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ed2308"><b>现代又古典<br></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豪放又婉约</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古老又年轻<br></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安静又热闹</b></font></h3><h3>这些词语来形容北京这座城市,一点都不矛盾,她既有百年古都的沉稳大气,又有国际都市的风采活力。这是北京所散发出来的一种独特的美,这是一种精神。</h3> <h3>北京——就像一种符号印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带着些许疑惑,带着些许期盼,我们走进了首都博物馆,原来冷冰冰的物件里隐藏着温暖的诉说……</h3> <h3>
在大厅左面醒目地立着一个红绿相间的牌楼,上面还用溜金书写“景德街”。讲解员告诉我们:“牌楼始建于明,后北京街道改造拆除保存。2005年,首都博物馆正式开馆时,该牌楼复原后被安放在大厅,“牌楼”的正面还进行了重新绘制,牌楼的背面,则根据“修旧”原则,保留了原貌。一正一反,一面缤纷一面悠远,源远流长的古代文明,日新月异的现代气息被完美的呈现。这难道不就是现在的年轻而古老的北京城的缩影吗?</h3><h3> “景德街”寓含“景仰前辈功勋,推崇先人德行”之意,让我们感受到先人对后辈们的期许。牌楼两侧,几十长的红底黄字的巨幅对联映入眼帘:首善义华天地有大美业道酬精筑梦想,博彩物辉海内存知己奋斗惟勤的幸福。</h3> <h3>怀着敬仰之情在牌楼之下拍了集体合影,讲解员语调舒缓优雅地指向了我们的对面,一个圆柱体的建筑,这就是首博的圆厅。圆厅外面包裹着青铜,倾斜着穿过屋顶,就像一个巨大的青铜器。左边是一个长方形的建筑,外边铺着一块块木板,这就是首博的方厅,南北两侧阐释了“天圆地方”的观点。美轮美奂的“天圆地方”展厅设计思路巧妙地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工艺,在默默地讲述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br></h3> <h3>我们先从五楼“京城旧事”民俗文化展览看起,京城老百姓的生活总是让人期待,它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的精髓。热热闹闹的迎亲仪仗队,喜笑颜开的抬婚轿,讲究的“洗三”接生程序,热闹繁复的拜寿,还有那老北京过年的街头:踩高跷、舞扇、杂耍、舞狮、簪花……原来在那个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的年代人们活得这样有滋味,这样有情趣!<br></h3> <h3>到了自由活动的时间,我却惦记一件事,杨丹丹主任昨天可是专门普及“鹰嘴壶”的故事,我可得先把它找出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发现了,赶快给它拍了一张照。 </h3><h3> 科普一下百度下载的“元青花凤首扁壶”:壶体扁圆,直颈小唇口,浅圈足,底足在沙胎上挂一层很薄的护胎釉。该壶以昂起的凤首作流,以卷起的凤尾作柄,凤身绘在圆形壶体上部,双翅垂至壶体两侧,壶体下部则装饰盛开的牡丹,呈现一种凤鸟飞翔于牡丹丛中颇富情趣的情景。白地兰花,色彩鲜艳,清新雅致,主题突出,更增添了几分艺术感染力。倒水时水会从凤嘴内流出两道,然后合而为一,非常巧妙,是首都博物馆三件镇馆之宝之一。</h3> <h3>就这样,轻声细语,慢慢探寻,仿佛穿梭在时空的隧道:泛着钢绣的青铜器演奏着燕赵的悲歌,温润如玉的瓷器点数着岁月的静好,一个个,一件件……这些历史符号下,是生命的呼吸,是的,只有真正了解它们,才会能更好的了解这个城市。<br></h3> <h3>带着不舍,我们奔向下一个目的地——北京图书大厦。</h3><h3>说起来,自己是非常喜欢置身在书城的,想一想即使不买,闻闻那沁人心脾的墨香,目光所及一双双渴求的目光,都是一种精神的享受。进入后,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总觉它名不副实,同自己城市的书店相比,也不过如此,直到看到这几福图片的时候,我才觉得不同城市的差距之大:<br></h3> <h3>慢慢的走,慢慢的想,不知觉,我们已经走了很远……</h3><h3>北京,读城的路上,有你、有我、有他……<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