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校本课程,落实核心素养

<h3>八月十一号下午,我县上百人的一线教师团队前往河南师范大学进行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修学习,我有幸也成为这一团队的一员。五天的培训既是学习的过程,同时又是自我反思的过程。什么是课程,什么是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我们要开发什么样的课程,我们又能开发什么样的课程,通过五天的学习我们对于课程、校本课程有了更深刻的识。这次研修学习活动将为濮阳县的课程研发提供理论和技术的支持,这些老师将成为我县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领头雁。</h3><h3> <br></h3> <h3>首场报告是北京教育学院闫新全老师的巜中学教师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分为四个部分。</h3><h3>一、课程的意义和价值。</h3><h3>二、课程的途径与方法。</h3><h3>三、课程案例的分享。</h3><h3>四、课程开发的深度思考。</h3><h3><br></h3> <h3>下午是宋晔教授的《核心素养基础教育的时代选择》。</h3> <h3>晚上,卜彩丽老师把我们带进了神奇的信息技术世界,从她那里我们了解很多对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用的网站,每位教师都需要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将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入我们的教学中。<br></h3> <h3>第二天,冯教授针对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给我们进行了细致解读。让我们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并非社团活动、更有异于校本课程,然而却是培养孩子应用能力、创新意识、思维开发的法宝! <br></h3> <h3>十三号下午我们可亲可敬的班主任——侯新杰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不同的典型案例,阐述了课程开发的内涵及重要意义。</h3> <h3>任侯新杰教授从六个方面对程课的开发与实施做了解读,使我们对校本课程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br></h3> <h3>  十四号上午,我们认真聆听了陈运保博士关于《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的讲座。<br></h3> <h3>陈老师结合案例和我们的教学实际,指导我们如何搞研究。如果写论文,如何进行课题申报与结题。</h3> <h3> 使我印象最深的是陈老师整个授课过程中,其中始终贯穿了一个词-—实证法。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并告诫我们尽量少用与之相对应的方法——思辨法。这种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br></h3> <h3>十五号上午,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的孙红保博士来给我们做专题报告《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br></h3> <h3>孙主任以案例分析为引导,现身说法,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如何确定教学目标。给我们今后教学拔开了迷雾,提供了法宝,指明了方向。<br></h3> <h3>下午北京市丰台区二中的常作印老师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报告《校本教研与课程开发》。 <br></h3> <h3>常老师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了精彩报告: 一、校本教研与专业发展是什么 二、为什么进行校本教研 三、“校本教研”的基本要式素 四、怎么办?如何进行校本教研及校本课程开发。<br></h3> <h3>珍贵而短暂课程培训即将结束,在最后的课堂上老师们把自己的感悟进行分享交流。班主任侯教授做总结发言。 <br></h3> <h3>通过五天的培训对于课程、校本课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次学习将为濮阳县的课程研发提供理论、技术的支持。课程研发将促进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