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39b54a">题记:人生不只眼前的琐事,还有诗和远方…</font><font color="#ff8a00">相比繁华的都市和浩瀚的海洋,我更希望去看看苍凉的大西北!</font></h3> <h3>镇楼专用。</h3> <h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想,看世界先从中国走起!960万平方公里的伟大祖国,地大物博,风景如画。在众多自驾游线路中,川藏线、青甘线无疑是旅游达人的西部游首选路线。</h3> <h3>本次环游路线。</h3> <h3>青海甘肃大环线沿路主要景点。</h3> <h3>10日行程,每日最后一个地点为当天住宿地。</h3> <h3><font color="#167efb">第一天(7.14)河北武安-山西吕梁-陕西绥德-宁夏中卫-甘肃兰州</font><font color="#39b54a">(1300km全程高速)</font></h3><h3><br></h3> <h3>2018年7月14日,清晨5:00,在倾盆大雨的洗礼下,我们义无反顾地(beizhefumu)出发了!感谢旅游达人昨夜星辰前期细致的筹备工作!!驾驶中,请忽略凌乱。</h3> <h3>进入山西,雨停了,云开雾散。穿梭在连绵不断的太行山上,红色的山体巍峨雄伟,大气磅礴。</h3> <h3>山西高速风景。</h3> <h3>有山就有洞,断断续续的隧道让人昏昏欲睡,限速70的禁令让我们这些守法公民在山西这一段的高速行程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但安全第一永远不能忘记!</h3> <h3>漫长黑暗的隧道终于迎来了阳光,进入陕西地界之后,地貌马上发生了改变。两边出现的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感情深厚)黄土高原(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门前刮过......),地理课本中的千沟万壑如今已被绿色植被覆盖,看来这么多年的治理效果不错。当然,这里少不了窑洞,路边山坡上的窑洞庭院都很破旧,而且相距太远了,串个门都得走上半天!看来这里的生活水平还有待提高(满怀同情时捎带优越感)。</h3> <h3>进入宁夏境内,地貌又发生了改变。视线更加辽阔,进入了一片草原(草甸)。这是在高速路上的观景点看到的太阳山风电园的风力发电机,高高矗立在茫茫宁夏草原中。</h3> <h3>途径中卫市,路边远处大片低矮的绿色植被就是宁夏特产——枸杞。</h3> <h3>20:00看到的宁夏境内高速旁的回族村落中的清真寺和草原(种着大片的西瓜)。到达甘肃境内天已经完全黑了,没有拍照片。</h3> <h3>连续行驶1300公里,历经18个小时,到达兰州市已是23:30,房间很舒适。收拾好行李后,又累又饿,一碗牛肉面管饱。</h3> <h5><font color="#010101">百科:甘肃省的名字来源于古时的甘州与肃州,这两个地区都位于河西走廊。甘州即今日之张掖市,肃州即今日之酒泉市。</font><font color="#39b54a">甘肃省面积为四十五万四千平方公里,是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青海、四川、黑龙江之后的第七个大省,相当于两个半广东省。千里之长的河西走廊,是昔日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从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连接东西方文化和商贸整整一千七百多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最重要的纽带。河西走廊南倚祁连山,北面是浩瀚无垠的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大沙漠。由兰新公路与兰新铁路向西行,南侧一直可以看到绵延起伏的祁连山的雄姿</font>。</h5> <h3><font color="#167efb">第二天(7.15)兰州-兰州黄河铁桥-兰州白塔公园-兰州博物馆-西宁</font><font color="#39b54a">(250km市内+高速)</font></h3><h3><br></h3> <h3>15日上午,游览兰州市地标-黄河铁桥。滔滔黄河水,悠悠三剑客,潇潇三侠女。</h3><h3><br></h3> <h5>游览完铁桥,我们登上了桥北的白塔山公园。</h5><h3><font color="#39b54a"></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兰州白塔山公园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因山头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山势巍峨起伏,蟠结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势。登白塔山顶,可俯视兰州市容,白塔与黄河上的铁桥构成雄浑壮丽的画面,成为兰州市的象征之一。</font><br></h3> <h3>相比美景,孩子们的最爱还是玩耍,在公园戏水。</h3> <h3>在白塔山公园高处俯瞰兰州市,黄河穿城而过。</h3> <p>致兰州黄河:</p><p>你 /浩浩荡荡/</p><p>你 /奔流不息 /</p><p>你虽然浑黄不清/</p><p>但我知道/</p><p>那是养育我们的黄土/</p><p>改变了你的颜色/</p><p>我们早已水乳交融,血脉相连/</p><p>你哺育了中华民族/</p><p>你 /</p><p>是母亲河/</p><p>历史从这里走来 /</p><p>历史从这里走去……</p> <h3>兰州午饭,小吃一条街吃兰州特色,杏皮水、汆水面片(凉的)。</h3> <h3>吃过午饭,我们来到了甘肃省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一进去就被眼前这位漂亮的小讲解员给吸引了,她成了在场父母现场教育孩子的榜样("你看人家!向小妹妹学习!"别人家的孩子唉…)!</h3> <h3>马门溪龙的骨架(复制品),当你到跟前,才知道恐龙是多么的庞大。</h3> <h3>黄河象(复制品),戴眼镜的男孩很专业,讲解细致,经常提问,互动性强。小男孩特意提到课文《黄河象》。<font color="#39b54a">参考旧版小学语文九册第二组的讲读课文《黄河象》80后记得。</font></h3> <h3>镇馆之宝——铜奔马(马踏飞燕)<font color="#39b54a"></font></h3><h5><font color="#39b54a"></font></h5> <h5><font color="#39b54a">百科:东汉铜奔马,别称马超龙雀、马踏飞燕、铜奔马、马袭乌鸦、鹰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东汉铜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千克。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东汉铜奔马在1983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目录》。</font></h5> <h3>下午4:40,离开兰州,沿京藏高速前往西宁。土质疏松的高山,稀疏的植被都显露出这里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修路,缓慢通行。</h3> <h3>晚上9点旅店外西宁的太空。(整个西宁市都禁烟)</h3> <h3><font color="#167efb">第三天(7.16)西宁-塔尔寺-日月山-倒淌河-青海湖-黑马河乡</font><font color="#39b54a">(250km高速+省道)</font></h3> <h3>7月16日9点到达塔尔寺,阳光强烈,游人如织。在这里你看不到内地寺庙里常见的几十几百一柱的高香和铺天盖地般的许愿锁(条),唯一能感受到的是藏民们的虔诚。</h3> <h5><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是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 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省会西宁市26公里。塔尔寺是青海省藏传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原名塔儿寺(塔尔寺,先有塔,后有寺),得名于寺中大金瓦殿内纪念宗喀巴的大银塔。塔尔寺自建立之日起,慢慢完善了一套自己的寺院宗教组织,寺院政治组织和寺院经济来源,文化生活等的体系化。塔尔寺始建于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600余亩,寺院建筑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绿墙金瓦,灿烂辉煌,是该寺的主建筑,塔尔寺的酥油花雕塑也是栩栩如生,远近闻名。</span></h5><p><br></p> <h3>寺内供奉的宗喀巴像。<font color="#39b54a"></font></h3> <h5><font color="#39b54a">宗喀巴(公元1357年(丁酉年)~公元1419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立者、佛教理论家。在中国西藏、青海、内蒙、甘肃、北京、山西、河北等地区的佛教寺院里,都有宗喀巴大师塑像,有的是泥塑涂金,有的是以铜质鎏金制成。1419年(明成祖永乐十七年),宗喀巴在拉萨甘丹寺圆寂,时年63岁。圆寂时,将自己的衣帽传给贾曹杰,于是贾曹杰继承了甘丹寺住持之位。藏传佛教史上将宗喀巴大师、贾曹杰、克主杰合称为"师徒三尊"。宗喀巴本名罗桑扎巴(善慧称吉祥),这是受沙弥戒时的名称。由于诞生于"宗喀",为示尊重,人们以地名尊称大师为"宗喀巴"。 </font></h5> <h3>继续前行,到达日月山观景点(我想到了日月神教?)。天高云淡,一望无际。</h3> <h5><font color="#39b54a">百科,日月山距离西宁90公里,海拔3520米,是游人从西宁前往青海湖的必经之路。日月山是我国自然地理上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分界线,是我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季风与非季风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分界线,也是青海省内农业区与牧业区的分水岭。传说当年文成公主进藏,唐王送她一面日月宝镜,可以望见长安的繁华,途经此山,她怀揣宝镜,登峰东望,不见长安故乡,悲从心起,空镜下滑坠地,摔成两半,正好落在两个小山包上,东边的半块西,映著落日的余辉,西边的半块朝东照着初升的月光,日月山由此得名。</font></h5> <h3>日月山上的经幡。(输电铁塔大煞风景)<font color="#39b54a"></font></h3> <h5><font color="#39b54a">经幡藏语称“隆达”。是一种用棉布、麻纱、丝绸等材料制成的长方形彩旗,共有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色序不能错乱,分别象征天空、祥云、火焰、江河和大地。藏传佛教又赋予五色为五方佛及五种智慧之含义。之所以被称作经幡,是因为这些幡上面都印有佛经,在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看来,随风而舞的经幡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次,在不停地向神传达人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这样,经幡便成为连接神与人的纽带。风幡所在即意味着神灵所在,也意味着人们对神灵的祈求所在。风幡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font></h5> <h3>过了日月山,前行不远即到达倒淌河景点,一条不大的小河,向西流。<br></h3> <h3><font color="#39b54a">百科:倒淌河发源于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海拔约3300米,全长约40多公里,自东向西,流入青海湖,故名倒淌河。它是青海湖水系中最小的一支。河流蜿蜒曲折,河水清澈见底,看上去犹如一条明亮的缎带飘落在草原上那样神奇迷人。
关于倒淌河的传说,人们众说不一。
一山之隔,日月山以东,汉族民间千百年来的说法是:唐王李世民为了沟通藏汉两族的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将年轻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挥泪西行,公主的泪便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
日月山以西,藏族中流传的则是另一个神话:龙王派他的四个儿女造南北东西四河,最小的女儿造西海时,需108条河水,她找到了107条河,最后一条河怎么也找不到。聪明、狡黠的小龙女从日月山倒着牵来了一条河,这条河便是倒淌河;第三种说法是,这河是龙王一根倒须变的……
从地理角度来说由于地壳的变动,日月山隆起,倒淌河才折头向西注入青海湖。因此,地质变迁,山地隆起是倒趟河自东向西流的因素。</font></h3> <h3>把酒倒满!</h3> <h3>牦牛,体型很大……</h3> <h3>背后就是海拔3000米的青藏高原,必须留影啊(呀拉索......)</h3> <h3>迎着下午强烈的紫外线,我们又一次昏昏欲睡,一路向西。马上就到青 海 湖!</h3> <h3>远看青海湖。</h3> <h5><font color="#39b54a">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位于中国青海省内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内流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和鸟岛都是游览胜地。2012年7月30日,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的遥感监测结果显示,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面积持续8年增大。</font></h5> <h3>接近湖边。由远及近,湖水的颜色也一直在变化,远看青色(怪不得叫青海湖),近看蓝色。</h3> <h3>两个小美女。</h3> <h3>到达青海湖边,我只想说:青海湖,太大了!(绕湖一圈300千米)无愧"大美"二字!</h3> <p>致青海湖</p><p>轻轻地我来了/</p><p>我轻轻地站在你的臂弯/</p><p>感受你的大美/</p><p>你一定是上天留下的一块翡翠/</p><p>又或是上帝撒下的一颗明珠/</p><p>你/</p><p>遥 不可及/</p><p>深 不可测/</p><p>如果 /</p><p>没有你/</p><p>群山也将失去颜色/</p><p>大地亦会面容憔悴/</p><p>你 /</p><p>是藏民心中的圣湖/</p><p>神圣不容侵犯/</p><p>遇见你/</p><p>今生有幸……</p> <h3>戏水是永远的最爱。</h3> <h3>"姑娘,水深危险!"(背后深不可测…)</h3> <h3>湖边靓照。</h3> <h3>离开湖边,沿湖公路前往今晚的住宿地——黑马河乡。在车上拍的青海湖边骑马的游客。</h3> <h3>19:00到达黑马河乡,青甘线重要的中转站。车多人多!入住青年旅社(jitisushe),上下铺六张床,路途中最冷的一晚(标配电热毯)。</h3> <h5><font color="#39b54a">黑马河乡,位于青海省共和县县境西北部,距县府驻地148千米。人口0.4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0%。面积0.1万平方千米。</font></h5> <h3><font color="#167efb">第四天(7.17)黑马河乡看青海湖日出-茶卡盐湖-大柴旦(600km高速)</font></h3> <h3>17日5:30从旅馆出发看日出,那叫一个冷 ,路上车和人成了一条长龙,穿羽绒服、棉大衣的比比皆是。</h3> <h3>来到湖边,已经围满了人,太阳还没出来。第一次欣赏完整的日出,感觉很奇妙(从露头到完全出来就几十秒的时间,比想象的快多了)。</h3> <h3>出黑马河乡不久,就可以看见连绵起伏的橡皮山麓高高地耸立在前方,像一座巨大的屏障。前往茶卡盐湖必须要翻过它。<br></h3> <h5><font color="#39b54a">橡皮山地理位置上属于青海南山山系的一部分,海拔4451米,比日月山要高出许多。橡皮山的坡路较抖,大多是30-40度、甚至更陡的陡坡。登上橡皮山的山口,放眼望去,美丽的高山牧场、悠闲吃草的羊群尽收眼底。</font></h5> <h3>橡皮山风光。</h3> <h3>9:40到达被称为中国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的的茶卡盐湖。</h3> <h5><font color="#39b54a">百科: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附近,湖面海拔3100米,呈椭圆形,总面积105平方公里,是柴达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结晶盐湖。因其旅游资源禀赋可与玻利维亚乌尤尼盐沼相媲美,享有中国"天空之镜"之美称。茶卡,藏语意为盐海之滨。主要指茶卡盐湖和茶卡镇,两者皆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茶卡盐湖的盐粒晶大质纯,盐味醇香。早在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就已开采,迄今有230多年的历史,湖面上现代化大型采盐船游弋作业。湖畔,小火车来往奔驰,盐砣似雪山般矗立,展示着柴木盐湖的迷人风光和博大富有。</font></h5> <h3>景色没有在网上看到的漂亮(看风景不如看图片),但是买回来的茶卡湖盐,炒菜味道不错!</h3> <h3>前往大柴旦路上,来自山东的五菱之光神车。<br></h3> <h3>远看大柴旦。</h3> <h5><font color="#39b54a">"大柴旦"意为大盐泽,因湖而得名。大柴旦镇,中国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政委员会辖镇,大柴旦行政委员会驻地。位于中国青海省北部,柴达木山西南麓,大柴旦湖畔。1956年开始建设,1960年以马海及噶尔穆工作委员会部分地区合并为大柴旦市,1964年撤市设镇,直辖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1992年撤镇设行委,1993年又恢复为大柴旦镇。位于行委辖区东南部,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万,以汉族为多,有蒙古、藏等少数民族。</font></h5><h3></h3> <h3>19:40到达大柴旦镇,干净平静的一个小镇,青甘线重要的中转站。住宿较贵,标间600左右,我们住的是太空舱,干净舒适,性价比高。</h3> <h3><font color="#167efb">第五天(7.18)大柴旦-青海雅丹-冷湖镇- 苏干湖-翻越当金山-阿克塞石油小镇-阳关-敦煌(600km国道+高速)</font></h3> <h3>9:30到达青海雅丹地貌(青海魔鬼城),冲击力太强了!只能用壮观来形容!<br></h3> <h5><font color="#39b54a">百科:这种独具一格的风蚀地貌在地理学上叫做“雅丹”。“雅丹”本是维吾尔语“风化土堆群”的意思。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雅丹林是中国分布面积最大的雅丹地貌。对于这里无穷无尽、形态万千的雅丹地貌,风斧的吹蚀、切割功不可没:平均海拔3260米,干旱少雨又寒冷多风,每年的风季长达8个月以上。</font></h5> <h3>靓丽的背影同荒芜的地貌形成鲜明对比。</h3> <p>致青海雅丹</p><p>你/</p><p>从远古而来/</p><p>我/</p><p>从现代奔来/</p><p>站在你的领地/</p><p>感受亿万年的沧桑巨变/</p><p>我第一次明白了/</p><p>什么叫壮观……</p> <h3>留影绝佳胜地。</h3> <p>10:30我们离开青海雅丹,前往冷湖镇。走的315国道沿途基本都是无人区,大面积的戈壁和沙漠交错地带,寸草不生。车少路况极好,看不到头的公路又平又直。沿途很多自驾拍照的,(我们也不例外,风景太好了cangliangkongkuang)看看这广袤无垠的西部……</p> <p>致大戈壁</p><p>这是我第一次</p><p>看到你/</p><p>我懂得了</p><p>什么叫苍茫/</p><p>我在想</p><p>你的前半生</p><p>会是什么/</p><p>每一块石子</p><p>都在轻轻诉说着</p><p>一段段历史/</p><p>每一粒沙子</p><p>都在静静注视着</p><p>一位位过客/</p><p>时光就这样流淌/</p><p>我</p><p>路过了你</p><p>一瞬间/</p><p>你</p><p>等待了我</p><p>一千年……</p> <h3>继续一路向西!</h3> <p>中午1点到达冷湖镇,(吃午饭炒面味道不错)这个名字有木有美国西部大片的感觉(高大上冷)?!离开的时候居然遇到荷枪实弹的武警备案。</p> <h5><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冷湖地区位于青海与新疆和甘肃的交界地区,地处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该地东接大柴旦行政区,西接茫崖行政区,北连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西北连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冷湖镇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人口2.4万人(2007年)。因境内呼通诺尔湖(蒙古语:异常冰冷的湖泊)而得名,中国重要矿区之一,冷湖镇是冷湖行政区仅有的一个镇,也是冷湖行政区唯一一个乡级行政区。冷湖气候恶劣,终年寒冷多风,少雨干旱,发育有大量雅丹地貌。经济以矿业为支柱,其中尤以石油开采为重要,另外还有芒硝、食盐、氯化钾和氯化锂等。</span></h5><p><br></p> <h3>离开冷湖镇前往当金山口,路过一个荒废的石油基地。</h3> <h5><font color="#39b54a">百科:在柴达木盆地的西北边缘、距离海西州冷湖镇15公里的地方,有一座被废弃的小镇,这里曾是中国石油青海油田最早的基地,是柴达木盆地石油梦开始的地方。1954年,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有志青年,怀揣“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理想,在这蛮荒之地开启了石油之旅。1958年9月,冷湖五号构造地中四井日喷原油800吨,宣告冷湖油田诞生。据不完全统计,前前后后有10.8万人在冷湖工作、生长和生活。1959年,冷湖油田年产原油30万吨,成为当年继玉门、新疆、四川之后的第四大油田。20世纪60年代,随着国家石油发展战略东移和油田原油产量逐年递减,冷湖油田步履维艰,陷入开发低谷。1977年西部尕斯库勒油田华丽诞生和80年代中后期敦煌石油基地建成,数万名石油职工家属一部分西进,重返西部建家园,一部分告别高原搬迁敦煌,自此,冷湖油田逐渐从沸腾走向沉寂。如今,冷湖老基地虽已成废墟,但是在青海油田人心目中,冷湖从来没有“废”,它是一座不朽的碑,镌刻着一段历史,珍藏起无数记忆……</font></h5>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离开石油基地前往不远便进入甘肃酒泉地界。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一片水域,不知何名(后得知叫大苏干湖),走着走着,竟然有一条新修的柏油路直达湖边</span><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茫茫</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戈壁中见到这么大面积了湖泊真是意外的惊喜(不在行程计划中)。而且湖边风景和内地无异,水草,野花,飞鸟,在周边一片荒凉的对比下更显秀美。继续前行可以看到小苏干湖,是一个淡水湖。</span></p> <h5><font color="#39b54a">百科:大苏干湖处于阿尔金山、党河南山与赛什腾山之间的花海子-苏干湖盆地的色勒屯(海子)草原西北端,为盆地最低处。海拔2795-2808米,水域面积100.89平方公里,属咸水湖。平均水深2.84米,蓄水1.72亿立方米。该地气候属内陆高寒半干旱气候。主要保护对象为鸟类及其生境。保护区内已知鸟类有61种,其中候鸟44种。兽类有16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藏原羚、黄羊、鹅喉羚。</font></h5> <p>翻越当金山口,42公里连续下坡路,路遇拉风力发电机风扇(目测50米长)的汽车。当金山口以西是阿尔金山,以东是祁连山。越过3800米的当金山口,就算进入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了。</p> <h3>翻过当金山,我们来到了著名的石油小镇(电影《九层妖塔》拍摄地)。<font color="#010101">《九层妖塔》电影里面那辆倒插入公路的公交车是该地标志。</font></h3> <h5><font color="#39b54a">百科:地图上的名字是博罗转井镇,这座海拔高达2800米的城镇,曾经作为阿克塞县的县城,在中国历史进程中仅存在了短短二十余年。而搬迁的原因,在于博罗转井镇的饮用水源中,放射性元素铀,钍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6-8倍,长久饮用,必然会导致当地居民患病概率上升,不利于该地区的长远发展。</font></h5> <p>继续奔赴敦煌,路途经过一段沙漠。21:00到达阳关遗址(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没进去(原因:晚了&新建的建筑)。</p> <h5><font color="#39b54a">阳关,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山南为阳,山北为阴)而取名阳关。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阳关即是两关之一。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敦煌八景之一。阳关和玉门关,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名扬中外,情系古今。在离开两关以后就进入了茫茫戈壁大漠。两者都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是丝绸之路上敦煌段的主要军事重地和途经驿站,通西域和连欧亚的重要门户,出敦煌后必须走两个关口的其中一个。</font></h5> <h3>22:00到达敦煌。</h3> <h5><font color="#39b54a">敦煌市地处甘肃省西北部,东西分别与瓜州县、肃北蒙古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相接。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2012年,入选“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公元前111年,汉朝正式设敦煌郡。古代人一般用汉语字面意义来解释“敦煌”地名,如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font></h5><h3><br></h3> <h3><font color="#167efb">第六天(7.19)敦煌-月牙泉鸣沙山-敦煌博物馆-观看《又见敦煌》(0km市内公交车)。</font></h3> <h3>上午10:00到达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离敦煌市中心20分钟车程。好好地体验了骑骆驼。</h3> <h3>骑完骆驼后参观了月牙泉及泉边的古寺,然后我们登上了沙山。</h3> <h3>看着两个小姑娘都滑下去了,我也来体验一把!兴奋之余,溅了一口沙子…<br></h3> <p>原计划今天的景点是鸣沙山月牙泉和莫高窟,无奈莫高窟需要提前一月预定,但我们幸运的是订到了20号的应急票(就在前一天还是只有单日才有应急票),也算不枉此行。所以今天的行程就是到博物馆和观看演出,这也是整个行程中最轻松的一天。</p> <h3>晚餐敦煌夜市,驴肉黄面和五彩凉皮,顺便买了些特产。</h3> <p>16:00观看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网上有评价说,莫高窟可以不看,《又见敦煌》一定要看。个人感觉确实值得。大气,唯美,震撼,感动(yankuangshirun)。</p> <p>开场人物走台。</p> <h3>结尾,一千年就在一瞬间。</h3> <h3>上午8:00到达莫高窟,洞窟内严禁拍照。</h3> <h5><font color="#39b54a">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font></h5> <p>致莫高窟/</p><p>你</p><p>是敦煌的象征/</p><p>你</p><p>是艺术的宝库/</p><p>你名声在外,享誉全球</p><p>你可与长城、秦兵马俑媲美/</p><p>你</p><p>承载了太多的历史和人物/</p><p>当走进你的一瞬间</p><p>便感受到</p><p>一千年历史的气息…</p><p>(不进莫高窟就算没来敦煌)</p> <h3><font color="#167efb">第七天(7.20)敦煌莫高窟- 瓜州-嘉峪关-张掖七彩丹霞</font><font color="#39b54a">(600km高速)</font></h3> <h3>15:00,到达嘉峪关景区。</h3> <h3>19:00到达张掖七彩丹霞景区。</h3> <h5><font color="#39b54a">张掖,甘肃省省辖市,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河西走廊就是中国之臂。古称“甘州”,即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素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之美称。张掖丹霞地貌区位于张掖市临泽县和肃南县,面积约410平方公里,其中彩色丘陵面积约40平方公里。</font></h5> <h3>21:00入住景区门口的七彩丹霞镇。今天很幸运,到达景区己到关门时间,最后一拨进去,恰逢多云转晴,因为丹霞地貌在落日的映衬下才能展现出它最美的"七彩容颜"!</h3> <h3>七彩丹霞景区4号观景台。</h3> <h3><font color="#167efb">第八天(7.21)张掖-扁都口-祁连大草原-门源油菜花海-翻越达坂山-远观岗什卡雪峰-兰州</font><font color="#39b54a">(G227最美国道600km)</font></h3> <h3>10:00到达扁都口。</h3> <h5><font color="#39b54a">扁都口风光旅游区位于祁连山中段,民乐县城以南30公里处的国道227线两旁。扁都口海拔3500多米,南通祁连县峨堡镇,北达甘肃民乐炒面庄,地势险要,山势峻峨,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商族通行的重要通道之一。</font></h5> <h3>扁都口风光</h3> <h3>10:00翻越祁连山扁都口,山中景色。</h3> <h5><font color="#39b54a">百科: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有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是庞大山系,因位于河西走廊南侧张掖市境内,又名张掖南山。祁连山一名就是古代匈奴语,意为“天之山”。迄今为止,游牧在这里的匈奴人的直系后裔——尧祁连山山下的牧群祁连山山下的牧群 熬尔人仍然叫祁连山为“腾格里大坂”,意思也是“天之山”。祁连山前的河西走廊自古就是内地通往西北的天然通道,文化遗迹和名胜众多。在汉代和唐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即由此通过,祁连山系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共有冰川3306条,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西端在当金山口与阿尔金山脉相接,东端至黄河谷地,与秦岭、六盘山相连,长近1000千米。属褶皱断块山,最宽处在张掖市与柴达木盆地之间,达300千米;自北而南,包括大雪山、托来山、托来南山、野马南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土尔根达坂山、柴达木山和宗务隆山,山峰多海拔4000~5000米,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团结峰海拔5808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山间谷地也在海拔3000~3500米之间。</font></h5> <h3>经过俄博岭垭口。</h3> <h5><font color="#39b54a">俄博岭垭口海拔3685米,是俄博岭的最高处,227国道与S304的交汇点,也是从张掖到西宁的必经之路。垭口两旁是巍峨的高山,前方看似路的尽头,转弯之后又是一片新景色。在古代,这里曾经是青藏高原与蒙古高原少数民族通商往来的站口,也是霍去病、隋炀帝曾经走过的地方。</font></h5> <h3>翻过祁连山,又进入青海省,门源县。<font color="#010101">我们行驶的G227国道两边是高大的祁连山,中间则是宽阔的祁连大草原。在小溪边野炊。</font></h3> <h5><font color="#39b54a">门源回族自治县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属海北藏族自治州管辖,在海北藏族自治州东部,东部和北部与甘肃省相邻。距省会西宁150公里,距海北州州府驻地海晏县250公里。总面积6896平方公里。</font></h5> <h3>溪边玩耍。</h3> <h3>远观祁连山。</h3> <h3>路边远望<font color="#ed2308">岗什卡雪峰</font>。</h3> <h5><font color="#39b54a">岗什卡雪峰位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境内,海拔5254.5米,是祁连山脉东段的最高峰,峰顶常年白雪皑皑,银光熠熠,宛如一条玉龙 ,也是门源境内群山之首。平时远眺,一片洁白,每当夕阳西下,晚霞辉映,山顶五彩缤纷,暮霭升腾,被称为“龙峰夕照”,是门源八大景之一。</font></h5> <h3>门源百里油菜花海,黄绿蓝白相间,怎一个美字?</h3> <h5><font color="#39b54a">门源油菜花是指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一种美丽而蔚为壮观的人造景观。门源县是北方小油菜发源地,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小油菜种植区,种植面积达50万亩。从每年的七月初开始,这里就进入了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开花时间是7月5日至25日,最佳花期是7月10日至20日,但过去这里的油菜仅作为农作物,外界称其“门源油,天下流”,现在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font></h5> <h3>走过花海,开始翻越达坂山。山高路陡,一路小心。
<br></h3> <h5><font color="#39b54a">达坂(ban)山(达坂:蒙语,意为山口;山岭)地处青海省大通与门源两县的交界处,是甘肃通往青海的交通要道。在青海高原的众多的山峦中,达坂山只能算小字辈,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达坂山在高原声名显赫。达坂山南北两侧的河谷地区海拔高度相对较低,气候凉温是青海重要的农牧业地区,特别是北侧的宽阔浩门河谷全部种植着小油菜,成为国内闻名的百里花海。南侧的大通县为青海省重要的春小麦生产基地。南侧的宝库峡及察汗河国家森林公园、 黑泉水库景色迷人。</font></h5> <h3>开始上山。</h3> <h3>达坂山远眺岗什卡雪峰。</h3> <h3>继续看风景…</h3> <h3>下山途中(开车的不怕,坐车的怕。不是180的转弯,就是又长又直又陡的下坡,感觉刹不住…)。</h3> <h3>10:00再次到达兰州,速八酒店入住。</h3> <h3><font color="#167efb">第九天(7.22)兰州-延安(700km高速)</font></h3> <h3>18:00到达革命圣地-延安。</h3> <h3>晚餐,为人民服务。</h3> <h3><font color="#167efb">第十天(7.23)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武安</font><font color="#39b54a"> </font><font color="#167efb">(700km高速)</font></h3><h3><br></h3> <h3>早起前往杨家岭革命旧址,路过宝塔山。</h3> <h3>8:00到达杨家岭。还记得我们上小学学过的这篇课文吗? <br></h3> <h3>《杨家岭的早晨》 太阳刚刚升起。毛主席走出窑洞,来到他亲手耕种的地里。 毛主席一手扶着水桶,一手拿着瓢。瓢里的水缓缓地流到小苗上。 毛主席身边的小八路端着水,望着小苗笑。他好像在说:“小苗啊小苗,你喝了延河的水,长吧,快长吧!” 远处,八路军战士也在忙着挑水浇庙。 杨家岭的早晨,一片金色的阳光。
</h3><h5><font color="#39b54a">这是70年代末、8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一篇课文。</font></h5> <h3>1.毛泽东旧居(1938.10-1943.11)。</h3><h3>2.朱德旧居(1940.5-1941.3)。</h3><h3>3.周恩来旧居。(1939.5-1944.11)</h3><h3>4.统一战线工作部旧址(1939.1-1947.3)。</h3><h3>5.现场接受教育。</h3> <h3></h3><h3>中共七大会议旧址(中央大礼堂)</h3> <h3>20:00平安抵达武安,10日行程圆满结束,各个景点按计划无一落下,堪称完美。</h3><h3><font color="#167efb">简单总结:完美的行程必须包括:天时地利人和。天时,10天的路程天气晴朗,不冷不热,没有遇到恶劣天气。地利,大众桑塔纳很给力,除了因为拉的东西多,上大坡提速慢之外表现优异。人和,一行4人都没有感冒拉肚子高反之类的问题出现,除了刚开始几天的不适应,后来好多了。</font></h3><h3><font color="#167efb"></font><font color="#39b54a">建议后来者准备:1.一部性能好的车(一旦因为机械故障坏在路上,尤其是无人区,想想后果吧)。青甘大环线自驾已经非常成熟,路况极好,都是高速公里的标准(修路慢行除外),对汽车底盘高度无要求,汽油供应充足,92、95均有售但无优惠。为了长途驾驶更舒适,建议带ACC定速巡航最好(山西限速,长时间踩油门那叫一个累)。2.一个拍照好的手机,相机最好,你懂得,随手一拍就是大片。3.如果是女生,一定要准备一条红丝巾。无论在青海湖边还是在茶卡盐湖亦或是茫茫草原戈壁沙漠拍照,那绝对是绝配!加分项</font>!<font color="#39b54a">4.时刻牢记,安全第一。不要超速,不要疲劳驾驶赶路,累了随时休息,过长的路程分两天走(我们在路上遇到了一大两小的险情,一大是前车前轮爆胎,两小是自己疏忽,还有两次错过高速出口,但都化险为夷)。</font></h3> <h3>你们最关心的,我留在最后了。</h3> <p>10000RMB——我们一车四人的全部花费,很值得。衣食住行方面,衣,参考网络(短袖,夹克,冲锋衣,薄羽绒服,防晒衣穿的时间最长);食,吃饭不用担心,整个线路饭菜口味以回族为主(烧烤牛羊肉,拉面吃了好几顿),川菜基本遍天下,藏族的(反正我吃不下去),吃饭在车多人多的地方,味道一般差不了。住,如果时间确定的话,尽量提前在网上订,一是保证有房,二是便宜。行,我们行程出力最大的伙伴-大众桑塔纳1.6手动,15年8月购买,出发前已经行驶40000公里,原车邓禄普轮胎,一路没有出现任何毛病。<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篇中文字除百科网络复制外均为原创,95%的照片是自己拍摄未经后期的原图(感谢摄影师昨夜星辰),相比网上那些修饰过的更真实(尤其茶卡盐湖,不后期根本没效果)。另因为图片太多了,而一个美篇最多上传100张(5个视频,150张照片),不得已只能变相把几张照片拼接成一张图片再上传,这样能看到更多的照片,音乐也是把《平凡之路》(朴树《后会无期》主题曲)和《一瞬间》(黄绮珊《又见敦煌》主题曲)拼成一曲上传的。</span></p> <p>后记: 10天内,历经高山、峡谷、湖泊、草原、戈壁、沙漠,匆匆而过,对整个人生历程来说它是短暂的,但作为心灵历程中的一个美好的记忆,它终将难以磨灭。所以趁还记得,我把详细经过及个人感受做成了美篇。</p><p> 本次旅行与往不同的是,在感叹自然造物的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我们华夏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虽然很多古迹已不再),回味起来,像在读一本史书,又像在品一壶老酒,如痴如醉!所以这次旅途不仅是眼睛的旅程,更是心灵的旅程,这也是我将景点百科的原因。</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正如《平凡之路》和《一瞬间》所唱:"我</span>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曾经穿越千年时光,只为那一瞬间,看见平凡,这才是唯一的答案!"</p><p><br></p><p><br></p> <h1>记录美好,分享感动。后会有期!感谢你耐心看到最后!</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