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拙记(一) ——饮食篇

亦可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b><font color="#010101"> 别了,可爱的兰州拉面</font></b></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b><font color="#010101"><br></font></b></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b><font color="#010101"></font></b></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em;"> 从落地兰州吃到第一碗面片,就预感此次西北行将要在胃的抗议中度过。大碗面片,碗边蜿蜒出几条油泼辣子,在店小伙“你爱吃不吃”的眼神中,默默地吃下第一口……嗯!麻麻辣辣,还不错,再吃,这味道单调得很难继续刺激味蕾了。为了美好的旅途不被饥饿干扰,更为了不浪费粮食,我强迫自己多吃一口,再多吃一口。但吃到第七、八口时,实在无以为继了。于是在隔壁店里买了瓶酸奶,匆匆逃离了现场。</span></h3> <h3><br></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翌日清晨,同行的伙伴们果断地选择了一家人气较旺的兰州拉面馆。都以为这种在全国各大城市都能露面并立足的西北面食,应该不会太刁难我们的胃。然而,我们还是被这店面的人气假象骗到了。匆匆几口,就赶火车往西宁。大家心照不宣,不评不论不牢骚,可脸上的表情分明写着对这大西北面食的抗拒。</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nbsp;&nbsp; 旅行开启,心情美好激动,我们哪里记得这样的常识——火车站周边的饭馆面馆,它的经营理念往往并不在吸引回头客上。干净、快捷才是他们的关键。至于味道,往往不能代表当地饭食的真正水准。而我们,是带着包括味觉在内的各种感官体验的美好期待来的,自然忽略了这个事实。你说,对这西北面食怎能不小小失落?</span></h3><h3> </h3> <p dir="ltr"><br> <span style="font-size:1.00em;">&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于是,在抵达西宁并参观完第一个景点后,大家毅然选择了吃大米饭。可在这,尤其是景区,却不太容易。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有盖浇饭的店,却只够三四个人吃,端上来的还是冷冷的夹生饭。估计是前一天剩下来的,或许他们压根儿就不知道还有炒饭、蒸饭这样的工序。其余六七人则静然坐于店中等待,只为吃上一碗香喷喷的大米饭。一个小时后,当我们兴致勃勃地准备好好补餐一顿,一开口,也是夹生饭。可大家仍然一勺勺将饭菜平静自然地送入口中。如果是在家乡,这种饭大家肯定是不会吃的吧,说不定还要责问店主几句。可此时,我们却没一个人找店主说此事。或许,此情此境,大家觉得能吃上一碗夹生饭也很难得吧,哪里还有追究的必要。吃完还互相打趣:因为压强问题,高原上的米饭是煮不熟的。是的,煮不熟,自然不能怪店主。即便我们心里知道高压锅是完全可以的。也许,此店根本就没有高压锅吧。</span></h3><h3> </h3> <p dir="ltr"><br> <span style="font-size:1.00em;">&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后来,一到吃饭时,我们就极力寻找湘菜馆。当它毫无影迹,就改而选择川菜馆。每每找到,如获至宝。我们中有一人专负责点菜,青椒炒肉每次必点。尽管根本不是我们要吃的那个味道,但似乎也是这里最能接近我们味觉系统的一道菜了。于是,以后只要他拿谱点菜,我们就会笑着打趣:青椒炒肉……&nbsp; 然后,笑作一团。这样的小插曲,似乎立即减轻了我们的疲劳与不适……</span></h3><h3> </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font color="#ff8a00">偶有一两顿饭菜,如同我们踏上兰州吃的第一碗面片,入口感觉还行,再吃,却总也调动不了我们的味觉记忆。每每吃完,总有一种胃的饱胀和身心的空落相交柔的尴尬无奈。以至于接下来的几天,我总是沉默于这样的一顿顿饭菜。不是安静上车继续观景,就是在宾馆木木地躺着。躺着躺着,思维似乎也被拘禁了。白天旅途中那种种景色明艳、那次次心儿雀跃、那汩汩思辨清流,还原不成一字半句……</font></span></h3><h3> </h3> <p dir="ltr"><br> <span style="font-size:1.00em;">&nbsp;&nbsp;&nbsp;&nbsp;&nbsp; 说实话,我有点焦灼于这样的行走了……</span></h3><h3> </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span></h3><h3> </h3> <h3> 可笑的是,原因竟出在味觉系统的失衡上。我开始奇怪于一个人味觉的满足,竟对身体其它机能有着如此大的影响。也第一次体会到,酣畅淋漓地吃上一顿,除了是身体正常的能量补充,也是生命中精气神的重要补给。如果不是抗拒在这大西北的味觉谱系之外,我又何以知道,吃对于人们精神的重要性。此时才深刻地意识到,平日里吃到的一粥一饭,一羹一菜,无一不是脚下那片土地深情传递给我们的情意绵长,无一不是头顶那片苍穹倾情传输给我们的精神食粮。那片天地送给我们特有的食材,开发了我们特有的味蕾体验。那些食物与我们的身体已共同设下特有的味觉密码。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的身心已烙上它们的痕迹,短短时间,我们如何能习惯这种种“西北味道”!<br></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nbsp;&nbsp;&nbsp;&nbsp; 在身体和心理频频发出抗议的时刻,大西北悠悠历史长河中,那些踽踽独行的高大生命连连浮现……他们披星戴月、风尘仆仆,即便衣衫褴褛,目光却仍然坚毅。他们执着地用脚步丈量这戈壁茫茫,用汗水浇注这黄沙漫漫。我不禁悠悠冥想,在他们需要对抗的所有艰难里,有没有包括这种味觉系统被打破的身体困苦和思维困顿?如果有,那又何以写下那些历史的辉煌和壮丽?西部道路上那些穿过历史烟尘依旧熠熠生辉的名字在我脑海一一回响……玄奘、昭君、张骞、文成公主、霍去病……于是,我开始对这内心抗拒的“西北味道”慢慢释怀开来,思绪也似乎随之自由起来……</span></h3><h3> </h3> <p dir="ltr"><br> <span style="font-size:1.00em;">&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吃了几天米饭后,有人提议还是改吃面食。北方人做面食毕竟比做饭菜要拿手些。况且,入乡随俗,充分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才能领略旅游的真谛,感受旅游的真正乐趣。于是,我们的米饭战略又转向了面食方针……</span></h3><h3> </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nbsp;&nbsp;&nbsp;</span></h3><h3> </h3> <h3>  接下来,我们尝试着吃各种面食,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见识到了各种西北食物的庐山真面目,忧的是入乡随俗并非易事。什么炮仗、炒面片、羊肉泡馍、羊肉夹馍、牛肉面,羊肉面、新疆拌面、凉皮、馕,我们什么都尝,各种小吃水果,如熟青稞、烤土豆、新鲜枸杞、八宝果、牦牛酸奶也是一概不拒,真真是开启了味蕾的大体验模式。</h3><h3> <br></h3> <h3>  这其中,最颠覆我味蕾记忆的要算牦牛酸奶了,那乳黄鲜嫩的表层浮出两三个金黄的油晕圈,吃进嘴里酸酸甜甜清凉可口,可紧接着一种奇怪的咸味儿紧随其后强势进驻。这时,你会有一种欲吐不能的尴尬。因为它的酸甜滑腻是很好入口的,当你意识到咸的违和感到来时,似乎又不好随口吐出。就这样,像举行一个庄严的仪式般,我勒紧眉头吃下了大半杯,也算体验了藏民和回民们那奇特的味蕾感觉。<br></h3> <p dir="ltr"><br> <span style="font-size:1.00em;">&nbsp;&nbsp;&nbsp;&nbsp;&nbsp;其中,馕是让我伫立最久的一种食物。它外表金黄,形似一个十四寸的大蛋糕,没有奶油,还有点硬。听说它耐储存,随便可以保存一个礼拜,往往够一个庄稼汉子吃上一天。几个天津来的大妈和我一样好奇,左问问,右看看。年轻憨厚的老板一边微笑着回答,一边悠悠地给顾客递拿着馕。虽然他的话语和表情完全没有推销的痕迹,但短短时间他却陆续售掉了带来的大部分馕。吃过早餐的我在旁边站了很久,在我们的车子即将开过来时,终于战胜犹豫,迅速买下一个大大的。刚提上车,伙伴们几乎笑喷。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笑成这样,但现在想起那个场景来,我也会忍不住笑出几声来。后来我掰开来吃,分给每人一小点,大家发现它粗硬又干涩,很难下咽,根本就不适合我们南方人细小娇嫩的咽喉。</span></h3><h3> </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  直到在美丽动人的祁连县一个清真早餐店,吃到了一碗蒸汽兰州拉面,西北的面食才真正占据了我味蕾的一席之地。一大碗热乎乎的汤,洒一层切得细细的大葱和香菜,牛骨头汤和大葱香菜的荤素清香相融相合,只一闻,便扑鼻。忍不住先喝上一口,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粗细均匀的兰州拉面柔柔地躺在汤里,配上一两勺油泼辣子,只要吃上一口,拉面的劲道、牛肉的细嫩、葱花的清香、油泼辣子的麻辣,顺着汤的热乎,全进驻到了口里心里,瞬间满足了我的味觉需求。迫不及待地,几口面来几口汤,吃上几口,竟发现里面还藏着几小片白亮通透的酸萝卜。就这样,酸甜爽脆的感觉在不经意间,也加入这碗美好和谐里来,让这一份看似简单的兰州拉面的味道变得更丰富、更绵长、更爽畅……</span></h3><h3> </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 可是,在此之前,我总是以为西北人做食物太过于随意,以至于各种食品都有点粗糙、简单。在我们南方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烹饪宗旨下,他们做的食品自然很难登入我们的味蕾门槛。同时,东北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习惯,他们也是没有的。所以,单单从饮食文化来看,我对西北人是有点不以为然的。后来发现,因为青海回民较多,街上到处是清真餐馆。而这里,忌吃猪肉,也忌烟酒。当我亲眼见到作为穆斯林的他们这种敬畏心时,对他们的敬重感便油然而生了。</span></h3><h3> </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不得不承认,今次这碗兰州拉面,去除了我对西北面食做法简单、味道单一的偏见,也进一步增加了我对大西北的认识和了解……</span></h3><h3> </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 由于气候、物产、风俗习惯的不同,长期以来,他们在饮食上形成了他们的风味。虽然辽远的西北没有天子脚下的富裕,做不出满汉全席,也没有沿海地区的天时地利,不能集中西风味为一体,但从他们的饮食文化中彰显的低调、含蓄、内敛和实在,也足以见出他们的性格标志。或许,他们缺少我们南方人的精明,也没有东北人的豪爽,但他们心有皈依,自有方寸。当你看到一碗简单的面食,以为用料简单,做法粗糙时,我要纠正你的错误想象。他们烹制的精细不张不扬,绝不像南方人餐桌上的各色小蝶,让人一看就觉得精致丰富。因为,他们的精细可能附着在用心熬制的一碗牛骨汤里,或几片不露声色的酸脆萝卜上。关于这一点,有图可证。那天,我无意从一个擅长做面片的面馆厨房经过,发现他们的案板上整齐地摆放着不下四十个大小一样的钢盆,里面装着各式配菜和佐料。当时我真是大吃一惊,立马拍下那个豪华的阵容。只是做一碗面食,他们却要用到比我们多出几倍的配菜和佐料,这实在让人意外。我们南方人怎可以自以为是地从他们的饮食就评判出他们性格懒惰粗疏?</span></h3><p dir="ltr"><br></h3><h3> </h3> <h3> 他们也不喜大块大块地吃牛羊肉,更不搞什么烤全羊的噱头,只是把仔细烹制过的牛羊肉切成片,就着面条或馍馍吃。大碗大碗的面食,绝不假装矜持;小片小片的牛肉,绝不佯装豪气; 细碎均匀的大葱和油泼辣子,绝不标榜粗犷。他们就是这样自自然然,刚柔自在、方圆自通、分寸自守。<br></h3> <h3>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国素来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 大西北的饮食以面食为主,味道上占了个咸和辣,基本上和我们湖南人相似。比起江浙菜的醋酸味儿,比起内蒙古的肉腥味儿,比起粤菜的零辣味儿,我想,我更能接受西北那咸咸又辣辣的兰州拉面和肉夹馍吧! &nbsp;&nbsp;&nbsp;&nbsp;&nbsp;<br></h3> <h3>  后来,在延安,尤其在西安,吃到了更多的特色小吃。什么豌豆黄、醪酒、锅贴、凉皮等,还有一些甚至说不上名儿,或者写不出名的小吃,但烙上我味蕾记忆的首推那碗兰州拉面……</h3> <h3>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离开西安的前一天晚上,躺在酒店已经九点多的时候,我心里隐隐感觉似乎还有某个仪式没能完成。瞬间反应过来——我应该再吃一碗地道的兰州拉面,将这美好的记忆再留驻!于是,点单支付,立马搞定。快到半夜,我等来了这可爱的西北味道,也开启了夜吃长肉的疯狂模式。我想,多年之后,我定会许多次想起,在西北之行要结束前一个晚上,在夜深人静的古都酒店,我让自己开启了一场疯狂的味觉体验。在这之后,带着对兰州拉面的无限回味,带着对西北同胞的了解认识,带着极大的心理满足,欣然归来……<br></h3> <h3><br></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返程的飞机起飞后,我紧盯着窗外的一景一物,思绪颇多。尤其深感此次西北行首先是一次南北饮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它真实地记录了我了解、接纳西北饮食和地域等文化的心路历程。</h3><h3><br></h3> <h3><br></h3><h3> 辽阔美丽的大西北啊,我对你还有有太多的欣赏与留恋;古韵盎然的大西北啊,我对你还有太多的好奇和向往!离去的时刻,唯有在心里向你频频挥手:</h3><h3> </h3><h3> 别了,可爱的大西北!</h3><h3><br></h3><h3> 别了,可爱的兰州拉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