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巴尔干:克罗地亚之度假胜地—-斯普利特

冯铮

<h3>  斯普利特,是克罗地亚的历史名城、克罗地亚第二大城市、斯普利特-达尔马提亚县的首府,亚得里亚海东岸第一大海港,是东南欧最著名的度假和旅游胜地之一。斯普利特位于亚得里亚海的达尔马提亚海岸中心,亚得里亚海东岸,由一个中央半岛及周围海岸组成,而城市区域也包括海岸边的许多小城镇。</h3><h3> 斯普利特的历史超过1700年,是闻名西方的历史名城,城市建筑以公元3世纪罗马皇帝戴克里先的夏宫为核心发展起来。</h3> <h3>  斯普利特是克罗地亚的第一大海港,每天进出港口的船只非常多,沿着海岸的建筑物也多有当地的特色。在海边看出去,天永远是湛蓝湛蓝的,朵朵白云点缀其中;海水如蓝宝石绿宝石般的纯粹,在阳光的照耀下,不时的泛着耀眼的粼光;艘艘游艇或游弋 海面,或静泊岸边,间或有海鸥飞过,一片祥和宁静的画面,使人有来了就不想走的遐想。</h3> <h3>  铜质的斯普利特城市模型。</h3> <h3>  紧邻海滨的棕榈长廊是市民和游客休息的不二之选,棕榈树的边上一簇簇,一块块高低不一的绿植茂盛葱翠,长椅上三三俩俩的游客闲散地坐着歇脚。</h3> <h3>  树下阶前,泡一杯咖啡,闺蜜聊一下心中的秘密。</h3> <h3>  熟悉的场景,曾几何时,我在希腊米克诺斯的小巷中的屋下门前也拍到了这样的一幅画面,只不过那是一个当地的小孩的沉醉带给我的感动;而这位老人的专注也同样吸引了我的镜头,身后的双肩包、头上的鸭舌帽、脚上的旅游鞋似乎告诉我他也是一个旅人,或许正急不可耐地和家人、朋友分享这里的美。</h3> <h3> 当地的老人就是这样的悠闲。</h3> <h3>  棕榈长廊的边上就是著名的斯普利特的海滨大道Riva。Riva是意大利语,意为“海岸”。海滨大道斯普利特最繁华的旅游休闲一条街,整条沿海的街道覆盖着白色顶篷的咖啡厅露天座。可以想象,坐在里面端一杯清香的啤酒,抿一口回甘的咖啡,望一眼船进船出的港口,听一声教堂厚重的钟声,消磨这慵懒的时光,那种欧洲式的浪漫,是多么的惬意,也是很多人的向往。</h3> <h3>  大道上的斯普利特特色的工艺品售卖摊位。</h3> <h3>  大道一侧的街巷。</h3> <h3>  大道尽头红色的牌楼建筑围出的“共和广场”上鸽子在恣意地飞翔。</h3> <h3>  </h3> <h3>  夕阳渐渐下沉,游人、鸽子在大道上留下长长的剪影。</h3> <h3>  入夜,餐厅的员工会为客人演唱助兴。</h3> <h3>  斯普利特的人文景观非常丰富,在古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宫的北门(金门)伫立着格雷戈留斯教皇的铜像。</h3><h3> 格雷戈留斯是备受克罗地亚人民尊敬的宗教领袖。在10世纪,曾经作为大主教的格雷戈留斯教皇使克罗地亚人能用母语进行礼拜。1920年,<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被誉为文艺复兴之后最伟大的从事宗教主题创作的雕塑家,也是首位在世期间所雕刻的人物作品进入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艺术家,前</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南斯拉夫和克罗地亚的雕塑家和建筑师</span>伊万·梅斯特罗维奇用青铜为格雷戈留斯制作了雕像。据说抚摸铜像的足趾就可以为自己带来幸运,所以铜像的左边脚拇指被许愿的人们摸得闪闪发亮。</h3> <h3>  游人在纷纷抚摸铜像的脚趾。</h3> <h3>  格雷戈留斯的左脚拇指被摸得闪闪发亮。</h3> <h3>  格雷戈留斯铜像的南面就是久负盛名的戴克里先宫的北门(金门)。</h3> <h3>  戴克里先宫殿是古代罗马皇帝戴克里先为了自己隐退后能够安度余生,从公元295年开始花费了10余年的时间建成的宫殿。宫殿的东西长215米,南北181米,周围被高达25米的围墙所环绕,形成一座堡垒。宫殿使用的主要材料是石灰岩和大理石,从宫殿的建筑风格来看,是典型的希腊建筑风格。通往宫殿的出口四个方向都有城门,分别称之为银门(东门)、铁门(西门)、金门(北门)、青铜门(南门)。作为世界上保存得最好的罗马宫殿,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3><h3> 随着罗马帝国的灭亡,宫殿就渐渐被废弃了,从此不大有人进出。<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这之后,这里成了深受战争之苦的移民的避身之处,</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二战结束时,前南斯拉夫的军队意外发现了它,10年后开始清理,</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现在保存有列柱广场、朱庇特神殿、皇帝的公寓和地下宫殿大厅以及圣道米纽斯大教堂,宫殿内部的小巷里已成为餐厅、咖啡馆、纪念品商店的天下。</span></h3> <h3>  列柱广场是戴克里先宫殿里最大的广场,是宫殿的中心部分,其功能相当于罗马的市政广场,是皇帝举行会议或是活动的地方。广场被雄伟的16根立柱似的大理石柱子所环绕,而正殿的中间是大拱门,4根硕大的科林斯式立柱撑起顶部的三角门楣,是典型的希腊风格。在广场里有圣道米纽斯大教堂和从埃及带回的狮身人面像,广场中有穿着盔甲装扮成罗马士兵的员工和游客合影互动,周围有一些旅游咨询中心和餐厅、露天咖啡馆等。</h3> <h3>  圣道米纽斯大教堂是为了纪念为戴克里先皇帝牺牲的圣道米纽斯,在7世纪中叶建成的教堂。他建立在戴克里先的祖庙位置上,是一座罗马式风格的建筑。内部装饰为罗马式和威尼斯哥特风格,柯林斯式柱子支撑着圆屋顶。两层的藏宝馆展示着圣书和十字架、圣母像、道米纽斯铜像等圣遗物,位于教堂入口的钟塔建于12~16 世纪,登上这个高60米的钟塔,宫殿以及美丽的市内全景就可以一览无余。钟塔最初一段的台阶上并没有设置栏杆,往上走的时候可以尽情感受刺激的感觉。大教堂的入口处仍然毅立着黄帝陵庙的两头罗马狮子。</h3> <h3>  教堂内装饰一样的异常华丽,无论是祭台、拱顶、墙壁,都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无论是绘画、雕塑、饰品都堪称完美。而它的庄重感和仪式感使人一进入就会肃然起敬,躁动的心情就会安静下来,我想这就是宗教的力量吧。</h3> <h3>  通过钟塔内的狭窄的铁制楼梯盘旋而上,每一层的窗都是镂空通透的,爬梯时顺便可以欣赏塔外的风景,当然还得注意安全。</h3> <h3>  爬上塔顶,眼前豁然开朗,坐拥亚得里亚海的斯普利特老城全貌毕现眼前,红顶白墙共海天一色;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热情;沧桑的历史融合在现代的休闲中,一切是那样的自然而又真切,生活本该就是这样。</h3> <h3>  戴克里先宫殿的地下宫的出口上面是一个圆形的前庭,高达3层,马赛克镶嵌。原来的拱顶的装饰华丽精美,可与罗马的万神殿相媲美,但没有保存下来,现在变成空心通天的了。从墙上刻有的2个希腊人名来看,此宫殿的设计者或许为希腊人,因为此宫殿的风格是典型的希腊式的建筑风格。</h3> <h3>  昔日的地下宫的一部分已经成为出售纪念品的商铺。</h3> <h3>  戴克里先宫的特点是“宫殿中的城市,城市中的宫殿”。其原因是公元7世纪,阿尔瓦人和斯拉夫人攻占了附近的城市萨洛那,那里的居民纷纷逃入已经荒芜了的宫殿,并在宫殿内建起定居点,随着建筑的日益增多,逐渐形成了一座城市。</h3><h3> 时至今日,昔日为躲避战乱而建起的建筑的残垣断壁在向游人诉说着当年的艰辛。</h3> <h3>  那罗多尼广场</h3><h3> 作为连接西门(铁门)的广场,威尼斯、巴洛克、文艺复兴风格的中世纪建筑鳞次节比。广场周围有许多商店、餐厅、露天咖啡馆等,经常人山人海。露天咖啡馆的咖啡价格很便宜。</h3> <h3>  东门(银门)</h3> <h3>  在Mileezi宫前,有一尊造型很奇特的雕像,那就是克罗地亚文学和心理学之父Marko Marulic的雕像,但在很多游记及书籍中均没有对此作介绍。</h3><h3> Marulic年轻时放荡不羁,后因感情问题使他改邪归正,追求圣人的生活。他写的第一本书就是关于圣人的。耶稣会创始人圣·弗朗西斯科·维泽尔对Marulic在1549年出版的“Instit Utioni bene vi vende”曾给予高度评价。维泽尔在离开西班牙到亚洲传教时,随身除带了圣经外,另外就带了一本Marulic的这本书。</h3><h3> Marulic一身出版了10多本心理学的著作,鉴于他在文学中的地位,克罗地亚500元的纸币上印有他的头像。</h3> <h3>  城中的小巷。</h3> <h3>  斯普利特这座有着1700多年的城市,对于遥远的东方而言,绝大多数人是陌生的,闻所未闻的,我也是到了这里才对他有些许认识。而对于西方来说,却是个闻名遐迩,几乎无人不知的历史名城。而这是源于一座戴克里先宫殿,斯普利特的历史也是从戴克里先这个罗马皇帝开始的。然而,1700年的沧海桑田淹没了多少曾经辉煌的城邦,而斯普利特却是跨越了不同时代、不同历史、不同宗教成为一座历史名城,把不同时代、不同历史、不同宗教的建筑元素紧密和谐的统一到一起,个中缘由耐人寻味。</h3><h3> 游览斯普利特给我的感悟:只有敬畏历史,尊重历史,善待历史,才能呈现真正的历史的美丽,才能展现真正的历史的辉煌,<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才能实现真正的历史的永恒。</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