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费县义务教育校长领导力提升项目高级研修学习日记——day1

费县小学教研

<h3>“山东费县义务教育校长领导力提升项目高能研修”日记----Day 1</h3><h3>&nbsp;&nbsp;&nbsp;</h3><h3>8月12日早上五点,天刚蒙蒙亮,费县义务教育学校的部分校长们就早早在教育局院内集合,登上了前往曲阜的大巴。</h3><h3>作别真卿故里,转站圣人之乡,奔赴教改前沿。</h3><h3>经过了一个小时多的大巴、四个小时的高铁,再转一个小时的大巴,终于到达目的地----上海华晶宾馆。</h3><h3>在这里,我们将开拓教育视野,提升专业素养,提高教育智慧,成就精彩课堂。</h3><h3>8月13日,早饭后,大家乘上大巴,前往方略集团,正式开启为期5天的培训之旅。</h3><h3>&nbsp;</h3> <h3>会议开始前十分钟,全体校长们已经安静的等待!</h3> <h3>九点钟,开班典礼正式开始!</h3> <h3>方略集团董事长杨大平首先做致辞。</h3><h3>杨董对来自费县的校长团队表示了热烈欢迎,并通过短视频简介了方略教育的精髓。</h3><h3><br></h3> <h3>  之后,杨董又深入浅出的给大家阐述了学生学习的三个维度 :即认知世界的能力,认知他人的能力和认知自我的能力。</h3><h3>学校需要培养学生的四个方面的能力:即要培养学生能理解,会反思;能判断,会选择;能自立,会自主;能包容,会合作的四个能力。</h3><h3><br></h3><h3>本次培训的首效功能:</h3><h3>1,让大家有机会反思,充电。</h3><h3>2,让上海与费县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h3><h3>3,费县的同仁共同交流分享。</h3> <h3>  教育局魏局长做会议致辞:</h3><h3>首先对上海方略集团表示感谢!</h3><h3>接着对参加学习培训的全体人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h3><h3>1,培训的注意事项。</h3><h3>2,安排了两个晚上的研讨任务。</h3><h3>3,安排了作业,每组一期学习简报,每人一篇学习体会。</h3> <h3>  带头认真学习的张局长和王主任!</h3> <h3>  认真听课的校长们!</h3> <h3>今天上午的主要学习内容,是郑杰校长的报告——《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h3><h3>郑杰,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师范大学中小学教育实验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上海市北郊学校校长。上海市十佳青年校长,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十大读书成才标兵。近年来,郑杰致力于学校重建,在北郊学校尝试建立现代学校文化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因其观点新锐而独特,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广播的学问基础和独特的视角,致力于学校和教育问题解决,立志成为教师和校长代言人,被戏称“另类校长”</h3> <h3>郑杰校长首先给我们展示了框架理论。以“输入”和“输出”的不同向大家阐述了“世界上没有两个学校是完全一样的”,是因为输入和输出不同。同时,郑校长引导大家共同思考当今学校应该思考的几个问题:</h3><h3>1,你打算培养什么样的人?</h3><h3>2,你有哪些课程?</h3><h3>3,你是怎么上课的?</h3><h3>4,你是怎么管理的?</h3><h3>5,你是靠什么管理的?</h3> <h3>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郑校长以餐饮业为例子,迁移到学校的本质问题。引导大家从产品,功能,宗旨三个方面进一步理解“学校”性质。并提出,当今我们的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把学生当做服务的对象,过分强调了学校的社会功能而忽略了其教育功能。</h3> <h3>  之后,郑校长又对课程进行了深刻的解读。给大家深入浅出的阐述了“学习就是个体与环境接触,获取某种经验,从而引发变化的过程”。</h3> <h3>  一个上午的报告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着,郑校长幽默风趣的谅解给参加培训的校长们就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郑校长的问题也引发了校长们的深刻思考。</h3> <h3>  下午两个半小时的讲座,郑校长用他幽默的语言、敏捷的思维为大家解读了《课程内容与学校课程结构》,郑校长深入浅出的解说、旁征博引的论述,即让校长们增长了见识,也引领了深入的思考。</h3> <h3>首先,郑校长用价值观引领大家认识了关于学习内容的四大观念:柏拉图的观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实在论、人本论以及杜威的经验论。</h3> <h3>观念论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要教给人们永恒不变的东西。倡导人们应该学习经典。正如列宁认为:要把人类文明的成果好好传承给下一代,即使他们不喜欢,也要灌输给他们。</h3><h3>实在论认为真理都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客观规律。因而,实在论倡导人们要学习科学。</h3><h3>人本论认为教育就是为了让人生活得更好,去成全“他”。人本论将人与神、与动物、与机器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教育要发现人的个性、挖掘人的潜能、让生命更有意义。倡导人们学习文学、艺术。</h3><h3>经验论认为知识从探究得来,更加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与方法,倡导在做中学。</h3><h3>而如今我们的教育以三维目标的方式,将这几种观念融合在一起,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h3><h3>&nbsp;</h3> <h3>接下来的报告中,郑校长又从“个人特质、双基、能力、素养”四个递进式的关键词入手,给我们阐述了“育人目标”,将其与核心素养相关连,引导大家思考:在互联网、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h3> <h3>郑校长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解读也是很有特色呢!</h3> <h3>学习中的我们是最靓丽的风景!</h3> <h3>来一张全家福!</h3> <h3>附:</h3><h3>郑校长分享的发言讨论的“五步”法:</h3><h3>1,承接上一位。复述他人的观点,用上“正如……所说”。</h3><h3>2,发现他人发言的本质。“刚才……的发言中,有几句话,几个观点,说明了他……”。</h3><h3>3,陈述“我的观点”。</h3><h3>4,说明自己观点的理由(三条为宜)。</h3><h3>5,小结。“总之,我认为……”。</h3> <h3>  郑校长的分享给我们指明了研讨发言的步骤,为大家的研讨明确了方法,为我们的分组研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h3>