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中国中部偏北的位置,有一片地球上最大的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而处于黄土高原中心的陕北,地貌特别,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舞台,从远古到近代,上演过一幕幕历史壮剧。
以前提起陕北,我脑海里出现的都是贫瘠荒凉、黄土漫漫、千沟万壑的画面,还有层层窑洞、毛驴、碾子、包着头巾的大爷等等。今年七月,当我走上在这片土地的时候,完全颠覆了我以往的概念,千沟万壑还是那千沟万壑,但极目所见都是绿油油一片,跟我们南方没太大的区别,据说这是得益于这十多年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运动。途中经常可以看到山坡上层层排列的“鱼鳞坑”,上面栽种着树苗,看来黄土高原正迎来了一个绿色的新生。窑洞还是有的,有一部分已经废弃破败,应该是主人改住楼房去了。也有翻新或者新建的窑洞,多半是在景区供游人体验用的。至于包头巾的大爷,只在景区牵着毛驴供游客拍照的地方看到过。</h3><h3> 我出门旅游比较注重看人与自然的关系。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形成了很多险要的地形,我注意到不少险地上建了房子,我想其用意有些是为了显得崇高,比如庙宇,有些是为了据险防御,比如山寨。</h3><h3> 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有一座二郎山,山形如刀锋,两侧陡峭,山脊最窄处不过2米,有上百座庙宇亭阁沿山脊而建,连绵上千米。包括了道教、佛教和儒家,常年香火鼎盛,有差不多六百年历史了。</h3> <h3> 榆林市佳县,黄河边上有一道观,三面绝空,仅一狭径与外部相通。绝壁旁边矗立着一直径5米高20多米石柱,形如高脚香炉,故而得名香炉寺,距今有400年了。</h3> <h3> 延川县乾坤湾镇牛家山村,群山环绕之处,有一座会峰寨,东临黄河,三面环水,四周悬崖突π,唯一条狭径可上,寨内留存有残房破庙、寨门哨楼,是先民藏身避难处所,建寨距今470年。</h3> <h3> 延安市志丹县(前身是保安县),有一座永宁古寨,洛河绕着它走了一个马蹄湾形成天然屏障,临河的绝壁上开凿了上百个石洞,彼此相通,饮食、入厕、住宅、圈舍井然有序,可居住上千人。上下共有三层,层与层之间用活动栈道相连,敌人来犯时把栈道收藏,就与外界隔绝了。此寨建于宋代,因为志丹县地处边关,战事頻盈,古人为躲避战乱而建。近代的记载,这里曾经是民国保安县县署。这里也是陕北革命先驱刘志丹开始闹革命时的藏身地。1935年,红军长征最先到达陕西的红25军,就是在这里与中共陕甘党组织联系上的。</h3> <h3> 在榆林市定边县,有一大片盐湖,湖盐开采历史悠久,始于秦汉,昌于唐宋,盛于明清。特别是在1940年到1943年间,红军359旅的两千多人在这里开展打盐大运动,为边区财政收入做出很大贡献。现在原盐开采依然是定边县重要支柱产业。</h3> <h3> 黄河在黄土高原流过,夹带着大量泥沙一路奔涌去大海。提起黄河,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当数壶口,黄河到了这里,宽度从三百米收窄到了三十米,就像水壶里面的水从壶口喷出一样,所以把这里叫做壶口。身临壶口,奔涌怒吼的滔天浊浪真让人心潮彭拜!</h3> <h3>高一点看,发现壶口瀑布并不大。</h3> <h3>再远一点看,黄河过了壶口只在一条宽度只有三十至五十米的石渠里面流动,远处那一点就是壶口。这条石渠,是由夹带着沙石的黄河水,在河床的岩石上切割出来的,据说壶口是向着上游不断位移的,位移的速度有说每年3米,有说1米,也有说是3-4厘米。不管速度是多少,可以想象,当某一天壶口位移到某一处河床地质有较大变化的地方,壶口就会消失了,真是不可思议!</h3> <h3> 在壶口上游大概64公里处,黄河连续拐了好几个马蹄湾,地理学称之为蛇曲地貌。这个湾叫清水湾,现在成了旅游区,还建了缆车,人可以坐缆车在黄河上空晃荡。</h3> <h3> 榆林市靖边县龙洲镇,有一片丹霞地貌,经过风和水的侵蚀,形成波浪状,动感十足。以前是叫龙洲丹霞风景区,后来为了向美国波浪谷靠拢,改名为靖边波浪谷了。</h3> <h3> 近几年摄影人在延安附近发现了几处峡谷,现在成了旅游热点。其中最出名的是雨岔大峡谷,雨岔4条大峡谷中又数桦树沟最漂亮。这次不巧,雨岔大峡谷因为道路施工不开放,我们还是想办法进去了其中两条沟,龙巴沟和桦树沟。进去以后发现是个意外的收获,因为不开放整条沟只有我们几个人,可以安安静静不受干扰地拍照。</h3> <h3> 山西忻州市宁武县城西50公里处,有一个神奇的冰洞,洞深85米,最宽处十来米,洞内冰的类型有上十种,比如冰柱、冰石笋、冰的钟乳石、冰的涡管、冰花、冰葡萄、还有冰的结晶片等。据考证,这冰洞形成已有三百万年。现在洞内修了栈道,打上五彩色灯,已经开发成了热门的旅游点。
冰洞有个神奇现象,这个地区四季分明,气温最高21°C最低-27°C,本来不具备形成冰洞的条件,而洞内温度能够常年保持在0°C左右。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冰洞里的冰能生成各种形态并且历久不化呢?经过科研人员考察后有几个不同的结论。我比较赞同这样的解释,这个洞是垂直的而且只有上面一个开口,因为冷空气的密度大往下沉,冬天的冷风比洞内的温度低所以可以进入洞内补充冷源,但是夏天的热风比洞内温度高所以不能进洞里,这就是洞内的冰常年不化的机制。专家还推论,如果将洞口封闭的话,这个万年冰洞只需要40年就会完全熔化。<br></h3> <h3>陕北地理人文丰富,真值得再去,冬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