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奔到云南

陌上花开

<h3> 或许是我太矫情,或许是因为家里这个小灯泡的出现感觉自己被稍许忽略了,这个夏天,我选择放下一切,拉着华哥私奔到云南。</h3><h3> 出行前,我交代了任务,五天的云南行,一边享受不用带娃的二人世界,一边反思我俩的婚姻生活。华哥很不以为然:“还有任务,那我可以不去了么?”我回了一个白眼,然后斩钉截铁地说:“不行!”</h3><h3> 从36度的长沙直飞16度的丽江,虽然断断续续下着雨,但丝毫不影响我们游玩的心情 ,买件雨衣、穿上鞋套,茶马古道骑骑马,拉市海泛泛舟,也算悠然自得。</h3> <h3> 穿着裙子的我实在不方便,几次上马、下马华哥都要卖力地把一百多斤的我举起,还得护着裙底不露馅儿。我在前面的马背上和马夫聊天,费力地听他那一口难懂的普通话,华哥在后面的马背上和马聊天,“来来来,有蚊子咬你就告诉哥,哥帮你赶”,好像他说的马都懂。</h3><h3> </h3><h3> </h3> <h3> 听说去划船,华哥头摇得像拨浪鼓,因为他知道又到了他卖苦力的时候。华哥一甩手,“乐姐,你来划。”我只好咬咬牙使出浑身力气摇浆。看到左前方一片漂亮的水草想划过去船却不听使唤划到了右边,想避开即将撞上的船只却弄得自己原地打转转。华哥只叹气一声:“怎么这么傻呢,还是得我出马。”不知不觉间船便到了湖中心,天光云影,碧波荡漾,神清气爽。<br></h3> <h3>  玉龙雪山是一场意料之外的美好遇见。虽然一天之内不断地排队、排队、排队,但结识了一帮九零后的小哥哥、小姐姐,感觉自己都年轻了几岁。我们家的八零后老大哥跟着大家一起吸氧,一起搞怪,一起聊天,排队的时间好像也没有那么枯燥了。就着高原反应昏昏沉沉的我一头栽到华哥怀里,假装撒娇的年轻小情侣,享受被呵护的感觉。</h3> <h3>  逛古城是最轻松也最累的事。大理,丽江,中国的古城好像都一个样,逛吃逛吃,走走停停,或是十指相扣,或是紧紧依偎,恍然间仿佛回到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凤凰、西塘、镇远……不要地图,毫无目的地瞎逛,走到双脚迈不开才尽兴而归。自从有娃后很少这样逛街了吧,不是牵着娃就是抱着娃,假若偶尔亲热一下还要被娃硬生生拉扯开:“妈妈抱未未。”</h3><h3><br></h3> <h3> 要说这次的古城游有什么不同,就是遇见“大冰的小屋”。四十元点一杯梅子酒,坐在小屋里静静地听璠子唱歌,还有听那些九零后、零零后聊着自己的前男友、前女友,虽然八零后的老阿姨觉得那些伤情的故事不过尔尔,但仍羡慕年轻真好。回头看一眼我的八零后大叔,相视一笑。八月,大理,微雨的天气,配上这首民谣刚刚好。</h3><h3>天将晚 夜色茫 城郊古门月光, 秋雨多 行人忙 最是八月长, 秋雨多岁月不慌 为你做嫁衣裳。 ——蒋璠《八月长》<br></h3> <h3> 离开大理,坐上去昆明的动车。两小时的车程,我俩居然不在一个车厢。晚餐时间正撕着手中的泡面调料包,一转头,华哥已在身后 ,嘴里絮絮叨叨着:“泡个面都这么笨手笨脚。”手里却早已接过泡面给我泡好,看我满足地开吃才放心地回自己车厢去了。此刻,大理的风花雪月也不及手中的这碗泡面。</h3> <h3>  昆明的线路我没有选择常规的滇池、石林、民俗村一类,而是走的云南大学——翠湖公园——讲武堂——西南联大旧址。依华哥所说就是满足我这个文艺青年来“无问西东”一回。这大半天的行程其实就是在不停地走,不停地拍。心疼华哥扛着单反背着几斤重的书包,肩膀都勒痛了,仍无比敬业地单反手机轮番拍照,满足老婆的各种作。有图为证。</h3> <h3>  在昆明的最后一晚,本要求华哥完成出行前交代的任务,做好反思总结,但突然觉得好像一切已经没有这个必要。</h3><h3> 他还是他,那个阳光、俊朗、坏坏的,但总会逗我笑的大男孩。时间让我们的感情成长、沉淀,没有了初恋时的绚烂华丽,却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如空气,你未察觉但其实形影不离;如一杯凉白开,看似淡而无味,细品则甘之如饴。婚姻生活不也恰如旅行么?途中的风景固然重要,但好的旅伴则能决定你看风景的心情。</h3><h3> 我想我得感谢这段短暂的“私奔”。</h3><h3> </h3><h3> </h3> <h3>何为伴侣? “柴米,油盐,木栅栏。” 可否具体? “粗茶,淡饭,执子手。” 可否再具体? “和你。”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