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人民教育家王季娴校长100周年诞辰

ORIOོNོ

<h3>2018年8月17日是母亲王季娴校长100周年诞辰日。王季娴子女和她曾经工作过的学校的老师学生特以此表达我们的思念。</h3><h3><br></h3><h3>她说:“人世间最好的事业是教育事业,教师是最幸福的。我想,我确实是一个最幸福的人,感到非常幸福。我这个幸福是我们同学和老师给我的”。<br></h3> <h3><br></h3><h3>1918年8月17日,她出生于山东诸城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开始了她从梦想科学知识救国到献身教育的一生。<br></h3> <h3>她的父亲很早就离开诸城老家,到北京读京师法政学堂,毕业后去了东北,做过检察官,推事。廉性善良,性格耿直的外祖父对母亲的影响很大,他教导母亲“爱国就要有知识,要靠自己奋斗”,母亲在他的影响下,自小就形成了“读书救国、科学救国”的思想。她在蒙童时代跟随家人到过长春,哈尔滨,后来到了吉林延吉读小学,五年级开学没几天,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13岁的她和小学生们年纪虽小,但都知道要爱国。老师一宣布日本侵略的消息,大家失声痛哭。。。外祖父不愿留在东北为日本人做事,就回山东泰安法院工作。母亲也因此转到当地教会学校读书,一直读到到初二。那里读书对她来说很轻松,成绩全校第一,但她不满足而想学到更多的知识。初三去济南考上住读的山东名校省立女中。那里教师很多是北师大毕业,教学质量很高,,。就此她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br></h3> <h3>1931-1934,山东泰安,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二年级。</h3> <h3>1935,泰安女中</h3> <h3>高中又以优异成绩考入济南的山东省立女中。读高一时,发生《七七》事变,她的学业第二次被战争打断,外祖父不愿为日本人工作,带全家搬迁到易县。母亲只得缀学在家自学。为了让她继续走学知识报国之路,又不愿意让她进日本人控制的公立学校,外祖父下决心将母亲送入学费昂贵的贵族学校—私立青岛圣功女中,凭着出色的自学能力,她跳级直接读高三,于1939年从圣功女中毕业。</h3> <h3>胸怀读书救国科学救国的志向,她考进了燕京大学化学系。当时知名大学都迁去后方,唯有美国人办的燕京大学能不受日本人干扰,独立办学,校长是对中国友好的司徒雷登先生。<br></h3> <h3>一批优秀青年人进了这个学校,也因当时美日尚未交战,日本兵不能随便进入学校。<br></h3> <h3>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平静的校园学习生活又中断了。日本人闯进学校,限令师生两个小时内全部离开学校,。。虽然日本人允许燕大的学生转入北京大学,但没有学生愿意,因为当时的北大完全由日本人控制。她的求学生涯第三次被战争打断。 走读书之路,科学知识救国的梦一次一次被粉碎。<br></h3> <h3>在学生时代母亲从来没有想过要教书,也不太喜欢讲话,大学选学化学是想通过科学实业救国。那年外祖父没了工作,战乱年代没有皇亲国戚的路子工作很难找。那时学校须要有学历的数学教师,她也喜爱数学,就答应了去教数学,1942年,她先后在山东青岛文德女中(现青岛女中)、市立女中(现青岛二中)任教,开始了她投身教育,献身教育事业的一生。<br></h3> <h3>1944年,母亲与郭梦家结为终身伴侣,并在其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1945年,党组织正式批准她参加党的地下工作,与父亲郭梦家一起,将自己的家发展为地下党在青岛的一个私密联系点,印发传单、传递消息、转移从日本人关押的监狱越狱的同志到解放区,在日本人严密控制的青岛,勇敢的进行着抗日活动,救出重要的革命同志。。。1947年,此联系点升级为交通站,代号“梅花”,地下工作卓有成效。这几年,母亲也一边在学校教书,一边争取青年学生靠拢党的外围组织,经组织考验,她于1949年6月青岛解放的当月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她为革命坚定不移地投身教育事业的一生。 </h3><h3><br></h3> <h3>1949年6月,她任青岛市立女中教导副主任;1951年,被派到圣功女中接管、改造教会学校;1952年,圣功女中正式改为市立青岛七中,她担任副校长,主持工作。 <br></h3> <h3>因工作出色被评为青岛市劳动模范、当选青岛市人民代表。<br></h3> <h3>1953年,大上海的建设和管理需要各地支援,作为金融和教育人士,她与郭梦家一起被选调到上海工作。1954年1月,受上海市教育局委派到私立大同中学(1956年改为公立)任校长,同年6月起,又兼任大同中学党支部书记。曾当选上海市委第一、二、三届党代会代表。1956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校长。1959年大同中学被确定为上海市23所重点中学之一。1960年她作为上海市文教群英会先进集体代表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大同中学在王校长的带领下,依靠全体教职工的努力,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到“文革”前,已挤入市重点学校的前列,为大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h3><h3><br></h3><h3><br></h3> <h3>学校的发展关键是教师。她给学校留下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宝贵经验,她用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感召教师、团结教师。她身体力行地保护教师、善待教师,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把昔日被人称为“杂牌军”的大同师资队伍造就成为了一支爱岗敬业的“王牌军”。<br></h3> <h3>她把办学的主要精力放在抓教学上,主张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育人,课堂教学内容要基础、基础、再基础,认为课堂教学是抓基础(含“做人”和“做学问”两个基础)的主阵地。她积极倡导教学内容“少而精”和教学方法善用“启发式”,要求“双基”在课堂内解决,学生作业在校内完成,努力为学生在课外获得自主发展的时空创造条件。<br></h3> <h3>当年大同建立了40余个课外兴趣小组,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利,由于课余活动非常活跃,满足了学生张扬个性、凸现特长的需求,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年大同建立了40余个课外兴趣小组,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利,由于课余活动非常活跃,满足了学生张扬个性、凸现特长的需求,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照片为与荣获60-61年两届上海市少年足球锦标赛亚军的大同中学校队(暨</h3><h3>南市区少年足球队)合影<br></h3> <h3>她热爱体育,在人生最后几年的岁月里,还是十分关心中国体育,女排,足球。。。93岁高龄还去了上海浦东根宝训练基地探望。</h3> <h3>60年代中期,受到左倾思潮和运动的打击,1964年被撤去大同中学党支部书记职务,因为在工作中善于发现并大胆使用有能力且表现好的教师而不是唯成分论,被指责犯有阶级路线错误。1966年“文革”开始,她是首批被打倒批斗的学校领导,打入“牛棚”。在南市区,她是最后一批“解放”的干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从事她一生热爱的教育事业,不能和她挚爱的大同中学师生一起工作奋斗。尽管如此,她也始终没有失去对党和国家前途的信心,和对发展教育事业的决<br></h3> <h3>1978年2月,她被调往市八中学担任校长,在1981年又兼任党支部书记。1981年10月被任命为南市区教育局副局长。任职期间积极推广她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坚持深入学校,直接进课堂听课,指导并发现好的教学方法。直到1984年9月离休。<br></h3> <h3>虽然她离开学校,离开了教育局领导岗位,但她离不开教育事业。1985至1994年,承担国家教委和上海市教育史志的编写任务,参与编写《中国教育年鉴》、《中国教育大辞典》、《上海市学校概况(中学、小学、幼儿园)》、《上海普通教育史》等。1986至2003年期间,被聘为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讲学团团员。 </h3><h3><br></h3> <h3>2004年 ,周继光工作室承办的五代教师与老校长共话教育大型座谈会。</h3> <h3>2005年,大同市八部分师生新春团拜</h3> <h3>2005年,王季娴校长从教65周年时,150多名当年的教师和学生自发组织起来,出版纪念文集 “桃李不言-王季娴校长的求索实践”。首发式上,千余校友从祖国各地四面八方赶来参加。</h3> <h3>举行的首发式上,老师学生坐满了可容纳千人的礼堂。<br></h3> <h3>2006年第22届教师节,上海电视台“师恩”专题节目</h3> <h3>节目里,多位大同中学和市八中学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回忆往事,畅谈师德,感念师恩。暴雨过后,更见青松巍峨。<br></h3> <h3>2013年,周继光老师的“在阳光下”出版座谈会</h3> <h3>与她最挚爱的老师和学生在一起</h3> <h3>"桃李不言"首发式上,她说:“在人世间,师生感情是最纯净,最可贵的感情。我一生在中学工作,没有离开过中学。所以我最好的朋友,就是我们的老师和同学。”</h3> <h3>“人世间最好的事业是教育事业,教师是最幸福的。我想,我确实是一个最幸福的人,感到非常幸福。我这个幸福是我们同学和老师给我的”</h3> <h3>五六十年代,父母全力投入工作,晚上回来我们都已经睡了,很少有机会见到他们。只有在有的休息日才能看到他们,一起去公园玩玩。</h3> <h3>曾经有过的一些快乐时光</h3> <h3>1972.6.3,全家送从贵州安顺地区关岭县插队回来探亲的女儿回贵州,途中在静安寺照相馆留影,照片背面记录是我同学夏炬在照相馆门口帮忙看着行李。</h3> <h3>1973年底孙女出生,三代同堂合影。</h3> <h3>1979年,青岛崂山</h3> <h3>1988年9月,回老家山东诸城,在“苍湾”荷花池留影,据说那里以前是诸城城墙下的臭水沟。<br></h3> <h3>89年国庆,江苏仪征女儿家</h3> <h3>1992年,莫干山</h3> <h3>苏州寒山寺听钟石</h3> <h3>黄山西海</h3> <h3>黄山连理松</h3> <h3>青岛信号山,去时正当刚开放可以让人进去。</h3> <h3>1987年到美国探亲。</h3> <h3>美国斯坦福大学</h3> <h3>加州伯克利大学</h3> <h3>美国内华达州府</h3> <h3>美国底特律</h3> <h3>1994年第二次去美国探亲。<br></h3> <h3>探望在加州大学伯克利读书的孙女</h3> <h3>2003年,非典时期,在徐家汇公园</h3> <h3>2004年,孙女带刚出生几个月的第四代来上海。</h3> <h3>2008年,在浦东机场给回国看奥运的孙女一家送行</h3> <h3>2010年世博会。</h3> <h3>2011年北京</h3> <h3>2011年</h3> <h3>2012年</h3> <h3>2013年95岁高龄,坚持要坐飞机去青岛看看原来生活工作过的城市。与亲友见面,享受了五代欢聚一堂的美好时光。</h3> <h3>2013年在青岛与老师和学生相聚</h3> <h3>2013年8月95岁生日。</h3> <h3>2013年8月95岁生日与重外孙女。<br></h3> <h3>2014年10月12日,她永远地离开她钟情的教育事业,离开了热爱她的师生们,但她的思想,她的精神永远活在子孙后代和广大师生心中。<br></h3> <h3>300多位党和政府领导,教育界人士,她生前的老领导,老同事,学生和亲友前来送行。<br></h3> <h3>“如果时光倒流,我依然选择在校园耕耘......"</h3> <h3>她逝世以后,大同师生经常聚在一起追忆和她在一起的幸福时光,数次相约几十人去龙华烈士陵园去看望她。<br></h3> <h3>她为教育工作者树立了先进榜样,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的殷一璀同志曾在2006年赞扬她“在大同和市八这块教育园地里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把学校办的生机勃勃,特色鲜明”。<br></h3> <h3>步入90高龄后,她仍经常和昔日师生研究、讨论教育问题,坚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各种教育实践活动。直到去世前,她还就未来教育该怎么办等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告诫大家要努力使教育走上正道。<br></h3> <h3>她终生献身教育、廉洁奉公、以身作则,她心中有党、目中有人、善待教师、关爱学生,培育了一大批国家有用人才。为新中国基础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br></h3> <h3>她是意志坚强的人,她投入教育事业忠贞不渝,不折不挠,受到广大师生敬重和爱戴。纵观王季娴的教育人生,对她品格的形成起重大影响的因素中,燕京大学对她的影响也是很深的,燕京大学要求学生“追求真理,探索宇宙奥秘,客观规律。以争取自由,服务大众”,燕京大学的校训是“三育并重,因材施教,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些办学思想对她后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学校教育工作,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无影响。<br></h3> <h3>为了进一步研究王季娴校长的办学思想,把教育办得让人民群众真正满意贡献我们的力量,2017年11月周继光老师等在原南市区一些老同志的支持下,成立了《王季娴办学思想研究室》,研究室成立后,得到广大校友的积极支持,王季娴校长家乡山东诸城市教育局决定在诸城市繁华中学设立“王季娴校长纪念馆”成立“王季娴办学思想研究中心”。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先生说:“发扬王季娴校长的办学思想有现实意义”,并分别亲自为“研究室”“研究中心”和“纪念馆”题名,以示支持。<br></h3> <h3>她说:只有教师的全面负责,才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德育为先。</h3><h3>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想教的老师。</h3> <h3>她说:人就是要“站得直,坐的稳”,站的直就是要有理想和追求,坐的稳就是要心地磊落,心胸宽广。</h3> <h3>时任上海市教委主任张伟江同志曾这样评价“信念、科学和艺术的融合造就了一大批永载史册的教育家,王季娴校长是其中的一位。”王季娴同志作为新中国的教育家是当之无愧的,她是一位有创见的社会主义教育家。她所办的教育是当时还没有提出“素质教育”名称的素质教育,她努力建设的是当时还没有提出“和谐社会”名称的和谐校园。她为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学校品牌的铸造所实施的创新举措,对今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一笔宝贵的财富。<br></h3> <h3>“她是上海基础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她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她的脚下踩着她热爱的教育事业的沃土, 她的身后站着一大批她一生挚爱的老师和学生”<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