置中国历史博物馆。上面所说“所幸伤损很少”但还是有损泐的,见图对比。</h3><h3>《琅玡台刻石》是秦代传世最可信的石刻之一,笔划接近《石鼓文》,用笔既雄浑又秀丽,结体的圆转部分比《泰山刻石》圆活,确实为小篆第一代表作。所以一般研究篆书、篆刻学和学习小篆的人们都十分重视这个刻石。唐张怀瓘《书断》列李斯的小篆为“神品”。其书法特点在于:用笔圆转,结体匀称,点画粗细均匀。明赵宦光说:“秦斯为古今宗匠,一点矩度不苟,聿遒聿转,冠冕浑成,藏奸猜于朴茂,寄权巧于端庄,乍密乍疏,或隐或显,负抱向背,俯仰承乘,任其所之,莫不中律。书法至此,无以加矣。”</h3><h3>特别提示:这是琅琊台刻石嘉庆拓本,“如后嗣为之”的“之”字为泥灰所掩盖不可见。两个“德”字可见。</h3><h3><br></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