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吕梁市高中历史教师全员培训------吕梁市高级实验中学研修简报第一期

文若萱河

<h3>   前言</h3><h3>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必须是着眼于未来,采取科学的方法应对随时出现的新问题,努力使自己适应新时代的教育。 在这样的背景下,吕梁市高中教育振兴计划2018年高中历史教师学科素养提升高级研修班成立啦。</h3> <h3> 第一篇整装出发</h3> <h3>   第二篇 初到中阳</h3><h3> 巍巍吕梁山麓,有一个古老的县邑――宁乡,虽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但外朴内秀的宁乡人 对文化有着执著的追求,宁乡就是现在的中阳。15日满怀期待地我们来到了中阳最优秀的中学——中阳一中。看看市局和一中对这次培训所做的精心准备。</h3> <h3>这是我们接下来住的地方,再次回归高中生活,孩儿们,开心吧,老师和你们一样住,是不是有种同甘共苦的感觉。</h3> <h3>这是我们的床</h3> <h3>消暑就靠它啦</h3> <h3>特别准备的学习笔记本,一定要好好利用。</h3> <h3>我们吃饭的地方,还有长长的队伍</h3> <h3>我们老师们享受到的美餐</h3> <h3>   第三篇庄严的开班仪式</h3><h3> 开班仪式正式开始,心情非常激动,又充满好奇。领导的高度重视,学员的迅速到位,宣誓地铿锵有力,沉思中拉开序幕。</h3> <h3>我们美丽动人又优雅负责的班主任姜老师</h3> <h3>领导致辞</h3> <h3>研修班新领导班子成立</h3> <h3>北师大学满归来,学员分享。</h3> <h3>   第四篇专家引领</h3><h3> 专家引领学术前沿,教学改革共促发展。 张逸红教授进行了关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解读》《历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精彩讲座。张教授的讲座必将对我们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引领作用。</h3> <h3>理论和经典案例相结合,学以致用</h3> <h3>我们很努力,不放弃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h3> <h3>看看我也很努力</h3> <h3>这是我的笔记。</h3> <h3>   第五篇课后反思见成果</h3><h3> 每天学习结束,我们学员都会很认真的书写着感悟。这样的培训让我们对教育,对历史教学有了更高的见解。在专家引领下,我们一定要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今后的教学。</h3> <h3>闫奋勇: </h3><h3> 再听张老师的讲座,更加精彩! &nbsp;&nbsp;&nbsp;&nbsp; 来自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的张逸红博士今天给我们分上下午两部分讲解《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张老师首先给我们展示了新高考(3十3)实施时间,指出了当前"三新一旧"的现状;聚焦近年高考凸显"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突出了新课标呈现的学科核心素养。接着给我们列举了新课标下当前高中历史教师遇到的新问题:核心素养的理解与培育、新课标的理念与统编教材的对接、新高考下如何命题备考等等。最后对于当前如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给出了独到而实用的建议:要有课程意识和课标意识,以此作为教学和评价的依据。 &nbsp;&nbsp;&nbsp;&nbsp; 总之,我们要以新课标要求为指导,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就能助力历史教学改革,也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吕梁市高级实验中学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闫奋勇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2018年8月16日<br></h3> <h3>李晓伟 怀着严肃而迫切的心情来到中阳一中参加历史学科培训。一下午的名师讲座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教师代表真诚的态度 ,生动的讲授给我的价值观和教学思维方法带来极大的启示 。在这里,我重点谈下两点: 首先, 教师应该树立远大理想信念,不断完善自我道德情操和专业技能,积极争做新时代的四有好教师。其次,正确深刻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并把它融入日常历史课堂教学中。 唯物史观是历史教学的基本方向,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史料实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历史解释是提高学生历史认知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家国情怀是实现历史教书育人的思想保障。这五个环节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不可分割。只要在日常教学中深入研究和学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历史成绩,而且更进一步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br></h3> <h3>范英强 今天是历史全员培训的第一天,下午开课的时候有多位老师分享了在北京学习的心得体会,自己也感觉受到了很好的启发。 在下午的分享中,很多老师都提到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个人认为,在教学中,老师需具备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一是丰富的专业知识,二是要有把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内容的技能。第一点是我们都具备的,并且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与进步,而第二点是我缺乏的。来到中阳一中,就是要学习这种技能,也许一次的培训对自身能力的提高有限,但是俗语云: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我相信,在名师专家的点拨下,我的教育教学的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br></h3> <h3>才女张连: 今天,终于开始培训了。 对于培训,我是既欢迎,又有点排斥。欢迎的是,培训可以给人带提升,让自己在职场发展中更进一步,排斥的是,宛如蒸笼的天气,简陋的住宿饮食。 生活中一切让你进步的事情,都不会让你感到舒服,既然注定无法躲开,那就索性迎面而上。 下午,举行了开班仪式,领导们首先进行讲话,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培训期间不能看手机。手机作为一种现代科技成果,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侵蚀着人们的时间和精力。 西方的很多时间管理大师,对这个问题曾有诸多论述,适当的远离手机,反而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成长。接着曾到北师大参加培训的老师进行分享,这一部分让我受益良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多阅读。 有了输入,才会有输出讲台上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一分钟都需要你在讲台下付出千百倍的努力,这就是俗语所说的,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而这种输入就是大量的阅读。 其次,要有空杯心态。 抛弃掉自己过往的观念,以一种谦虚的心态去聆听,去学习。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位老师讲过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事件。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我们在教授历史的时候,往往强调的是我们曾经所受的伤害。这种怨妇心态,不利于构建学生的理性。 要成为一个理性,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停止抱怨,超脱自己所受的伤害。这也是我们成为大国公民的第一步。 </h3><h3><br></h3> <h3>赵文爱:</h3><h3> 争做一名幸福的历史老师 今天李嘉老师讲到做一名幸福的历史老师,让许多老师都现场激起了共鸣。职业对一个人太重要了,要做一个幸福的人,那必须要有职业幸福感。从今天的培训我悟道: 首先要明确目标,今后教学要明确历史专业学科素养。在必备基础知识上产生三个核心素养,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又可以具体解释为五个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定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其次,要道术增益。其实历史学科本身就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多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多读专业书籍,结合学生学情,精心做好教学的每个环节。 再次,要爱学生。特别有老师提到寻求学生接受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我认为说得特别好。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些年的教学让我更清楚,要让学生学好历史,先让他喜欢你这位老师,而他喜欢老师,必然建立在老师爱她的基础上。要让他感受到老师的爱。 最后,要多读书。老师们今天提到了了 解学术前沿,研读专业书籍,包括其他类的书籍。要教给学生一碗水,我们老师必须先有一桶水。除了老师们说到的,我觉得文史不分家,特别要多读一些文学类的书籍,来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也不乏生活情趣。 学习一天,感受颇多,明日再悟!做一名幸福的人,幸福的历史老师!<br></h3> <h3>张富伟: 今日是中阳问道第二天,再次听了张逸红老师的讲座,她今天给我们上下午分别讲解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让我对教学进行了再次深入理解,使我以后可以更好地设计以实现教学目标,她用多个案例讲解了许多历史新成果,讲的非常具体,高度实用,可操作性很强,她的批判质疑精神和求真务实风格,深刻地影响了我,激励我不断完善自我,提升我的专业水平。另外还使我对新课改中的走班与分层有了更深入更详细的了解,更加注重合作学习的价值,去培养学生去形成包容、变通、辩证的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去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思考者,使我以后会更合理地去指导学生按主题或话题设计、学生查阅教材或资料、小组讨论、总结分享学习成果的正确合作流程来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进行价值升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正确的逻辑思维、多学科整合能力、高品质人文素养,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并提出新问题,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提供基础,还促进我以后更好地使各种工具为我所用,以后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教学,而是基于学生需求与课标要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总之收获良多!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r></h3> <h3>郝王鹏:</h3><h3> 张逸红博士讲解《新课程方案解读及教师专业成长课程》。重点从讲解《新修订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起,引起教师的反思,教师教育的是学生,以学生为主,立德树人,紧抓核心素养的提高与培养。 教师怎么教,怎么设计课程内容,使得内容既能抓住学生,又能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相符合。在上午的讲解中,张博士用大量的事例与实践给出不一样的教学理念。下午的讲解中,更加入了试题出题考虑,教师公开课视频的讲解。内容生动活泼,特别适合当前新课改教师的思想和教学转变。 高中教学内容涵盖广,考试内容多样,如何把握广博和精深的分寸,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吕梁市高级实验中学 郝王鹏<br></h3> <h3>李白雯: 8月15日,是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的日子,是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日子,历史上的今天,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自强。同样是在今天,全市高中历史教师培训开班了。这样厚重的日子,让我们多了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开班仪式上,领导的谆谆教诲和同仁的心得交流,令我受益匪浅。简要梳理,大致如下: 一、空杯心态。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作为教师,应当深知学无止境,坚持虚怀若谷,时刻把自己当成一只空着的杯子,不断学习,不断充实,积跬步以至千里,纳百川而成江海,博闻强记,完善自我。 二、道义担当。历史者,述往事而为来者师。作为历史老师,应当有一份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感,站在讲台上,即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薪火传递,蜡炬成灰,点亮自己,照亮学生。 三、方法为要。教学贵在得其法,有了科学的方法,才能吸引学生,才能保证效率,才能求得成绩。这也是我本次培训学习的关注所在。 总之,作为一名初上讲台的教师,本次培训,我将以肩担道义的担当,虚怀若谷的态度,求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期待接下来的学习。 高级实验中学 李白雯 2018年8年15日晚<br></h3> <h3>   第六篇陪伴共助</h3><h3> 在你的才华和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上过的学校,学过的课程,交过的朋友,遇见过的老师!这是我们四组兄弟姐妹们。陪伴互助学习。我们是一个集体,每天共同学习,一起探讨,为我们的学习留下深刻的回忆。</h3> <h3>这是我们高级实验中学历史组的精英们</h3> <h3>  学习过程中也不忘交师会友,和优秀学校的优秀教师学习经验,左边是我高中历史老师,</h3> <h3>我文水的大学同学</h3> <h3>和江阴中学的优秀老师学习交流</h3> <h3>  第七篇课余生活</h3><h3>  课后大家的生活也很丰富,一中开放的多功能厅,更让我们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h3> <h3>   结束语</h3><h3>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践行诚信教育,终身学习的要求,相信吕梁教育的明天会更好!相信我们实验中学历史组教学蒸蒸日上。愿我们初心而来,满载而归!<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