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心中的绿洲——吴敏荣作品赏析

吴敏荣

<h3>  吴敏荣的花鸟画为我们创造了一种妙共畅游的清韵。 画中春光熙熙,花香悠悠,清流澄净,卉草繁滋,似如对面飞来的片片诗情。她的画不慕绮华浓艳,不事尖新奇巧,但求清峻隽异,素朴淳净。 画家所创造的美,是来自对大自然生命力的歌颂。 这就要在作品中创造一种特有的境界。作品境界的产生,首先是取决于画家的认识,画家从纷繁总杂的大千世界中扑捉到可以入画的形象,必须要经过画家主观认识上提取、概括,这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要靠画家的感悟和创造。即是说,画家感觉到的东西也还只是停留在感性层面,一定要经过画家的悟取,使之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区域,创造意识才会起作用。只有生活,没有情性所至,不可能伫兴而就,而只有情性,没有按照创作规律进行的思维观照,同样也不可能信笔写来。其次是画家的自我表现,施展独有的技艺,说&quot;自我表现&quot;,即是画家要找到&quot;个性&quot;。吴敏荣找到一条细而不繁,笔简形具的表现道路,不是一味圆熟细腻,而是围绕&quot;景境清奇&quot;意韵的需要,在总体布局,氛围设造,主题刻划等方面下功夫。寻绎其画意,会令人感到清新飘逸,阔略畅神。 这样,画家用自己的特有的技艺使作品中的形象具有了生命,同时也就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了艺术的生命。在这样的作品面前,我们可以和它对话,可以理喻画家的创造,如见道心。<br><br>  选自著名美术评论家杨悦浦先生为《吴敏荣画集》写的序 <br></h3> <h3>芙蓉出水 (36x47cm)</h3> <h3>花月夜 ( 82x75)</h3> <h3>山花饮露 (36x47cm)</h3> <h3>  吴敏荣的作品淡雅如同幽兰,既不以鲜艳的颜色媚俗,也不以精致的勾勒取胜,然而耐人寻味。几株不甚艳丽的小花,开在画面的一侧,减到几乎没有叶片。而大面积的淡抹展现的是一望无际的荒漠和白云飘浮的苍天,看后能无所思?<br>(画評:李绪萱 原载《人民日报》海外版1988.8.10)</h3> <h3>荻花又白 ( 100.5 x91cm)</h3> <h3>秋阳 (70X69cm)</h3> <h3>风行水上 ( 62.5x51cm )</h3> <p>菊散一片金(70x65.5cm)</p> <h3>离离原上草 (68x65cm ) <br></h3> <h3>  用艺术的眼光去看,生命之美及其典型特征还在于它的生命力和节奏美。正是这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维持了物种的繁衍,而这也是中国画家尤其花鸟画家所刻意追求表现的。&quot;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quot;吴敏荣这幅画正是赞美和歌颂生命力顽强和生命节奏之美的作品。作品设色清幽淡雅,虚实差距较大,强化了空间层次。近景细腻刻划了几株草和一对觅食的鸟,远景则苍茫一片,尺幅虽小却表现了草原的悠远。(艺术点评:高纪洋 原载《中国工笔画全集》2003年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br></h3> <h3>雾荷 (63.5x63.5cm)</h3> <h3>生生不已 ( 45x55cm)</h3> <h3>立秋 (70.x65.5cm)</h3> <h3>  意境是中国画的灵魂,是画家思想、修养、情感、技法诸方面的总的体现。古人云:&quot;意高则高,意深则深,意远则远&quot;,可见意境在中国画中的地位。意境说简单了就是意与境的结合,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即景与情的水乳交融,题材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作为花鸟画,追求新的意境离不开深厚的生活基础,离不开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感受。但是,自然界的花鸟鱼虫决非随时代的迁移而发生多大的变异,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是:用自己的眼光,在生活的源泉中不断寻求花与鸟的多种情趣,捕捉神奇超俗的新的意境,不断发现新的美。 <br>摘自作者本人文章《拓展新的意境》<br></h3> <h3>一丝秋凉 ( 68.5x77cm)</h3> <h3>水光秋色 ( 71x68cm )</h3> <h3>团扇</h3> <h3>花憧 (64x64cm) </h3> <h3>小生命(之一)</h3> <h3>四季窗——春(局部)(原作 40x40cm )</h3> <h3>四季窗——秋( 40x40cm )</h3> <h3>四季窗——冬( 40x40cm) </h3> <h3><br><br><br><br></h3> <h3>花开四季(每幅40X40cm)</h3> <h3>冷艳 (41x41cm)</h3> <h3>秋水粼粼 (40x40cm) </h3> <h3>相依相伴 (41x41.5cm)</h3> <h3>正月里来是新春( 91.5x90cm )</h3> <h3>吴敏荣艺术简历 1941年生于天津。1963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会员、澳大利亚画院艺术顾问、中国未来研究会名人书画院理事、顾问等。 师从著名花鸟画家俞致贞先生,多年从事工笔花鸟画教学与创作。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力求用现代审美意识观察认识自然,不断追求工笔花鸟画新的意境,不断探索新的艺术语言,逐步形成清新、典雅、抒情的绘画风格。画家所创造的美,是源于对大自然生命力的歌颂。 作品参加第七、八届全国美展、几届全国工笔画大展、全国花鸟画展以及北京市美展、女美术家画展、各种联展等。1997年应日本日中友好会馆邀请赴东京举办&quot;中国工笔重彩花鸟山水画展&quot;(三人联展),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多幅作品先后在全国或北京市的展览上获得二等奖、三等奖、优秀作品奖等奖项。数幅作品分别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务院中南海紫光阁、天安门、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北京广播电台等单位及私人收藏。 出版《吴敏荣作品集》、《吴敏荣写生集》、《兰花白描画谱》、《工笔兰花画法》、《荣宝斋国画技法丛书•工笔画范 芙蓉》等著作。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