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迎春美如画——回854农场掠影

知音

<h3>  迎春,祖国东北边陲的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小镇,以至于在中国版图上都找不到它,可它却拥有一个美丽动听而富含人文色彩的名字。五十年前,我们就来到了这个边远小镇上的854农场。</h3><h3> 当年的迎春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啊!贫瘠、荒凉,就是场部,也没有几幢像样的房子,砖瓦盖的矮平房就算是最好的。一个小站、一个邮局、一个商店、一个礼堂,就是记忆中迎春的全部。当年没有照相机,所以也没有留下老照片。</h3><h3> 经过五十年的沧桑巨变,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如今的迎春已今非昔比,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现代化的小城镇,与城市已没什么两样。<br></h3><h3> </h3> <h3>  蓝天白云下,“迎春欢迎您”的地标高高矗立在路口。宽阔公路伸向远方,幢幢楼房鳞次栉比。</h3> <h3>  主干道路口, 是农场的迎春宾馆。</h3> <h3>  现在农场的部分机关在此办公。</h3> <h3>  场部一条条宽阔的街道两旁,一幢幢色彩鲜艳的楼房鳞次栉比。</h3> <h3>  路边的一栋栋小别墅吸引眼球,让你疑似走进上海的某个高档别墅区。</h3> <h3>  这是原来团山小区在迎春的别墅,真是高大上哦!</h3> <h3>  广场边的楼房建筑略带欧式风格。</h3> <h3>  迎春有了公交车,还有了出租车呢!</h3> <h3>  有了公交车,交通出行更方便了!</h3> <h3>  迎春的休闲广场,宁静而美丽。</h3> <h3>  树荫下休闲歇息的老人。</h3> <h3>  清晨的迎春,所有的一切都沐浴在美丽的光影里。</h3> <h3>  美丽的建筑倒映在体育中心的玻璃幕墙上。</h3> <h3>  熟悉的北山公园,又辟出一条平缓的上山小道,踏着石板碎石铺就的小径,穿过密密的树林,缓缓上山也不觉累。</h3> <h3>   蜿蜒的小径穿过树林,伸向密林深处,走在林中凉爽无比。</h3> <h3>  北山林中曾有过我们青春的足迹,现在再来找找当年的感觉。</h3> <h3>  登上山顶极目远望,远处一片红顶房子是以前的砖瓦厂。</h3> <h3>  更远处的白色房子是原11连,现在是现代化大粮仓。</h3> <h3>  原来野草丛生的北山,已变成美丽的北山生态公园。</h3> <h3>  下得山来,山脚下的原854农场场部办公室依然还在,但已人去楼空。站在这里留影一张,作为永久纪念吧!</h3> <h3>  来到原修配厂家属区,转悠了半天,已找不到原来的模样。那一排排矮平房变成了色彩鲜艳的楼房,楼房门前停泊着一辆辆轿车。</h3> <h3>  我们 脚下站立的地方,就是我的北大荒小屋原址。现在,承载着我们青春记忆的小屋已难寻踪影。代之而起的是一排排漂亮整齐的楼房。每次来,我都会默默站在这里发呆,我好想我的小屋!</h3> <h3>  还好我还留有当年借人相机拍摄的几张小屋老照片。我的北大荒小屋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这是1975年5月我们成家后,单位分给我们的一间砖瓦房。我们在这里度过了婚后四年艰苦而快乐的时光。</h3> <h3>  家门口,精心伺弄的小菜园生机勃勃,品种众多。</h3> <h3>  豆角大丰收,吃不完晾晒豆角干。</h3> <h3>  儿子就出生在小屋的土炕上。</h3> <h3>  不到一岁的儿子在家门口的柴火垛上嬉戏。</h3> <h3>  如今,在新楼房包围中的矮平房还在不断拆除中。矗立起来的是新楼,留下的是永远的记忆。</h3> <h3>  农场的“双老活动中心”,宽敞明亮,各种设施应有尽有,老干部、老职工在这里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享受着颐养天年的晚年生活。</h3> <h3>  农场文化中心及广场更是各种文化活动一应俱全。</h3> <h3>  门球馆</h3> <h3>  露天篮球场</h3> <h3>  文化中心门前宽阔的台阶,成了天然的看台。</h3> <h3>  夕阳西下,人们涌入广场,各种群众性文艺活动精彩纷呈,如火如荼。</h3> <h3>  暮色降临。山城夜景美如画……此时的休闲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在这里尽享休闲和快乐。</h3> <h3>  华灯初上,流光溢彩,灯光勾勒出美丽的线条。啊,854的夜晚美如画!</h3> <h3>  如今的学校已成为花园般的教育园区。一幢幢漂亮的教学楼,教育设施齐全。真不敢想象,当年那简陋、艰苦的学校,会变得如此美丽!</h3> <h3>  教育园区的一角。我作为曾在这里工作过六年的知青教师,由衷地为学校的巨变感到兴奋和自豪!</h3> <h3>  宽阔的操场,大红的塑胶跑道,已今非昔比了。记得当年开个运动会,还要全体学生到操场拔草,清理场地呢!</h3> <h3>  农场的“北大荒集团”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建设。</h3> <h3>  发展现代机械、现代耕作、现代科技、现代田园</h3> <h3>  </h3> <h3>  喜看北大荒,变成中华大粮仓。</h3> <h3>  现代化的米业集团</h3> <h3>  请把手机横过来看哦!</h3> <h3>  通过大型传送带把粮食输入粮仓。站在几千吨稻谷前,人显得好渺小哦!</h3> <h3>  请横过手机看。</h3> <h3>  走进854农场场史馆。</h3> <h3>  一代知青的奉献被写入854场史,我们为之自豪。五十年的巨变啊,如今现代化的迎春大地上,有我们的青春和汗水,留下了我们芳华岁月的足迹,我们为一代知青的奉献倍感自豪。</h3> <h3>  是的,自1956年起几十载,数万名老铁道兵转业官兵、知识青年及荒二代,战天斗地,披荆斩棘,“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孙”,将854桓古荒原变成了今日大粮仓。这是历代854农场的领头人。</h3> <h3>  场史馆里彩灯闪烁的远景规划图,吸引了我们。作为把青春留在了这里的知青,我们对854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我们衷心祝愿854的明天更辉煌!祝福854的父老乡亲们生活更幸福、更美好!</h3> <h3>  回农场短短几天,只看到农场变化的冰山一角,但已经令我倍感惊喜和自豪。</h3><h3> 五十年的变迁,我们知青已从风华正茂走向衰老,我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再回去。但不管怎样,迎春——我的第二故乡,我永远深爱着你!你是我永远眷恋的地方!</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 ">(于2018.8.18)</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文字\编辑:知音</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摄影:知音 祥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