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PS打造一幅震撼的普陀罗星球全景图

吾灵乎

<h3>  布达拉是梵语“Potalaka”的音译,又译为“普陀罗”或“普陀珞珈”。吾是今年3月22日中午到达的拉萨,稍作休息后,于傍晚18点来到布达拉宫广场。由于拉萨的时差晚于内地约2个来小时,此时还是晴空朗朗呢。置身于布达拉宫广场,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布达拉宫,这座雄伟的宫殿都不失壮丽巍峨的气势,给吾的感觉似乎是触手可及天堂一般。这一刻,真的激动滴呆了神、湿了眼。吾就这样呆立在原地,凝望着布达拉宫陷入了感动之中!</h3><h3>  布达拉宫(普陀罗)就是一个永恒的经典,即使是一千三百年之前的建筑,在吾看来依然是如此滴雄伟且极富艺术感。可想而知,在曾经那个科技落后的年代,这样的建筑在人们心中的伟大是吾等现代人无法想象的。即便到了今天,布达拉宫依然是藏民心中最神圣的建筑,也是吾心中梦想之地的标志。今天吾终于来了,圆梦来了!带着感动,吾立马动手拍摄了一组360全景照片,制作了这幅“星球”全景照片,以纪念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照片的上部是布达拉宫,下部是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左右两侧是大型LED宣传屏,“星球”的周围环绕着旋转的蓝天白云,寓意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的西藏和谐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吾为其起名为《雪域风云》。(见图1)</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1</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星球”全景照片的制作分2个过程:前期和后期。</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前期:</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拍摄环绕360°一周的接片素材。当然,最好上三脚架用手动M挡、手动对焦拍摄。吾共拍摄了11张竖幅照片。</h3><h3 style="text-align: left;">素材要求:</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准备一张全景照片。但是,不是所有全景照片都符合“星球”全景制作标准的。它必须符合以下几点: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第一,长宽比至少为2:1,也就是说,长度是高度的2倍以上,此比例越大越好,但是不能小于2。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第二,照片的下方约四分之一范围内的细节应该尽量少,最好选择沙漠,水泥公路,海洋之类的场景。这是因为照片下方将成为“星球”的中心,出现强烈的扭曲失真。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第三,照片上半部分的背景应该简单,最好为纯色的蓝天或者夜景。</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第四,全景照的左右两侧应该完全吻合,至少是相当吻合。</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第五,努力保证水平面的真正水平。很多粗心的摄影爱好者意识不到这一点,即使使用三角架,出来的效果也是斜斜一张。这在“星球”的制作中可是大忌。</h3><h3 style="text-align: lef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后期:</h3><h3 style="text-align: left;">①PS合并接片(也可用LR等软件合并照片),接成如图2的长幅照片。</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2</h3><h3><br></h3><h3>②PS中,先将图像调整成正方形,旋转180°后,再选“滤镜”中的“扭曲”,点选“极坐标”,选“平面坐标到极坐标”,确定。然后调整角度、裁剪,即可生成如图1的“星球”全景照片了。</h3><h3></h3><h3>下面,具体介绍一下后期的详细步骤:</h3><h3>①接片</h3><h3>⒈在PS中,单击文件--&gt;自动--&gt;Photomerge…。(见图3)</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3</h3><h3><br></h3><h3>⒉单击,弹出对话框。版面选择“自动”,若选择“圆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见图4)</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4</h3><h3><br></h3><h3>⒊单击“浏览”,选择素材文件,勾选“混合图像”,也可适当勾选其它选项。(见图5)</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5</h3><h3><br></h3><h3>⒋单击“确定”,得到如图2效果。(见图6)</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6 </h3><h3><br></h3><h3> ② 接下来,吾以图2为例讲解制作“星球”全景的操作过程:</h3><h3>第一步:设置图像尺寸和旋转</h3><h3>⒈ 首先改变图像的尺寸,将其转换为标准的正方形。单击图像--&gt;图像大小,(见图7)</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7</h3><h3><br></h3><h3>⒉ 取消“约束比例”的复选框,并将长度和宽度设为相同的数值。(见图8)</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8</h3><h3><br></h3><h3>⒊ 单击“确定”,得到如下效果。(见图9)</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9</h3><h3><br></h3><h3>⒋ 将图像旋转180度。单击图像--&gt;旋转画布--&gt;180度(1)。(见图10)</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10</h3><h3><br></h3><h3>⒌单击,得到如下效果。(见图11)</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11 </h3><h3><br></h3><h3>第二步:使用极坐标滤镜</h3><h3>   接下来,就该使用滤镜处理了。</h3><h3>⒈ 单击滤镜--&gt;扭曲--&gt;极坐标(见图12)</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12</h3><h3><br></h3><h3>⒉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平面坐标到极坐标”。(见图13)</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13</h3><h3><br></h3><h3>⒊ 单击“确定”,得到如下效果。(见图14) </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14</h3><h3><br></h3><h3>一个“星球”的雏形诞生了!但是,它似乎还有一些不足,还需进行一些调整。</h3><h3>第三步:旋转与调整</h3><h3>接下来,将这个“星球”旋转到合适的角度,调整对比度和颜色,调整天空和全景照片接合处的图象,此处可适当使用仿制图章和历史画笔。得到如图1的最后效果。</h3><h3>到这里就大功告成啦,很炫有木有?!</h3> <h3>【附】</h3><h3>  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圣地,坐落于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区西北郊区约两千米处的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布达拉宫的主体是由红宫和白宫组成,光看颜色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红宫在中间,墙上都刷红土。白宫横贯两翼,从东西南三面与红宫衔接,墙上刷白浆。宫体主楼外观13层,内为9层,高约117米,东西长360多米,南北宽270米,建筑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由寝宫、佛殿、灵塔殿、僧舍等1000间组成,红宫平顶上建有7个金瓦屋顶,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h3><h3>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宫墙红白相间,宫顶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是拉萨城的标志,也是西藏人民巨大创造力的象征,是西藏建筑艺术的珍贵财富,也是独一无二的雪域高原上的人类文化遗产,藏语称为“赞姆林坚吉”,意思是价值抵得上半个世界。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是雪域高原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h3><h3> 矗立在布达拉宫广场南面的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建成于2001年,南以远山绿树为背景,北与巍峨壮丽的布达拉宫相距三百五十米,主体呈灰白色,总高37米,碑体南面铭文上端设五条金带,代表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碑身造型是抽象化的珠穆朗玛峰,表现出纪念碑高耸入云的气势和与天地同在的永恒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