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963年,我毕业于南京市第三十三中学,并考入第一机械工业部南京机器制造学校锻冲专业。记得当年南京市报考该校的竞争比例是7:1,很幸运的是我是本校十几个同学中唯一考上机校的学生。从1963年到1968年,我在这所著名的中国第一机械工业部所属的中等专业学校度过了值得怀念的5年,毕业证书号是新机字第00086号。</h3> <h3> 在我的印象中,南京机器制造学校发展历史悠久。该校的著名在于:它的前身是1915年上海建立的同济医工学堂机师科,1926年更名为同济大学附设机师学校,1933年5月又更名为同济大学附设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51年由上海迁往南京,1950年到1953年称为同济高级工业学校,简称同济高工。<br></h3> <h3> 1958年,南京机器制造学校改为南京机械专科学校。1959年,又改为南京机器制造学校。1983年,再次改为南京机械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7月,由国家机械工业部划转江苏省管理。 2000年6月,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与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为南京工程学院。<br></h3> <h3> 2006年8月10日,江苏省省委党校接管南京工程学院东校区,成为江苏省委党校学员宿舍。从此,南京工程学院迁至江宁大学城。江宁大学城位于南京主城区城南、江宁区中部的方山脚下,距离新街口16公里。</h3> <h3> 从1915年到现在2018年,建校103年,是南京仅有的九所百年院校之一。 它传承了同济大学办事严谨,强调实践的优良传统,1953年,同济高工在机械科的基础上组建南京机器制造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1953年招生300人,考生达3000多人,录取率约为10%。1954年招生500人,考生竟然超过10000人,录取率约为5%。这么多有志青年奔它而来,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迹。<br></h3> <h3> 到后来的南京工程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和国家“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试点高校之一,是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特需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联盟。一句话,就是我国培养大机械大军工应用型人才基地,是培养机械工程师的摇篮。</h3> <h3> 南京市童家山1号的南京机器制造学校校园宽敞,大门朝东,校园的东南部是教学楼,东北部是工程楼,两者之间是一片草坪。中南部是体育场,中北部是小山岗,即童家山。西南部是学生宿舍,西北部是食堂和教工宿舍。记得当年,我们在美丽的校园里,从宿舍-到食堂-到教室,每天活动三点一线。<br></h3> <h3> 教学楼,工程馆,图书馆,体育场,游泳池,附属工厂,到处留下我们的足迹,学校课堂,实习,劳动,生活,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特别是许多优秀的辅导员,优秀教师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奉献,使我们学有所成。</h3> <h3> 值得回味的是,我当年从一个班干部,到学生会文体委员,和当时的辅导老师一起,办起体育场对面的黑板报宣传长廊,组织了各班文艺歌舞的比赛,举办了军训和南京中专校运动会,多次组织参与了南京长江横渡和畅游活动。更加值得自豪的是在实习工厂里,从我们手中,亲手锻造出我国第一座长江大桥的螺帽,为祖国建设贡献出微薄之力。在南京就读的5年中,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它对我有如此大的魅力......。</h3> <h3> 回忆当年正是文革后期,我们67/68届的学生基本完成学业,毕业生大约700多人,和大专生一样全国分配,我们班48人分到祖国近8个省份,几乎都是大三线的军工企业。</h3> <h3> 我和班里10个同学分配到陕西蔡家坡附近的2个大山沟里,分别参与建造陕西汽车厂和汽车齿轮厂,我们从拿着基建图纸进山沟参加基建。</h3> <h3> 到设计出数百套工装模具图纸和生产首辆国产军车,到如今年产16万辆的陕汽重卡和越野军车,拉着东风导弹参加5次北京阅兵典礼。</h3> <h3> 50年间,我们也从20岁到70岁了。50年厂庆的日子里,老厂记得我们的奉献,于今年2月免费邀请我们回到厂里参观和参加演出。当我们亲眼看到中国的现代重卡跑遍全国,开出国门,看到如今中国大军工大机械制造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更深体会到当年母校为了培养我们,所付出的恩情。不由得我思绪万千......。</h3> <h3> 我的感受告诉我,南京机器制造学校是一个非常值得怀念的地方,我的家在南京,但是我们和江苏各地的学生一样都住在学校里。它好像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老师好比是父母,同学好比是兄弟姐妹,在这里,老师与同学的关系则更平等,同学之间的友谊则更真诚和长久,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同学们感受到有更多的自由、民主和关爱。与别的学生相比,我们得到的锻炼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更强更完美。</h3> <h3> 我们用2年时间学完高中基本课程,用2年时间学完大专专业课程,学习效率是极高的,半工半读锻炼了我们动手的实践能力,为我们今后工作取得各项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再次得到了证明。</h3> <h3> 我衷心地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和教育,真诚地怀念那段和老师同学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今年,我们虽然都年过70岁,青丝白发转瞬间,受几位热情同学感染,参与组织这次10月离校50周年的纪念活动,有机会再看看分别半个世纪的母校,感受母校老师和同学的重聚热情,再参观新校,鼓励新的学友为国争光。机会难得,千载难逢,分外珍惜!这也是部分同学虽然身体欠佳,坐着轮椅也要重聚的原因!<br></h3> <h3>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让我们保持平和快乐的心态,祝福同学们心想事成! 金秋十月在美丽的童家山,我们的百年母校再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