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劉金民,堳坞草堂,漢族,陝西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人,與阿房為鄰,筆耕不輟,幾十年如一日。擅長文学、漫畫、隸書,草書,隸書取法曹全、張遷、乙瑛,好大王碑渾厚方正之間亦見逸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現任、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北京人和書畫院创作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陝西弘扬漢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会长、副秘书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陕西省漫画协会会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西安市书法家协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西咸新区书法家协会会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西咸新区作家协会会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西安同仁书画院副院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西咸新区摄影家协会理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群艺文化娱乐协会秘书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作品深受社會各界好評,並被多家藝術機構收藏。</b></p> <h3></h3><h1><font color="#167efb"><b>《过事》</b></font></h1><font color="#167efb"><b>
在关中农村,无论红白喜事,主家都会在自己大门口,搭上一个大棚,需要几间,一般根据主人事过的大小而定。有的地方不搭棚,在街上摆几十桌酒席,爱好的不但搭棚,还有铺红地毯的呢,主人都是邀请有名的厨师和服务队。这里,我主要讲的是红事,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喜事。
过事前一天晚上,主家首先要请乡党吃饭,设立执事和总管。一般总管都是村里有名望,会安排料理事的人,帐房先生是村里能写会算的精明人。还有烧茶炉供开水的要好几个人,其他人各司其责,把自已的事做好就行,否则总管就要骂一番,主人也会不高兴的。
七八十年代过事,娶媳妇需套一挂马车或牛车(骡子可不能套,有讲究的),车夫把马好好收拾一番,身上皮毛梳理光顺,黑里透亮,马头上扎一红缨子,再挂一个响铜铃,好听又好看!马要精神还要乖巧,百里挑一的良种,要不然受惊了,那就麻烦了。招待客人,一般酒席是四道凉菜哨子面,有的地方吃一顿饭,还有地方吃两顿。
记得我小时侯,大约七八岁,隔壁老王家给娃结婚,前晚乡党要随礼(行情、随顺子)我妈在家翻了半天,才拿出了一个画张,画面已记不清了,大约也就文革时期宣传画吧,我捲起就去隔壁家行情,走到门道就有几个礼房先生在桌前坐着聊天,我把画递上登记姓名,等第二天坐席。这时正好执事们在吃饭,看见席上的饭菜馍馍肚子就咕咕叫了,咱也不懂规矩,就直接坐到大人执事席上吃饭。那时候席桌上摆四个小碟,一个胡罗卜丝、二个青菜和豆芽,一般只看不能吃,前晚都是主人家碎娃(小青年)端盘,端着一个旧木制四方红盘上放着几碗米汤稀饭,还有馍馍,大人们还和我开玩笑,娃娃多咥几碗,那时候不知道前晚不待客,当然也不知道羞(不好意思)。有些婆娘和小娃由前天晚上到第二天在家不吃饭,就等坐席一顿咥饱,能耐上一两天更好,那时确实穷,家家粮食接不上来年夏粮,有办法人骑上自行车到迁东镇买粮,我也和村里乡党一块去买过,有邻村人笑话说我村粮食关系在(渭河北)河北。
媳妇接回来啦,娃娃们先兴高采烈地欢呼起了,远远看到一个马车搭着席棚,坐着新娘和送亲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车到门前由执事中胆子大专业点的人放炮,噼里啪啦响个不停、震得人耳聋,烟尘雾罩的满街都是火药味。这时候孩子们已关上老木透缝的大门,不给份(红包)不开门。
嫂子笑容满面的从屋里出来迎亲,端一个红色的洋瓷盘子,里面放着糖果瓜子和红包,先迎新娘再迎新亲拿嫁妆的近亲家属,给新亲份子少了,人家还不下车,嫂子好话说了一大堆,才好不容易把新娘新亲迎进屋里,陪新亲的二位执事和亲戚长辈,赶忙递烟倒茶热情招待,送亲的人也不好意思再为难主人家了。
午时,结婚典礼开始,七八十年代没有象今天什么婚庆公司和司仪,都是村里爱谝闲传口才好点的能人,就是不会幽默也要把婚典项目念完,放一个开席小鞭炮,正式开席。四道程(四道菜)和哨子面,饭量大的人吃三五碗没问题,那吃的汗流满面、淋漓痛快。
以后,生活条件慢慢变好了,席口也变成八围一(八围一是:四荤四素中间一盘甜饭)。还有富裕一点的人家,吃地十全和十二件子(十全是:六荤四素,有四荤六素不等。十二件子有六荤六素八荤四素)。后来有个别先富起来的人,为在村里乡党面前给自己争个面子,给娃结婚吃的十三花酒席(十三花在上正菜前有干果油炸品共上十三个碟子,先是下酒菜后边正菜有十全的,有十二件子的合到一块叫十三花)。那在方园几十里可传疯了,不得了,人人羡慕。
七十年代后期,政府倡导婚姻时尚,不用马车和拖拉机了,新娘新郎还有女方送亲的都骑自行车,带上大红花,那气氛也很热闹又好看,省钱又环保。八十年代以后,有办法的人才用汽车,我是83年通过熟人用乡政府客货两用车接亲的,面子也不算小了。
改革开放后,在这几十年里,人们的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娶媳妇可讲排埸了,在过去想都不敢想,普通老百姓给娃娶个媳妇少则十几万,爱好点需二三十万,土豪给娃结婚几十万到百万不等,那席口也非常讲究,最少也得十六个菜以上,烟酒都是高档的,土豪一般都在豪华大酒店招待客人。村里能省点钱,热闹人多,坐席的拖家带口全家来图个人气,主人还高兴。目前随礼小则壹佰元至伍佰元,还有几千的不等。
如今农村文化生活变化也很大,谁家有个喜事,村里有专业锣鼓队、歌舞队等助兴,好不热闹。大门上红纸金字大对联,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气氛,也体现了农村文化生活普遍提高。洞房那是最温馨的地方,当然对联内容也不一般:明月清风长作伴,高山流水永相知,横批:洞房春暖。主人很讲究,就连后院厕所也有对联:来时百步紧,出后一身松。横批一个字,爽,还有敬先祖台,侧门,厨房,就不一一说了。
八十年代前后,闹新房的乡党伙伴们,一到晚上在家里坐不住早早就去了。就是大冬天,围观的男人们也觉得心跳脸红,正如著名作家莫言在《酒色赋》里一针见血,不回避,不躲闪把男人说到骨子里去了。耍新房的那些门门道道和怪招,整的新郎新娘哭笑不得,还得陪着笑脸,不然整的更惨,个别光棍还想借机使坏,新娘也不敢叫喊,只能忍受。有的新郎也用怪招,天黑前,用八号铁丝,把裤带扎成死结,急得那些耍新房的小伙子们也没办法。
而今过事都现代化了,有婚庆公司,不管在村里办酒席,还是在酒店办婚礼,都体现着现代文明和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总之,要珍惜这美好的时代,感谢党和人民创造了安定和谐的社会,使老百姓幸福美滿,安居乐业。
<br></b></font><h3><font color="#167efb"><b>劉金民 写于2018年8月2日</b></font></h3> <h1><b>游古道</b></h1><h3></h3><h5><font color="#010101"><b>(原创作者:刘金民)</b></font></h5><br><h3><font color="#010101"><b>你说这天气怎么了,就象瞎婆娘的脸色,说变就变昨天还风和日丽,今就下起了雨,下雨便是农民的礼拜天,既然没事,咱就聊聊,不聊前天也不聊明天,就聊一下昨天。
群主约同学们去春游秦楚古道,咱没有去过,不是咱去的地方少,而是咱这人懒,总以为看景不如听景再说爬山也累又晕车。所以一般不出门,在陋室里喝喝茶,看看新闻,还能照看厂里生意,我的办公桌和写字桌对着门和窗,一眼就看到车间西头了,工人干好干坏都在咱视线之内,一天的日子也过得悠闲自得。可是,昨天的游玩却让我有了意外的收获。
先说秦楚古道(秦楚古道)是现今的名谓,尚无数年,这样叫是显得有气势有古味。五十年代这儿被称为(西康驮运路),直到八十年代,仍然是百姓去省城的道路。安康春秋战国时属楚国,故曰"秦楚"古道,但按照建于南北朝562年(县志)的说法,楚又何在?这样的名称有点显牵强了只能认为以前有此古道,562年整修又有记载。咽喉要道兵家必争之地,故又叫盘营,过去那个关口不扎兵呢?现在都想挣钱难免胡乱宣传,嘿嘿……还有一种说法,古道是子午道的一部分,楚汉之争魏延伐魏曾经此过。吾幺时间考证那屁事,时有误差,子午道其实是汉中(而非安康)进入长安的道路。象三国演义说的不一定准确不足为信,跟咱一样有时胡谝。准确是这条古道是古时商贾贸易的近路,开始谁修不知是那个朝代,但南北朝时修过,盛行于唐。咱又不是学者,也无需去考证,但确实身临其境感受了一次古道,领略了古人的智彗。
有经历才会有感受,只说同学们个个精神可嘉意志坚强,吾确感到惊讶,那乱石铺就的道路弯弯曲曲,时上时下时陡时险曲径通幽。半途我都有点泄气不想爬山了,可看到群主(昨天腿还有点问题)和周老师(身体才恢复)意气风发坚持走在最前面,董事长也了得,帮同学拿着行李还精神百倍,特别是几个女同学个个棒,哎....我只好硬着头皮跟在她们后面边走边聊,时而拍照,时而高歌,欢声笑语回荡在山谷深处,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山顶。我们坐下来一边休息一边沐浴着山顶的风光,别有一番风味,我悠闲的翻阅着照片,其中有一张是明翠同学摄影,可能是我视觉上出了误差,我把它叫做视觉出轨,你看我的那个表情给观众以很大的想象空间,您想啥就是啥我看象个小偷,反正咱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让读者评论去吧!总之大家能登上顶峰就是胜利,征服了大自然,也征服了自已。所以我以钢笔叙述,感谢大家,话有点多了,说写短文,还是写的有点长,内心要说的话太多太多了……不能一一叙述。
好了,题目咱就叫(游秦楚古道)吧?以表感动之情!
</b></font></h3><h5><font color="#010101"><b>陋室主人写于2017.4.19日,寒舍漏雨之时。</b></font></h5> <h3>秦岒南北分水岭留影</h3> <h3>《砸鍋》</h3> <h3>原創手繪《砸鍋》</h3><h3><br></h3><h1><b>《砸鍋》</b></h1><h5><b>(原創劉金民)</b></h5><h1><b><br></b></h1><h1><b>在我很小的時候,大约也就是70年代吧,那时候听村里人说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我村南头有一户人家,老俩口常常为一点点锁碎事吵架骂仗,这可能也是咱农村很多人的一种娱乐生活吧。七十年代文艺活动又少,又没电视微信之类,我们全大队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每晚架在大队部门口,吃过晚饭村里人早早拿着小凳子占一个好位置,聊着天在等专人开电视呢!农闲时,村里人三五成群坐在街道碌碡上,有的老汉小伙子圪蹴在自家门墩上。聊聊谁家小媳妇腰细勾子大,还有那个大……哈哈, 不说了。乡党们甭胡想,其实就脚大,在封建的旧社会女人都裹小脚,解放后提倡男女平等,都是大脚女人了。嘿嘿嘿……</b></h1><h3></h3><h1><font color="#010101"><b>有一天,老俩口又吵架了,你一言,我一语,吵急了就开骂,老汉嘴笨骂不过老婆,气的老汉手指在老婆的鼻子上,浑身都在颤抖,哎哎哎……骂不过又不能打,一气之下,跑进厨房把碟子碗筷拿到院子都摔了。摔完后没啥摔了,一看灶台上还有个锅,拿到院子中间又摔了,嗵的一声,声音还挺大,真解气……哈哈。把老婆气的脸都发青了,拿起烂锅也狠狠地摔了一下,声音不太大。‘’娘的,你也摔‘’,老汉左看右看,还有啥能摔的。正在这时老岳父从家来看女儿了,一进大门,看到这情景,气的老丈人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说了一句转身走了,‘’把锅摔了,看明叫鳖买呢…………‘’</b></font></h1><h1><font color="#010101"><b><br></b></font></h1><h1><font color="#010101"><b>2018.7.20日</b></font></h1> <h1><font color="#ff8a00"><b>《隸書》起源</b></font></h1><h3><font color="#ff8a00"><b></b></font><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传说,隶书是由秦朝的一个名叫程邈的人创造出来的。程邈起初在一个县里做个小官,专门负责办理有关文件的抄写。后来,因为犯了罪,被秦始皇关在云阳县(在今天陕西省淳化县西北方向)的一个监狱里。 在监狱里,他想起了自己以前抄写文件时,秦朝的文字小篆体字比较繁杂难写,就萌生了一种改变小篆体字写法的念头。在监狱里想了几年,出狱后,他又搜集研究了几年,整整十年过去了,程邈在篆书的基础上,把篆书简化演变,把原来篆书比较圆转的笔划变成方折形,在字的结构上,把原来的像画画一样象形结构变成笔画形式,这样一来,汉字就比原来更好书写了。 程邈研究成功后,就把自己历经10年搜集研究成功的3000个隶书字写成一个奏本,并送给秦始皇,秦始皇看了以后,对程邈十分赞赏,就任命他为御史。当时,各种上报给皇帝的公文很多,篆体字又很难写,所以使用隶书的人就多了起来。因为这种字体常被地位低微的小官员使用,写起来又很方便,所以称作隶书。 过去一般相信隶书之由来为“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但近来指出“隶”字亦有“附属”的含意,可能意旨其为篆字之衍生。 隶书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字形优美,扁而较宽。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 。</b></h3><h3><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br></b></h3><h3><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隶书盛行于汉朝,成为主要书体。作为初创的秦隶,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打破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逐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一下,是汉代隶书逐步发展定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至今不衰。</b></h3><h3><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br></b></h3><h3><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我喜欢隶书还是从十几岁时,大约1973年左右。受家父的影響,常常一個人爬到老房子木樓上,亂翻亂看、翻一些老父親保存的舊書畫冊,其中有一本1968年8月,由上海東方紅書畫社出版印制的隶书帖,愛不擇手、常常獨自可欣賞幾個小時。從此、迷戀上了畫畫和隸書。</b></h3><h3><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br></b></h3><h3><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上學的時候,不用心聽講,偷偷看一些小說和書畫冊,老師發現後、叫站起來回答問題,只傻傻站著、一問三不知……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一愰幾年就過去了。高中畢業後回村務農,在這幾十年裏,我雖然說放棄了學習書畫,忙於工作,但有一個很好的習慣,每天在苦在累,隨便拿一本書畫冊或其它類書籍,看看書讀讀帖,也積壘了對書畫的知識與感悟。</b></h3><h3><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br></b></h3><h3><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本人業餘愛好,對書法學習與見解不足之處,望老師們批評指導並理解。敬禮!</b><font color="#ff8a00"><b>
</b></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劉金民2018年2月28日</b></font><br></h3> <h3><font color="#b04fbb"><b>論《漫畫》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其实漫画无处不在,只要您用心观察身边,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用心观察,人与事物和谐及风水的关系等等。当人们在生活中,一些很小的动态或一句笑料,都可为漫画提供有用的素材,用漫画艺术夸张的手法,把一件很平常或薇不足道的事,提升到艺术观赏与美的境界,是作品艺术性更高,趣味性更强又幽默又搞笑。
另外,对社会上一些不良的现象,运用讽刺的手法,更能启发和教育人的一个高度层次上,这就是漫画的目。
很多人对漫画,缺泛认识和理解,还有人看不太懂,关于什么叫漫画,听听丰子恺怎么说:“漫画二字,望文生义,漫,随意也。风随意写出的画,都不妨称为漫画”。
所以说漫画,不仅能传递乐趣,体现趣味,更是能在一些简约的线条和构图里,传达知识、伦理及哲学思想。漫画的世界其实风情万种,漫画应该也算是道家里面所谓的“万妙之门”,其中滋味妙不可言。
宋黎明老师又說:漫画作品是幽默与讽刺的艺术,是逆向思维的艺术,可以提升人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漫画表现手段丰富,形式多样,更考验画家的绘画功底。一个杰出的漫画家,能运用多种漫画手法,有效地拓展人文漫画的视野,同时能把一些简单的生活情节,提升到一个高度,也是漫画的独特魅力。
当然、漫画需要作者对历史人文、现代各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及个人对生活,要有丰富经验和阅历,才能对创作有很好的帮助。对于民俗文化,应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只有了解和认识,作品趣味幽默性更强,读者才能品味出乐趣来。
以上只是本人对于漫画的感悟,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谢谢!
劉金民2018年5月19曰写于阿房宫遗址石墎子上</b></font><br></h3> <p>史記《曹戰學》</p><p><br></p><p>據《鹹寧長安兩縣續志》記載,王寺厫在縣西20裏,分十保障,統四十七村:廒在王寺村。徒步三四小時,仰首西望,阿房秦時之輝煌,已蕩無存。近觀嵋塢殘椽斷壁,秦磚漢瓦殘片,沉睡於千年灰土之中,時有浮現,如古墓文字圖案瓦當殘片。嵋塢臺懸崖古木叢生,千年酸棗老樹盤藤根努力爬繞在半崖土縫之中,根蒼葉茂冬去春來,生生不息……</p><p>有詩為證:</p><p>嵋塢土嶺今擾在,</p><p>麗山選址土裏埋。</p><p>三千佳麗阿房待,</p><p>大秦始皇終未來。…………………………</p><p>千年遺址待復興,</p><p>秦漢後裔圍臺轉。</p><p>避暑纳涼好去處,</p><p>盛世歌舞諞閑傳。</p><p><br></p><p>阿房宮、嵋塢嶺西南0.5公裏處及到王寺镇。九十年代,扯鄉換鎮,由紀楊鄉改名王寺鎮,東西長1.5千米,南北長約1千米也。北止古城村(古時.古城分南北古城.如南小古.北大古)……。</p><p>原歸正传,且說王寺鎮有一行者,姓曹、名戰學,辛丑年生。王寺村二隊人氏,幼時王寺初小讀書,畢業於紀楊第一中學,可謂秀才也。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由人民公社改為私營承包,分田到戶。央告國之召,建特色社會主義之旗幟,時有政府公務企事業職工、農民工雲集下海經商之浪潮……。</p><p>時年,曹夥同有識之志士打工辦廠,吸收民間之閑資,擴大生產。改革初期,王寺地區,學友之中,能人也。丙申之春,國之策,提昌發展旅遊,曹與旅遊公司聯之,組團隊,業績一直線升之,代眾遊大江南北,名古山川也。齋主略悟之:徐俠客逰記也,詩與人,人與景,景與自然之和諧,陰陽之柔和與山川,風與水之和諧,天與地之和諧,可謂人與精神之和諧,美也。曹戰學帶旅遊團,逰朱雀、住農家、吾賦詩三首:</p><p>《重遊朱雀》</p><p>遠上秦嶺石径斜,</p><p>白雲深處有人家。</p><p>停車坐爱云霞晚,</p><p>青山绿水六月天。</p><p>…………………………</p><p>嫦娥朱雀会吴岡,</p><p>孔雀喜雀把橋搭。</p><p>农家美酒野味濃,</p><p>琴瑟和嗚更深情。</p><p>…………………………</p><p>幽谷清風徐徐來,</p><p>鳳卧吊床樂消遥。</p><p>心宽體胖做美夢,</p><p>海擴天空任爾遊。</p><p><br></p><p>曹戰學、棄農從商,集聚眾友兴旅遊之業,閱大江南北之山川,覽高山俊岒之美景。吸天地之精華,吃農家之美食,嘗盡人間之美味……美哉也。</p><p><br></p><p>2017.8.9日.写於嵋塢陋室齋書屋</p> <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微聊(戒烟)</b></h1><h1><br></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我抽烟几十年了,可以说在烟界是个老江湖,已做"大哥"多年了。没吃过烟的人,您是体会不到的,您知道吗?椐<本草汇言>记载,烟草能通利九窍之药也,门吉士曰,此药气甚辛烈,得火燃,取烟气吸入喉中,大能御霜露风雨之寒。吾曰:吃烟人,在困难面前沉稳、冷静、睿智,并能从容面对。还会使人在写作、绘画当中,有丰富的想象力。每次我快抽完一支烟时,您知道我在想什么吗?我在想,抽完这一支,再也不吸了,唉 ……我是做烟道加工的,从不会给别人抽二手烟机会的。。。。。嘿嘿。</b></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吸烟有害健康)!!!</b></h1><h1><br></h1><h5><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陋室斋主人刘金民写于2017.5.21</b></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陋室微聊</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母亲节刚过完,夜深了,我在书房里独自喝茶.,翻阅着手机,今天群里和朋友圈都是母亲节视频和链接,无意之间,忆起了我小时侯母亲叫我吃饭的声音,仿佛已听见了。我母亲是个大噪门,我在村北头玩耍,她在南头叫:民.....回来吃饭了....这熟悉的声音一听就是叫我。这会玩的正高兴热闹呢!小伙伴们都满头大汗,全身上下都是泥土,我心里还有点不情愿又恋恋不舍的丟下伙伴们的玩具,气喘吁吁跑回家了....</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陋室斋主人刘金民写于2017.5.14晚.22.21分</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本文插圖:劉金民)</i></b></p> <h3><font color="#010101"><b>《五味杂陈》
<br></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今日是周未,下午、小鲨鱼兴高彩列滴跑回来,看爷爷奶奶了,我们暂住厂里,可他不习惯在厂里呆,因为村里小朋友们多,想着苗奋青(苗奋青是房客孩子)他们呢!闹着要回家,‘这里不是我家、我要回家‘’…哭着…闹着……奶奶说:‘宝贝乖乖…我们家马上要被拆迁了’,小鲨鱼急喊:‘是那个坏人拆了我们家,我要打他……坏蛋’。</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天都黑了、小鲨鱼闹着一定要回家看看,村里人们大都搬走了,只剩下零零星星几家人了。天冷大街上已无人,拆的乱七八糟,小鲨鱼还有点害怕。走到我家大门口看了看,大声喊:‘党毅开门…党毅…开门…’(党毅是我家房客),不知那来的勇气,声音大的超乎寻常,叫也没人应。看了看,无奈又恋恋不舍的和奶奶走了……回头又望了望。我听了她们的叙述,也有点心酸…,只有三岁呀?不知给小鲨鱼的心,里留下了什么阴影。听她奶奶说、在离村的路上,小鲨鱼看到路边的一切,给她妈妈说:‘妈妈我是奥持曼,我要保护你们!。下个礼拜天,我不会让他到村里去,如果他看到家里房子,不存在了。成了垃圾堆,会大哭一场……当然、每个人看到生我养我的地方,被拆的七零八落。人人都会心里酸酸的,比境故土难离呀?可是、为了沣东的发展,大家舍小家,暂时租房过渡生活,心里慢慢会平静下来……。希望沣东管委会:,能尽快实施大家,回迁安置楼工程。让广大群众,早曰搬回自己的新家,安居乐业,享受美好的未来……
陋室主人2017.11.25日夜</b></font><br></h3><h3><font color="#010101"><b>
昨天,又是周末,我孙子回来了,又要回家看看,当他在爸爸妈妈带领下,看到我们家被拆成了一堆废墟,他真的哭了……
2017.12.11早.老刘写<br></b></font></h3> <h3></h3><h1><font color="#39b54a"><b>《塔雲山游記》</b></font></h1><font color="#39b54a"><b>
</b></font><h1><font color="#39b54a"><b><br></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塔雲山,奇也、妙也、险也。</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丁酉之秋,農歷潤六月三十日,此日,雨後天氣晴朗,氣溫適宜,其植林之荗盛,千枝百态,印象之深也。塔雲山,地處北亞熱帶和溫帶的過度帶也,是秦嶺山脈,木本植物分布比較集中的地區之一。</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一行共三十五人,游於塔雲之中,觀奇景、閱塔雲之史,寫於史記之中。</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相傳老子在(函谷關)寫就(道德經)後,只身隱居秦嶺南麓塔雲山腳下。為當地百姓揭示道學玄機,預測人生禍福,最後端坐於巨石之上,修道成仙。巨石被後人稱為老君石,為紀念道祖老子,癸已年,在此建老君廟與問道臺也。</b></font></h1><font color="#39b54a"><b>
有詩為證:
</b></font><h1><font color="#39b54a"><b>問道臺上觀雲海,</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心礦神怡做道仙。</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函谷關前寫道經,</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隱身南麓塔雲居。</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老君廟前燒柱香,</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功德箱裏行佈施。</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無量天尊拜老子,</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心誠則靈感上天。</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佔卜问卦上上签,</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吉祥如意送大家。</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上善若水利万物,</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道法自然福壽多。</b></font></h1><font color="#39b54a"><b>
</b></font><h1><font color="#39b54a"><b>陋室主人,隨同紀楊一中、二中,七八級男女同學,在曹戰學旅游團的帶領下,游覽鎮安塔雲仙山………</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子時、雲绕霧鎖老君廟,雲霧游於山川人流之間,吾身临其境,感受到人与自然之和谐,道与法之和谐,也體會到同學之間,人與人之和諧。此時此景如在仙境也。</b></font></h1><font color="#39b54a"><b>
</b></font><h1><font color="#39b54a"><b><br></b></font></h1><h3><font color="#39b54a"><b>2017.8.21.写于陋室书屋</b></font></h3> <h3></h3><h1><b>(嶶聊)</b></h1>
<h1><b>我小学同学群里,有一个嶶名叫:“拆双专家"。关于“拆双”二字的涵意,咱不深究。这“拆”字很烦人,使我联想到了拆迁,烦,还真有点烦人 。有人晕车、有人晕船,唯独我晕拆……</b></h1><h1><b>14日夜,一二点多我失眠了,明天一个大园圈里,用血红的油漆写着一个大"评"字,就会出现在我家大门上,它将给我留下,抹不去的记忆…这不是赔偿多少的问题,而是人们思想深处,留下的观念,将要被移除的问题。故土难离…故土难离 啊…</b></h1><h1><b>随着这个"评"字的出现,祖祖辈辈,:生养生息的地方,:将被"评判"。关于这个评字,我认为应该写个“平"字,不应有言字旁,因为我心有言、而口无语也。</b></h1><h1><b>再说这个"拆”字,将会使祖辈居住的地方,:大变模样。太可怕了,它不但拆了祖辈百年居住的家园,最主要拆了人心,使多少夫妻,:为了拆迁补偿款,先假闹离婚,可最后弄假成真的大有人在,看官不信走着瞧。如今社会,部分人心理已扭曲,丑陋再现,社会怪象重现…何也???</b></h1>
<h1>2017.9.15日.农历7.25日.</h1> <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史記《群主傳》</b></h1><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原創>2017.6.15</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群主,名月娥,姓紀氏,秦人,庚子生阿房,嵋塢岒下,北古城。文、高中,身高體灃,貭有彭媽之美,性格開朗,女中仁傑。丙申秋月,七八同窗,自發組群,力舉紀氏,為主也。次主,群相。姓楊,名信利,紀陽寨人氏,掌寨中錢糧賬務數年,楊有學究之才。心寬體胖,為人寬厚,風趣幽默,學友也。群雄聚首,髙者、政府公務,企業大佬,教育工作者,低者、各業農耕勞動者。主、以視同仁,不分髙低之貴;主有、母儀天下,仁慈之心。月餘,聚友八十有四,親如兄弟姐妹,歡聚和諧之堂。</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有詩為證:</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少小辭別難分離,</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三十八載各東西。</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鄉音無改鬢毛衰,</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故友相逢淚沾衣。</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丙申冬月,首次,相聚於天臺,各路諸候,八十餘人,歡聚一堂,如故也。司議、楊先生,主持也。各界大佬,市政協、周智;區環保、張新昌;鎮委、紀尚利;村委、周玉娥,王利學、紀群孫;教師、周亞利;群首、紀月娥等作聯誼報告。宴始,相敬如賓,互關家常之健康,酒過三巡、宴過五味。士氣髙張,友之、禮臺之上,高歌一曲,如青盟、惠安平、楊信利等。宴中,省書協薛蛟、楊發老師,北京人和書院,劉金民老師、為此宴會,書畫助興。此學友會,相聚、文化與娛樂螎為一體,在本地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一次空前盛大的聚會。本次組委會,為學友,貢獻之大,體現社會和諧、團結友愛,功也。餘興未盡,戀戀不舍,賦詩一首:</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如今大家聚一起,親如兄妹似姐弟。真誠相聚無猜疑,盼眾健康是第一。她曰再聚歡樂地,茶酒暢懷隨你意。</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會畢,群主曰:‘’各代表,人資,百元也,以表友愛之也心。‘’十餘人,捧鮮花、禮果也,風雨無阻,望久疾之友,馮彩雲、張乖利。表,全體同學之情意,互訴衷腸,問寒問暖,盼友……速康也。此望,強誼之,蜜無間,如兄妹,其家屬,感之……體現,群之意,外者、感動社會各界,美名傳揚。群之,八十餘位無不動之…真情。團結友愛,互幫互學,傳播正能也。主,一呼百應,聚友逰名山,觀景色,增強誼聚和諧也,隔日,主群呼曰:‘’同學們…到我家…吃攪團…來……‘’私之,學友議論:‘咱群主噪門……咋大的很……’張曰:‘我在屋洗腳,群主一聲,把我跌到盆子裏了……’王說:‘把我孫子,嚇的不敢哭了…’眾群友…哈哈…哈哈哈樂翻了天</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組委:王利學.周玉娥.張新昌.紀月娥.董寶利.楊信利.紀群孫.劉金民.張蓮社.</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群主:紀月娥.楊信利</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校編:周亞利</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作者:劉金民</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發稿:陋室齋工作室</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首聚:天臺大酒店</b></p><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時間:2016.10.30日</b></h1><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p><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新建同學》1</b></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四十年前花兒红,同窗少年情谊浓。弹指之间光阴逝,相聚已白少年头。同学相见不相识,千言万语在心中。阿房遺址留个影,天臺酒店再聚首。</b></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新建同學》2</b></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话说当年青春岁,多少故事如泉涌。半工半讀打围墙,手拿鐵銑和镢头。電信管間聚男女,輪起鐵錘一声吼。騎上二八燕如飞,破窗而逃总开溜。油菜地里单相思,欲言又止麽法說。假借墨水真搭讪,女生识破掉头跑。</b></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新建同學》3</b></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逝者如斯岁月飞,同學把你記心中。当年学子今大款,開個寶馬雄赳赳。千人专家排头兵,華山環保显身手。还有周王大老板,创业故事一丛丛。教书育人好园丁,桃李芬芳香正浓。群虎医界是精英,救死扶伤精神抖。</b></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新建同學》4</b></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良辰美景不多留,转眼之间又分手。岁月无情人有情,人间有距心相守。依依惜别言又止,人生路上难回头。道声珍重各东西,不知何年再聚首?</b></h1><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陋室工作室2018.1.11日</b></p> <h1><font color="#808080"><b><i>史記《辭群賦》</i></b></font></h1><h3><font color="#808080"><i><b><原創>2017.6.5
</b></i></font></h3><h1><font color="#808080"><i><b>吾乃愚夫,一生,行事慎之。走路防跌,坑也 ;用膳针验,毒也 ;然,身卧福地,仍有貴妃相伴,色也 ;使吾之群位固,群雄攻之。</b></i></font></h1><h1><font color="#808080"><i><b>吾此生,熟讀五車治國安家之語,却不得暴君欣賞,傷也 ;與群臣交頭接耳,罪也 ;孔子曰: “德不孤,必有鄰……”,獨也 ;吾辈為人,慎言敏行。不與权势為伍 ;</b></i></font></h1><h1><font color="#808080"><i><b>不與金錢為親;</b></i></font></h1><h1><font color="#808080"><i><b>不與牌九為徒;</b></i></font></h1><h1><font color="#808080"><i><b>不與烈酒為友 ;</b></i></font></h1><h1><font color="#808080"><i><b>不與美色為伴 ;</b></i></font></h1><h1><font color="#808080"><i><b>可,還是難悅群主之心,無有立身之地。</b></i></font></h1><h1><font color="#808080"><i><b>丁酉夏曰,上群面主,主曰:"爾有建群之功,為群奉金献策,群内以書畫傳播正能量。带動眾臣,吟詩作赋,優以散文、例之。引導文臣,不謀政事,武官,休以操练兵馬。議政之時,爾與眾臣,私語密謀,誤國誤群,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群臣急跪,與爾求情,訴說吾之功績。群主又曰:"觀眾臣之面,發配雲南,永不錄用。 ”公元二零一七年六月五日,挥淚告别眾臣,迎日南去......唉...</b></i></font></h1><h1><font color="#808080"><i><b>吾辈今生,虽無杨修之才,但死於杨修之口,無悔矣。群之娛樂,疑聚眾心,畅所欲言之地。但,也有玩物丧志之嫌,如漢室,吕氏當權,禁周公禮樂之傳統,群臣献策,慎之又慎,也難逃滅門之災也。</b></i></font></h1><h1><font color="#808080"><i><b>臣,急流永退,遠离事非之地。雲南净土,修心養性,研讀書畫,作詩寫赋。生於文字之宫殿,死於文字之坟墓。臣,不辭而退之。</b></i></font></h1><h1><font color="#808080"><i><b>群主大人吉祥!眾位同僚...再見!敬禮!臣…</b></i></font></h1><h1><font color="#808080"><i><b><br></b></i></font></h1><h3><font color="#808080"><i><b><br></b></i></font></h3> <h3></h3><h1><b><i>嶶聊《拉粪》</i></b></h1>
<h1><b>记得上初中的时候,大约1973年左右,现在已记不清准确年月日了。一到礼拜天或着放暑假,大人们赶着小娃娃,到农业社生产队里干活,因为年龄太小,干不了有技术和体力过大的农活。队长没办法,也为了照顾我们,就让小娃娃们自由结合,两人一组,拉一个架子车架上粪桶(用现在15公斤的水桶,要灌几十桶,才能把粪桶灌满)。现在90后OO后们,那见过70年代时的粪桶,只好如此比喻了。</b></h1><h1><b>我和薛水利一组,他人小可利索了,又舍力,我比他个子高,那时还胖呼呼的但我有点懒。伙伴们一行八人,四个粪车,兴高采烈的由村里(王寺镇)出发了。</b></h1><h1><b>在路上一个人拉,另一个坐在粪桶上唱歌,一会儿说说笑笑,一会儿又你争我赶,看谁跑地快,嘻嘻哈哈可热闹了。我拉着粪车一边跑,一边坐在车椽上跳着蹦着,向前滑行,可髙兴咧!拉上几里路互换一次,大家也都很仁义,没有怨言。</b></h1><h1><b>就这样不知不觉,到了西梢门,劳动路技校门口,技校是我队里定点拉粪处(技校总名称已记不清了,只记得生产队,安排有人打扫卫生)。这时,门卫老头问:‘你们干啥地?’‘来拉粪’有人喊了一声。老头又问:‘那个村的’</b></h1><h1><b>我说:‘小古的’,‘进吧!’门卫在也不管了。这时小朱他爸听见有人喊小古城,忙出来一看是娃娃们拉粪来了,招呼一声:‘粪池在后边东北角,你们去吧!’。</b></h1><h1><b><br></b></h1><h1><b>我们到厕所门口。走进厕所一看,那可受不了啦,臭气熏天,粪池里还有地上,到处都是屎尿,地上还爬满了虫蛆,简直难以下脚。于是,有人说找几个砖头来,我们大家找上几个半截砖头,垫在脚下。忍受着扑鼻的臭气,用尽全力干活,争相灌粪,灌满后要赶时间,马上往回赶路呢!</b></h1><h1><b>在回家的路上,你追我赶,争先恐后,虽然说累、但大家说说笑笑几十里路,不知不觉地拉到村西头,地里生产路的粪池了。</b></h1>
<h1><b>在过去生产队都有粪池,我村还用水泥修了一个氨水池,在种玉米前后,生产队安排人在西安氨水厂,买几车氨水保存起来。</b><b>等到玉米长高灌溉交水时,再安排一个人,专门给水渠里适量加一些氨水。耕地前,把粪洒在田里,肥料施足,在深耕种地,待秋季有一个好的收成。</b></h1>
<h1><b>放完粪今工分挣上列,队长给每人记上四分工,大家这才高高兴兴,心里美滋滋的,人人都有点自豪感。</b></h1>
<h1><b>这时候小伙伴们才感觉到肚子有点饿了,有的人手都没洗,就在衣服口袋里,摸出又干又硬的玉面馍馍,很香甜的吃起来了......</b></h1>
<h1><b>六月的天气,又闷又热.,由其每天回来已午时,日上中天,紫外线直射。累的我地腿脚,都不听使唤,实在受不了那份苦,我首先辞退不干了.....</b></h1>
<h1>劉金民写于2017.5.30曰</h1> <h3></h3><h1><b>网遇《香莉》</b></h1>
<h1><b>上世纪,1976年下半年,我在纪杨二中读高中,当时纪杨二中,是一个新筹建中的校区。高一和高二全体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劳动。在这种环境下,我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在第一学期期末,弃学回到了农村。</b></h1>
<h1><b>哪时从家到纪杨二中,大约四五公里路程,每天徒步来回几次。有时中午刚到学校,老师又通知下午劳动,我们再次返回家取劳动工具。要求我们三班,全体学生,把教室门前的几亩田地,用铁锹深翻一米深呢!现在想想......真是好笑。</b></h1>
<h1><b>回到农业社以后,村干部安排我到大队,铸造厂上班,厂里都是我们村里,伯伯婶婶们。大部分都是有技术的大人们,只有我年龄最小,在车间和师傅做型砂模具,做砂箱。三天开一次炼钢炉,炼钢炉最危险,钢水就像放烟花一样,火花四射,常常有人烧伤。炉头师傅待遇当然在厂里最高。</b></h1>
<h1><b>在村铸造厂工作大约10个月左右,再从铸造厂,调到大队部车队,学习驾驶铁牛55型拖拉机。从此以后,走上了驾驶与维修机械这个行业,一干就是几十年时间。</b></h1>
<h1><b>通过多年认真学习,我自己对机械的工作原理,从理论到实践相结合,悟出一套,独特的诊断故障方式,望、闻、听、感、摸、综合判断拖拉机、汽车的故障。在80年写有一篇《拖拉机的响声》,被县农机部门和乡农机站,评为机械师称号。</b></h1>
<h1><b>1978年,我认识了狮寨村,驾驶员邵社娃同志,我们经常在一起。互相交流驾驶技术,一起学习,发动机的机械工作原理,对柴油发动机,变速箱,及传动系统,:维修起了很大的帮助。我们经常吃住在一起,就象亲兄弟一样,无话不谈。</b></h1>
<h1><b>他父亲是村支书,家庭条件很不错,邵社娃也到了,娶媳妇的年龄,又是驾驶员。哪个时代开车很吃香,个人条件没说地!方圆几十里媒人,争相前来邵家提亲。</b></h1>
<h1><b>有一天,社娃兄给我说:‘’小弟?媒人给我介绍了一个中寨村的姑娘,个子高高的,大眼晴人很漂亮,小弟你懂相学,给咱算算‘’。我笑了一笑,心里想,咱那懂,只是在闲聊中忽悠人?我便问了他(她)两人的生辰八字,装模作样掐着指头,象算卦先生那样,故弄玄虚、神神秘秘的样子。又问了她们双方一些详细情况,用余光观查他的面部表情,看看反应如何,再问一些其它事,基本把问卦人心理,掌握了八九不离十。</b></h1>
<h1><b>我心想、他现在沉醉于甜蜜地,爱情之中。对相学不懂又迷信卦卜,好坏由咱说呢!看老兄今天表情还不错,心里一定满意这门亲事,就不玩他了。遇婚者说成,也算咱功德一件。我向他说道:‘’老兄,金木水火土,相生又相克,你属土,她属金,你俩命理相生,土能生金‘’。他又问道:‘’那如果咱是火命又如何呢?‘’我说:‘’火命可不行,火能克金两命相克,土金相生,你俩命理相合,么嘛哒。‘’他听明白了,高兴的都能跳起来,心里又得意又美滋滋地。</b></h1>
<h1><b>不久他们就结合了,结婚那天,我参加了他们的婚礼,第一次见到新娘,观其面,和我卦卜相温和,偷偷心中暗喜,胡说乱谝,还成全了一对好事。我急问旁边老惠师傅,新娘叫啥名子,老惠答到:‘’叫香莉,可姓啥我不知道。‘’心想这姑娘名子好听,一定是个漂亮姑娘,想着想着、新娘子从车里出来了,定眼一看,吓了我一跳,读者可能以为她长的丑吧?错!她貌似贵妃,丰而不肥,肥中见瘦,肥廋均匀,肥中不失贵妃之雅。</b></h1><h1><b>那时我才20岁左右,新娘从跟前一过,有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旁边的小青年,都好象有一种冲动的感觉,脸上象红苹果一样,红扑扑地……不说了!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b></h1>
<h1><b>香莉和我是同班同学,因为我半途弃学,至今已有30多年了,我们现在见面了,相互也不可能认识。今天在同学嶶信群里相遇,特此为二位写此短文,我想她夫妻二人,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会想起我是谁了......</b></h1>
陋室主人刘金民写于2017.5.15日 <h1><b>老刘聊《5.4》</b></h1><h1><br></h1><h1><b>《五四》青年节,对于我们60后来说已过时了,青少年时期只是回忆……</b></h1><p><br></p><h1><b>记得当年,我们这些同龄人,爱好特别多,象朱仙龙(大古)同学喜欢音乐,无论什么乐器,只要在他手里,就象玩一样,断断续续吹吹打打,摆弄一会。一首歌曲,在他嘴里慢慢完整奏响,好听极了。</b></h1><h1><b>我是他音乐歌迷,他是我画画的崇拜者,爱好互补腥腥相惜,在青少年时期,我俩经常在一起,隔三岔五到我家互相交流,听音乐学画画。他的理想实现了,目前任教西安中学。</b></h1><p><br></p><h1><b>那年我十六岁,在我理想中,将来成为一个画家,所以在不断努力自学画画。记得有一年,斗门中学在斗门地区,各中小学招收体育生、文艺生、美术班等。当我带上我的绘画作品,在北田小学报名时,招收学员的老师,看了我的水墨画,赞口不绝,奇才也。</b></h1><p><br></p><h1><b>9月1日体育班文艺班开学报名的时候,还没接到美术班入学通知。我经过熟人打听,才知道全区绘画报名只我一个,呵呵…命也。</b></h1><h1><b>76年至78年,我拜师王中义和美院良良老师学习素描,良良老师带我到美院考试后,离总分只差6分,名落孙山,又是命也。从此弃文务农,虽为农民一生都干机械行业……</b></h1><p><br></p><h1><b>青少年时期我还有一个理想,将来成为一个武术家,这个理想只有我周围人知道,比如(朱九虎,朱宗理,朱军贤,朱孟选,北头薛建平等)对外人从没炫耀过。</b></h1><p><br></p><h1><b>小时候,常常受伙伴和同学们欺负,敢怒而不敢言,暗暗下定决心,终有一日有你们好看的。</b></h1><p><br></p><h1><b>有一年,我叔从部队探亲回来了,我高兴极了,跟前跟后行影不离,我叔带着我,拜访当地一些武术家,(三桥镇张雁武,南小巷、小军和当地很多武术爱好者)耳闻目染,慢慢喜欢武术了,他们的拳脚功夫,个个厉害。我最初学习武术基本功,踢腿、前空翻后空翻,倒立和旋风腿,打沙袋等。后来学习大红拳小红拳,霸王锤和军体拳等等,假期已满我叔回部队去了。</b></h1><h1><b>我和朱九虎、朱宗理几个哥们,在家早晚坚持练习拳脚基本功。日复一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上小学五年级下半学期时,有一天,冯同学欺负我,当时好多在校倒蛋学生欺负我,已成为习惯了。冯同学把我,推推桑桑骂骂咧咧,我还有点胆切,打急了一格对方打来重拳,我右拳一个黑虎掏心,把对方打到墙根起不来了,此时我也很惊讶自己。</b></h1><h1><b>从那以后,谁欺负我个个料翻在地,有时学习一些新动作,专找那些玩皮小子练手,散打摔跤随便试,散打讲究猛恨准,输者面部表情那个痛苦啊!我呢?以赢为快,以斗为乐,一直打到初中毕业。</b></h1><p><br></p><h1><b>弃学后走上社会,我的朋友方圆几十里都有,出门几天不回家。住在朋友家里、和朋友畅谈江湖之道,学习一些新动作在出去打架,输了总结赢了得意。其实最有意义的是,通过学习卸骨术后,有个别儿童,一不小心弄掉胳膊,我可以通过学习的卸骨方法,把胳膊安上,但卸胳膊从没试过,动作却常常练习。</b></h1><p><br></p><h1><b>这样下去父母也很担心,就让我在大队,运输队学习开車,从此走上了正路。几年后,国家行政治安大逮捕,我的很多哥们都进了号子,我缺消遥法外。当然很多违法乱纪之事,咱本来就么时间参与,从那时起做好人到如今。</b></h1><p><br></p><h1><b>哈哈……孩童时的无知与理想,想想也可笑,但也有遗憾,借(5.4)青年节之计,聊聊当年,也是一个美好的回忆,本人故事很多,咱总不能不干活吧?到此为止。</b></h1><p><br></p><p>2020年5月4日</p> <h3><font color="#ed2308"><b>《老劉打油詩1集》
五零后呀六零後
改革農田分到戶
老朱謀劃副業搞
買臺四輪跑運輸
延河開的嘟嘟嘟
偏岸坐的裝御工
石子路呀癲的美
老婆在跳迪斯克
開到磚廠忙跳下
風風火火急裝車
累死累活幹一天
算來算去五六車
風雨無阻黑白忙
也就為了盖楼房
日子剛好麽幾天
如今又要拆遷了
租房過度五六年
買個大卡來掙錢
卡車開了麽幾天
幹的人老又瘦黃
前天卡車已轉讓
應聘保安再幹幹
掙些另錢能買煙
省得再看婆娘臉
目前理直又氣壯
因為拆遷當戶主
錢卡密碼心中記
老婆天天跟咱轉
若有一日吾心變
娶個小三讓她看
陋室工作室2017.10.30日
(7)
《感謝你我》
春節一大早,首先感天感地感父母,在感老婆對咱好,再感兒女對咱孝,還有孫孫來胡鬧,感了這些真不少,繼續感謝親朋好友把咱罩,感謝老師引導好,我的學壞都她教。感謝有群好熱鬧,相互勾通不寂寞,諞的美了互相約。新建群裏美女多,都是聚會搞的好,還要感謝幾位好領導,感謝的話兒說不完,感謝的人兒也太多,一生有緣千千萬,都是祖宗修德善,感謝的事兒裝一車,還是自己的事情多,人無私心不可能,別人的婆娘自已娃,感來感去感自已,首感自已長的美,白白凈凈人兒帥,有時人前愛搞怪。中等個子中等肥,上下均勻象個檁,站著頂天能立地,臥倒能當椽試用,一生雖說麽學好,感謝自已愛好多,寫字畫畫悟性好,打拳摔跤藝門多,鉗工板金都會幹,木工電工樣樣行,設計繪圖模具做,還能領導幾十號,事業不大可也行,不高不低起伏少,風平浪靜船好行,知足常樂吾做了,咱把自已少誇獎,誇的多了笑話多,其實咱是搞幽默,大年初一人興奮,群裏熙熙攘攘好熱鬧,五點紅包把咱吵,搶完紅包麽事幹,胡思亂想也不少,心中事兒不亂說,紅顏知己咱不交,但是情人不可少,三五成群就行了,感謝自已不貪心,平平淡淡度一生,百年之後講故事,著作能拉好幾車。
好了!我的故事好曲折,三頭兩後難講完,其實還在實習中,二零五零出著作,三宮六院書裏中。
停!停!停!寫開了有點剎不住車,。停!!!
老劉2018.春節
(8)
有人退货有人收
市搂一万是行情
如今她是潜力股
拆迁款到在抛出
(11)
新年到、新年到,
家家户户办年贺。
买春联、不用愁,
书画老师搞活动。
买点心、买大肉,
开开心心把年过。
感党恩、谢老师,
不怕劳苦为大众。
帖春联、年味浓,
美酒先敬好领导。
刘金民2018
(12)
没有兰花高雅,
没有牡丹富贵;
没有桂花香浓,
没有玫瑰妩媚。
不与群芳爭艳,
却与松竹列队,
只在最冷缤放,
看那雪里红梅。
陋室工作室2018.2.2曰
(13)
那一年的那一天,
我在梅林把手抓。
那时你还修哒哒,
如今已成老太啦。
(14)
又是风雪交加
大家穿上棉袄
我们住在它乡
注意保暖健康
陋室主人2018.1.28日
(15)
北风吹来严寒 ,
雪也下个没完 。
交通拥堵缓慢 ,
苦了爱美红颜 。
生活诸多不便 ,
不觉雪景浪漫 。
大家都在期盼 ,
春回大地人间。</b>
</font></h3><h1><font color="#ed2308"><i><b><br></b></i></font></h1><h1><font color="#ed2308"><i><b><br></b></i></font></h1><h1><font color="#ed2308"><i><b>2018.1.27日老刘漫画</b></i></font></h1> <h3>老劉闲聊(1)<br></h3><div>吾這一生,很平凡,沒有輝煌的仕途和事業,通過自己辛勤的努力和勞動,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组合了一個溫馨的家,有一個勤俭持家的老婆和一雙优秀的兒女還有顽皮捣蛋的小孫孫們,其樂融融,吾也知足了。</div><div>在吾很小的時候,受家父的影響,常常一個人爬到老房子木樓上,亂翻亂看、翻一些老父親保存的舊書畫冊,愛不擇手、常常獨自可欣賞幾個小時,從此、迷戀上了畫畫,以发不可收拾。上學的時候,不用心聽講,偷偷看一些小說和畫冊,老師發現後、叫站起來回答問題,只傻傻站著、一問三不知……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一晃幾年就過去了。七六年初中畢業,九月份上新建中學,那時還挺幸運,無論成績好壞統一上高中,心中還窃喜。高中我分在三班,我老婆和我在一個班,初中時是同桌,可謂天意也。</div><div>我雖然是一個農村少年,但和其他(她)同學一樣,是有夢想的、暗下決心在髙中一定好好學習,做一個有用的人,將來為國家為人民做出貢獻,豪言壯语记在心中。但天不隨人願、當時新建中學正在筹建中,我們一邊學習、一邊勞動。小小年纪、可以說身體還未完全發育成熟,隔日還要超負荷體力勞動,打電信管、打校土圍牆。有時中午上課老師又通知下午勞動,讓學生回家取勞動工具,你想?我們家距離學校五公裏左右,每天都是徒步往返幾次,風雨無阻,那時有自行車也是個別家庭條件好的同學,大部分都是步行,雖苦大家心懷壯志,也不覺得苦。</div><div>最可笑的是我們教室旁边有一塊十幾畝地,春播秋收、禾苗茁壯、雖為少年可我們是農民的後代,看到綠油油的莊稼,十分喜愛。秋收後、有一天農業老師讓我們三班全體同學帶上劳动工具,要深翻、才能廣積糧。要求用鐵锹把十几亩地翻一米深,你想想一米深下面全是生土、沒有熟土,那時候缺化肥和有机农家肥,能長出好莊稼嗎?以後棄學回農村我就是機械能手,開大型拖拉機翻地,講究深翻其實也就三十至四十公分深,在深拖拉機要熄火了,也到了拖拉极限。</div><h3>在文中問大家一個小小問題,拖拉機三華梨三者的關繫是什么?</h3><h3><br></h3><h3>老刘闲聊(2)<br></h3><div>自从走上搞机械这↑行业,一干就是几十年,起初在生产队时农忙为各队碾场、翻地,闲余给邻村如:王寺、苏村和黄堆等村生产小队翻地。八十年代左右那时拖拉机很少,只有富裕一点的村,才有手扶拖拉机,小四轮和大型55型拖拉机,如馮联、狮寨和大小古城两村才有拖拉机。</div><div>农闲时车队有专人联系业务,给西安一些工厂基建工地送沙子送标砖,也给私人拉送货,常常在华县赤水一带拉杨树,村里人买回盖房用,初次到赤水时,口渴找水很难,人生地不熟没人给你水喝,我们找到马号里喝水,脏也没办法。买树人来后才联系上卖树主人,这家主人热情又好客,叫老婆烧水又做饭,水都存在缸里一点都不能浪费,水上还有麦尖漂着有点混。饭做好了端到小方桌上,四个小碟,面条和油宣馍都很好吃,一边吃饭一边和主人闲聊,他们那粮食不缺,主要缺水,每家大门口都挖瓮口大一个水窖,下雨天雨水都流存水窖里,通过沉淀后就成生活用水了,如遇天旱就在几里外河里拉水,有的人家就吃村里涝子水又脏又臭,吃水确实难。人常说北源人宁给一个馍,不给一口水,真的。</div><div>还有一次乾县某村来了一个退伍军人,通过我村熟人联系给他们村在三桥磷肥厂拉一车肥料,当到乾县某村吃饭时,他才对我讲,咱们这里只能吃面条不能喝汤,我当时有点纳闷了,碗里韭菜和油在碗上漂着,看着都很香,他说,你们西安人咧外可以喝,因为你是贵客,享受干部待遇,哈哈,本来一顿要吃十几碗,喝汤了才吃了五六碗,真个香啊,这就是正宗的哈水面……哈哈哈。</div><h3>待续2018</h3> <p>油诗十首</p><p><br></p><p>(夸夸楼下热米皮店)</p><p><br></p><p><br></p><p>三藏西天去取经,</p><p>走到王寺十字东。</p><p>八戒肚子咕咕叫,</p><p>偶然闻到米皮香。</p><p><br></p><p>悟空火眼又金晴,</p><p>达手遮阳放眼望。</p><p>路北有个米皮店,</p><p>进进出出客不断。</p><p><br></p><p>沙僧急忙放下担,</p><p>参着师傅走进店。</p><p>用袖擦净长板凳,</p><p>按顿师傅打盘座。</p><p><br></p><p>八戒悠步上柜台,</p><p>色迷直看老板娘。</p><p>弄的娘子小脸红,</p><p>装做记账低下头。</p><p><br></p><p>老板急忙来招呼,</p><p>四位师傅那里去。</p><p>要往印度取经地,</p><p>赶黑要到西山寺。</p><p><br></p><p>端上几碗热米皮,</p><p>唐僧一碗打饱够。</p><p>悟空二碗肚刚好,</p><p>沙僧咥了三大碗。</p><p><br></p><p>就数悟能肚子大,</p><p>吃了八碗还没够。</p><p>又端两碗整十碗,</p><p>打个饱够模摸肚。</p><p><br></p><p>这家米皮真的香。</p><p>辣椒米皮很地道,</p><p>心想捎上好几碗。</p><p>走到沙漠咥个饱,</p><p><br></p><p>这时唐僧发了言,</p><p>取经回来过这里。</p><p>吃饱捎上几大碗,</p><p>在拉皇上来加入。</p><p><br></p><p>自从唐僧来此店</p><p>名声一时大无边</p><p>师徒四人到印度</p><p>常常还谝米皮店</p><p><br></p><p>后记:</p><p>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印度取经归来,再到王寺热米皮店,每人吃了几大碗,又给皇兄捎了几碗,皇帝吃了一后直点赞美味地道。</p><p>从此皇上拉娘娘妃子们加入了群,大臣太医各路诸候们为了巴结皇上,录续都加入了热米皮店的送餐群。</p><p>热热闹闹,其乐无穷……</p><p><br></p><p>刘金铭于2020.8.8日</p><p>农历6.19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