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关于

木木林

<h3>关于高铁</h3><h3>铁路走得并不多,今天又坐上高铁,第一回!当然感慨多多,无关它的“铁”,只因它的“高”。</h3><h3>风驰电掣,是个一直沿用至今的成语,不知始于何时。但303公里/小时,不知它还能不能胜任这样的形容。</h3><h3>据说,中美都在大力研发“胶囊”式飞铁,时速可过千越万,届时,从纽约到北京只是2个小时的事儿。北京再也不是遇上西雅图,只能算比邻而居了。</h3><h3>还有就是它的高度了。初秋时节,稻子已是很高了,但从车厢向外俯视,完全就是满田的秧苗。学校食堂边小荷塘的荷叶早已亭亭玉立了,晨跑回来的时候,也会领略到“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小傲娇。但高铁过处的荷花却一个个如短脚的舞女,让人不禁扼腕叹惋!</h3><h3>平潮一一南通铁路西站,虽说目前还不知道列车会长啥模样,但一座座桥墩已拔地而起,巍峨雄伟,一段段桥板正墩墩相连,壮观大气。这怎能不让人翩翩浮想:</h3><h3>沪通要通了,我们和上海还剩多远?</h3><h3>锡通要通了,我们离苏锡常又有多近?试问,我们还是苏北人吗?</h3><h3>南通地铁1号线要通了,是我们成功包围了城市,还是城市彻底解放了农村?敢问,我们还是乡下人吗?</h3> <h3>关于红壤</h3><h3>上高中时,地理赵福祥老师说我国有中原的黄土,东北的黑土,江南的红壤……当时就很好奇,黑土有多黑?红壤又是啥东东?</h3><h3>后来每次过了苏通大桥都会注意窗外的泥土颜色,但总觉得跟江北南通的土色差不多,看不出它特别的红。</h3><h3>但我们的福尔老师可是教风独特,成绩卓著的通城名师之名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赵之谓也。他怎么会讲错呢?</h3><h3>今天,终于见到让人牵肠挂肚的红壤了!</h3><h3>一晃三十年过去了,我仿佛更能感觉到,红壤的母体里孕育出来的红豆,相思尤美,亘古如斯!</h3><h3><br></h3> <h3>关于山居</h3><h3>一路丘陵,一路农田,一路山居,不能不想起王摩诘的那首经典山水田园诗:</h3><h3>山居秋暝 [ 唐·王维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br></h3><h3>新雨、初秋、明月、清泉、浣女、渔舟,还有青山、红楼,这样的山居,你可也愿意为她而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