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b>文:牛汉珍</b></h5><h5><b>图:网 络</b></h5><h5><br></h5><h5><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老家村西头有口老井。它开掘于哪个年代无人知晓,消失在什么时候我也弄不清楚。</span></h5><p><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老</span>井就坐立在村中偌大的水塘叉尾处的土坎上。水塘在那里,甩出一条尾巴,于是,水叉里就稀稀疏疏长出了芦苇和蒲草,有心的人家也种了些莲藕或菱角。于是,就有了夏天的青萍,秋日的芦花,冬季的残荷,和垂钓者的好去处。</h1><p><br></p> <h1>坎上是铺了石板的,青砖从井口一直砌到井的最深处。因年代久远,石板踏得凸凹,井口也磨出了一道道绳索印痕。</h1><p><br></p><h1>井壁上长出青苔,犹如铺着一层茸茸的绿色毯子;幽幽的小草从砖缝里挤出来,努力地向上伸展着腰肢,禁不住让人心理有柔柔的感觉。可能是井里水气氤氲,砖质温湿,加上阳光的折射,才滋养出这天人合一的杰作吧。 </h1><p><br></p> <h1>老井是全村人的生命之源,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鲜活的生灵。在我的记忆里,夏季井水清凉,冬季水体温润;再旱的季节,井水没有干涸过;再大的雨水,泉眼依然如故。清澈的泉水不分昼夜寒暑,汩汨涌淌。</h1><p><br></p><h1>无疑,这里是先人们选择的”风水宝地”。甘冽、清澈、绿色的井水,取之即可直接饮用,乡亲们称之为”井吧凉”。农事归来,心热舌燥,抓起葫芦瓢,一饮而尽,甚是酣畅淋漓。以至于后来我到省城上学,好一阵子喝不惯自来水。</h1><p><br></p> <h1>老井是有故事的。打小就听父辈们讲,井里卧只龙王,筷笼子头,铃铛大的眼,时常盘旋着身子探头出来,引出一阵旋风,哗哗啦啦下大雨。这传说着实让伙伴们忐忑,却又心生好奇。每每路过井边,总想象会发生故事。</h1><p><br></p><h1>那旋风我真切地见过,就在井的上空盘旋。似乎都起在没人烟的午后,打着转儿,带着哨儿,裹挟着黄尘和落叶,高高耸起,飘撒在屋顶,然后消弭在一片树林里。但龙王却终究没有出现。现在想来,这传说自然是乡亲们的祈福,也是吓唬孩子们远离危险吧。 </h1><p><br></p> <h1>在小伙伴们的眼里,老井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它象个天然的大圆镜,映照着日月、星辰,浮动着流云、飞鸟,吸引着一颗颗好奇的心。伙伴们扒在地上,探出头来,作鬼脸,观天象。</h1><p><br></p><h1>这时候,不知谁,会扔下颗石子,影像就随波纹发散开来,若哈哈镜一般,甚是好玩。我就曾亲手扔进井中几条从水塘里钓出的鲤鱼,指望它长成鱼精,神话变现实。 </h1><p><br></p> <h1>孩子们在水塘里老井边留下了童年的快乐,但也受到过大自然的惩戒。那天,一个小伙伴玩耍时,失足掉进了井里。孩子们吓得大喊大叫,即刻作鸟兽散。幸好大人们及时赶到,七手八脚,才将孩子捞了上来,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h1><p><br></p><h1>从此,伙伴们再不敢玩这危险的游戏。但那水塘却生生地吞噬过孩子的性命,大人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在小村子的上空格外的凄厉。那情形至今都不堪回首。水火无情,在大自然面前,人的生命显得是多么的无助和脆弱啊!</h1><p><br></p> <h1>井台西南角那棵大槐树,是老井的绝佳搭配。东南角还有几棵歪歪扭扭的构树和柳树,伸向水塘里。</h1><p><br></p><h1>春天,微风搅动着柳枝,掠过水面,惊起阵阵涟漪。金黄色的槐花瓣和花绒撒满井台,知名的不知名的蜂儿,就象打水的村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h1><p><br></p><h1>夏季,鲜红的构桃被灰喜鹊叨落水中,飘荡起伏,引来成群贪食的鱼儿,追逐嬉戏。硕大的树冠,遮住烈阳,成了打水的人们家长里短的信息集散地。</h1><p><br></p> <h1>傍晚,是村民们最惬意的时光,也是打水最集中的时辰。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半个天际,井台上洒落的水里含满了金灿灿的余辉。</h1><p><br></p><h1>劳作了一天的人们,象飞临湖湾的候鸟,等待洗却一路风尘。他们有的将扁担架在两只水桶上,坐着歇息;有的干脆脱下一只鞋,塞到屁股底下,歪靠在槐树上;有的则吧嗒着旱烟锅,眯起了眼腈。</h1><p><br></p> <h1>话匣子自然打开了:”哎,知道吗,石头家的老母猪一窝降了十二头猪崽儿,还有俩带花的。””咦,品种真不劣,赶明得引两头。”答讪间,大都没有实际内容,而更多传递出的是浓浓的乡情。</h1><p><br></p><h1>有时候,不知谁会仍下一个不完整的故事,也有人弄几句甜淡咸宜的笑话,那欢声就在老井的上空飘荡开去。</h1><p><br></p> <h1>待炊烟袅袅,打水人扁担上肩,躬身站起。一只手扶了担子,一只手和着脚步的频率,协调水桶的颤动。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伴着咯吱咯的扁担余音,身影就渐渐消失在傍晚的霞光里,溅动的水珠也跟着一路洒去。 </h1><p><br></p> <h1>就地势而言,豫东平原的水位并不深,所以难见影视剧中的井辘轳。打水就全靠一根绳索或一条勾担了。</h1><p><br></p><h1>而勾担打水可是个技术活,劳动的艰苦性兼具技术性、观赏性就融汇其中了:双腿叉开,脚根站稳,身子前倾,将水桶放入井里,悬在离水面一定的位置。随着手臂上下左右律动,水桶在扁担勾子的一端欢快地跃动。霎那间,在一个最佳结点上,猛地松手下沉,水桶就一头扎进水里,盛满井水。</h1><p><br></p><h1>接着,紧拽勾担,俯弯脊梁,屏住呼吸,交错双手,一口气将水桶拔出井面。</h1><p><br></p><h1>它的技术难度在于,要么”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水桶漂浮不入水;要么水桶脱勾,沉入井底,前功尽弃,自然常有一些新手空空而归。所以,勾担打水可非生手、孩子或妇人所能为。 </h1><p><br></p> <h1>说来巧合。有一次,与几位朋友去江西,来到瑞金城外的沙洲坝。那里有眼井,是当年毛主席带领红军战士和当地的百姓开挖的。这个故事后来收入了小学生课本,题目叫着《吃水不忘挖井人》。</h1><p><br></p><h1>井的旁边有两件道具:一只木桶和桶袢上系的十来米长的绳子。大家风尘仆仆,想籍甘甜、清凉的井水洗却一路的劳顿,更想沐浴领袖的福气,所以个个磨拳擦掌,轮番上阵。可无论咋折腾,怎奈井里的木桶就是不听使唤。</h1><p><br></p><h1>我窃喜,待几个人不注意之际,我使出“绝招”,只眨眼功夫,一桶清水就呈到了众人面前,引得大家啧啧称赞,纷纷要我示范技术要领。那一刻,好有成就感。</h1><p><br></p><h1> 生活在城里的人哪里会知道,勾担取水,那可是农村人最基本的生活小技巧哦。“劳动创造了人”,你看看,马克思主义的预言家们讲得是多么经典啊!</h1><p><br></p> <h1>不知啥个时候,哪个能人发明了“压水机”。这物件就是个再简单不过的机械装置:将一根十来米长,打通了关节的竹杆或塑管,嵌入地下,接上一个类似活塞运动、产生负压的手动连杆,村民足不出户,就在自家院里把取水轻松搞定。</h1><p><br></p><h1>再后来,有了自来水。那以后,昔日“车水马龙”的井象,犹如古老的沙颍河码头,渐渐地萧条冷落下来。</h1><p><br></p> <h1>那年秋天,我回到故乡,想找找童年的记忆。信步走到村西头,但见水塘里充斥着蓝藻,叉尾处干涸见底,哪里还有芦花与莲蓬?老槐树还在,却苍老了容颜,静静地飘零着黄叶。 土坎上建起了两栋砖瓦房子,老井却没了踪影。</h1><p><br></p><h1>是的,世事沧桑,老井早已完成自己的使命,淹没在了历史的风尘中......</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