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美好事物,成就美好未来——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联盟第二届名师论坛有感

蔡响龙

<h3><h1>朱坑镇中心小学 陈徐英小语名师工作室 蔡响龙</h1><h1> 大海,我来了!山东烟台,我来了!带着这样一份惊喜,一份向往,8月8日,我跟随着方宝辉主任与陈禾根主任带领的23人团队参加了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联盟第二届名师论坛。</h1></h3> <h1>  8月9日、1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代表、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领导、教科研机构人员等三百多人汇聚一堂,为“新时期名师队伍建设与名师工作室内涵发展”,交流成长成才心得,为教师答疑解惑,寻找路径。此次论坛既有著名教育学者如肖川、闫学老师高屋建瓴的理论架构,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教师如杨雪梅等讲述了他们一个人乃至一群人的成长、突围的精彩故事。</h1><h3></h3> <h1>  在这么多人,这么多的故事当中,给我触动最大的是著名特级教师闫学老师的《好老师的五个特质》:一个好老师除了具备敬业精神,不断突破自我,耐得住寂寞,拥有自主意识外,还应有博大的视野、胸怀和格局,将心神聚焦在美好的事物上。它触动了我的软肋,激发了我的思考。在生活中,我是一个无趣的人,在学校是“苦行僧”,回到家还念念不忘教学,活得很累,精神得不到放松。这一理念势必折射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在学习中享受不到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的立足点要高,着眼学生的终极目标: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为自由社会培养大写的“人”;要智商与情商并重,智商做事,情商做人。“万般皆下品,唯有分数高”观念的改变需身体力行,进而改变学生,影响家长。在教学中多增设一些“美好”,让学习生活多姿多彩。</h1> <h3></h3><h1> <font color="#ed2308"><b>鼓励阅读,让读书多一些美好沉淀。</b></font>关于阅读的好处,北京师范大学的肖川博士在此次论坛上做了很好的诠释:“阅读益人心智,怡人情性,变化气质,滋养人生”,“阅读不能改变一个人的起点,却能改变一个人的终点。”并鼓励“有掩卷沉思,有拍案叫绝”的深度阅读。在教学中,我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每日读书视频分享,养成读书好习惯;家长进课堂,带领孩子一起遨游书海;参加一米阅读读书闯关大赛,在大赛中激发孩子读书热情……书读多了,孩子们的积淀多了,学习成绩也实现了弯道超车。我将继续与我们的孩子在书海中扬帆远航,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h1><h1> <b><font color="#ed2308">涉足远行,让旅行多一些美好见识。</font></b>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知识学问的博览,行万里路是实践经验的积累。“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一种追求。有人把“读书”与“行路”关联作了个比喻:“读万卷书”好比人们透过一个窗口看到了知识和潜质的金山,但要想真正得到知识和潜质这个金山,还要靠走出门去“行万里路”。每个假期,我都会布置一项孩子特别喜欢的作业——与爸爸妈妈至少出去旅游一次,增长见识。一个学期尽最大可能举行一次亲子活动,让孩子在户外实践中,学到知识,学会做人做事的方法。但总觉还不够,今后还需创造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h1><h1> <b><font color="#ed2308">精心设计,让教学多一些美好元素。</font></b>在教学上,只有先改变自己的态度,才能改变教学的高度。课前多下一些功夫,为自己在课堂上的“懒”付出汗水。在教学中多创设情境,引进一些美好元素,如音乐的熏陶,赞赏的目光,甜美的微笑,发表的冲动……尽可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中有许多“朋友”可交,有许多活动可玩、有许多知识可学,让自己教得轻松,孩子们学得愉快,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压力,而是人生中的一种享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 </h1><h1> <b><font color="#ed2308">勤做家务,让生活多一些美好享受。</font></b>生活中除了学习,还应有学习外的休闲娱乐,让紧张的大脑能得到松弛,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生活:玩玩泥巴,捉捉小虫,学会帮爷爷奶奶做做家务……我鼓励孩子在家多做家务,并把做家务的视频在班级群中分享,让孩子在学习之外寻找成功,寻找快乐。我也要反省自己,放学后要放下教学的事,轻松一下大脑,学做一些家务,第二天把快乐的心情带给学生。</h1> <h1>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种历练,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成长。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做到“心中有爱,腹中有诗,指上有金”,这样就可以诗意的栖居了。</h1><h3></h3>

名师

教学

学习

孩子

美好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读书

工作室

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