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那么美,一起去看看(三)

荣荣

<h3>DAY3 镇远――千户苗寨 总里程121km 3.5小时 高速过路80 </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门票 青龙洞 60 苗寨加观光车120 门票两天有效</span></h3><h3>停车费 镇远30 苗寨70</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第三天一早六点不到,我就跑到楼下去拍照了。清晨的古城,安安静静,一改前夜的喧闹,没有了来回穿梭的人群,只在一个小巷子里有个早间的集市,当地的老百姓会在这里摆摊卖菜和水果,集市并不吵闹,好像摊主们在刻意配合这小镇的安静,有意无意地聊会儿天,尽管他们说的我都听不太懂,但从面容上却能感受到他们的那份自得其乐。</span><br></h3><h3> </h3><h3></h3> <h3>  河面上有一层朦胧的雾气没有消散,挨着水边还有一丝凉意,河边几个晨练的小伙子悠哉的跑步,还有几对男女在摆拍照相,看来都像我一样,想要抓住清晨大好时光。老公给拍了几张照片,很明显我们没有为拍照做好充分的准备,睡眼惺忪,美颜也没用了。在他看来选不选角度我都那样,只要镜头里有我,至于有没有其他的,我在哪儿,什么样都无所谓,所以也无心拍摄。(我曾在去年就发誓再也不和他出游,无奈发的誓还不够毒,而且也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不过今年我在老杨的启发下有了打算,明年如果再出行,有可能的话我会带一位摄影师,或者在当地提前预约一位摄影师跟拍一天)</h3><h3> 街道上除了个别几个早餐铺子外,其他的都还没有营业,来回忙碌的大部分是清洁工,他们各有分工,工作就是把城里所有的垃圾桶,座椅,花坛边的石台都擦洗一遍,难怪古城的处处都那么干净~</h3> <h3>  贵州的牛肉粉和豆花,糍粑都是相当有名的,来了就一定尝尝!</h3> <h3>  早餐就在对面的袁味豆腐脑,点了豆花,豆花牛肉粉,糍粑和馄饨。 这里的豆花不像在济南一样,韭花,麻汁,蒜泥之类的一概没有,。只是上来一碗纯豆花,调料在桌上自己调,辣椒,榨菜碎和酱油,调出来味道很香。凯里附近有很多店都有酸豆角和榨菜,经常放在各种牛肉面,牛肉粉儿里面当调料,味道很不错。</h3><h3> 牛肉粉里面也是可以加豆花的,大块的牛肉吃起来很爽。粉儿很脆,入口即断,加上醋和辣椒后味道就更足了!</h3><h3> 糍粑是原味的,撒上白糖很像我炸的汤圆,很好吃哦!馄饨里面放了胡椒之类的香料,吃起来有点儿像千里香。总之,这顿早餐让我们很满意!满意的标准就是如果有下次,还会吃😀😀</h3><h3> </h3> <h3> 早餐过后,去青龙洞一游。青龙洞景区不算大,已有500年的历史。<span style="line-height: 1.8;">山</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上建筑都是依着悬崖修建的吊脚楼似的庙宇,不用一钉一铆,全部是木制插接的,集佛儒道三教于一体。整个建筑群修建时并不是像我们普通建筑那样自</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下而上的盖</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而是先修建了最上面的“万寿宫”</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然后依次往下修。</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万寿宫的一侧是完全悬空在山体之外的,有“西南悬空寺”之称。</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无论是去年长江之行的石宝寨,还是青龙洞的万寿宫,都看到了这样玄妙的建筑,</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就凭几根粗壮的柱子,支撑在峭壁的岩石上,好像稍有风吹草动就要晃起来。但也就是这样的建筑却都屹立几百年不倒,即使是在某些时期受到破坏,也并不是其本身修建的原因。仅凭这些,就足以</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让人惊叹古人的智慧与才能。</span></h3> <h3>  山下的中元洞是一个天然溶洞,洞并不大。走上十几米就从另一个口出来了。贵州这样的溶洞非常多,这与喀斯特地貌有很大关系。比较有名的有织金洞,黄果树瀑布景区上面有个天星洞。这里之所以小有名气是因为相传张三丰曾在此修练,洞中石壁上还就有他的雨伞,包袱什么的。</h3> <h3>  在青龙洞顶上眺望整个古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真有些“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呢!</h3> <h3>  脚下的舞阳河把小镇分成南北两城,河水在此处呈“S”型流向,如果在高空俯瞰,就像一个八卦图案,因此镇远又称八卦镇。因为手机拍不出全景,因此,找了张网图放上。</h3> <h3>  在青龙洞下来,闲逛了一会儿,已近中午。大家都不饿,于是决定退房直接去千户苗寨了。导航预计两个小时,我们本想可以去了吃午饭。只可惜实在低估了贵州的旅游号召力。</h3><h3> </h3><h3> </h3><h3> </h3> <h3>  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们便到了苗寨西门附近,景区有两个门,西门和北门。北门距离博物馆和主街最近。我们的客栈也定在了北门附近。<span style="line-height: 1.8;">但是<font color="#ed2308">景区在高峰期为了分流做了重新规划,所有的私家车都让停到西门的“官方”停车场,并且进行了交通管制。北门的停车场只停大巴车。</font>客栈老</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板说让我们直接开到北门门口,停在当地老百姓</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自己开的私人停车场里,停车费大概70-80元。</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他会</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来接。</span></h3><h3> 接着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都在堵车,掉头,排队等等煎熬中度过。好不容易开到北门,这附近的确有不少私人停车场,要价80,客栈老板让我们讲价到70。这已经是最低价了😂(要不然我说镇远和千户苗寨是整个贵州最坑的两个景点,所有我们去的其他景区无论大小停车都是10块,只有这里和镇远官方的就是30块,私人的70块)</h3><h3> 到售票处的时候已经三点半了,看着人不多,无奈售票人员的数学水平也实在是愁人,因为种类较多,有免票的,半价的,全票的,几个人的队伍买了半个小时,买的人落落不清,卖的人傻傻算不清!😂😔</h3><h3> </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景区内有两种摆渡车,一种是对游人的,一种是对村民的。我们只能坐游人的,买了一张20的票,一次5元,坐四次。景区大门口到小北门有两三公里的距离,进出必须要坐摆渡车,还有两次就留给了去观景台。</h3> <h3>  客栈在小北门旁边的半山腰上,夜景没那么美。好处是比较安静,没有酒吧和商业街的喧闹。如果喜欢安静的可以住在这里,想要看夜景的可以选择景区里面山上的<span style="line-height: 1.8;">客栈。</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这里的客栈在旺季很小的很一般的房间也要三百以上,环境或位置好些的要五六百,如果各方面兼具的就要一两千了。但是无论位置在哪儿,我觉得一般人都找不到,需要老板来接一下。😀</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 <h3>  放好行李,去主街走走,门票里面包含了博物馆,演出等的多个项目,看时间先去博物馆,里面展出了关于苗族,苗寨的很多起源和文化发展的相关内容。</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终于看到心心念念的苗寨了!主街两旁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建筑,一户户之间相隔很近,层层叠叠,一直连绵到山上。千户苗寨就是由八个依山而建的村寨连成片,已经达一千户之多,所以又叫千户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族村寨。</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苗</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字下田,上草,之所以称苗族,就是因为他们是在土地上耕种的民族,因此苗族的农耕文化相当丰厚。</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当然,与农耕文化同等重要的要数酒文化了!苗族的米酒,味道香甜,规矩也是极多的。拦门酒,献酒,转转酒,高山流水等等。据说最多的高山流水是99碗连成一碗喝。</span></h3><h3> </h3> <h3> 这就是高山流水了!这位绝对是女中豪杰,因为据说苗家米酒后劲很大的!又称biangdang酒!</h3> <h3>  因为镇远的酸汤鱼给我们留下了极好的印象,我们决定再吃一顿。苗寨从外到里见得最多的就是“胖妈酸汤鱼”,可这一桌菜感觉最难吃的就是这锅酸汤了。酸汤味道淡,木姜籽的味道却很浓,有点儿喧宾夺主的感觉。这个木姜籽其实也是我们回来之后自己做酸汤才知道的,吃的时候以为是芹菜煮烂了的味道,后来才知道这是木姜籽的味道。</h3> <h3>贵州的牛肉和猪肉都是很好吃的,黑猪肉,肉质香嫩。火锅的<span style="line-height: 1.8;">蘸料都是糊辣椒碟,里面倒点儿酱油和香菜,葱之类的。肉和鱼涮好蘸</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着</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吃,很有特色。</span></h3> <h3>这盘酸豆角很受欢迎</h3> <h3>  吃完饭,意识到有一个手机落到车里了,这一点很麻烦,车在几公里以外,要坐摆渡车出去,拿了再进来。(所以下车前千万带好东西,如果返回车里拿会很麻烦)爷儿俩回客栈喝茶了,我只身去车里拿手机,回来便在街上欣赏苗寨的夜景。</h3> <h3>  早就听说一木草堂和草堂茶居很红,决定独自去会会。网友都说不好找,果然,爬山爬了一半就迷路了,据说要路过一条窄巷子,再爬几百级的台阶才能到。谁想到走来走去都是这么漆黑的巷子,自己一个人竟然也有些害怕了。索性回头下山吧,可是似乎没有按原路走,感觉越走离主街越远,打开导航看,差点儿就到寨子的边上了。于是再回头,一路也见不到人,问路都难。顺着音乐声,慢慢找到有光的路。</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好容易转到主街,看到</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了家贡茶,进去买杯茶压压惊吧😪😪</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本</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想去一木草堂小资一把喝个茶,没想到喝上了贡茶。一路上超级开心!为什么开心,你懂得哈!😎</span></h3> <h3>  备注下:贵州有种糖叫木锤酥,超级好吃,不知道哪里算是正宗的,不过我感觉千户苗寨做的比青岩古镇的好吃。个人偏好黑芝麻口味的,青岩没有。</h3> <h3>  DAY 4 镇远――肇兴侗寨 247公里 近4小时 <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侗寨门票加摆渡车</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120 高速过路175 </span></h3><h3> 早饭后,我们来到千户苗寨最南边的白水河边的稻田,别说,我和龙哥都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在稻田里穿行呢!都新鲜的了不得,呵呵!周杰伦的《稻香》此时唱起来很应景!</h3> <h3>  旁边的一号风雨桥就是去观景台坐车的地方,观景台地方并不大,能一览苗寨的全貌。到此,我感觉,西江的美才全部展现了出来,错落有致的吊脚楼,远处山坡上层层叠叠的稻田,质朴的苗家人爽朗的笑声,歌声,还会有处处展示的民俗文化风情,虽然我错过了在观景台上欣赏夜景全貌,但此时,想象起来,那也定是蔚为壮观的!</h3> <h3>在苗寨的两天,羡慕极了那一身苗银的服饰,肯定不能错过!</h3> <h3>  这一身行头感觉得有十几斤吧,苗族人着装和饰品以大为美,以重为美,以多为美。脑袋上顶的这个大牛角,只有节日,舞蹈或出嫁时才会佩戴。我穿着这一身行头,走到芦笙场中间,就已经累得不愿动弹了。只要头稍微有一点歪,就会觉得脖子被整个脑袋掰到了一边,费半天劲才能缓过来。苗家姑娘真是不简单,估计颈椎也应该不太好吧!</h3> <h3>  嘎歌古巷中,有各种原生态的表演,古歌堂中表演的都是年近七十的老人了。下午的时间还有婚俗典礼的表演。</h3><h3> 不远处有个大型的表演场,分别有免费和收费的表演,从之前出行看演出的感觉哈,免费表演足以了。</h3> <h3>  我之前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了解甚少,即使是民族风格的音乐,除了很经典的一些曲目外,其他听得也少。在苗寨看演出时感觉苗族飞歌,古歌的表演比较有特色。他们<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主要演奏乐器是芦笙,男子手持芦笙边吹边跳,女生身上的银饰发出的沙沙的响铃声配合着,很是和谐。也有一种特殊的乐器,那就是树叶,一片小小的树叶,能吹出各种曲段,演奏的人看起来毫不费力,真是神奇!</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虽然如此,说实话,当看到侗族</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的表演后,我个人还是更喜欢侗族的民族音乐的,他们的音乐元素要更丰富些。连龙哥都说侗族这个好听,他说侗族他们这个有快有慢,而且随便拿个什么都能当乐器来用,还挺好听的。苗族那个光吹,太闹了!😄难怪侗族大歌如此有名,音乐真的是可以让人产生共鸣的,连小孩子都能感受的到曲风间的不同。</span></h3> <h3>  中午过后,我们便前往肇兴侗寨。这里是18年春晚的黔东南分会场,号称“天下第一侗寨”。感受了前两天商业气息浓厚的民族风情景区,侗寨的原生态气息就让人能静下心来去感受真正的民俗生活了。</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font color="#ed2308"> 汽车需停在三公里外的售票处停车场,停车免费。然后买票坐摆渡车。寨子的公交车随便坐。</font></span></h3> <h3>安静的寨子,没有一个旅行团,多数是自驾过来玩儿的人。</h3> <h3>水里的鸭子好自在啊</h3> <h3>村里的人都会来这个大池子里打水喝。山水是可以直接喝的,村里的人放在池边一个水舀子,上面写着捐赠人的姓名。路过的人谁渴了都能在这里喝个够再走,舀出水来到一边洗手洗脸也都是可以的,但是不准小孩子玩耍等,村里的小孩子们也都懂得规矩,很久一段时间,周围很多孩子跑来跑去,真的不见任何一个过去玩儿水的。谁看到水里都些细碎的灰尘,都会拿着水舀子顺手清理一下再离开。</h3> <h3>小孩子们在鼓楼下耍得很开心哦!</h3> <h3>很多老百姓还在自己染布,我本来想把染布的过程问问清楚,但是无奈他们听不懂我们的话,会友好的给你摆摆手说,不懂的。当然我也听不懂他们的话,只是个别店铺里的老板才会说普通话。但听周围路过的人在一起交流,他们会从江一带侗族都会种植蓝靛这种植物,然后七八月收获了后就用来做染料了。染布的工序也是相当复杂的,又染又晾的,如果想要布料光泽好些,还要加入牛皮水之类的东西。染了一辈子布的侗族大妈,很多手指都是泛着蓝色的。</h3><h3> 尽管大量的染布,但是没有一个人会把污水倒进河里。河水依然很清澈。</h3> <h3>  这个建筑叫鼓楼,是侗族最为标志性的建筑。以往侗族人但凡或是商讨大事,或积聚村民抵御外侵等,都会在这里击鼓召集村民。之后但凡重大的集会或大型活动都会在鼓楼里进行,这里寨子里的人民生活,休闲的文化中心,所以侗族文化又称鼓楼文化。</h3><h3> 我们平时所说的村子,在这里称为团,一个团有一个鼓楼为核心。整个肇兴走下来,我们一共看到五个鼓楼,就是说整个侗寨是由五个团组成的。<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五个团分别叫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一</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圈走下来看完他们每个团的名字不觉感叹,其实中国传统文化继承最好的就是在少数民族了!事实也如此,我们之后去到了好多个村寨,他们都会在显眼的地方写上村规,全村的人都会自觉遵守,不然是要挨罚的。</span></h3> <h3>晚饭,肯定要吃些特色的,到了从江县附近,从江香猪肉自然不能少了!这真的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猪肉了,烤完后瘦肉虽然干但不硬,很酥嫩,肥肉一点儿不腻,吃起来脆脆的。</h3> <h3>  第一次订到没有电视的客栈,“<span style="line-height: 1.8;">害”得龙哥练了一晚上琴😊。</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龙哥叮嘱我一定把这没有电视的这段写进来,说他很伤心,</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以弥补下他的遗憾。我倒觉得没有电视反而清净,在吊椅上悠闲地摇摆,闭着眼睛听听音乐,比跟那俩人叨叨叨叨的自在多了。</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