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i> 2018年7月中旬,我为了满足对滇藏公路的好奇,自驾游穿越G214公路,从云南的奔子栏镇向西藏的芒康出发。一路上的确风光无限,与川藏的318国道相比,欣赏风光又增加了许多险、奇、大气。</i></b></h3> <h3><b><i>从地标性的牌坊我们知道进入了西藏的芒康境内。根据攻略,我们要到芒康盐井镇的盐田游览。</i></b></h3> <h3> 盐井地处藏东昌都地区的南面,是芒康县的一个乡镇,这儿四面环山,处在澜沧江的河谷之中。一条天然的狭长河谷把盐井乡分为两段, 还有,淡绿色的盐池,雪白的盐田,与湛蓝的澜沧江水和旷野花草树木互相映衬,美不胜收。</h3> <h3> 沿着G214国道一路疾驰,国道右侧,一路随行的是岸坡陡峭,水色碧绿的金沙江。在四川竹巴龙驶过川藏交界的金沙江大桥,便正式进入了西藏自治区,从这里开始,风景少了几分水色隽秀,多了几分孤寂苍凉,似乎在时刻提醒着你,进藏了! 芒康县是沿川藏线入藏后抵达的第一个藏区县,它地处昌都市的最东部,是 川、滇、藏三省交汇处,位置非常紧要。</h3> <h3><i><b>这个群雕描述了千年一来盐田地区采盐运盐的艰辛。</b></i></h3> <h3> 盐井是著名的井盐产地,井盐的生产已有上千年历史,名称也由此而 来。这里的盐田,被称为“阳光与风的作品”,至今仍完整保留着世界独一无二的古老制盐术。这里的盐田与一般那种一望无际的白色天然盐场不同,这儿所谓的盐田,其实是在江边搭建的一些土木结构的平台。而这些平台的构建也着实要费一番工夫;首先,用较细的滚木沿坡搭建木框架,然后在框架的顶端铺上一截截的木板,再用细碎石和粗泥夯实,最后一道工序是用极细的黏土把平台表面夯平滑,并以十几平米为标准划分成若干田块,其中,靠边的一块盐田的四边垒高一些,用来储存从盐井背来的卤水,这样整个盐田的工程就完成了。</h3> <h3>一江两岸的晒盐场。</h3> <h3><b><i>盐井镇的盐井面可是当地特色小吃,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舌尖上的中国》关于盐井面的拍摄可是在这一家进行的。</i></b></h3> <h3><b><i><font color="#ff8a00">在G214公路边看到介绍盐井旅游的石碑,竟然看到当地有全国藏区唯一的天主教堂,一下让我们兴奋起来。</font></i></b></h3> <h3><i><b>我们问询当地藏民,一位小伙子骑着摩托车引路把我们带到了天主教堂,远远的看到屋顶上的十字架,告诉我们这就是天主教堂。</b></i></h3> <h3> 盐井天主教堂位于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纳西民族乡,国道214线旁。该教堂是西藏目前唯一保存下来并持续在使用的天主教堂。 教堂于1855年由法国传教士创建,但原教堂在文革期间被毁。现在的教堂是2000年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整个教堂占地面积12225平方米,建筑面积2618平方米。教堂充分体现了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特色。藏式土木结构,建筑风格结合了西方与藏族建筑艺术特点,外部为纯净的白色,钟塔高耸,内部整洁宏伟,装饰是典型的哥特式高大拱顶,木质拱形内饰。天花板上绘有根据《新约》和《旧约》题材的壁画。外部则吸纳了藏族民居呈“梯”字形式样,色彩艳丽的外墙和庭院显现着别样的风情,除了耶稣像、圣母像和一些装饰品外,还有传统的红灯笼和洁白的哈达。与此相对的是个两层楼的小四合院,楼上是神职人员生活起居的地方,楼下是宗教场所,小小的礼堂里,面对着圣母像殿堂里跪满了虔诚的藏族信徒。</h3> <h3> 世界上许多事常以不可思议的状态存在,并且像一棵会开花的树一样发芽开花结果。昌都盐井天主教堂便是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所在,她不仅出现在盐井这个茶马古道节点上,还让当地藏民成为了耶稣的信徒。所以,当这里的藏民们捧着《圣经》默默祷告时,当藏民都叫着洋气的名字时,请不要讶异他们不信佛祖,反而信耶稣…… 西藏唯一能听见天主福音的地方 盐井天主教堂,西藏惟一的天主教堂,她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安然静立在滇藏公路旁(国道214线)。</h3> <h3><b><i>到教堂时,已是黄昏了,整个教堂只有一个人,她介绍说她叫“玛达丽萨”,看护管理教堂是她的工作,每月还多少有些工资。</i></b></h3> <h3><b><i>看到玛达丽萨使我不禁想起了《巴黎圣母院》里的敲钟人卡西莫多(Quasimodo),他们一样的厚道、善良、朴实。看来这里是改变人的地方……。</i></b></h3> <h3><b><i>玛达丽萨补贴生活还养了一只奶牛,两只狗,种一点菜,她终身未婚,常年在教堂过着独居的生活,每年只是在藏历年期间回家与家人短聚。</i></b></h3> <h3><b><i>教堂的简要介绍牌</i></b></h3> <h3><b><i> 据查19世纪末,大批外国天主教传教士和探险家踏上了雪域高原的土地,他们契而不舍地探求西藏的奥秘和开拓传教的途径。1865年,天主教传到盐井。据说,当时有3个法国传教士取道四川来到芒康传道。而首次来到盐井打开传教局面是邓德亮神父和比神父。他们一开始是向当时的噶厦政府芒康管区的贡塘喇嘛处买些盐井,收容无家可归的人,为他们建立家园,使他们信奉天主教。后来,他们直接向当地的政府要求一张牛皮之地,而当时的地方主事人想,一张牛皮之地能有多少,便允了,可没料到,传教士把牛皮剪成一条牛皮绳,把整个上盐井都圈了进去。这样一来,传教士既有地建起了规模宏大的西式教堂,还有田地供养被收容的人耕作。随后,教徒们慢慢聚集在上盐井落户,教堂也随之逐步扩大,并用英文传教, 天主教的进入,使得淳朴的藏族人民又接触到了另一种思维方式。自1865年至1949年历经17位外藉本堂神父。解放后,宗教终止。直到改革开放后宗教又慢慢兴盛起来。现教堂有神父1名,修女2人,主要为附近的500余名天主教徒服务。每年的圣诞节、复活节及每周一次的弥撒,信徒都会前来用藏语读《圣经》,用藏语咏唱赞美诗,也会不定时地前来祷告或忏悔。 传教士们不仅恢复修建了教堂,而且与巴黎教会区域的教士取得了联系。这样他们就得到了人员和物质上的帮助,后来,他们把三省一区(藏区一带)所有的教堂融合为一个教区,教区先设在巴塘,后搬到康定。教区专门设立藏文学校,让传教士上学学习藏文,这样可以更好地为藏族群众传教。上盐井教堂第四位本堂神父叫尼德龙,他不仅翻译了大量的藏文经书,而且还设立了夜校,聘请本地的老师为信徒授课,让他们认字。这不仅提高了信徒的素质,而且增加了信徒的数量,从而天主教在本地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大,信徒越来越多。盐井是西藏境内纳西族聚居之地。盐井村及其周边地区纳西族、藏族等各族群众已多信天主教,他们每周都到教堂做礼拜。天主教在盐井已经蓬勃的发展起来了。</i></b></h3> <h3><b><i> 玛达丽萨不断的用生硬的藏族普通话与我们介绍:而今上盐井村80%的群众近600人信奉天主教,并有一名当地的藏族神父,名叫鲁仁弟。每周礼拜,念译成藏文的《圣经》。现在天主教的建筑风格兼藏汉之长,并保留了一部分西洋风格。信徒的名字一般都由神父取名,名字和欧洲人相似。人死后(自杀的除外)按天主教的仪轨进行土葬。信徒的生活方式、习俗都与当地藏民族相同,且有部分家庭一家有两种信仰,既有信天主教的教徒,也有信藏传佛教的教徒。当地有趣的文化现象是:外来的纳西族都信奉藏传佛教,而土生藏族却是虔诚的天主教徒。</i></b></h3> <h3><b><i> 我们在玛达丽萨的引领下参观教堂。</i></b></h3><h3><b><i> 整体看来,这座教堂充分体现出浓厚的藏式风格:和许多当地民居一样,也是平顶的藏式建筑,乳白色的墙身更显窗台色泽艳丽,墙角处随风飞舞的格桑花开得正欢。</i></b></h3> <h3><b><i>空旷的教堂安静的让人窒息。</i></b></h3> <h3> 当地80%以上群众都信奉天主教,每周都做礼拜,念翻译成藏文的《圣经》,目前有一名当地藏族神父主持。教徒的命名方式按天主教方式进行,直至终老,不再另取藏族名字。人死后也按天主教的仪轨进行土葬。信徒的生活方式、习俗又和当地其他藏族相同。更为有趣的是:当地不少男女分别信仰佛教或天主教,家人不会干涉他们的婚姻。婚后,各信各的宗教,酥油长灯和马太福音各不侵犯,出生的孩子信仰也都是自由选择…… 在盐井天主教堂读懂文化的包容性 教堂所在地上盐井的藏民是天主教主要的信仰人群,而一江之隔的下盐井纳西族村民则是藏传佛教的信徒。都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在西藏这个全民皆信佛教的高原地区,盐井天主教堂竟然如此明目张胆,确实让人费解。 百思不得其解,为何在佛教国度,就连原始苯教都被打压,不得不退出主流宗教文化圈时,竟然还存在着这么一座天主教堂!然而转念一想,又觉得一切都是可以解释的,诚如滴水可以穿石,薪火可以燎原,先进的文化亦能渗透相对落后的地方,只是进入青藏高原,非一般人、一般智力、毅力可实现!感谢那个叫做邓德亮的传教士,无论他当时出于什么动机,在今天看来,天主教堂的存在都是盐井多元精彩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h3> <h3><b><i> 这是教堂的钟楼,每天按照天主教的规定,玛达丽萨都要准时的敲响大钟。上盐村下盐村的信徒们每天都听到教堂的钟声祈祷。</i></b></h3> <h3><b><i>三个重叠的大钟看起来十分气派。</i></b></h3> <h3><b><i>据说这是多年前由日本的一个天主教会在某一次庆典活动中捐给的大钟,此钟做工精细,壮观。</i></b></h3> <h3><b><i>由钟楼的窗户看出去依然是藏区的荒凉与寂静。</i></b></h3> <h3><b><i>从昌都地区文化局的管理规定看出这是一个管理规范的宗教所。</i></b></h3> <h3><b><i>天快黑了,我们的住宿还没有着落,我们不得不告别玛达丽萨,玛达丽萨把我们送出教堂,并告诉我们明天星期天教堂有活动。</i></b></h3> <h3><b><i>第二天早上我们又赶到了天主教堂,此时,上井村的教徒陆陆续续向教堂汇聚。</i></b></h3> <h3><b><i>她们集聚在教堂门口,等待着什么。</i></b></h3> <h3><b><i>藏民的信徒热情的向我们招呼。</i></b></h3><h3><b><i><br></i></b></h3><h3><br></h3> <h3>满院子的人忙碌着像过节一样。</h3> <h3><b><i>在我们的打听了知道,这个洛桑汉子原本不是上井村的,按汉族的说法是倒插门到上井村,洛桑的岳父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一年前的当天去世了,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天主教的说法)特意宴请全村的天主教徒聚会。</i></b></h3> <h3>洛桑前前后后忙碌张罗着。</h3> <h3><b><i>妇女们发挥着自己的天性,制作一种当地的特色美食”盐田面”,有点像我们汉族的臊子面,但配料要讲究的多。</i></b></h3> <h3><b><i>在人群中,玛达丽萨一直忙碌的记录者什么,好像是今天到了的信徒们捐的份子钱,看来玛达丽萨是这里不可或缺的人物。</i></b></h3> <h3><b><i>藏族的男人这时候躲得远远的的看着,也可能老爷们儿都是这样。</i></b></h3> <h3><b><i>老爷子还是和这些汉子们不一样,尽力而为的事还是要帮帮忙。</i></b></h3> <h3><b><i>人们陆陆续续的进入教堂,9点钟的钟声后,就要祈祷诵经了。</i></b></h3> <h3><b><i>据说坐着远远的多吉次丹是这个教堂里面最德高望重说话算数的,多吉次丹只是看着大家,不说话,我与他攀谈可惜他不懂汉语。</i></b></h3> <h3><b><i>威严不拘言笑的头领多吉次丹。</i></b></h3> <h3><b><i>人们陆续入座,墨墨祈祷。</i></b></h3> <h3><b><i>朝拜耶稣基督的方式还是有些藏族人的痕迹。</i></b></h3> <h3><b><i>玛达丽萨同徒友们祈祷着。</i></b></h3> <h3><b><i>吟诵经书</i></b></h3> <h3><b><i>默默祈祷</i></b></h3> <h3><b><i>玛达丽萨在教徒中领诵着圣经。</i></b></h3><h3><br></h3> <h3><b><i>祈祷结束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做的“盐田面”,其乐融融。</i></b></h3> <h3><b><i>自助餐式的宴席,让大家各取所需。</i></b></h3> <h3><b><i>快乐分享着“盐田美食”。</i></b></h3> <h3><i><b> 西藏芒康盐井,这片神秘的土地,让我看到了这里西藏人民的善良、勤劳、友好、多元文化相融,看到了藏民族开放、接受各种文化的博大胸怀。同时感受到了西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b></i></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