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小学

家有一年级男娃

<h3>  一条《红基学校110周年校庆集结号》的朋友圈一夜间掀起了多少紫坭人的集体怀旧情绪!大家纷纷点开推文,在一张又一张或黑白、或发黄的老照片中寻找自己的身影。我也不由得想写点什么来怀念一下我的小学,可是《我的小学》这个题目实在是有点大,竟觉无从下手,那时候没有数码相机、没有手机、没有微博、没有朋友圈,接下来的文字都是凭着脑海中对于小学六年仅存的点点记忆码成的!<br></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校园——小而精致</font></b></div> 那时候,写一处你喜欢的景物必定是《我的校园》,因为家里不富裕,没怎么出去见世面啊!不过,最重要的是,小时候的我们,真心觉得校园是很美的!一进校门就看到错落有致的假石山,小乌龟在小池里悠闲地睡大觉,几片碧绿的叶子(不记得是什么了,请原谅我是个植物盲)当成了小乌龟的太阳伞,当假山上的流水开了的时候,太阳一出来,真的是能看见彩虹的!20多年前,就看到如此雅致的校园一景,难道不值得经常拿出来写吗?我们就是写《我的校园》,习得描写顺序、修辞手法等那些写作方法的。 假山左边是一个花园,几棵高大挺拔的棕榈树下,有一张大大的石桌和几张石凳,我们课余就喜欢在这里玩。说是花园,其实没什么花,好像是种了几颗紫荆树,还有一排勒杜鹃?有点记不清了。但我记得的是,当这些花瓣落在地面上,成片成片的,粉红粉红的,我们高年级在花园里做操,真的特别舒服!我想,现在应该没有哪所学校能在花园里做操吧! <br></h3> <h3>  校园还真的小,一个前门,一栋主体教学楼,一个花园,一栋两层的教师办公室,仅此而已,连像样的足球场都没有的。就在教学楼背后的小小的水泥地场地,就成了我们玩耍的乐园。打羽毛球、跳绳、踢毽球、玩抓人游戏……要是不想被抓到,很容易,洗手间就在水泥地的后面,冲过去即可。因而,小小的“操场”总能回荡起我们快乐、爽朗的笑声。 教室也别有一番景象。那时人多,一个班至少都60人,教室比现在的都要大。要是班级在教学楼的两边,那可有福了,教室外面是走廊的,围栏上还种了花花草草,值日生除了打扫卫生,还要浇花。劳动是多了点,可是一抬头看出窗外,或者下课到走廊上耍一耍,满眼的绿意迎面扑来,特别惬意! 可是,到我们毕业没多久,由于宝墨园的发展需要,我们的母校除了主体教学楼保留做办公楼外,其他的全被拆掉了,包括那粉粉的花园、包括那雅致的假山,包括那绿绿的走廊也被改掉了……<br></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校园活动——简单好玩</b></font></div> 小学几乎都是在玩中度过的。要说最辛苦的事,那应该是仪仗队的训练。黄老师是班主任,也是辅导员,印象中我参加的几年仪仗队都是她负责总指挥的。我们好像7点不到到达学校训练,下午放学也要顶着烈日来训练。我打过小鼓、大鼓、小镲、大镲,1号曲到6号曲烂熟于心。黄老师就在我们的水泥地“操场”上和我们训练,汗水真的浸湿了衣服,有时还顺着眼角流进眼里,流进嘴里,可是训练时不得擦啊。黄老师手拿大喇叭,喊着指挥,也是和我们一样辛苦啊!可是,每当要去比赛,我们又兴致勃勃地去取仪仗队衣服,红色的绒布上衣,白色的裙子,加上红红的帽子,觉得可神气了!能够代表学校出赛,那是觉得无限的光荣。功夫不负有心人,每次的成绩我们都挺不错的,至于是第几名,还真是忘了,但是,这不重要,大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坚忍!现在,好像没几个学校再做仪仗队了。那应该成了我们那一代人的红色回忆吧! 还有一个好玩事,那就是帮老师印试卷。那时候的试卷是要手动印出来的,现在的孩子肯定是不知道的。先在蜡纸上把试题抄好(因为小时候字迹工整,我总是抄试题的那个),然后涂上油墨,蜡纸下放试卷纸,用刷子均匀地把油墨刷开,字就会印到试卷纸上。看着自己的字在试卷纸上印出来,心里那是有小小的自豪感的!这样的设备也早就被淘汰了。 <br></h3> <h3>(仅存的一张穿着整齐的队服拍的照片)</h3> <h3>  除了这个,我记得的,还有我挺喜欢画画。好像是五年级开始学素描、学硬笔、学软笔、学国画,还参加过镇上的比赛,拿过三等奖呢!教师办公室二楼是会议室,平时老师们不开会的时候,放学后,我们一帮喜欢画画的人就聚在那里画,条件很简单,可也很快乐!只可惜这项爱好到了六年级毕业就终止了,没能坚持下来,所学的也早已归还给老师了。<br></h3><h3> 那时候的我们,没有电脑,没有手机,可依然过得很充实、很快乐……</h3> <h3>(小学二年级的字)</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恩师——毕生难忘</b></font></div> 要说六年,我最难忘的老师,肯定非黄惠当老师莫属,她是我一至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因为是班长,因为乖巧,因为学习成绩好,我觉得我享受尽了“优等生”的待遇,六年来都是“顺风顺水”的,学习于我言是快乐的、轻松的。尤其是六年级,应该是达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小“巅峰”。那次好像是番禺县(那时还叫县)环保征文比赛,黄老师让我参加,可是写什么呢?何不通过家里的一件小事来反映“环保”这个大的主题?用现在我知道的教法就是“以小见大”。想不到当时我就会了。黄老师觉得甚好,帮我认真修改了,我誊抄了一遍又一遍,抄好后就寄出去了。没想到,居然在县里得奖了!其实,那件小事一家人讨论家里的树该不该砍的事完全是我虚构的!后来,也是因为这篇文章,推荐到广州市里,得到了“绿色小天使”的称号,黄老师陪着我出了省城领奖,不过照片、奖状那些都没有了。其实,我从小就不是一个很自信的人,以前总觉得自己长得很丑,可是经过这次比赛,我的自信就慢慢建立起来了。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黄老师的支持,六年,她把一个丑小鸭教成了小天鹅! 第二个我记得的恩师是罗添胜老师。他是我二年级时的数学老师。一次我迟到了,他无情地不让我进教室,让我在教室外罚站,于是我透过窗口,听了一节的数学课。这是我至今难以忘怀的数学课。下课之后,我一个人哭了,不过哭过之后,我的学业生涯里,再也没迟到过了!我该感谢罗老师一视同仁,让我学会了“守时”二字!二年级的数学应用题好像是谁比谁大多少,求谁是多少这样的题目,可是我总不开窍,总是听不明白,罗老师把我单独叫到办公室,单独给我讲题。突然有一天,我明白了!原来一点也不难,如果没有罗老师的不放弃,我想我不会那么快开窍,学习数学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真好!直到高三,我的数学都挺好的! 第三个我想感谢的是我闺密的英语补习老师,一次偶然的机缘,闺密家认识了一位英语退休老师,因为和她玩得近,我也到她家学习英语,那时1998年,我就接触了音标,学习《许国章英语》,自此,我记单词特别轻松,学习英语的兴趣也特别浓厚。 黄老师因家庭关系,早就不在紫坭教书了,偶尔还能见上一面,容颜虽老去,可是温和的笑容、坚定的眼神未改,一如20多年前的模样;数学罗老师和英语补习老师也多年未见过了,他们可好?!真的,小学老师的鼓励与鞭策,应该是我想成为一名教师的源头吧!不管怎样,祝福教过我的小学老师,你们都是我的恩师!<br></h3> <h3>(当时的镇长戴永昌书记)</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同学——纯真情谊</b></font></div> 一年级,我们是男生女生手牵着手进教室、出校门的;到了三四年级,我们和现在的娃娃们一样,有“三八线”,好的时候“糖痴豆”,不好的时候,男生女生可以打起来。到了五六年级,青春的懵懂在校园里漫开来,俩人眼神对视一下,都会被人笑话。现在想想,可好玩了!不管什么时候的孩子,都一样的童年啊! <br></h3> <h3>  不同的是,我收获了两位闺密,从小学到现在的闺密。那时候,我和樱子同学虽然在一个班上,但会互相通信,互相说说心事或者给对方提点建议。用信纸写好了,信封是要设计的,折成心型啊、船型啊、鞋子型啊等等,收到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丝丝的惊喜与感动。我们这代人手写书信好像到了高一就终止了,那时候BP机、公用电话已经兴起,手书已成了回忆……<br></h3> <h3>  六年级毕业留言本还在,看着大家纯真的祝福,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br></h3> <h3>  洋洋洒洒,我的小学就回忆到这吧,曾经的紫坭小学、如今的红基学校现在已是一所“古建筑、园林化、多功能”特色的学校。相当的高大上!<br></h3> <h3>  正当我感慨小学已不复存在之时,110周年校庆的推文勾起了我如此多美好的回忆。也就是这篇推文,我才知道母校的历史!(不止我一个,应该99.99%的紫坭人都不知道,甚至老师也不知道吧)要是年底有空,我一定会参加,到时会看到哪些熟悉的面孔呢?又会勾起哪些美好的回忆呢?期待……<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