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延安时期的十个之最

宝剑

<h3></h3><h1>  每张照片都有一个故事,都是一段历史,记录着生活,牵动着我们的情感,唤起人们历史的记忆、体验老延安的独特魅力!</h1><h1> 老延安,你不一定知道的十个延安之最!让我们一起来看吧!<br></h1> <h1><b>一、最早书店:新华书店</b></h1> <h1>  1937年9月,新华书店诞生于陕北延安清凉山,是我国最早的新华书店,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新华书店”店招牌。<br></h1> <h1>  1942年5月1日,中共中央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在延安南门外成立陕甘宁边区新华书店。从此,新华书店总店把发行工作重点放在各敌后根据地及大后方。</h1> <h1><b>二、最早电影组织:延安电影团</b></h1> <h3></h3><h1> 1938年7月7日在延安成立的延安电影团,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电影组织,也是中国第一个红色电影机构,它是上海著名电影导演袁牧之和摄影家吴印咸来到延安之后才得以成立的。</h1> <h1>  10月1日在黄陵开拍的《延安与八路军》是第一部影片,它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生活、战斗场景,留下了非常珍贵的影像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h1> <h1><b>三、最早仪仗队:延安仪仗队</b></h1> <h1>  我军最早组建的仪仗队不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首都北京,而是在解放战争初期的延安。</h1> <h3></h3><h1> 1946年3月,为了欢迎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及张治中一行来延安,中国共产党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抽调500名官兵组成了一支仪仗队,成为中国共产党军队的第一支仪仗队。<br></h1> <h1>  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首长来到延安机场迎接美国特使代表团</h1> <h1><b>四、最早的对外广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b></h1> <h3></h3><h1> 中国共产党最早对外广播是1941年12月3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出的日语广播,第一位播音员是中国籍日本妇女原清志。</h1> <h1>  第一位走到话筒前的是一位名叫原清志的日本反战女士。原清志告诉日本人战争的真相,哪边是真理,许多日本兵受了影响,自己投诚过来,后来电台工作的好多日本专家,都是当过日本兵的。当时的节目只有每天15分钟新闻。</h1> <h1>原清志和女儿合影</h1> <h1><b>五、最早的歌剧:《白毛女》</b></h1> <h3></h3><h1><b> 《</b>白毛女》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劳动人民命运和斗争的新歌剧。<br></h1> <h1>  1945年6月10日,七大召开前,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的五幕歌剧《白毛女》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为大会做了献礼演出。</h1> <h1><b>六、最早纺织工厂:难民纺织厂</b></h1> <h3></h3><h1> 1938年在延安建立的难民纺织厂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最早的纺织工厂,厂长吴生秀。<br></h1> <h1>  1938年以前,边区布匹完全依赖外面输入。1938年边区政府创办“难民纺织厂”,有8架织机和10个工人。</h1> <h1><b>七、最早的邮票:宝塔山图邮票</b></h1> <h3></h3><h1> 1946年4月23日,陕甘宁边区邮政管理局发行的第一版宝塔山图邮票,是中国第一套以延安为图案的邮票。<br></h1> <h1>  设计师:钟灵,印刷厂:延安光华印刷厂印刷,全套5枚:1、5、10、50、100元。</h1> <h1><b>八、最早铅印党报:《解放日报》</b></h1> <h1>  《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出版的第一份对开铅印党报。1941年5月16日开始出版发行。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政治理论早期刊物。</h1> <h1>  《解放日报》归政治局、书记处之下的宣传委员会(毛泽东为宣传委员会书记)统一管理。党中央对党报给以坚强有力的领导,报纸每一阶段的宣传方针,都由中央讨论决定。</h1> <h1><b>九、最早女县长:邵清华</b></h1> <h3></h3><h1> 1940-1943年,经民选邵清华被边区政府任命为安塞县县长,林伯渠曾说:“你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女县长”。<br></h1> <h1>  1984年在天津迎宾馆,邵清华受到邓大姐的亲切会见。</h1><h1> 邵清华,女、1918年12月出生,江苏武进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参加革命工作。2013年2月21日,邵清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5岁。</h1> <h1><b>十、最早妇女干部学校:中国女子大学</b></h1> <h3></h3><h1> 中国共产党开办的第一所专门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是1939年7月在延安王家坪成立的中国女子大学。<br></h1> <h1>  中国共产党为了培养妇女干部和吸收敌占区的爱国女知识青年参加抗日救亡工作所创办的一所学校。</h1> <h3></h3><h1>延安,这个响彻全国的名字,<br></h1><h1>因为它独特的历史地位,</h1><h1>使它拥有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标签。</h1>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fkrqf2t"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老照片》记录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十三年的历史使命</a><br></h3> <h3>资料来源:网络</h3><h3>整理制作:宝剑</h3><h3>版权属原创者,谢谢!如有不妥请告知</h3><h3><br></h3><h3> 2018年8月16日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