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片片附着大地的云朵

漫浪

<h1>前几篇文章中,我一直对"灵宝三大宝"中,轻飘飘、白花花的棉花让沉甸甸、黄灿灿的黄金挤得不知飞到何处而耿耿于怀。对于黄金,当然是灵宝人引以自豪的资本,焉有不爱之理?而棉花,则对我们这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及长辈来说,也曾是我们生活的亲密伙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h1><h3><br></h3><h1>棉花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是新中国成立后战略储备的重要物资,也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儿时,记忆中公社、大队对棉花重视的程度,要比苹果和大枣高得多,拿出最好的土地,按照上级要求的面积种植,这在"以粮为纲″的年代,其待遇一点也不比小麦玉米差,所以记忆中的棉花,除了雪白雪白的,还翠绿翠绿的。</h1><h3><br></h3><h1>把我们这里作为棉花种植的重要地区,据说是周总理钦定的。那时候,许多念过书的农村有志青年,都把当优秀植棉手作为不懈努力的目标,所以棉花能挤进"灵宝三大宝″并排在首位,是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和汗水赢得的。灵宝棉花的亩产量,一直冲在前茅,是标兵,是榜样。当时灵宝人谈及棉花,就像现在谈起黄金一样,面带骄色,口若悬河,牛得很!</h1><h3><br></h3><h1>余生也晚,当年还没有争取当植棉能手的资格,但心底里也曾暗也下决心努力过,也帮着大人管理过棉田,所以对棉花生长的各个环节也是比较熟的,现在回想起来,仿佛在重放一部栩栩如生的记录片。</h1><h3><br></h3><h3><br></h3><h3><br></h3> <h1>棉花种植是一项细致的系统工程,技术含量较高,种植棉花需要许多技术员指导,更需要"青年实击队″冲锋在前。</h1><h3><br></h3><h1>棉花一般在谷雨时间播种,经过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管理,最后成熟收摘,大约有200天左右紧张有序的劳动,才能换来丰收的硕果。</h1><h1><br></h1><h1>这期间,技术员全程掌握棉花的生长节奏,运筹帷幄,环环相扣,一环失误,就可能全盘皆输,造成减产或绝收。青年突击队是打胜整个战役的实施者,整地播种、间苗锄草、施肥浇水样样不敢马虎;整枝打杈、治虫打药、蔬花保桃时时绷紧心弦,一有情况,立即釆取有效措施,力保棉花丰收。</h1><h3><br></h3><h1>那时候,我只能放学或放假后跟在大人们后面在棉花地里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目睹棉花苗出土、生长、开花、结果,丰收时也怀有满满的成就感。</h1><h1><br></h1><h1>当一垄垄的棉花苗长成一尺高左右时,扑扑棱棱碧绿满地,给人是一种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感觉。这时候就需要人们背着喷雾器戴着口罩满地里一遍遍地打药治虫。棉花开的是一朵朵类似喇叭花的小花,白的、粉的、偶尔还有紫色的,迎风抖动,十分漂亮。等到花儿凋零,变成棉花铃,怒放着一地的清香,也会吸引蜜蜂飞来凑热闹。棉铃虫是对棉花丰收威胁最大的害虫,如果打药治不住,就需要我们这些学生拿个瓶子捉它们,凭数量多少挣几个工分,所以大家干得很卖力也很有趣。棉铃长大变成棉桃,挂满了七枝八条,棉花树果实累累,像挂满了金元宝似地,让劳作的人看到了丰收的希望,激荡着无限的遐想。</h1><h3><br></h3><h1>有人说棉花不是花,这种看法有点片面。其实棉花一生开两次花,第一次开的也是鲜花,娇艳美丽,最后蜕变成棉桃。第二次是棉桃(果实)开的花,它裂嘴笑时,毛绒绒、白花花的纤维就会像带毛的小动物露出头来,单等人们收摘。它比一般的花朵更显得优雅美丽,显得高端大气。</h1><h1><br></h1><h1>到那时,一望无际的庄稼地里,一夜之间仿佛祥云降临,朵朵白云迎风跳动,摘棉花的人们穿梭片片云海之中,由下而上,一茬一茬地摘花朵,人们身系大包袱,仙女般地在地上的云海里采摘。不一会儿,个个就像挺着大肚子的孕妇,在棉海中漂浮。收获劳动成果,心里是高兴的,不知是谁冲口唱起了扬高戏的小调:“哎伊哟,羊羔(扬高)它妈是母羊……”收获的歌声顿时此起彼伏,云海变成了乐海……</h1> <h1>棉花原产地在印度和阿拉伯,传入中国前,中国只有木棉填充枕褥,人们穿的衣服多为丝麻绸缎。一般百姓用麻衣和动物皮毛御寒,王公贵族则穿绫罗绸缎和裘皮。所以宋代以前,汉字中只有"绵″而没有"棉″。</h1><h1><br></h1><h1>棉花传入中国最早在南北朝时期,也仅在边彊种植,如经波斯和巴基斯坦传入新疆吐鲁番;由印度经缅、泰、柬传入云南等。传入内地大面积种植体现和利用它的纤维制作各种衣物和用品,当在宋末元初。元代《农书.木棉序》中说"棉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功,得御寒之益。″棉花带给人们生活的便利被发现后,才大规模大面积地种植推广。</h1><h3><br></h3><h1>棉花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要感谢元朝黄道婆的种植和纺织技术,更要感谢明太祖朱元璋及清朝乾隆两位皇帝的推崇。</h1> <h1>元朝时期江南松江有一个叫黄道婆的女强人,学会种植棉花和纺织技术后,便在家乡积极推广,使松江很快成为植棉和纺织的中心地区。但由于此时正处于元未战乱时期,先进技术和植棉范围并没有被大面积有效推广。</h1><h3><br></h3><h1>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看到棉花制衣是解决民众穿衣御寒的革命性里程碑,便采取种种措施强制推广。首先设立木棉提举司,专管棉花种植与纺织。其次政府开始大规模征收棉布实物,使种棉和纺织业从中受益。然后用棉花作为夏税(棉、布、绢、丝)之首,使百姓想方设法扩大棉花种植。再后来推行了谁种棉花,就可以免去赋税的特优政策,刺激棉农积极种棉织布,很快就解决了困扰了中国几千年衣着及御寒的大问题。由于棉衣、棉布、棉被物美价廉,棉花种植和织布迅速席卷全国。</h1><h3><br></h3><h1>到了清朝,棉花种植及纺织业在全国范围方兴未艾,如火如荼。乾隆三十年,直隶总督方观承主持绘制了北方地区从种棉花到染织成布16幅绘图,完成后献给朝廷。乾隆阅后特意在每幅图上题诗一首,连同康熙皇帝的《木棉赋》一起制作成《御制棉花图》。方观承用石头雕刻该图册,引来喜爱者纷纷拓片收藏,流传甚广。</h1><h3><br></h3><h1>乾隆题诗中对百姓种棉纺布的辛勤劳作称赞之余又深表同情,无疑推进了棉花生产进一步发展。比如《题灌溉图》云:“土厚由来产物良,却艰治水异南方。辘轳汲井分畦溉,嗟我农民总是忙。”《题织布图》云:“横律纵经织帛同,夜深扎扎那停工。一般机杼无花样,大辂推轮自古风。”</h1><h1><br></h1><h1>读乾隆的这些诗,不由使人想起了宋代人艾可叔的《木棉诗》:“车转经雷秋纺雪,弓弯十月夜弹云。衣裘卒岁吟翁暖,机杼终年织妇勤。”二诗相差千年岁月,但对劳动者的同情都是发自内心,有异曲同工之妙。</h1> <h1>棉花发展到当代,它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人所认识,它的战略作用越来越高。作为纤维作物,它制作的各种规格的纺织物,具有坚牢耐磨,耐高温熨烫,穿着舒适的特点,越来越深受追捧。</h1><h1><br></h1><h1>棉花的综合开发利用,近年越来越广泛深入。棉籽是食用和饲料的重要资源,还是制作护肤抗皱美容产品,市场用量很大。</h1><h1><br></h1><h1>小时候大家对棉花种植积极性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产可以留一部分籽棉,去籽榨油,每人每年可以分个半斤八两的棉籽油。每次炒菜,妈妈或奶奶总是用筷子从油罐里蘸一下,滴那么几滴,炒出的菜就觉得奇香无比!每年过节,大人狠着心炸一些油炸的食品让大家吃。这时候,我们必定会欢呼雀跃,感觉天堂般的生活莫过如此。</h1><h3><br></h3><h1>棉籽榨油后的渣滓,被挤压成糁饼,那是生产队喂牲口和牛的好饲料,我们叫它麻糁。后来,就诞生了我们农村特有的俗语:“我就不信,牛不吃麻糁?!”</h1><h3><br></h3><h1>棉花杆、棉花根我们原来只当柴禾烧,实际人们可利用它的纤维制作麻袋和麻绳,也是造纸的好原料。棉根皮还是制药的好原料。棉花还在精细化工等领域起着战略物资的作用,可以说棉花的全身都是宝!</h1> <h1>就是这个浑身是宝的作物,曾几何时,从豫西地区及灵宝大地日渐衰微,慢慢退出了主战场,成了农户自用时零零星星的小块种植,有时想一睹芳容,也难觅其踪。个中原因,当然是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的作用。我不知道,对那些种植棉花技术娴熟老道的农民来说,这是一种解脱还是一种失落!</h1><h1><br></h1><h1>所幸的是,每年秋冬季家乡都会组织大批摘棉大军,浩浩荡荡开赴新疆一显身手。他(她)们来到茫茫戈壁开垦的棉花田野上,顶烈日,战高温,重拾他们几乎几近忘却的摘棉技术,重温他们往日在家乡年年体验的丰收梦,重现他们经常在大地云海里穿梭游弋的诗意。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辛勤劳动,收获了他们应得的报酬——数目可观的人民币,这才是他们年年西进新疆的根本动力!</h1><h3><br></h3><h1>棉花悄无声息地从"灵宝三大宝"中退隐了,没有人给它举行"告别″仪式,也没有人愿意提及它当年的靓丽与辉煌,甚至许多人都把它从记忆深处埋没与剔除。或许这一切都是再正常不过的!</h1><h3><br></h3><h1>惟有我有时还会把它从记忆深处调出,弥久历新地翻开儿时的一幕幕……</h1><h3><br></h3><h1>借用一句李宇春首创的网络语言,每当想起棉花的出生、成长、开花、结果、收摘、织布的情景,想起在那一片片附着大地上云朵中穿行的画面,心里就觉得很棉花(温暖)!</h1><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图片选自网络,特此致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