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面包树上的自由——《爬树的男孩》读后感

六哥

<h3>  读完了《爬树的男孩》,实在是佩服作者的写作水平。文章描写了战争的残酷,更是自由与平等的赞歌。</h3> 夜深人静之时,爬上猴面包树,是拉瓦最期待的时光。一有人来,熟悉的口哨声就会响起,他要以最快的速度回到营房。否则等待他的就是严刑。<h3><br></h3> <h3>  吹口哨的安德烈跟拉瓦合作很久了,只为了能看到围墙外面的新鲜事。但身为俘虏的拉瓦根本不知道,他是盟军的间谍。</h3> <h3>  在这死寂的集中营中,没有自由,没有希望,只有寂寞,孤独和无边的恐惧,笼罩着每一个人。每天都有人因严厉的禁锢而自杀,而那棵猴面包树,给了安德烈和拉瓦希望。</h3> <h3>  在他们看来,文中的猴面包树就是自由,就是他们与外界唯一的联系,它寄托了他们全部的期望。每天晚上偷偷摸摸爬上猴面包树,就是他们这些战俘对自由的渴望,以及他们对自由的追求。文中的一句“我们就要自由了,等着吧!”充分地体现了安德烈对获得自由的充满信心。为了自由,即使被抓到,他们也心甘情愿。这令人感动。</h3> <h3>  同样令人感动的,还有他们跨种族,跨肤色的友谊——平等。</h3> <h3>  安德烈是白人,拉瓦是黑人。“要不是因为拉瓦是黑人,连安德烈自己都会觉得眼前熟睡的少年就是自己的儿子。”文章中的这句话揭露了种族歧视的事实。安德烈不想要这个事实,但他必须接受。</h3> <h3>  半个月后,盟军反攻,集中营解放,但安德烈伤得很重。最伤心的竟是那个黑人男孩——拉瓦,他一直在陪伴着安德烈。</h3> <h3>  与此同时,作者还写出了拉瓦纯洁无暇的心灵。安德烈受伤时,医生跟他开玩笑,说只要挂上水就能起死回生。天真的安德烈拿着医院的吊瓶,爬上了那棵奄奄一息的猴面包树,准备让它“起死回生”。多么好的一个男孩呀!</h3> <h3>  文章的最后一句意味深长,“也不知是为了那颗树,还是树后的男孩。”这句话中,树象征着自由,表达安德烈对自由的渴望。男孩象征着平等,体现了他对平等的向往。</h3> <h3>  那棵猴面包树,象征着自由与生命,留给读者无限的思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