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绛传》有感——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曼妙人生

<h3>  一场初秋的小雨,将炎热留给夏天去慢慢回忆,天气渐渐变得凉爽宜人。聆听着婉转悠扬的钢琴曲,轻轻合起央北编著的《杨绛传》的末页,眼眶里还噙着温润的泪花。用四天的时间用心读完这本传记,被杨绛的才华和人格深深触动,沉浸其中……<br></h3> <h3>  早年在师范毕业后自修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了对文学作品有更透彻的分析,我常去新华书店租借或买一些自己喜欢的文学书籍,其中就有钱钟书先生所写的《围城》,后来被改编为电视剧。当时还不知道杨绛就是文学巨匠钱钟书的夫人,真是孤陋寡闻。“围在城里的人都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抵如此。”杨绛写下的这句话成为很多人描述婚姻的比喻,婚姻是围城。或许时代更迭,信息化洪流中的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自己。反观杨绛与钱钟书的婚姻,在抗战八年里,最艰苦的时期,两人即便相隔千里,仍旧不舍不弃,成为彼此最坚实的依靠。她的荣耀里有他,而他的荣耀里有她。这一路,风风雨雨,跌跌撞撞,他乡异国,相扶相守,早已爱对方多过于爱自己。直到那一刻,从我想要你懂我,到最后我想要你不懂我,只因怕你担心太多,付出太多。两个人的爱如果一定要用一个恰当的词去形容,不是坚守,不是奉献,不是娇惯,应该是相融。“初读不知书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杨绛先生的终身职务和最响亮的称号应该是“钱钟书夫人”,两人可谓是所有夫妻的楷模。生活中的钱钟书可不是个“二百年三百年才一见”的大才子,可能只是个生活中的“低能儿”,杨绛回忆自己生孩子住院期间,钱钟书一会儿将家中的墨水瓶打翻,一会儿又将台灯弄坏,但杨绛总是像哄孩子似的告诉他没关系“不要紧,我会洗”“不要紧,我会修”,就这样,在杨绛出院回家时,竟然尝到了丈夫亲手为她熬的鸡汤,一想到这样的画面,好暖心。只有互相扶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婚姻才会长久。倘若非要钱钟书拿出一句誉妻的话,那必然是说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前半句是爱,后半句是敬佩与欣赏。</h3> <h3>  杨绛,又名季康,自小聪明可爱,成绩优异,表现出众,家庭教育氛围浓厚,可谓书香家庭出生。被读者喻为“开在墨香里的兰芷”,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又将种子落入土里。父母的家训就是:如果有钱,应该让孩子受好的教育。杨绛所理解的“好的教育”是“首先要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1935年的杨绛与钱钟书先生结婚,之后两人一同到英国留学,后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钱瑗”。杨绛由一名大家闺秀、学富五车的才女,逐渐降为心甘情愿的“灶下婢”,一方面支持自己丈夫的事业,另一方面又致力于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并以在吃苦中学会了不少本领而引以为豪。到了“文化大革命”时,面对抄家、批斗、羞辱、剃阴阳头等,杨绛经受过种种的精神和身体的折磨,她依然不畏恐惧,坦然地面对痛苦,甚至心平如镜。即使到了50多岁,夫妻双双被下放到农村,被列为“接受工农兵殖民地教育”的改造对象,依然那么从容。在她80多岁高龄时,两年之内痛失丈夫与心爱的女儿,老人依然表现得那样坚强,只将内心的思念与孤独化为一股向上的力量,有念想地活着。用杨绛先生的话说“我觉得在艰难忧患中最能维持的品质,是肯吃苦。因为艰苦孕育智慧;没有经过艰难困苦,不知道人生的道路多么坎坷。有信念,就像老百姓说的:有念想。”在杨绛的心中,痛苦只是暂时的,泯灭人性的生活、被颠倒的世界也只是暂时的,这正是来自于她自己的念想以及对曾创造灿烂文化的优秀民族的深深的自信。</h3> <h3>杨绛的作品很多,应该说她的出名比丈夫钱钟书要早,杨绛先生写的几个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等早年被搬上舞台后,钱钟书在文化圈中被人介绍为“杨绛的丈夫”,为此,有时钱钟书不太愿意陪妻子去看她编写上演的戏剧呢,这个中趣味,相信只有他们夫妇才能品味吧。之后,由于生活所迫,杨绛以翻译作品为主,当然这中间也写散文、杂文等,直到70年代末重又开始业余创作短篇小说《小阳春》、《事业》等以及长篇小说《洗澡》和续篇《洗澡之后》等。96岁写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这是一个耄耋老人独自在生命的“边缘”,面对死亡,探讨“生、老、病、死”这一人生规律,思索人生价值和灵魂有无的作品。《杨绛文集》共八卷,其中不乏有很多精彩的散文、杂文,如《干校六记》,从衣食住行、同志友谊、夫妻之情等琐事中反映知识分子于“文化大革命”中在干校的劳动生活,具有“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格调;散文随笔《我们仨》是基于女儿钱瑗在病床上未写完的一篇文章,最终女儿未完成的心愿由93岁的杨绛执笔完成,杨绛先生以梦幻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打动人心。杨绛先生的作品语言沉定简洁,朴素中透着本色的绚烂华丽,灵动有生机,安静不古板,活泼不浮动,可谓是静中有动,动还是静。 杨绛先生那些闪光的思想、灵动的文字打动了一批又一批热爱她的读者,重温她的文字,即使在有雨的初秋,始终感觉温润如玉。 “我们人有两部分,一是看得见的身体,一是看不见的灵魂。这不是迷信,是不可否定的事实。”“灵性良心人人都有。经常凭灵性良心来克制自己,就是修养。人的本性里有灵性良心。” <br></h3> <h3>  杨绛先生这些闪光的思想带给我们以启迪与思考。我想只有阅尽人间百态,看穿世间繁华的人才有如此的智慧。先生的每一句话都是那样的朴实无华,语重心长又通达人生,让人刻骨铭心。   </h3> <h3> 纵观杨绛先生的一生,给我以洗礼、以警醒。作为一个独立于世的人,我们应该汲取她内心的那种强大,那种平和,无论身处顺境亦或逆境,都应该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把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喜、怒、哀、乐都当作上苍给我们的最好的安排,从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寻求生活中的喜剧,坚定自己信念,有念想地活着。我们应该每天做点有意义的事,譬如多读书,提升自己的品味,多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发自内心的,不为外在的浮名和利所困。作为一名女性,在工作和生活中同时扮演多种角色中,要对自己有很好的定位,女性最起码得独立、自强,不要依赖于任何人,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生活情趣,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不必过于纠缠不相干的人际关系网中,思想自由。 </h3><h3><br></h3> <h3>如今,百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安静地离开了我们,但是斯人已逝,精神永存。用朱光潜先生的话说“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杨绛先生的一生可以说是完满地完成自己作品的一生了,她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值得的,也是令后人敬仰的!</h3><h3> 在这个静寂的雨夜,再次怀念这位不卑不亢、静怡勤奋的文学巨匠——一朵开在墨香里的兰芷,一位最贤的妻,最才的女!</h3><h3> </h3> <h3>图文编辑:曼妙人生</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