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叫做我的眼里只有你

寒冰

<p class="ql-block">我们赶上了好时候,没有血雨腥风、没有刀光剑影……</p> <p class="ql-block">这么美丽的风景在那个屈辱的年代却拱手让给了别人</p> <p class="ql-block">  我们都知道上个世纪初叶,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从1840第一次烟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而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同时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1894中日甲午战争、1898年戊戌变法,1900年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当时的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帝国、奥匈帝国)侵华,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为结果,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空前沉重的灾难!</p> <p class="ql-block">  在那段风雨如晦的年代,他创建了一个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建设了一个先进的党:中国共产党!他缔造了一支人民的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他创立了一个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这一切,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方向,实现了中国由弱到强、由衰而盛的伟大转折!</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作为一个开天辟地的政治家,纵横捭阖的军事家,远见卓识的思想家,其滔滔不绝的智慧与谋略,令人称奇的心路风景和人格魅力,历来是人们所仰慕、所探寻的!</p> <p class="ql-block">  从毛泽东诗词释读的全新角度来解读这位历史巨人的绝代风华,是传承文化和积累智慧的必要方式,是对人格光辉的弘扬,是文学和历史相会的一场盛宴(这些话都是别人评说的,毛主席的丰功伟绩说不完、说不全、我也说不透,只是从毛主席的诗词中看出他老人家“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霸气、高瞻远瞩的谋略、永不服输的斗志!我把毛主席的诗词按时间顺序排下来,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p> <p class="ql-block"> 七古·咏蛙</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 1909年(十六岁)</p><p class="ql-block"> 独坐池塘如虎踞,</p><p class="ql-block"> 绿荫树下养精神。</p><p class="ql-block"> 春来我不先开口,</p><p class="ql-block"> 哪个虫儿敢作声?</p> <p class="ql-block">  沁园春·长沙 </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 1925年(三十二岁)</p><p class="ql-block">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p><p class="ql-block">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p><p class="ql-block">漫江碧透,百舸争流。</p><p class="ql-block">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p><p class="ql-block">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p><p class="ql-block">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p><p class="ql-block">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p><p class="ql-block">书生意气,挥斥方遒。</p><p class="ql-block">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p><p class="ql-block">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p> <h3></h3><h3>水调歌头.井冈山 毛泽东 1927年(三十四岁)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nbsp;</h3><h3> 更加众志成城。</h3><h3> 黄洋界上炮声隆,</h3><h3> 报道敌军宵遁。<br></h3><h3></h3> <h3>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1929年(三十七岁)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h3><h3><br></h3> <h3></h3><h3>七律·长征 毛泽东 1935年10月(四十二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br></h3><h3><br></h3><h3> 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们应该永远发扬长征精神!!!</h3><h3></h3> <h3></h3><h3>念奴娇·昆仑 毛泽东 1935年冬(四十二岁)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h3><h3>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br></h3><h3></h3> <h3></h3><h3> 《念奴娇·昆仑》毛泽东作于1935年冬天。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这首诗毛泽东成功地表达了他的思想,好使“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可不可以与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相联系) </h3><h3><br></h3><h3></h3> <h3>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1935(四十二岁)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h3><h3><br></h3> <h3>  沁园春·雪 毛泽东 1936年(四十三岁)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br></h3> <h3>  《蝶恋花·答李淑一》 毛泽东  1957.5.11(六十四岁)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h3><h3><br></h3> <h3></h3><h3> 卜算子·咏梅 宋 ·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卜算子·咏梅七律 毛泽东 1961年(六十八岁)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h3><h3><br></h3><h3></h3> <h3>  咏梅七律是诗人毛泽东的作品,于1961年创作。当时中国正面临内忧外患的状况,作为国家领袖毛泽东以梅花为寄托写下此诗,表达了不屈不挠、振兴中国的愿望。现代诗人臧克家《读〈卜算子·咏梅〉》:毛主席所咏的梅花,格调完全不同。在风雪连天、冷冰百丈的环境中;她花枝俏丽,十分精神,最先向人间报告春天的消息。等到大地春回,百花齐发,她在花从中发笑,欢乐地和大家一道共同享受这风和日丽的大好春光。咏梅,是梅花的赞歌。梅花的形象和风格,可以使我们想象到坚持真理、英勇卓绝的革命者的高贵品质。<br></h3> <h3></h3><h3>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毛泽东 1963年(七十岁)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h3><h3></h3> <h3></h3><h3></h3><h3>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毛泽东 1965年5月(七十二岁)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br></h3><h3><br></h3><h3><br></h3><h3> 1927年秋风萧瑟时节,井冈山迎来了年轻的毛泽东和他秋收起义的队伍。从此,井冈山成为中国革命的发祥地,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如今,屈指算来,38年过去,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掌舵人,故地重游,抚今思昔,自然慷慨万千。</h3><h3></h3><h3></h3>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最后一次见刘少奇是1967年1月,走时送两本书,两本中一说是德国动物学家海格尔的《机械唯物主义》和法国狄德罗的《机械人》,一是说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著作。以上两本毛泽东推荐的书,都有一个十分突出和明显的词——“机械”,所谓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二种形态被称为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亦即“机械唯物主义”,其基本特征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不过,海克尔也好,狄德罗也好,在人类的思想史上,他们都有着一定的历史意义。 </p><p class="ql-block"><br></p> <h3>  诉衷肠赠周恩来 毛泽东 1974年(八十一岁) 父母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 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br></h3> <h3>  </h3> 这是一个伟大领袖的胸怀和胆识,更是一代伟人的憧憬和预言。不是吗?神舟上天(神州1——神州11,神五杨利伟、神七翟志刚太空行走、神11与天宫2号空间实验室自动对接形成组合体,为时33天),嫦娥奔月,蛟龙下潜,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等不都成为现实了吗! <h3> </h3> <p class="ql-block">  我崇拜毛主席但我更敬仰杨开慧!杨开慧是毛泽东自由恋爱的第一任妻子。我们都知道毛主席出生于1893年12月26日,但不一定知道杨开慧的生日。杨开慧出生于1901年11月6日,她出生时万朵红霞,簇拥在飘峰山顶,似山花,如火焰,把板仓冲映的通红,父亲杨昌济就给自己的女儿取名开慧,号霞,字云锦,期望女儿在这凄风惨雨的艰难世道中犹如灿烂的云霞,美丽而火红。</p> <h3></h3><h3> 1903年农历二月初,杨昌济告别了生活32个春秋的家乡,离开了妻子和儿女,赴日本留学。1906年在弘文学院结业后,升入东京高等师范学院学习教育学,修业期限为4年。不久,清政府派往欧洲的留学生总督蒯光典,在杨毓麟、章士钊的极力推荐下,调杨昌济去英国继续深造。1909年春,杨昌济进入苏格兰阿拉伯大学哲学系,专攻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
<br></h3><h3></h3> <p class="ql-block">  基本上杨开慧的童年是在母亲的陪伴下长大的,长到七岁时,父亲从国外来信,要她上学读书。山冲里从来不让女孩子读书,学校破例为杨开慧七个女孩子单开了一个班。杨开慧在杨公庙小学只读了三个学期,便转到离板仓五里多路的隐储学校去了,学校比较开明,图书也多。杨开慧很聪明又很用功,课余时间就借书看。她爱好文学书籍,也喜欢浏览有关社会科学的书籍。父亲杨昌济经常来信给家里,不仅倾述思乡思国之情,而且常在信中讲些国外的有趣事情。她很关心儿女的学业,鼓励开智、开慧兄妹留心国事,认真读书。有一次因病缺课,心里十分着急,就给一位同学写信,信中说:“校中的课堆积,偶一思及,颇为之焦灼也。”</p> <h3>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终于引发了声势浩大的辛亥革命,全国风气为之一新。不久杨开慧和郑家奕、黄蕊从储隐学校转到衡粹女校,这个学校办了实业科,可以学编织、缝纫、绣花等。学校的校长是从日本回来的,他亲自上课,有时给学生讲日本的明治维新,有时讲广州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还讲兴中会、同盟会和辛亥革命的事情。对于这些新知识,杨开慧总是全神贯注地倾听。她期盼革命早日成功,祖国早日强大起来。<br></h3> <p class="ql-block">  有一天黄昏,杨开慧和几个同学谈天,一个同学问“我们长大了做什么事啊?”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越讲越起劲,唯独杨开慧一边没作声,大家便问她:“霞仔,你那?长大了做什么事?”杨开慧沉静地想了想说:“我也还不晓得将来要做什么。爸爸来信要我读书,精通一门学问,长大了好服务社会。”停一停,她又说:“我将来只做我愿意做的事。我不愿做的事,死人也不做”.郑家奕反问了一句:“那什么事是你愿意做,什么事你不愿意做呢?”杨开慧回答道:“爸爸常对我说,一个人从小就要有理想,有节气。事情情愿不情愿做,要看对救国有没有好处”-----</p> <h3>  杨开慧上学期间,父亲每两年从国外回来一次,给她讲一些国外见闻和简单的道理,教她博览群书,把读书当作汲取新知识、新思想的一个重要方法。在父亲的鼓励下,杨开慧刻苦自学阅读了不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打下了良好的文学基础,并练就了一手好毛笔字。她从小爱读《木兰辞》,向往那种戎马倥偬征战生活,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一展身手。
<br></h3>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长杨开慧八岁,毛主席的家乡韶山冲是和板仓冲没有什么差别的湖南农村,,但是,毛主席的父亲毛贻昌并不是像杨昌济这样学问高深的人。毛家世代务农,毛贻昌虽然读过几年私塾,但从17岁就开始当家理事,算算账记记账还行,他对什么读书呀、学问呀概无兴趣。毛贻昌娶妻文氏,共生五个儿子,长子、次子早在襁褓中就夭折了,毛主席排行老三,实际确是长子毛主席还有两个弟弟毛泽民、毛泽覃。毛主席父亲靠勤俭苦干改变了家庭状况,吃苦耐劳,性格刚毅顽强,但是苛刻、悭吝,并且家长作风,对于让孩子读书,他更没有兴趣,所以少年时的毛泽东因为读书的事常常与父亲发生冲突。毛主席从小就有旺盛的求知欲,而父亲让儿子上学的目的就是只要他能记账、会引用经书去赢得官司就可以了。结果,毛主席读了五年私塾后,父亲就不让他再上学了。在辍学的两年时间里,毛主席白天干农活,晚上除了帮父亲记账外依然如饥似渴地苦读。毛主席的求学之路很坎坷!长话短缩,1913年春,20岁的毛主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湖南省立师范学校时,杨昌济正在这里执教,教授伦理学。</p> <h3>  杨昌济看到了毛泽东这个农民出身的学生,好学深思,成绩优异,十分欣赏,而毛泽东因杨昌济学识渊博、诲人不倦,也非常敬佩。没过多久,师生间就开始频繁往来了。毛泽东和杨昌济的交往,无形中为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相识、相知架起了一座桥梁。
<br></h3> <p class="ql-block">  1914春,第四师范合并入第一师范,毛泽东结识了同在一个学年的蔡和森等人。杨昌济在第一师范主要是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和哲学,深得毛泽东和蔡和森等人的敬佩。</p> <h3>  关于杨开慧是如何认识毛泽东的,史料上无确切记载。两人见面的时间应该是1914一个下午,杨开慧正在书房看书,忽然听见父亲在外屋连声叫好。她赶紧放下书,从內房轻轻走了出来,看见父亲手里拿着一本学生的笔记,边看边赞不绝口,惊讶地问:“爸爸,这是谁写的呀?”父亲合上笔记本,递给她:“你看看,你好好看看!”
<br></h3> <p class="ql-block">  杨开慧接过笔记本一看,只见上面题着“讲录堂”三个大字,下面署名:毛泽东。于是,她坐在父亲身边,打开《讲录堂》,一看就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住了。这本子里是一些听课笔记和读书笔记,一共一万多字。笔记所及有外国的人和事,如拿破仑、凯撒、福泽谕吉、牛顿、富兰克林等,但大部分是中国的历史人物和历史典籍记载的人物典籍,从殷周的伊尹、周公、孙武、孔子、孟轲,秦汉的张良、司马迁、严光,唐宋的李白、杜甫、范仲淹、朱熹、程颢、程颐、张载、周敦颐、郑樵等,到明清的王船山、侯朝宗、魏禧等百余人;涉及的古文典籍有先秦哲学、楚辞、汉赋、史记、汉书、唐宋古文、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文学家的言论和著作。</p> <h3>  杨开慧仔细阅读《讲录堂》,她看着这厚厚的笔记,文字誊写工整,对人对事的看法十分深刻,既钦佩毛泽东的学习态度,又被他深刻的思想所吸引。看完这本笔记,杨开慧便对毛泽东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心里暗暗希望能见到毛泽东。后来无论是是长沙还是在北京,毛泽东和蔡和森等人长在杨家畅谈治学之道,纵论天下大事,探究救国救民的道理,一谈就是一整天,他们的座谈和聚会吸引着杨开慧,也吸引着杨开智和柳直荀。杨家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也使杨开慧的自修学习发生了新的变化。
<br></h3> <h3>  1915年杨昌济给好友章士钊的信里介绍毛泽东和蔡和森时,信中写到:“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br></h3>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 <h3></h3><h3>。 杨开慧是毛泽东自由恋爱的第一任妻子,1920年冬结为连理。她一不坐花轿,二不要嫁妆,三不用媒妁之言,自由与毛泽东结合,以示“不作俗人之举”。 爱慕毛泽东的才华!她还是一个预言家!</h3><h3></h3> <h3>  当年,毛泽东与杨开慧分别后,关山远隔,音信不通,杨开慧只能从国民党的报纸上看到屡“剿”“朱毛”却总不成功的消息,既受鼓舞又生牵挂。当时形势极为险恶,杨开慧除对毛泽东的思念外,只能把给毛泽东的数封寄不出去的书信,用蜡纸包好,分藏在老屋里。</h3>   1982年在维修杨开慧家老宅时,意外地在砖墙缝里发现了杨开慧留下的七篇书信,1990年,再次修缮时,从她卧室外的檐头下又发现一封信。 <p class="ql-block">信写于1929.12.26(毛泽东主席出生于1893.12.26),信里只能看出她的焦灼、担忧、思念、伤心,不舍等矛盾心情.</p> “简直太伤心了,太难过了,我想逃避,但我有几个孩子…… 即使你死了,我的眼泪也要缠住你的尸体…… 你是我的,你是属于我的! 天哪,我总是不放心你!只要你好好地,属我不属我都在其次,天保佑你罢…… 我要哭了,我真要哭了!我怎么都不能不爱,我怎么都不能、我真的爱你呀!” <p class="ql-block">  1930年10月,杨开慧在湖南板仓被军阀何健逮捕,在监狱受尽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敌人要她宣告和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杨开慧只说了一句话:“死不足惜,只要润之革命早日成功。”1930年11月14日于浏阳门外识字岭外英勇就义年仅29岁!</p> 多么睿智又伟大的女人! 当年,艰难开辟革命红色根据地,顽强战斗在罗霄山脉的毛泽东,听到杨开慧牺牲的消息时,满含泪水,悲痛地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似有深深的内疚与自责。 <p class="ql-block">如果毛主席在有生之年能读到这封信会怎样?</p><p class="ql-block">如果泉下相见毛主席会对杨开慧怎么说?</p><p class="ql-block">无论是今生今世还是来生来世在杨开慧烈士的眼里永远只有毛主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