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谈起西湖,说实在的,我已去过好几次了。美景总是要细细品味,反复咀嚼。于是,我带着憧憬,再次踏上了西湖这块宝地。</h3> <h3> 约莫坐了一小时的车,正式抵达杭州。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高楼大厦,极具现代气味的气息。可我们并未看到西湖那苗条的身躯,它大概是被这高入云端的大楼挡住了吧。至今我还依稀记得,初到杭州,首先闯入眼底的就是西子盈盈的浅笑;初见西湖,我被它的空灵深深震撼。我与西湖虽被大楼所阻,可我还是对西湖充满着期待。
</h3><h3><br></h3> <h3> 现在大概是下午两点钟,正午的那种烧烤般的炎热并未消散,火辣辣的太阳依然凶狠地炙烤着大地。于是,我们便打了一辆车,终于在空调的吹拂下,登陆了期盼已久的西湖。
</h3><h3><br></h3> <h3> 久违的西湖变得如此瘦小、虚弱,也许是因为四周大厦的映衬吧。湖上挤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与记忆中的西湖竟然相反。记忆中的初到西湖,一叶轻舟从湖面慢慢划过,还下着濛濛细雨,如诗如画的江南,如歌如梦的西湖。那真的可以说是“淡妆浓抹总相宜。”<br></h3> <h3> 买了船票,坐着船,在隆隆的船鸣声中,总算是登上了湖心亭。上岛,见四周竹树成林,虫鸟乐声,水波激浪声,风柏翠叶声,一齐并发,同奏一交响乐,震撼人之心。原本以为岛上应当有很多人,结果却很少。于是,我的心情也好转了许多。在这座小小的湖心亭邂逅印象中的西湖,可以说是我本次旅程中的最大快乐了吧。继续往前走,便是“三潭印月”,话说苏轼疏浚西湖后,为了显示湖泥再度淤积情况,在堤外湖水三个最深处立了三座瓶形石塔以示标记,形成“湖中有深潭,明月印水渊,石塔来相照,一十八月园”的奇异景致。于是,我们便漫步了一圈,在竹树成林的环境中,聆听着大自然的优美乐章,登上小船与小岛告辞。
</h3><h3><br></h3> <h3> 下了小船,便是白堤。信步走在长长的白堤,恍若流水的记忆静静地流。两侧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致。但遗憾的是,如今的白堤商业气息很浓,两旁布满了小摊,白堤也是用柏油重新刷过一遍。原始的白堤不复重现,这无不令人惋惜。
</h3><h3><br></h3> <h3> 车子穿过拂堤的杨柳,恍惚间,我仿佛又看到迷朦的西子湖上泛着一叶小舟,那是我梦中的西湖。<br></h3> <h3> <font color="#167efb">水调歌头·重游西湖</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久待游江南,重上大西湖。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高楼大厦,更有滚滚人烟。西湖虚瘦弱,湖上盈船舶,间是轰鸣声。
初到此,西子笑,是仙境。十三年忽过去,弹指一挥间。苏堤白堤重修,断桥残雪不见。谈笑叹息还,美丽大西湖,诗意不复在。</font><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