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次机缘巧合,让我遇见了这么一群可爱的人,也让我更加了解了,我深爱着的这座城。
虽然相处只有短短的七天,但是我学习到的,感受到的,却值得我回味很久很久。
和“去远方”的相识是一个美丽的意外,我的舍友经过朋友的介绍来到了这里,而我的舍友也把我带到了这里,其实回想,只是因为一句“暑假你有事吗?和我一起去做志愿者吧”。
从初见孩子们和老师的忐忑,到之后聊天聊地,到最后临别的不舍,我们从陌生到熟悉。
我敬佩康老师的用心,她是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虽然我并没有听过她讲课,但那股气质是在骨子里的,她可以带着孩子边触摸历史,边讲述那些千年的故事;她亦是一位好的老师,教师,不仅教书,而且要育人,老师在孩子们的旅行中,不仅仅是照顾,还告诉孩子们,当各种状况发生时应该怎么办,但也不怕状况发生,因为她相信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教师是孩子们学习的主导而不是主体,这句话我们在课本上见过无数次,而老师,也是真正做到了这一点的;她还是一个好妈妈,在五个孩子中,就行有康老师的孩子,王嘉诚,但是老师并没有过度的偏爱,而且更加严格的要求作为队长的他,王嘉诚也是很优秀的队长,他拿着自己制作的《老王带你游西安》小攻略,比任何人都努力认真,可以看得出,康老师也是一位会教育的妈妈。
我感动孩子们的成长。从初见的不知所措,到后来的仅仅有条,我一路跟随一路记录,我能感受的到孩子们的成长。
王嘉诚,像一个小大人一样,有主见有责任,他做队长,懂得分配责任也懂得担当,每天有负责导路的人,但是他总不放心还要再导一遍才能够放心,他喜欢历史,在博物馆巴不得看上好几遍。这次旅行,我相信对他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也希望他带着闪闪发光的回忆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灿烂。
杨馥瑞,真.弟控,到哪里都想着弟弟,是一个好哥哥,这种特质在我们小队里的表现就是很照顾王嘉诚,在过马路时,他回抓着他的衣服角,虽然动作细微,但也体现出了关心;他也是队里的开心果,自带幽默buff,总是能逗乐大家;他还是传说中的捧场王,对西安小吃的赞不绝口让我很开心,临走前我还和老师开玩笑说既然他吃的那么习惯那就把他留在西安好了。
高海悦,她是队里比较安静慢热的一个孩子,来旅行这趟也吃了不少苦,水土不服、丢钱,仿佛是碰上了水逆,但是她也总是默默的承担,不愿意给团队拖后腿;她负责财务,把账单算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让老师和大家都很放心。一个团队,最不可缺少的就是这样的支持者。
赵佳琪,团队里最活泼的孩子,我总是能看见她追着王嘉诚打闹的身影;没想到,她瘦瘦的小身板,竟然是小队里面的大胃王,这让我这种喝水也会胖的人羡慕不已;她喜欢唱歌,也最能带动团队的气氛,大家都喜欢她的活泼开朗。
金梓涵,一个很懂事的姑娘,因为是回族姑娘,所以需要吃清真的饭菜,第一天我们吃饭时我疏忽了,订的是非清真的餐厅,我们说要不换一家吧,她却很善解人意,一直说没关系不能因为自己让大家迁就,当然以后得几天我一直铭记我第一天犯的错误,之后的餐厅都选择了大家都可以吃并且满意度比较高的餐厅;她还很有孝心,一直想着给家人带什么特产,还经常的请教我,我也努力做功课帮助她。
离别那天,孩子们用了很长时间为我录了一首《西安人的歌》,我打开听,听着听着就笑了,她们那不标准的陕西话中夹杂着普通话和唐山话,但是却努力的为我唱着;再听着听着,我心里越来越感动,因为后面还有孩子们对我说的话。“姐姐,谢谢你一路的陪伴。我们会想你的”“姐姐,什么时候到我们唐山来玩啊”。谢谢这群孩子们,她们的勇敢,善良,深深感动了我。也愿他们,在爱中逐渐成长,并且学会独立与坚强。
带着他们游西安,我感觉自己不仅是守护者,也像是一名游客,用游客的眼光来看西安这座城。我看到了这座城旅游业的日益发展,更感受到了这座城的厚重,西安,十三朝古都,我们脚下的土地,曾经是多么辉煌,如今,西安这座城,操着自己的气候,在飞扬的尘沙中,镇守着上下十三朝文明留下的黄土江山。就像是一座城有一座城的脾气,而我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很像他。西安人也是这样的,背负着昔日帝王的血脉,在扬起的黄土中,规矩而又不甘地活着。
相遇是缘,我感谢每一次的相遇,认真品味每一次的感动。
去远方,期待下次再见!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