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最欧化的城市~圣彼得堡

舞动健康

<h3>2018.6.17从莫斯科坐双层卧铺车去圣彼得堡。</h3> <h3>和国内卧铺车一样,上下铺,4人一房间。和我们同房的是俄罗斯母女俩。语言不通,只好用翻译蛋进行简单的沟通。</h3> <h3>一路闲聊,也建立点“国际感情”。😃😃</h3> <h3>圣彼得堡车站。</h3> <h3>车站广场。一早到达圣彼得堡,蓝天白云格外漂亮,</h3> <h3>圣彼得堡,一座曾经承载着复兴之梦的城池,一个彼得大帝用梦想建造的杰作。作为俄罗斯最欧化的城市,它被普希金赞颂为俄罗斯“通往欧洲的窗口”。圣彼得堡,风光迤俪,河流纵横,桥梁众多,又被称为“北方威尼斯”。在圣彼得堡,拂面而来的不仅有波罗的海的海风,还有从彼得大帝时代就积淀下来的贵族气息。无论是作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冬宫,还是典雅豪华的皇家园林夏宫与皇村,或者是喀山大教堂和伊萨基耶夫斯基大教堂,都让人感到贵气逼人。无疑,与600多公里以外的莫斯科相比,圣彼得堡更具有皇家风范。历史上,从彼得大帝时期到十月革命的200年间,圣彼得堡一直都是俄罗斯的首都。“没去过圣彼得堡,就没有真正到过俄罗斯。”——俄罗斯人如是说。</h3> <h3>是不是有点像威尼斯水城。</h3> <h3>俄罗斯夏宫,又称彼德宫,坐落在芬兰湾南岸的森林中,位于圣彼得堡西南约30公里处。始建于1714年,夏宫是圣彼得堡的早期建筑。</h3><h3>18世纪初,俄国沙皇彼得大帝下令兴建夏宫,其外貌简朴庄重,内部装饰华贵。当时的许多大型舞会、宫廷庆典等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彼得大帝生前每年必来此度夏。类似于承德避暑山庄。最早是彼得大帝为了监造喀琅施塔得军港(Кроштант)临时居住的地方,当时只是小木屋。后来彼得大帝喜欢这个地方,就在这里建造了宫殿。夏宫也被称作“喷泉之都”;这里是全俄罗斯最豪华的宫殿之一,宫内有60多处用纯金打造的喷水池,并且有复杂的喷泉管道系统,彼得大帝曾经喜欢用喷泉戏弄经过的路人。如今,夏宫已成为包括18世纪和19世纪宫殿花园的建筑群,由于它的建筑豪华壮丽,夏宫因而被人们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h3> <h3>夏宫分为上花园和下花园,大宫殿在上花园。上花园占地15公顷,比下花园高出18米。树木,草坪呈几何状排列,纵横交错,其间池水潋滟,景象开阔。有著名的尼普顿喷泉。大门外不远处,就是圣保罗信使教堂。<br></h3> <h3>我被这个披着常青藤的一段走廊迷住了,常青藤 微微透过的光线,美得像一幅画,特别像梦里仙境的样子~</h3> <h3>在上花园湖边,有个美女在写生,我说让我摆个姿势照个相,美女很配合的给我,并在一旁狂笑。</h3> <h3>夏宫内外装饰极其华丽,两翼均有镀金穹顶,宫内有庆典厅堂、礼宴厅堂和皇家宫室。当时彼得大帝住一楼,叶卡捷琳娜皇后住二楼,二楼装修及其奢华,楼上装饰极为华丽,舞厅的圆柱之间,都以威尼斯的镜子作装饰。还有不少中国元素。</h3> <h3>大宫殿前是被称作大瀑布的喷泉群。这里有37座金色雕像,29座潜浮雕,150个小雕像,64个喷泉及两座梯形瀑布。在喷泉群一个大半圆形水池的中央,耸立着大力士参孙和狮子搏斗的雕像,这就是著名的隆姆松喷泉。塑像高3米,重5吨。</h3><h3><br></h3> <h3>下花园依傍大宫殿呈扇形向芬兰湾展开,并以大宫殿前的水道为界分为东、西对称的两部分。占地102.5公顷,有150个喷泉,2000余个喷柱。彼得宫中还有金字塔喷泉、太阳喷泉、橡树喷泉、小伞喷泉,罗马喷泉、亚当喷泉、夏娃喷泉等。每当喷泉全部开放,如银河飞溅,引人入胜。</h3> <h3>沿着大宫殿前的水道往前走,就到了芬兰湾边。顺河而下约一公里,就是是辽阔的芬兰湾了。河中的快船是往返圣彼得堡市区。</h3> <h3>拉多加湖,位于俄罗斯西北部部列宁格勒州边境的卡累利阿共和国和列宁格勒州之间,西北靠近芬兰边境。为涅瓦河源头,最后流入芬兰湾(波罗地海的一部分)。该湖约有岛屿660座,是欧洲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第15大湖泊。 </h3><h3><br></h3> <h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列宁格勒(圣彼得堡)被围期间(1941.9∼1943.3),拉多加湖成为交通运输的生命线,军事补给品的供应、伤病员的撤离,都取道拉多加湖。</h3> <h3>我们走进了湖边的一家熏鱼店。原木搭建而成的小木屋具有俄罗斯乡村风味。在这里我们品尝了俄罗斯人喜欢吃的拉多加熏鱼,味道还不错。</h3> <h3>来杯伏特加。…………哦,太多了!</h3> <h3>身临其境怀古思今,走进那硝烟战火年代的生命之路。在拉多加湖会让人感觉有海的错觉,一样的辽阔,却是不一样的安静,像一位安静的老人在等待远方回来的家人或者曾经出征的子女;</h3> <h3>冬宫座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一部分。初建于1754年至1762年,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艺术最伟大的纪念物。1837年一场大火将其焚毁,1838年至1839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冬宫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战后修复。</h3> <h3>1712—1918年间,圣彼得堡是俄国的首都,市中心的冬宫是当时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就是从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轰冬宫开始的。看这走廊和阶梯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不错,这就是电影“列宁在十月”攻打冬宫的场景。</h3> <h3>应该这么说,是俄国人铸就了宏伟的冬宫,但是冬宫的伟大却是整个世界赋予的。</h3><h3>这座展品近300万的&nbsp;艾尔&nbsp;米&nbsp;塔什&nbsp;博物馆曾是叶卡捷琳娜大帝的私人博物馆,里面的东西多少见证了这个帝国在历史上留下的齿轮印记。</h3><h3>她曾经发誓要把&nbsp;圣彼得堡&nbsp;变成&nbsp;欧洲&nbsp;最美的首都,繁华的涅瓦大街和冬宫就能足够佐证她确实是个言出必行的女人。</h3><h3>博物馆的珍藏数量浩瀚,据说若想走尽&nbsp;艾尔&nbsp;米&nbsp;塔什&nbsp;博物馆约350间开放的展厅,行程约计22公里之长。<br></h3> <h3>艾尔米塔什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该馆最早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藏品中囊括了欧洲各国的绘画、素描、雕塑等艺术品,可以说是西方艺术史的写照。馆内有四样珍品必看:埃及的木乃伊(展厅号100)、孔雀大钟(第七图)、达&nbsp;•&nbsp;芬奇的圣母画像(第八和第十图)、伦勃朗的《浪子回头》(第九图)。<br></h3> <h3>短短的时间只能浮光掠影,更多的只是看个热闹,但即便如此,这里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素雅精美的约旦楼梯到制作奇巧的孔雀大钟,从宽敞明亮的接待大厅到极尽奢华的闺房卧室,从眼花缭乱的拉斐尔长廊到庄严肃穆的荣誉大厅,从达芬奇的传世画作到活灵活现的大理石雕塑,无一不体现出主人的艺术鉴赏水准和文化意趣。<br></h3> <h3>为纪念战胜拿破仑,在广场中央树立了一根亚历山大纪念柱,高47.5米,直径4米,重600&nbsp;吨,用整块花岗石制成,不用任何支撑,只靠自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它的顶尖上是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天使双脚踩着一条蛇,这是战胜敌人的象征。</h3> <h3>青铜骑士的旁边是海军部大楼。</h3> <h3>青铜骑士是圣彼得堡市标志性雕塑,位于十二月党人广场上。著名雕塑家法儿科内创作的这一艺术佳作,被安置在一块巨石上骏马前腿腾空。彼得大帝安坐在坐骑上,两眼炯炯有神,目视前方。该马象征着俄罗斯,而马匹践踏着的蛇,代表着当时阻止彼得大帝改革维新的力量。这一塑像曾受到伟大的俄国诗人普希金的高度颂扬,写下了他最出名的叙事诗《青铜骑士》。</h3> <h3>在广场雕像后面有伊萨基夫斯基大教堂,与梵蒂冈、伦敦和佛罗伦萨的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教堂。教堂高102米、长112米、宽100米,整个建筑可同时容纳1.2万人。教堂于1818年开工,1858年完工,历时40年,用工44万人。教堂的四面各有16根巨大的石柱,成双排托起雕花的山墙。每根石柱就重120吨。四面的柱廊建完后砌墙,再竖起上层的细石柱,最后覆盖上圆顶,整个建筑蔚为壮观。伊萨基夫斯基大教堂现设有一博物馆,游人参观完博物馆后,还可登上大教堂的屋顶远眺圣彼得堡市的全景。</h3> <h3>涅瓦河可以算是&nbsp;圣彼得堡&nbsp;的母亲河了,&nbsp;俄罗斯&nbsp;有很多作品都来自于河流,河流对于俄国人来说可真不是一点半点的情感。当年十月革命就是涅瓦河上的军舰一声炮响打向冬宫,电影时代初期号称俄国最大制作的《战舰破将金号》也是在涅瓦河上拍摄。另外著名的《伏尔加河纤夫曲》,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佳作《静静的顿河》,都是跟河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俄国,庞大的历史构成和文化深度压得人喘不上气,了解俄国可能是一辈子的积累,这也是一辈子的乐趣所在。<br></h3> <h3>瓦西里岛古港口有两座灯塔,红色的海神柱,又被叫做“吻柱”,(这是其中一柱)它曾是航海的灯塔。在一些特殊的节日里,例如胜利日等,这里会点燃火炬。而每年5月至10月之间,涅瓦河对面的流动音乐喷泉水柱会喷射入天空,高度高达60米。这里也是圣彼得堡市中心看日出日落最好的地方之一。<br></h3> <h3>在这绝美的河岸上,仍可清晰看到远处的各&nbsp;大名&nbsp;胜,&nbsp;圣彼得堡&nbsp;最迷人的地方也在于,一步一景,处处胜地,处处风情。<br></h3> <h3>彼得要塞是建在涅瓦河北岸的兔子岛上。而“兔子岛”这一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其地形象兔子;一说原来这岛上荒无人烟,当年彼得大帝初到此考察,看到跑出来的第一个生物就是兔子,故此命名。反正我们是没看见真兔子了,兔子雕塑倒不少。<br></h3> <h3>广场通往要塞城堡的大门叫彼得罗夫门,门上装饰有象征皇室至高无上权势的双头鹰浮雕<br></h3> <h3>这座号称最丑的彼得大帝雕像:头做的很小,身驱做的很大(据说这个塑像与彼得大帝身材等高,而历史记载其有2.24米的惊人高度)。怪诞的铜像也曾引来很大的争议,因为这个“蜡像式”的雕塑与人们脑海中熟知的,且几百年来不断为雕塑师所表现的伟大沙皇的形象相去甚远。难道是临时工做的?!人家可是由侨居美国的俄罗斯雕塑家舍米亚金创作的,1991年送给圣彼得堡市。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也渐渐习惯了它的存在。甚至游人们纷纷与彼得大帝“握手”,以求会带来好运,所以他的双手明显金光灿灿。现在出于保护,已经围起来不让接触了。</h3> <h3>最显眼的就是圣彼得保罗大教堂,它的锥形尖顶含金量十足,金光闪闪,高耸入蓝天之中,阳光照在上面整个涅瓦河沿岸都能够看到这个显目的地标。教堂内有从彼得大帝到亚历山大三世的俄国历代沙皇的陵墓,末代沙皇也葬于此地。<br></h3> <h3>城堡里的大教堂,其实就是一个皇亲国戚的皇子皇孙的坟墓,基督天主东正教会把墓碑放在教堂里,但这个教堂中都是石棺材,不知道里面有没有遗骸</h3> <h3>棱堡中有300门大炮。18世纪起,每日中午12时,纳雷什金棱堡的大炮就射出一发空爆弹,向全城居民报时</h3> <h3>棱堡下有一些武器展览</h3> <h3>彼得堡罗要塞城墙沿着涅瓦河绵延700米,高12米,厚&nbsp;2.4-4米,数百年过隙,依旧巍然伫立,风与浪卷起沙粒,留下斑驳的痕迹,</h3> <h3>彼得要塞建于兔子岛上,历史上说整个圣彼得堡由这里开始发展,扩散到整个城市,才有了冬宫、夏宫,还有沙俄伟大的历史,</h3> <h3>宏伟的&nbsp;喀山&nbsp;大教堂离冬宫不远,这个教堂很特别,它在教堂东面竖立起九十四根科&nbsp;尼斯&nbsp;式半圆型长柱,使教堂变成典型俄式教堂。它是根据沃罗尼欣的设计于1801-1811年建成的,专为存放&nbsp;俄罗斯&nbsp;东正教的重要圣物——&nbsp;喀山&nbsp;上帝之母圣像而建造,并因此而得名。 它的外貌具有典型的当时帝国风格的特征。大教堂正门两侧有造型严谨的古典式柱廊向外延伸,宏伟壮观,形成一个半圆形广场教。柱廊的后面露出高达70米的教堂圆顶。教堂前的广场上有一座花岗岩喷泉,还有两位俄国统帅&nbsp;库图&nbsp;佐夫和巴克莱·德·托利的纪念像。<br></h3> <h3>喀山大教堂是根据沃罗尼欣的设计于1801一1811年建成的,它的外貌具有典型的当时帝国风格的特征。教堂最显著的特征是它有一个呈半圆形的柱廊。柱廊的后面露出高达70米的教堂圆顶。喀山教堂名称来自于教堂内所供奉的喀山圣母像。当恐怖伊凡的军队突击喀山时,在烽火中发现了这尊圣像画。由于喀山圣母像不断地传出显灵的事迹,故成了俄罗斯东正数教徒最敬奉的圣像之一</h3> <h3>喀山宏伟的柱子古老的雕塑装饰,尽显沧桑与奢靡,没进内部(或许根本没让进),外观已经足够震撼啦,但有些雕塑装饰感觉有些古怪和灵异,大教堂背面的四周有防护栏,不能接近。<br></h3> <h3>可能没开放,一个老妇人怀着敬畏虔诚的心专注祈祷。让人也会不由的融入那神圣而静谧的气氛中,在这最接近神的地方&nbsp;你是否也听到了爱的呼唤,痛的释然……</h3> <h3>是“恐怖袭击”?No,No。是球迷在欢庆。喀山大教堂对面就是滴血大教堂⛪️,旁边设置了世界杯外场。所以聚集了大量的世界各地的球迷。</h3> <h3>普希金村又称皇村,许多人都知道,这座小村中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叶卡婕琳娜宫和其中极尽奢华的“琥珀厅”,还有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兴建的亚历山大宫,但这一片皇家庄园是因为有了伟大诗人的足迹才增辉添彩而变得不朽。著名俄国诗人普希金曾是这座皇家贵族学院的首批学生,他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相当美好的六年时光。一樽黝黑的普希金雕像就坐落在草地上,目光深邃,许多人是循着他的足迹来到了这里。</h3> <h3>&nbsp;拉斯特&nbsp;雷利&nbsp;(1700-1771)俄国建筑师的雕像。他是巴&nbsp;洛克&nbsp;式建筑的代表人物。B.C.&nbsp;拉斯特&nbsp;雷利&nbsp;之子。所设计的建筑物,空间规模宏大,轮廓清晰,平面具有严整的直线形,整体造型优美,雕刻装饰丰富,色彩绚丽,图案精巧奇异,如彼得堡的斯莫尔尼修道院(1748-1754)与冬宫(1754-1762)、彼得戈夫的大宫殿(1747-1752)、皇村的叶卡捷琳娜宫(1752-1757)。</h3><h3>拉斯特&nbsp;雷利&nbsp;雕像后面就是&nbsp;普希金&nbsp;学校。<br></h3> <h3>叶卡捷琳娜宫(The Catherine Palace)又称&nbsp;凯瑟琳&nbsp;宫,建造于1717年,是一座巴&nbsp;洛克&nbsp;风格的园林。 最初是彼得一世赠送给第二任妻子——皇后叶卡捷琳娜而建的夏日别墅,后来作为遗产成为他们的女儿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的财产。后经过叶卡捷琳二世女皇(伊丽莎白儿媳、&nbsp;德国&nbsp;公主)扩建,并把宫殿命名为叶卡捷琳娜宫。<br></h3> <h3>在叶卡捷琳娜皇宫,整个宫殿,黄金穿廊,满室的金碧辉煌,件件精致奢华。皇宫内还有个世界奇观,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nbsp;俄罗斯&nbsp;国宝——琥珀屋。整个屋子全部是用琥珀建成,里面有极其珍贵的血珀而且是整块拳头大小的实属罕见,这个琥珀屋也是唯一不能拍照的地方。还有墙壁上布满绘画的绘画厅,拥有精美古&nbsp;罗马&nbsp;风格浮雕和墙壁画的绿色食堂,印花丝绸覆盖墙壁的青色客厅,极尽奢华的房间等。到目前为止,整座宫殿共有29个房间已被修复。<br></h3> <h3>看着墙上的立柱,慢慢走过去,你会发现立柱逐渐变长。不由惊叹画力高超。</h3> <h3>琥珀屋极尽奢华。里面极其珍贵的血珀都是整块拳头大小的。这个琥珀屋也是唯一一个不能拍照的地方。下面是网上的截图。旁边有老太太在虎视眈眈的盯着,一发现有拍照迹象,立马制止,教育。</h3> <h3>后花园美轮美奂,引来许多新人拍婚纱照。</h3> <h3>宫殿由蓝、白、黄三色构成,据说这分别代表着女主人蓝色的眼睛、白色的皮肤和金黄的头发。整个宫殿的建筑色彩清新柔和,无处不倾洒着耀眼的金色,女皇生前声色犬马、骄奢淫靡的气息依然沁淫着整座宫殿。<br></h3> <h3>第二天晚上住这个高尔夫⛳️宾馆,旁边就是个高尔夫⛳️球场。自然的乡村风光,远离都市的喧嚣与纷扰,踏着绿色的草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灿烂的阳光,迈着矫健的脚步徜徉于优美的自然景色中。茸茸的绿草,随着地形的连绵起伏,直达天际,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绒毯,走在草地上,那种柔软而富于弹性的感觉非常美妙。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h3> <h3>基督复活教堂上有五光十色的洋葱头顶,反映了俄国十六和十七世纪的典型的东正教教堂建筑风格。教堂轮廓美丽,装饰花花绿绿,与古老&nbsp;俄罗斯&nbsp;风格与附近的古典式的建筑物成鲜明对比。 教堂高度约81米,宽阔的外形,采用了与&nbsp;莫斯科&nbsp;巴克洛夫教堂相同的构造,与华西里教堂的区别在于镶嵌复杂、颜色艳丽的影像图案,用丰富的彩色图案瓷砖、搪瓷青铜板装饰面。<br></h3> <h3>救世主滴血教堂外貌的艺术设计灵感主要来源自莫斯科雅拉斯拉夫斯基火车站的建筑风格及红场上的瓦西里升天教堂。而教堂整体之具体建筑结构,则来自于修道院院长大司祭伊格纳奇依的构想。据传说大司祭伊格纳奇依在睡梦中显现出这座未来教堂的设计蓝图。<br></h3> <h3>在滴血教堂⛪️的旁边设立了世界杯外场,比赛还没开始就聚集了许多各国球迷,跳跃、欢呼,热闹非凡,我们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其中。</h3> <h3>俄罗斯无论是人文景观还是自然风光都很美,使人情不自禁地想记录下来,这大概是为什么有这么多画画的人们。</h3> <h3>“阿芙乐尔”巡洋舰是著名的有革命纪念意义的巡洋舰。该舰造于1900年,舰长124米,宽16.8米。“阿芙乐尔”意为为“黎明”或“曙光”。在罗马神话里,“阿芙乐尔”是司晨女神,它唤醒人们,送来曙光。1916年,它因作战受损被送到造船厂去修理。在布尔什维克党和船厂工人的影响下,水兵们提高了阶级觉悟,逐渐趋向革命。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舰上的全体官兵按照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将舰开到尼古拉耶夫桥。上午10时,列宁以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起草《告俄国公民书》,在“阿芙乐尔”舰上向全国广播。尔后,晚上9时45分,“阿芙乐尔”号按照信号,向冬宫发射了第一炮,揭开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就是这里发出的。</h3> <h3>伏尔泰曾说,&nbsp;圣彼得堡&nbsp;集中了&nbsp;欧洲&nbsp;各国建筑的精华。</h3><h3>这样理解起来难免笼统,可当汽车行驶在&nbsp;圣彼得堡&nbsp;的街巷时,车窗之外的古城区才让这句话在脑海里逐渐清晰。</h3> <h3>圣彼得堡球场,这座位于俄罗斯著名大城市圣彼得堡的球场从2008年12月份竣工,直到9年之后才落成。这是俄超劲旅泽尼特的主场。</h3><h3>这个球场可容纳多达6.7万人,容量仅次于莫斯科的卢日尼基体育场。</h3> <h3>圣彼得堡机场。短短几天,但印象深刻。圣彼得堡市名源自耶稣的弟子圣徒彼得,旧称&nbsp;列宁格勒,</h3><h3>缔造它的那位伟大君王站在涅瓦河畔把举国的倾心都偏安在了这座北方的都城。三百年前它始建于王权,曾在战争中飘摇,也曾在围城中屹立,当芬兰湾东岸吹来波罗的海略过桅杆的轻风,平息了野火,当全城五百多座桥梁架过涅瓦河的支流,才有了这座绝世~&nbsp;圣彼得堡。再见!俄罗斯🇷🇺<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